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兩個胳膊血壓為什麼不一樣
① 測血壓時,左、右兩臂血壓值相差大是怎麼回事和哪些因素有關呢
大家好,我是劉醫生,不知道你在日常測血壓的時候,有沒有遇到過左右兩個手臂血壓值不一樣的情況?出現這種情況時呢,我們通常,都不知道到底是哪個時候的血壓為准,事實上呢,正常人左右上臂測量的血壓呢,可能存在著一定的差別,但是相差不會大於,十到20個毫米汞柱。但是前不久呢,我的門診上來了一個患者,測量血壓,竟然發現他的左臂的高壓為200毫米汞柱,但是右臂呢,是基本上正常的,有140左右,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其實,血壓相差過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
所以,如果說發現兩條胳膊的血壓相差15毫米汞最好去醫院做個檢查,通過上肢以及頸部血管超聲來判斷是否有血管狹窄,如果出現了血管狹窄,尤其是鎖骨下動脈狹窄。必須盡早的治療,因為長時間的腦供血不足,不僅會影響大腦的正常運轉,還會引發腦梗。今天的內容就分享到這里,關注我獲得更多健康知識。
② 為什麼左右手臂的血壓值會不一樣
導致兩側上臂血壓差值增大的原因
原因有多種,例如年輕人可能因多發性大動脈炎或先天性動脈畸形所致,中老年人更多見於鎖骨下動脈動脈等血管粥樣硬化所致的動脈狹窄,因此應予重視。
Clark等研究發現,兩側上肢之間的收縮壓差值增大可能會增加高血壓患者心血管事件發生率與全因死亡率。在該研究中,與雙測血壓差值<10 mmHg的患者相比,差值≥10 mmHg者全因死亡率與心血管死亡率分別增加60%與115%。
新近一項蘇格蘭的研究也發現,雙上肢血壓差值≥10 mmHg時,發生心血管死亡的風險增加2倍。對於中老年高血壓患者而言,導致雙側上臂血壓明顯差異的最常見原因是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特別是因為動脈粥樣斑塊導致的鎖骨下動脈嚴重狹窄。
鎖骨下動脈是全身動脈系統的一部分,這一血管發生了明顯的動脈粥樣硬化病變,往往提示全身其他部位動脈(如冠狀動脈與頸動脈、顱內動脈等)也已經發生了動脈粥樣硬化病變。
換言之,中老年高血壓患者雙側上肢的血壓差異很可能是全身性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的一個標志。因此,同時測量雙側上臂血壓非常重要。若發現兩側血壓存在明顯差異,應該咨詢醫生並進行進一步檢查,明確原因,必要時予以積極治療。
③ 左右手血壓不一樣是怎麼回事
冬季是心血管疾病高發期,而這個時候很多人都會選擇測量自己的血壓情況,然而在測量的時候發現自己左右手血壓有非常大的差別,這是為什麼呢?有什麼樣的危害呢?
雙手血壓測量
高血壓病人量血壓時,常常發現兩只手臂的血壓值並不一樣。無論是針對收縮壓或針對舒張壓,許多人的兩只上臂的血壓值,左右相比可以相差 10 毫米汞柱以上。所以,如果只測量一隻上臂,而且不是固定測量同一隻,往往會造成測量值的混亂。
目前在歐洲醫學界推薦,量病人血壓時,兩只上臂都要測量;美國醫學界的推薦,則比較不明確。但是全世界的醫師,差不多都沒有在認真執行這項推薦。
兩只手臂血壓會有不同,最常見的原因之ㄧ是周邊血管疾病 (peripheral vascular disease, PVD)。周邊血管疾病最常發生在腿和頸部動脈,但是也可能發生在手臂的動脈,例如一邊的鎖骨動脈狹窄 (subclavian stenosis) 就會造成一隻手臂的血壓降低,而導致兩臂血壓不同。周邊血管疾病會減少四肢及頭部的血液供應量,但是往往沒有明顯的症狀。
如果靠測量兩臂血壓的差別,就能因此推測病人是否有周邊血管疾病,或許這些病人就能採取防範血管疾病惡化的措施,以避免心臟病、中風等更嚴重的血管疾病發生。
