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月寶寶為什麼還不好帶
① 寶寶幾個月開始比較好帶
是的,寶寶總有好帶的時候,擺正心態,很容易發現寶寶好帶的時候還是很多的。
睡眠有規律的時候
寶寶的睡眠總時長雖然一直在減少,但是睡眠周期卻在延長,睡眠時間也逐漸有規律,不用總是頻繁的哄睡,大人就感覺輕鬆了很多。
新生兒每天睡16-20小時,每次睡眠0.5-1小時。
2-6個月每天睡3-4次,每次1.5-2小時,晚上能睡8-10小時,總共睡14-18小時。
7-12個月每天睡2-3次,每次2-2.5小時,晚上能睡10小時,總共睡13-15小時。
1-3歲每天睡1-2次,每次睡1.5-2小時,晚上能睡10小時,總共睡12-13小時 。
我家二寶到6個月以後就會好一點,晚上能起來餵奶1-2次,終於能睡個囫圇覺了。如果寶寶能自己睡著,不用哄睡那就更完美了。
便便有規律的時候
3個月以後,寶寶的便便相對就有規律了,每天大便1-2次,最多也就3-4次。
不用頻繁地因為便便了更換紙尿褲,尤其是晚上一般不會便便,不用擔心寶寶泡在便便里,倍感輕松。
便便減少後,紅屁屁的現象也基本絕跡,不用為紅屁屁而煩惱,心理上也很放鬆。
能自己吃飯的時候
寶寶1歲多開始學著自己吃飯,到2歲左右自己就能吃飯了,不用專門一個人用勺子給他放嘴裡,大人和他一起吃就可以了。
2歲以後,已經長全了牙齒,咀嚼能力、動手能力都很強,和大人吃飯也差不多了,這時候不用想方設法的另起爐灶給他做飯,相對來說簡單很多。
自己會玩的時候
2歲左右寶寶自己就會玩了,給他適合年齡的、安全的玩具,他自己能玩好大一會兒。大人可以暫時離開做自己的事情,他也不會因為沒人陪而寂寞。這時大人就能稍微放鬆一下了。
寶寶自己不會玩的時候,總粘著大人要抱抱,離開一分鍾就會哇哇大哭,缺乏必要的安全感。
自己能穿衣服的時候
2歲左右可以訓練寶寶自己穿衣服,讓他自己選擇想穿的衣服,學會套頭、寄扣子、粘魔術扣等基本動作。等他學會了穿衣服,大人就不用為寶寶穿衣服而煩惱了。
在寶寶不會穿衣服的時候,每次穿衣都是一場戰斗呢,穿上左邊他蹬下右邊,很是不配合,很花時間。
不生病的時候
生病是最磨人的事,寶寶生病,會特別賴,總纏著大人要溫暖。記得大寶發燒的時候,一晚上都不敢睡覺,在他額頭放一塊毛巾,還要反復地給他換,生怕他高熱驚厥。
6個月以前的孩子很少生病,6歲以後免疫力重新強大,生病也很少了,即使生病通過簡單的食療他也能接受,所以基本不用去醫院看病了。
總之,孩子越大越好帶一些,雖然大了有些課業的壓力,但是在生活照顧上還是相對情輕松的。
寶寶幾個月開始比較好帶? 寶寶4~6月的時候最好帶!為什麼這么說呢?原因如下:
1~3個月的寶寶 :雖然95%左右的時間都在睡眠中度過,但是一個時期的寶寶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的「小毛病」。比如黃疸、吐奶、腸絞痛、睡覺一驚一乍等。由於經驗的缺乏,不少孕媽都會出現手忙腳亂的情況,一天下來疲憊不堪!
