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家匯為什麼這么便宜
㈠ 同樣一種產品,京東和拼多多的價格為什麼差那麼多
一、營業費用不同。京東是國內成熟的電子商務平台,具有足夠的信譽和品牌。大量中高端活躍賣家雲集平台。經過幾年的發展,京東平台的操作規則和推廣體系已經相當完善。在這樣的平台下,在京東上運營、推廣門店、推廣商品的成本相對較高。
品多多和淘寶很相似。他不會深入參與賣家店鋪的運營,也不會有其他額外費用。與JD相比,平度多的分數要少得多。而品多多主要採取團購的模式。每做一單,至少會有兩個客戶成交,相當於批發購買,商品單價自然會更低。
三、不同的業務邏輯,品多多與京東的區別:了解電子商務平台興起的商業邏輯,將有助於商家在店內的規劃、運營等。
㈡ 如何看待雷軍投資了這么多媒體
我覺得雷軍投資這么的媒體是非常好的一個投資規劃,首先因為一個大的科技公司不應該僅僅局限於一個產業類型,要多元化的去發展,這樣可以讓自己的公司擁有全面的專業技術型人才,才可以讓讓自己的公司有更大更遠的發展前景。如果一個企業僅僅靠著一種技術生存,這就相當於一個人就會一種技術,其餘的自己的全都不會,這樣在社會上生存是沒有任何保障的。因為我們中國有句俗話叫:藝多不壓身,多會點始終比就會一樣強!
在一點我覺得雷總投資多媒體,也是對我國傳媒業發展迅速和擁有更廣大發展遠景的一種肯定。傳媒業是一個國家的耳朵和眼睛,我們人們都講究耳聰目慧,所以我們如果把媒體業發展好的話,國家綜合實力也是象徵性的邁進一大步!同時這也給許多人提供了不少的就業崗位,我覺得很好!
㈢ 同樣一種產品,京東和拼多多的價格為什麼差那麼多
拼多多靠便宜取得優勢,這也同樣是它的劣勢,為什麼?因為很多人心裡認為價格與價值是對等的,同樣的東西,便宜的那種可能質量不好,也就是可能是犧牲了質量來壓低了價格,物美價廉的事情很少出現,所以他們在內心裡就抵制著拼多多。不過從前不久發出的趙大喜、美九蘇以及格蘭仕等商家在「天貓二選一」之爭中被迫發出聲音來看,其實在兩個平台的賣家和商品都是一樣的貨物,那麼為什麼拼多多平台的更便宜呢?筆者認為有以下2個主要方面:
第一個方面,拼多多讓利多。因為拼多多成立才3年多,是一家初創、年輕企業,處於成長期,為了做大規模,搶占市場,給予平台賣家很大幅度的讓利,據了解,除了代微信收取的0.6%的手續費,拼多多目前不收取任何提點,而天貓僅僅在銷售傭金這一方面就要收取賣家銷售額的5%。所以兩者相比,在拼多多平台賣家的費用更低,所以有降價空間。
其次,是信息推廣服務越來越貴。現在天貓和淘寶上的賣家成千上萬,早已過了早期的紅利期,你的產品要在這個平台被廣大消費者看到,有時候不得不花錢買推廣服務,這也是阿里巴巴的盈利來源。
前幾天上市的中國電商導購第一股「什麼值得買」的招股說明中,我們可以看到,其信息推廣服務收入佔比高達80%,這個業務主要是通過為用戶提供優質消費內容獲得用戶流量,並以此為基礎向電商、品牌商等提供信息推廣服務,在招股說明中顯示,阿里巴巴是該公司這些年來最重要的的合作夥伴,排主要客戶名單的第一名,業務佔比達到了四分之一。
阿里巴巴從「什麼值得買」公司購買大量信息推廣服務,再以平台運營和推廣費等形式將這些流量賣給賣家,這樣賣家的產品才能獲得更多的曝光率。這些費用無疑都將增加賣家的成本,最終都要轉嫁到商品的售價上來。
而這一方面,由於拼多多是採用了「社交電商+自主裂變」模式,所以,其流量的獲取其實更為便宜。首先拼多多背靠的是微信這一社交巨頭,在裡面活躍著上億的用戶,其流量非常之大,而且其能在當中直接拿來變現。
再者,拼多多採用的「自主裂變」模式,使得消費者既是購買者,也是商品的推銷者,無形中就為賣家做了推廣。拼多多將「引流」這一操作由賣家轉移到了用戶,不得不說是一個高明的招數。如此一來,拼多多賣家在獲取流量方面想比淘寶和天貓賣家來說要便宜得多。
我們從最近上市的三隻松鼠招股說明中也可以看到佐證,三隻松鼠近年來在淘寶天貓平台上的推廣費不斷增加,但是其從這兩個平台獲得的收入卻不能跟上費用增加,兩者差距較遠。同樣,這一情形出現在較早上市的電商面膜企業御家匯公司,其銷售費用率一路增長,2018年已經超過了行業平均水平。
同樣的賣家同樣的貨物,為什麼拼多多會更便宜?其實要探究裡面的原因,還會有很多,就如同一家企業大了,它的成本就會有各種各樣的來源,而一家小型、新創企業,往往能做到成本更低,來對大企業做到沖擊,因為如果不這樣做,小型、新創企業完全會生存不下去。
對於大企業來說,可能是少賺多少錢的事情,但是對於新創企業來說,可能是活不活得下去的大事,這兩者心態的差別將導致行為上的巨大差異,最終也將體現在商品上。不過拼多多上商品質量確實是參差不齊,盡管3年的時間走了別人十幾年的路,但有些課還是要補上的,否則不一定走得長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