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歐體寫不好呢
Ⅰ 很多人都說歐楷寫大字不好看,原因是什麼呢
歐體楷書,字體清瘦中宮緊實
首先,我們先來排除一個誤區,關於小字和大字觀念上的誤讀。
有人覺得把小字寫大就是大字,把大字寫小就是小字。這是錯誤的。因為寫小字和寫大字的方法完全不同,而不是以字的尺寸大小區別的。
王羲之在《筆勢論十二章》中說過,「大字促之貴小,小字寬之貴大」。這其實也是在講一個書法結構問題。小字由於筆畫少,你寫緊湊了就容易顯得小氣,這時你應該「寬之」。
注意這里是指書法結構「寬之」,不是讓你把字形拉寬。書法結構「寬之」是指,書法結構稍微鬆散些,不要出現一個明顯的緊湊中心。
顏體字正是具備這一特點,特別是顏真卿晚期的書法作品,這種字你看不出有一個明顯的緊湊中心,中心處於鬆散狀,但整個字不會鬆散,體現出「平畫寬結」的書法結構特點(大氣),非常適合寫大字。
顏體點畫比較平,平畫寬結大氣
而歐體字,你會明顯感到「中宮緊實」,體現出「斜畫緊結」的書法結構特點。這樣的書法結構寫小字就很精神,但用來寫大字就會顯得很小氣。
Ⅱ 自學了三年歐楷,為何總感覺筆力太弱該如何解決整體問題
書法藝術筆力,是處理書寫漢字神.韻.骨.力等風韻美的至關重要筆法,這一筆法,是大家書寫漢字的技法和技術的總數。書寫的技法,具體表現為拿筆的方式 ,即「五個點"的運行規律性。例如大家常說的:「柳骨顏筋」,就有著這一風韻,是刻苦鑽研獲得的。其次,大家的書寫漢字的筆力與技能相關,沒有技能的人,只有當書家,而做不了書法藝術藝術大師,可是通過後天性的拼搏是可以改進這一書寫專業技能的。總而言之,就書寫筆力來講,想提升和改進書寫漢字的筆力:一是勤學苦練書法藝術技法,二是在勤學苦練加巧練的前提上的天資,二者缺一不可。
你總感覺沒有能量,是由於你如今已經處於一個短板的環節。要想取得進步,可以轉換一下臨帖的練字字帖。例如魏碑的《張猛龍碑》,比如說顏真卿的《多寶塔碑》。《張猛龍碑》中的筆畫方筆多一些,並且長撇長捺尤其有能量。《多寶塔碑》中的筆畫也是尤其粗大強有力。總而言之你需要對自已有信心,時間是檢測一切道理的規范。關鍵還需要是多摹仿,多看看,多寫作。
Ⅲ 歐體為何無法寫太大的字,而顏體卻可以寫很大的字呢顏體寫小楷好看嗎
你好,歐體字確實不宜寫大字,因為它的中宮決定只能寫拳頭字。歐字以其結構嚴緊出名,它中宮是非常緊的,字一寫大,對應的結構就散了。反看顏體字,字的框架非常大,飽滿,字的中宮是松的,所以再怎麼寫大,結構還是散的。顏可以寫小字,但會非常的拘謹,不好看,寫大了可以體現出字的氣勢。希望對你有幫助。
Ⅳ 為什麼說歐楷是最難的,規律技巧很繁復嗎
歐楷指的是楷書四大家之一歐陽詢的歐體。歐楷之所以說是最難的,並不在於其規律技巧的繁復性,而是在於其書寫技巧的難以掌握,在於書寫者對字體外梳內密、寓險於正、顧盼相生特性的准確理解和把握。
歐體總的來說字體清秀但不失一種勁健,稚嫩又不失一種精妙,險峻又不失一種沉穩。一筆一畫精緻又恰到好處,華麗又不失渾朴,法度森嚴,意蘊豐富深厚。
Ⅳ 很多人都說歐楷寫大字不好看,其原因是什麼呢
有一些學歐者,乃至十幾年學習培訓歐字,也很難寫下體形豐碩,而又無失歐味的大字,春節對聯也寫不太好,乾脆便說,學歐體寫不太好大字。實際上,寫大字歐楷和寫中字歐楷的拿筆或是有非常大區別的。大字決不是大字的簡易變大版。這才算是歐楷寫不了大字的直接原因。盧中南教師就擅於寫歐楷大字,他說道:「大字正楷行筆注重重、緩、穩,不能輕、快、滑,都不提議矯情地發抖挫頓。行筆、運筆、頓筆幅度要送至位。」例如豎鉤:大字出鉤得用圓轉(盧中南就這樣的技法),中字出鉤用頓筆蓄勢待發出鉤就可以。「跪筆彈鋒」沒有在探討范疇。
寸之內的字不用懸腕,而寫五六寸的字務必懸腕,不然揮動不動,防礙撰寫。並且揮筆法,撰寫自然環境會伴隨著字的變大持續調節。例如可以用捉管,以大拇指小拇指倒垂執管,三指攢之,就地書大幅度天然屏障。拿筆要緊促些而不必過細,不然留白藝術很大,看起來孱弱,終究歐體非常容易寫的尤其細,且不必描頭畫足,寫的太矯情,留意大字以端莊為美,不必過度歪斜,有一些歐體字歪斜險絕,因此要重視他的運用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