6~12月的寶寶: 變化特別大,雖然睡覺的時間是變短了,可是由於從媽媽獲得的抗體變少,生病的次數也越來越頻繁,每一次生病不僅孩子受罪,更重要的是做父母的心理上會更加煎熬。
再加上這個時期的寶寶也會出現出牙哭鬧、變的愛咬奶頭或是變的煩躁愛哭;練習走路的時候不斷的摔跤等,帶一天孩子下來感覺腰酸背痛的……
4~6個月的寶寶:相對地最好帶了! 這個時期的寶寶睡眠時間逐漸減少,開始學習「新本領」,比如翻身、坐立等,而且也對周圍的環境比較感興趣,也懂的和大人互動。 外出活動的時間變長了,時間也就相對過的快點。
6個月之後的寶寶: 寶媽的難題也就接踵而來。添加輔食也上不少寶媽費勁心思,生怕一個不注意導致寶寶出現過敏或是腹瀉的症狀。
還有就是6個月以後的寶寶變的認人,白天還好。一到傍晚就只要寶媽抱,別人一抱就哭~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育兒 也是同樣的道理。
育兒 路上雖然比較艱辛,但是寶寶帶給你的驚喜往往大過「艱辛」!
寶寶在2周歲前,每個月都有其明顯地變化特點,甚至細致到每周都產生一些微妙的變化。
1個月,寶寶一般是吃了睡,睡了吃。寶寶對聲音有感覺,也有反應。在睡夢中時,有突如其來的聲音,寶寶也會受到驚嚇。輕拍嬰兒哄睡,重復循環溫柔歌曲也會讓嬰兒有安全感,容易讓嬰兒入眠。
2個月,寶寶能笑出聲音來,有時候也會自己發出聲音嗯嗯啊啊,也學會尖叫。也可以俯卧抬頭。會用目光追循眼前物品的移動,特別是對人的面孔尤其感興趣。
3個月,寶寶可以用兩臂撐起抬頭,眼睛能跟隨物品左右上下移動,並且根據寶寶需要,轉頭也很靈活。寶寶唾液分泌會留口水,也很會吃自己的手。
4個月,能翻身,手裡也能握住撥浪鼓或其它玩具,豎抱時頭已經可以自主支撐了。這個月可以嘗試讓寶寶睡整夜覺了。
5個月,可以給寶寶拉坐,坐著時頭不下垂。寶寶也能往後仰頭,有的寶寶很愛發出聲音。兩只小手可以互相玩耍。
6個月,寶寶坐著不需要支撐物,喜歡聽聲轉頭,可以握住玩具不松開。能拿小件物品遞給他人。會怕生,會分辨照顧者與陌生人。母乳喂養的寶寶可以開始輔食。
7個月,寶寶會爬行,會抽紙巾,會自己玩 游戲 ,可以抓細小的東西。會拿著能夠著的東西放到嘴巴里啃咬。喜歡拿東西重復不停地往下扔,並且會哈哈大笑。
8個月,寶寶會無意識地叫爸爸、媽媽,喜歡跟照顧者玩躲貓貓 游戲 ,會聽得懂自己的名字,也會搖搖手說再見,寶寶伊伊呀呀學語。
9個月,聽得懂簡單的話,如寶寶飛飛,寶寶喝水等。四處靈活地爬,向前也能向後爬。會扶著東西站立。
10個月,寶寶會自己坐住,扶著欄桿走路,理解一些簡單的指令,「過來這兒「,」到那麼去「等。
11個月,寶寶會站立,會自己用湯匙舀東西吃。
12個月,寶寶能獨立行走,可以用杯子喝水,可把奶瓶換成吸管杯。能辨別家人的稱謂,能知道家中日常熟悉的物體。可以有意識地用手指個方向,表明自己的意願。
12個月到15個月,寶寶走得穩了,也會跑了。寶寶會模仿大人做事情,會自己玩積木,疊積木,喜歡互相,尤其是與父母之間的互動玩耍。寶寶也會說話,說三兩個字的短句。
15個月到18個月,能走樓梯,會說出自己身體各部位的名字,能聽得懂長句子。寶寶能自己吃飯,也能自己脫掉外套,會自己看常念的繪本。
18個月到21個月,寶寶可以拋東西過肩膀,能疊四塊的積木,能熟練地剝蛋殼。寶寶會用語言來表達大小便,能識別顏色。
21個月到24個月,寶寶可以自己穿鞋子,不用扶欄桿走樓梯,能兩只腳並立跳跳,可以識別簡單的顏色,也會區別大小、粗細、高低、遠近,會自己復述繪本里的內容。
