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總是蒸不好包子
A. 面發得好怎麼就蒸不好呢可能做錯了5個步驟,導致包子不暄軟
導語:面發得好怎麼就蒸不好呢?可能做錯了5個步驟,導致包子不暄軟
包子很多人喜歡吃,也有人愛在家裡自己做,總想嘗試做成功,可始終不理想,不知道您是不是這個情況?失敗了太多次都快沒信心了?其實蒸包子也有竅門,掌握了並多次練習保准可以成功。
前些天朋友來家裡玩兒,一進門就對我說:「蒸包子怎麼就那麼難?明明早上面發得很好,可為什麼還是蒸不好?」看著朋友氣鼓鼓的樣子,我趕緊幫她分析了一下,可能做錯了5個步驟,導致包子不暄軟!
錯誤步驟一:和面的時候水加得太多了
有的朋友還太會和面,很容易出現水加水或者加少的情況,如果水加少了還強一點,只是發面比較慢,面團太硬做起來有點費勁,但只要後面步驟正確可以做成包子,口感有些硬。如果水加多了,面團就會很濕,等面發好後面團非常黏手,那麼就需要很多的麵粉去中和,才能讓面團變光滑。
而加麵粉過多的話,會影響二次發酵,包子胚可能很難變大,這樣就很難蒸出暄軟的包子,容易死面。
所以和面的時候,記得要分次加水,每加一次都攪拌,一直這樣處理到面盆里只有軟面絮即可,揉成面團後只感到濕潤但不粘手就說明剛剛好。
錯誤步驟二:面發好後不排氣直接做包子胚
面發好後,面團里充滿了氣孔,如果直接做包子胚的話,蒸的時候很容易塌,所以不能面發好直接做包子胚,記住要先排氣。
排氣時也要注意,一定不要偷懶,盡量多揉搓一段時間為好,至少要揉十分鍾以上,並不是說把面團重新揉回原來大小就可以了,而是要反復揉搓,怎麼判斷揉好了?一方面是看面團是不是非常光滑有彈性,另一方面可以切開面團看看切面,沒有氣孔就說明可以了。
錯誤步驟三:包子胚做好後直接蒸制
在家蒸包子切不可包好直接蒸,一定要有二次醒發這一步,經過醒發後包子胚變大了,再繼續開火去蒸,包子不會塌陷,也會蒸好後更加暄軟蓬鬆。
正確做法是包好後先放蒸屜上,蓋蓋子等待一會兒,當包子明顯變大之後,再開火蒸。
另外二次醒發時,如果家裡的溫度很低,可以給蒸鍋里加溫水,給包子製造一個溫暖的環境,這樣二次發酵就快很多。包子已經在蒸之前變大了,等蒸的時候不容易再打回原形。
錯誤步驟四:將外面水開上鍋蒸
平常我們在外面買包子,經常看到他們是包了一籠包子後直接水開上鍋蒸,於是有人就學這么做,結果蒸好後次次失敗。之前我一個朋友就這樣做過,做出的包子口感很差,後來我告訴她要冷水上鍋蒸,照做之後一下就成功了。
如果您也水開上鍋蒸,倒不如嘗試一次冷水上鍋蒸,這樣做更保險,成功率更高。因為冷水蒸的時候相當於給包子三次醒發的機會,慢慢受熱,包子會變得更加彭松,蒸好後不會發硬,不容易塌。
錯誤步驟五:蒸好後立即打開看包子狀態
新手最容易做錯最後一步,因為忙活了半天,心情會有些迫不及待,想要看看自己的勞動成果,如果您經常這樣那就別這么做了。
正確的做法是蒸好關火後,不要著急打開蓋子,而是耐心等待三到五分鍾,讓包子在蒸鍋內定型,等燜好後打開蓋子,就可以看到飽滿的大包子了,沒有一個是塌的。如果蒸好後立即打開蓋子的話,包子會出現塌陷、塌皮、回縮的情況,會影響包子的顏值和口感,所以不要弄錯了。
B. 包子機包出的包子為什麼蒸不好
你好!那是因為包子機包包子比較快,省略了醒面的過程,在蒸包子之前也需要醒一下,這樣蒸出來的包子才會好吃
C. 包子蒸不熟是什麼原因
熱水上籠、火候不夠、醒發時間短。包子做出來涼水上鍋,邊蒸邊醒,大火蒸30分鍾左右,時間到後關火。剛蒸好的時候不能立即掀開鍋蓋,因為鍋裡面氣溫高氣壓低,外面氣壓高,外面的高氣壓會把包子壓扁,出現手指印或者塌陷回縮或返生,所以包子蒸好後先等五到十分鍾,慢慢冷卻了再掀開鍋蓋,這樣做出來的包子又白又可口。
包子做出來涼水上鍋,邊蒸邊醒,大火蒸30分鍾左右,時間到後關火。剛蒸好的時候不能立即掀開鍋蓋,因為鍋裡面氣溫高氣壓低,外面氣壓高,外面的高氣壓會把包子壓扁,出現手指印或者塌陷回縮或返生,所以包子蒸好後先等五到十分鍾,慢慢冷卻了再掀開鍋蓋,這樣做出來的包子又白又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