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裝金幣為什麼那麼便宜
⑴ 國內發行的熊貓金幣紀念幣為什麼比現有金價便宜
中國人民銀行定於2017年10月30日起陸續發行2018版熊貓金銀紀念幣一套12枚,其中熊貓普制金銀紀念幣6枚(2017年10月30日發行)、熊貓精製金銀紀念幣6枚(2017年12月8日發行),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
熊貓普制金幣按照發行慣例共有五種規格,分別是1/20盎司、1/10盎司、1/4盎司、1/2盎司和1盎司,對應面值分別為20元、50元、100元、200元和500元,成色均為99.9%,金幣直徑依次為14毫米、18毫米、22毫米、27毫米和32毫米、一六年發行改為克重計量單位依次為1克、3克、8克、15克、30克和57克,均為限量發行。銷售形式既可單枚購買,也可組合成套裝購買,其中購買套裝可配包裝盒和中國人民銀行出具的說明書,單枚購買均無收藏證書和鑒定證書,也無官方配套的包裝盒。
熊貓精製金幣共有兩種規格,分別是5盎司和1公斤,對應面值分別為2000元和10000元,成色均為99.9%,金幣直徑依次為60毫米和90毫米,此兩款金幣均配備中國人民銀行出具的鑒定證書,並有單獨的包裝盒,均為限量發行。
⑵ 為什麼金紀念幣這么便宜,含155克純金的面額才2000元,賣金子也不止這個價格啊!
金幣含金但不是千足金,所以才會比較便宜。
規避市場風險
假如金銀幣的面額比實際成本高,理論上講,收藏者只要能兌換出來就不會虧本了。
因為如果金銀材質上漲,金銀幣肯定也會上漲。即使金銀幣下跌,但有面值頂著,購買者也不會虧,大不了去銀行再換成人民幣。
防止假幣的泛濫。
在1986年,正值裕仁天皇在位60周年,日本大藏省連續發行了三枚紀念幣。
其中就有一枚20克的金幣,純金材質,這枚金幣就按高於當時金子的價格來標注了面值,面值10萬日元,但實際含金價值尚不到4萬日元,金幣面值高出實際含金價值太多。
▲裕仁天皇在位60周年10萬日元金質紀念幣
這就為投機者打開了方便之門,於是,就有人用真金去私鑄這種金幣,通常用4萬日元的成本購入純金,造好假幣就可以賣10萬日元了。
由於是真材實料的真金幣,又是國家法定貨幣,一般人又很難鑒別是不是官方鑄造的,所以通常只能按面值給予回存或兌換。
在1990年初,幾家日本公司在將這種金幣存入銀行時,被發現所持的都是贗品,總數達10萬多枚。
消息傳出,一時間輿論大嘩,這次事件也成為了其它國家在貴金屬錢幣發行上的前車之鑒。
面值不等於價值
3克的金銀生肖紀念幣的面額是50元,但你用50元在銀行肯定是買不來的!
銀行所出售的價格是根據當時的黃金價格、鑄造價格、運輸流通價格等多方面因素,綜合為一個相對升水的價格。所以實際的銷售價格,要比面值高很多。像2019年豬年生肖紀念幣圓形本色「金3g+銀3g」,實際銷售價為2303元,而不是面額所標注的60元這么單純的數字。
實際上,2000年以後,中國金幣總公司自「千年紀念」金銀幣發售開始,就規范統一了貴金屬紀念幣各種材質,及規格品種的面額標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