每個寶寶的發育情況都不同,只是寶寶在正常范圍內作父母都不必焦慮。家長可根據寶寶每個時期的特點作出相應的對策,做到心中有譜帶孩子也就比較不累。
寶寶幾個月開始比較好帶?新手媽媽們應該都很想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一般來講,寶寶成長過程中有幾個 關鍵節點 ,會讓新媽媽會覺得寶寶比之前要好帶一些。
1.寶寶3個月大時。
新生嬰兒因為胃容量只有30-35ml,一般2小時左右就要哺乳一次,期間寶媽還要給寶寶拍嗝、用吸奶器吸奶、換尿不濕,寶寶拉了大小便還要清洗……就算這些事情寶媽有婆婆或媽媽幫忙,也會覺得精力有限。
但寶寶3個月左右,胃容量已達到100ml,可以4小時左右喂一次,如果適當延遲寶寶睡前那頓奶的時間,提早寶寶第二天第一頓奶的時間,寶媽的睡眠時間會比之前增加,無論是身體還是心理上,都會感覺輕松不少。
2.寶寶6個月大時。
這個時候,寶寶的每日奶量已經達到1000毫升左右,夜晚睡眠時間能達到5-6小時,可以給寶寶斷夜奶了。斷了夜奶,尿不濕也不用半夜起來換幾次了,理論上講,寶媽可以睡整夜覺了。
3.寶寶3歲時。
3歲,寶寶上幼兒園了,家長身上的擔子被幼兒園分去了一部分,每天只管接送,老人家也終於不用再圍著精力旺盛的小屁孩轉了,可以稍微喘口氣。
4.寶寶6歲時。
6歲的孩子,很多事情都會自己做了,洗臉、刷牙、穿衣、穿鞋,整理東西……如果寶寶養成了這些良好的習慣,家長帶起來也會覺得省心許多。
不過說實話,帶娃的過程就像爬山,等你翻過了一座山又還有下一座山等著你,所以鬆口氣只是暫時的,什麼時候娃長大了,才能真正放手。
每個寶寶情況不一樣,但是通過我的經驗來說是越大越好帶。
月子里
我兒子月子里還是比較好帶的,每天就是吃飽了睡,睡飽了吃,再加上有老人幫忙,感覺還是很輕松。
不像我二姑姐家的二胎,從一出生就是個「磨人精」,月子里晚上天天哭,家裡的人輪流上陣抱著他,每天晚上走過來走過去,累的我二姑姐老腰都快要斷了。
6 個月內
後來這些隨著寶寶越長越大,這些情況就沒有了,但是晚上一直吃夜奶,但比起夜哭好多了,一直過了2周歲生日以後,終於可以整晚上的睡覺。
不當媽不知道,帶寶寶的苦和累只有自己知道,不過,日子過一天忘一天,現在看到孩子,滿滿都是幸福,就好像孩子從來沒有「折磨」過我一樣。
寶寶幾個月開始比較好帶?由於每個寶寶的體質和發育情況不一樣,因此寶寶幾個月開始比較好帶並沒有固定的答案。
寶寶幾個月開始比較好帶
一般當寶寶出現以下特徵時,說明寶寶開始比較好帶了。
1,攢肚時(2~3個月)
相信很多 家長在帶寶寶時最煩惱的就是寶寶拉臭臭了,有些寶寶在月子里可能要拉5次以上的臭臭,有時剛給寶寶洗好,寶寶又拉了,所以當寶寶攢肚(幾天不拉臭臭)的時候,就是開始比較好帶了。
2,睡整夜覺時(6個月左右)
寶寶不好帶, 多數跟頻繁喂夜奶有關,所以當寶寶能睡整夜覺的時候,就比較好帶了。由於每個寶寶的發育情況不同,因此寶寶什麼時候能睡整夜覺也是因人而異的。我家大寶是在斷奶以後才睡得整夜覺,而我家二寶則是還沒到三個月就睡整夜覺了。
3,會走路以後(12個月左右)
從我帶過兩個寶寶的經歷來看,寶寶最難帶的時候就是學走路的時候,寶寶想走可是又走不好,不讓寶寶走,寶寶還哭。所以,等寶寶會走路以後,一般就又比較好帶了。
總之,由於每個寶寶的發育情況以及生活習慣都不一樣,因此,寶寶從什麼時候開始比較好帶也是因寶寶而異的哦。
寶寶幾個月開始比較好帶?
