為什麼魚肉結構與其他肉類不一樣
『壹』 蝦和魚的肉為什麼不一樣
蛋白質結構有差異。同一湖泊中的魚和蝦,肉質和滋味有明顯差異,直接原因主要是魚和蝦的蛋白質結構有差異。同一湖泊中的魚和蝦,肉質和滋味有明顯差異,這體現了生物性狀的多樣性,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原因是蛋白質的結構具有多樣性。蛋白質多樣性的直接原因與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的種類、數目、排列順序及蛋白質的空間結構不同有關,蛋白質結構多樣性的根本原因是DNA分子的多樣性。
『貳』 動物百科,求解——魚類的肉和哺乳類的肉為何區別這么大
魚肉味道鮮美,不論是食肉還是作湯,都清鮮可口,引人食慾,是人們日常飲食中比較喜愛的食物。魚類種類繁多,大體上分為海水魚和淡水魚兩大類。但不論是海水魚還是淡水魚,其所含的營養成分大致是相同的,所不同的只不過是各種營養成分的多少而已。魚肉營養價值極高,經研究發現,兒童經常食用魚類,其生長發育比較快,智力的發展也比較好,而且經常食用魚類,人的身體比較健壯,壽命也比較長,其奧妙在於魚類的以下營養特點: 1.含有豐富的完全蛋白質。魚肉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如黃魚含17.6%、帶魚含18.1%、鮐魚含21.4%、鰱魚含18.6%、鯉魚含17.3%、鯽魚含13%。魚肉所含的蛋白質都是完全蛋白質,而且蛋白質所含必須氨基酸的量和比值最適合人體需要,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 2.脂肪含量較低,且多為不飽和脂肪酸。魚肉的脂肪含量一般比較低,大多數只有1%--4%,如黃魚含0.8%、帶魚含 3.8%、鮐魚含4%、鰱魚含 4.3%、鯉魚含5%鯽魚含1.1%鱅魚(胖頭魚)只含0.9%、墨斗魚只含0.7%。魚肉的脂肪多由不飽和脂肪酸組成,不飽和脂肪酸的碳鏈較長,具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 3.無機鹽、維生素含量較高。海水魚和淡水魚都含有豐富的磺,還含有磷、鈣、鐵等無機鹽。魚肉還含有大量的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B1、尼克酸。這些都是人體需要的營養素。 另外,魚肉的肌纖維比較短,蛋白質組織結構鬆散,水分含量比較多,因此,肉質比較鮮嫩,和禽畜肉相比,吃起來更覺軟嫩,也更容易消化吸收。所以,可以看出,魚類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維生素、礦物質含量豐富,口味好、易於消化吸收的優點。 麻煩採納,謝謝!
『叄』 為什麼魚肉是白色的,而其他肉類大部分是紅的.
魚肉為什麼是白色的?魚類沒有很多血液,這是確定的,它們有的那一點血主要集中在鰓里。但是任何飛禽走獸的肉上桌的時候,絕大部分的血也沒了。所以答案在於魚類不同的肌肉組織。因為它們的快速收縮纖維只做短促的動作,所以不需要儲存氧氣以供持續力。肉中的氧氣是存在於一種叫做肌球素的紅色化合物里,它暴露於空氣或加熱時會變成褐色。使紅肉發紅的是肌球素而不是血液
『肆』 從肌肉結構及其組織特性分析魚肉和畜產動物肌肉的區別
從肌肉結構及其組織特性分析魚肉和畜產動物肌肉的區別如下。魚肉脂肪少肉質嫩,動物肉脂肪多,沒有魚肉好消化。魚肉多數脂肪含量較高,蛋白脂少些。養殖的速成雞鴨類,脂肪含量都較高,相比海鮮魚類要高出幾倍或十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