導語:應該說我還是挺幸運的,女兒還一直是比較好帶的孩子,能吃能睡,身體 健康 。發現不好帶的孩子一般是經常生病,或者比較調皮,總結一下她有三個階段是最好帶的,其它的階段稍微沒那麼好帶,但也已經算是很不錯了。
剛生下來的時候是最不好帶的,頻繁醒來,要餵奶,她就睡在我和老公的中間。
1.2個月左右
一般寶寶2個月左右的時候就比較好帶了,這時候寶寶已經對環境熟悉了,而且還不會翻身,帶起來就輕松很多,會翻身了就又開始不好帶了。
我家孩子3個月前就放在沙發上,孩子還不會翻身,我們留孩子在客廳沙發上躺著,大家一起去餐廳。但是到3個月的時候,有一天發現她會翻身了,因為自己一翻身滾到沙發下去了,哇哇大哭,她今年10歲了,據她說對這個事件還有記憶。
3個月開始,孩子能翻身了,能夠抬頭了,也開始認生了。一周帶去見一次外婆,原來沒事,3個月後看到外婆就哇哇大叫。據觀察,她是不喜歡老人家,對其它老人家也有所排斥。
2.斷奶恢復過後的一段時間
我家孩子9個半月自然離乳,跟奶奶睡,奶奶給她餵奶瓶,一聲也沒有哭過。但是回憶起來,她反復莫名的發燒,可能是和斷奶有關,正在重塑免疫力吧。我們帶她去中醫院做小兒推拿了幾個療程,才慢慢好起來。
從這以後身體就好多了,2歲5個月吵著開始上幼兒園上了4年,很少生病,很愛上幼兒園。
3.會走路以後
孩子是一歲開始走路的,在這之前也是天天要求大人帶著到處走,比較磨人。特別喜歡出去玩,呆在家裡就發脾氣。
孩子會走路了,大人能輕松一點了。
4.上幼兒園以後
幼兒園里下課後還有興趣班,一直上到5點鍾,這4年裡還是家長很輕松的時候。
上小學後你發現,還沒有幼兒園輕松,因為要做八路軍,還要輔導功課。
5.能自己上下學以後
小學規定四年級才能自己上下學,原來要接送8趟,真的很累人,自從四年級開始,也能自己到同學家去玩了,家長輕鬆了好多。我也是從她四年級前那個暑假開始兼職寫文章的。
寶寶什麼時候好帶,對於我這個大崽已經十歲,小崽才七個月的二胎媽媽來說,我覺得孩子每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的特點,如果你身體 健康 ,用心帶寶寶,什麼時候都好帶。
寶寶出生之後的前半年,主要是要堅持母乳喂養,監測孩子的體格和智能發育水平,這個階段不容易生病,但是媽媽要喂母乳尤其是喂夜奶會比較辛苦。
寶寶出生之後的半歲至一歲,孩子學會坐,爬,站,走;開始添加輔食。這個階段孩子容易出現腹瀉,發熱等症狀,容易摔倒,發生異物窒息,跌落傷等意外。
寶寶一歲至三歲已經能夠到處行走,跑,跳。可以吃各種各樣的食物。這個階段的孩子活動范圍變大,更加容易發生窒息、中毒、跌落傷、觸電、車禍、燒燙傷等意外傷害。這個年齡也是感冒、肺炎、腸炎等疾病的高發年齡段。
寶寶三歲至六歲是學齡前期,開始上幼兒園,除了預防意外傷害之外,重點要放在孩子自行吃飯、獨自睡覺、自己穿戴衣服鞋帽等習慣養成。並且帶孩子閱讀繪本、講故事、畫畫、唱歌跳舞,開發孩子的智力,發現並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與特長。
孩子上大學我覺得就可以放手讓孩子自由飛翔了,只是在關鍵時刻,孩子需要幫助的時候給予適當的提醒和幫助。
其實孩子即使結婚生子,在媽媽的眼中永遠是那個長不大的孩子,孩子幸福是父母一生的期望。
美女兒保科醫師 育兒 經,和你一起科學 育兒 快樂 育兒 !
這個問題不好說。我家寶寶一歲半,要說哪個時間比較好帶還真說不出來。
1~3個月寶寶,由於寶寶自己不會活動,什麼都靠大人。如果性格安靜的寶寶,這個時期的寶寶應該是比較好帶的。因為寶寶在這個階段不是吃就是睡,活動量少。
4~6個月的寶寶,這個時期,寶寶開始嘗試翻身、坐立。寶寶的睡覺時間變得少了,對外界環境開始感興趣。這個時候,寶媽就要經常帶寶寶出去活動活動。這個時期的寶寶還不能坐嬰兒車,全靠媽媽抱。所以,外出時媽媽還是很辛苦的。
6個月~1歲,這個時期寶寶會有很多變化。如:寶寶開始出牙,寶寶學爬行,寶寶學走路。對我目前的體驗來說,這個時期的寶寶最不好帶。原因如下:
一是寶寶生病多。6個月後,寶寶從媽媽那獲得的抗體變少,生病次數會頻繁一些。寶寶每次生病,對大人來說都是極大的考驗,有可能幾天幾夜不眠不休。
二是寶寶開始出牙,會有出牙痛。這個時期,寶寶會變得煩躁,易哭鬧,有些寶寶還會發燒。
三是教寶寶走路很辛苦。我家寶寶練習走路,我都是扶著她走。嘗嘗需要彎腰,腰酸背痛的滋味可真要人命。
1~1.5歲,我家寶寶是一過1周歲的生日就會走路了。雖說寶寶學會了走路,但是寶寶還是會經常要寶寶。我家寶寶1歲體重有20斤,抱起來還是很吃力的。寶寶自己會走路後,就變得很調皮,到處上上下下,玩具扔的滿屋子都是,衣服不一會就弄的很臟,想想都頭疼。所以,別以為寶寶會走路了就能輕松點,寶寶可是會給你製造各種驚喜的~~
好了,我家寶寶只有1歲半,目前只能分享這么多,希望會對您有幫助。
這個得看情況而定,有些聽話的孩子從出生就是不纏人的乖寶寶,幾個月的時候吃了睡,睡了吃。這樣的孩子大部分都是人家的孩子,畢竟是少數。大不分寶寶還是有。「脾氣」的,哭氣來愛誰誰,我才不管呢?
孩子從出生開始,每天都在成長,而且每天都在進步,這種進步有時候讓我們欣喜若狂。老是覺得不可思議,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他(她)的要求也在變化。一、二個月的時候可能只是要抱抱,可是再過幾個月就有更高的要求了,比如要有陪他(她)玩的,想讓大人給他(她)語言交流,盡管他們不會說,可是喜歡聽大人說話。
再大一點就會坐,會爬,這時候的我們更是不能放鬆警惕了,因為他能夠到的地方都存在潛在的危險。
我覺得孩子一歲之前還是比較難帶的,等孩子會走路了就輕松多了,最起碼暫時解放了大人的雙手,這個剛會走路的時期不大喜歡讓大人抱著,我們只需兩眼盯緊點就行了。
說了那麼多還只是孩子行動方面的事,還有孩子的吃,穿等方面的問題,總之只要孩子在身邊,我們就要看好他(她),不能有任何閃失。
看著可愛的寶寶一天天長大,累點辛苦點都是值得的,因為他(她)們是我們的希望。是我們奮斗的動力。你說呢?
② 五個月的嬰兒應該怎麼抱才能讓她舒服
寶寶的小脖子還不能豎起來時 第一種抱法: 將寶寶的頭部直接托起,放入肘窩處,一隻手掌托住寶寶的外側小屁股,另一隻手掌托起內側小屁股,將寶寶抱起即可,這種方法媽咪最為常用。 第二種抱法: 媽咪用一隻手掌托住寶寶的頭部,另一隻手掌托起寶寶的小腿部;將寶寶的小屁股放於媽咪的雙腿上,使他與媽咪面對面,上部身體與媽咪的腿部成一定角度,但不要太直立。 第三種抱法: 這種抱法用於洗頭時。用一手掌托起寶寶的頭部,另一隻手掌托起寶寶的雙腿;將寶寶夾在媽咪的腋下,托住頭部的這只手的肘部,可夾住寶寶的小屁股(藉助髖關節的力量),另一隻手為寶寶洗頭或做其他護理。 貼心提醒: 1.哄寶寶睡覺,或寶寶情緒不安定時,宜橫抱在懷里。這種抱姿使寶寶的頭貼近媽媽左胸口,能夠聽見媽咪的心跳聲,使寶寶產生親切感,從而安定情緒。 2.給寶寶餵奶後宜豎著抱,這樣可拍出進入胃內的空氣。 3.多抱寶寶進行肌膚接觸增進感情固然好,但須注意不宜時間過久,否則會讓寶寶疲勞而又緊張。
③ 5個月的寶寶總被她奶奶帶去麻將館,她奶奶總說孩子要多見人,要多出去玩,不讓她帶總帶,這樣好嗎
不好的,這樣會有兩個壞處,第一從小去那種地方長大後容易學壞。第二長期跟著奶奶相處,會和父母之間關系不好,建議不要常去那種地方,還有讓奶奶少帶孩子,盡量找借口避免奶奶長時間帶孩子
④ 寶寶最難帶的五個階段
寶寶最難帶的五個階段
寶寶最難帶的五個階段,剛出生沒多久的寶寶,軟綿綿的,水靈靈的,很可愛,但寶寶可愛的同時,有一些階段的寶寶是很難帶的,我和大家一起來看看寶寶最難帶的五個階段。
寶寶最難帶的五個階段1
1、剛出生頭(0-6個月)
剛來到我們身邊的寶寶,從媽媽肚裡出來有上千個「不適應」,不適應外界的聲響、不喜歡周圍的燈光、不願意讓不認識的人碰觸、不願意穿的厚厚的、也害怕穿的太單薄,有時候還會因為奶水不和胃口和麻麻「鬧脾氣」……總之前六個月的娃是狀況不斷,有時候娃白天睡覺,晚上興奮,寶媽只能整夜抱著娃來回轉。
對多數自己帶娃的媽媽來說,頭半年幾乎是沒法睡一個整覺。對於新媽媽而言,在經歷了元氣大傷的「生娃大戰」後,又立刻進入了日夜不休的「養娃大戰」,對於這個萌萌的小寶寶,新麻麻也只能是「認命」了。
2、快會走時(1歲左右)
看著寶寶左搖右晃地邁出第一小步,寶媽瞬間就激動地滿臉淚水,其實,這些眼淚也可以說是媽媽提前為自己流的吧。因為剛會走的娃簡直就是旋轉的陀螺,只要是醒著,就沒有一刻是安靜的:媽媽牽娃牽到手軟,TA依舊精力旺盛;滿屋的東西都是TA的「玩具」,噼里啪啦碎一地是每分鍾都會發生的事情;自己作的,只得頂著磕碰的滿頭包繼續「旋轉」……恨得媽媽只得向天長嘆一聲:你是老天派來整我的吧!
3、斷奶時(1歲-2歲)
過了一歲的寶寶,適應了周圍的環境,也開始接受周圍的一切,晚上能睡得安穩了,白天也能「愉快的玩耍一會了」。可等到一兩歲,麻麻給娃斷奶的時候,平靜的小生活又被打破了:沒奶喝的娃開始鬧脾氣了,喝完安紐希奶粉的寶寶不睡覺,又開始鬧著要抱抱。
而一想要完成這項艱巨的工作,多數麻麻選擇暫時「逃避」,讓其他家人幫忙照看,這個階段負責帶娃的家長,實在是「有苦難言」,孩子想找媽,還不吃飯,只能是狠心下來「訓娃」了。雖然經過四五天,寶寶就能基本斷奶了。但對於家人來說,每天都是漫長而煎熬的。
4、剛上幼兒園(3歲)
終於熬到娃要上幼兒園了,可「美好的上學時光」還沒開始幾天,麻麻的麻煩就開始「接連不斷」的纏上身了。剛進入陌生環境下的娃,不會照顧自己,把便便拉在褲子里了、吃飯吃撐了、生病了、和小朋友打架了、不想去上學了……
總之每天都會有「意想不到的狀況」阻止媽媽上班。娃剛入學的頭半年,對於上班族媽媽來說,簡直是定時炸彈一樣的存在,因為每次請假都要陪著笑臉找領導「說明情況」。
5、剛上小學(6歲)
好了,終於到了孩子可以「撒手」的時候了,孩子上了小學,就是大孩子了,那些亂七八糟的小問題統統都不存在了。確實如此,孩子的生活和社交,都不用麻麻再多費心了。但是讓麻麻更頭疼的問題又來了。
相信每個媽媽都經歷過陪娃寫作業時「要嘔血」的憤怒,很簡單的一道數學加法,就是搞不明白,看起來沒有任何問題的拼音,也能讀成英語字母……恐怕這個時期媽媽最怕的不是上班,而是晚上回家後的「作業時間」,「氣血翻滾」的時刻又來了……
其實,養育孩子就沒有太省心的時候,這期間固然有很多汗水和淚水,但看著孩子一天天長大,漸漸地我們也收獲了孩子對我們的愛,這種幸福也是無可替代的。
寶寶最難帶的五個階段2
寶寶哪個階段最難帶
在寶寶出生後的三個月的時間里,寶寶會比較難帶。在寶寶出生後的三個月里,身體機能還未完全成熟,且在適應著新世界,也就更談不上懂事了,所以在這個時候寶寶更多的表現是一種身體本能的反應,這個時候照顧寶寶是比較累的,需要花費很多精力。
其次,在寶寶出生後第四個月到滿一周歲時,寶寶也是比較難帶的。在這個年齡段的寶寶,開始對外界有了一定的認識,也發育了一定的生存能力,但同時卻又比較缺乏安全感,喜歡粘著親近的人,如果離得遠了,就會哭鬧、就要找家長,所以家長經常要把寶寶帶在身邊。
再者,在寶寶兩歲左右的`時候,寶寶也是比較難帶的。兩歲左右的寶寶,自我意識開始蘇醒,對外界充滿了好奇,有一股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氣,去探索世界,同時又有一點叛逆心理,這個時候家長除了要注意寶寶的身體,還要花費口舌和精力去教育寶寶,所以這個階段的寶寶也比較難帶。
寶寶最難帶的五個階段3
寶寶哪個階段最難帶
第一個階段是從剛剛出生到三個月內
這個時候的寶寶每天基本就是吃吃睡睡的狀態,一般來說不會特別磨人。
但是這個時期是女性需要適應並學會如何去做一個母親的時期,女性剛剛邁入母親這個行列,對孩子的教育和照顧處於一問三不知狀態,雖然一般都會有老人在旁邊幫襯,但是更多的還是要靠自己。而且孩子三個月內各項器官發育還不成熟,是需要特別照顧的,尤其是哺乳媽媽更要二十四小時待命,經常晚上睡一兩個小時就要起來給寶寶喂夜奶,嚴重休息不夠,整個人都處於勞累疲倦狀態。由於這個時期女性剛剛邁入母親這個行列,很多東西都不懂,可能還會過分緊張和擔心孩子,這個時候媽媽的精神壓力是非常大的,所以最好還是在孩子出生前多學習一些育兒知識,這樣也不至於等到孩子出生以後手忙腳亂。
第二個階段就是寶寶滿六個月的時候
這個階段的寶寶從母體所帶的免疫力就已經用完了,而他自己身體的抵抗力還是處於比較弱的狀態,這個時候寶寶就可能會比較容易生病,甚至三天兩頭要往醫院跑了。家長這個時候就應該特別注意寶寶的身體健康,不要給病毒乘虛而入的機會哦。
第三個階段就是寶寶兩歲時
當寶寶兩歲的時候,他就能夠跑步能夠說話了,也會有很多奇思妙想,人生中的第一個叛逆期也就來了。這個階段是寶寶自我意識的萌芽時期,有些寶寶可能在這個時候會開始跟家長唱反調,可能會開始愛哭愛鬧,這都是很正常的現象。這個時候家長就應該多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好好教育孩子,切記不可打罵孩子,應該心平氣和地跟孩子溝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