英國的 Christopher E Clark 醫師和他在英國 University of Exeter 大學的合作團隊,曾經針對 「兩臂血壓差能否作為心血管病的推測依據」,發表了一連串的論文。以下介紹其中叄篇:一篇發表在 2002 年 10 月份 Fam Pract. 期刊的文章說,兩臂血壓差異過大,和日後心血管疾病的機率有關;一篇發表在 2007 年 10 月 Fam Pract. 期刊的文章說,兩臂血壓差超過 10 毫米汞柱時可能是罹患周邊血管疾病的警訊,一篇發表在 2012 年 1 月 30 日網路版 The Lancet 期刊的回顧性文章說,兩臂收縮壓相差大,和各種血管疾病 (周邊血管、腦血管、心血管) 及死亡機率的增加,都有關聯。
結果:
兩臂收縮壓差異超過 20 毫米汞柱者,其沒有重大血管性疾病發生的平均年數較短,是 3.5 年;而兩臂收縮壓差異小於 20 毫米汞柱者,其沒有重大血管疾病發生的平均年數較長,是 4.9 年。
另外,兩臂舒張壓差異大於 10 毫米汞柱者,其沒有重大血管性疾病發生的平均年數較短,是 3.3 年;而兩臂收縮壓差異小於 10 毫米汞柱者,其沒有重大血管疾病發生的平均年數較長,是 5.0 年。
研究者評論說,本臨床數據顯示,這些兩臂血壓值相差較大的病人,其日後心血管或腦血管病變的機會將會增加。
兩臂血壓差超10毫米汞柱
當兩臂血壓差超過 10 毫米汞柱時,可能是罹患周邊血管疾病的警訊,診斷周邊血管疾病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測量 「小腿血壓/上臂血壓」 的比值 (Ankle pachial Pressure Index, ABPI):讓病人平躺,然後測量其上臂跟小腿 (靠近腳踝處) 的血壓。正常人的 「小腿血壓/上臂血壓」 比值,是在 1.0-1.2 之間;腿動脈狹窄者會因為小腿血壓下降,使這個比例小於 0.9。
但是,測量 「小腿血壓/上臂血壓」 比,必須讓病人平躺,不像測量兩臂血壓差那麼方便。所以,Clark 和他在英國 University of Exeter 大學的合作團隊,要證明 「測量兩臂血壓差」 和 「測量小腿/上臂血壓比」 一樣,都可以被用來評估周邊血管疾病。
在 2007 年的這篇文章,研究者在他們服務的醫院里招募了 94 位高血壓病人,測量他們的 「小腿/上臂血壓比」 和 「兩臂血壓差」 。
結果:
有 19% 的受試者,其兩臂收縮壓相差超過 10 毫米汞柱,有 7% 兩臂舒張壓相差大於 10 毫米汞柱。
有 20% 受試者,其小腿/上臂血壓比,小於 0.9。
「小腿/上臂血壓偏低」 (可能有腿部動脈狹窄) 和 「兩臂血壓差偏高」 (手臂動脈狹窄) 有高度關聯性。
研究者評論說,從本實驗的結果看來,測量兩臂血壓差,或許可以取代測量小腿/上臂血壓比,成為篩檢病人是否有周邊血管疾病的有效且方便的辦法。
兩臂收縮壓血管疾病增加
兩臂收縮壓相差大,和各種血管疾病及死亡機率的增加,有關聯,在 2002 年的這篇文章,研究者回顧了 2007 年 7 月以前,醫學界所發表的和兩臂血壓差異有關的所有臨床文獻;包括這些血壓數據,及其與鎖骨動脈狹窄、周邊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等事件的相關性的資料。研究者回顧了 28 篇這類的文章後,匯集了其中 20 篇論文的數據,作了一個綜合性的分析。
結果:
這些臨床的受試者,約有 2/3 是高血壓患者。
臨床證實的鎖骨動脈狹窄者 (阻塞程度超過 50% 的動脈橫截面) 的兩臂收縮壓差異,平均高達 36.9 毫米汞柱;從另一個角度看,兩臂收縮壓相差 10 毫米汞柱以上者,其臨床證實為鎖骨動脈狹窄的機率,是其他人的 8.8 倍。
兩臂收縮壓相差 10 毫米汞柱者,其周邊血管疾病機率,為其他人的 2.4 倍。
兩臂收縮壓相差超過 15 毫米汞柱者,較容易有腦血管疾病 (包括失智症和中風),為其他人的 1.6 倍;他們因為心血管疾病死亡的機率,為其他人的 1.7 倍。
研究者評論說,如果我們能利用測量兩臂血壓差異來篩檢病人、早期確認其是否罹患周邊血管疾病,則醫師可以及早警告並且建議病人戒菸、控制血壓、或吃葯,以減少日後的嚴重心血管疾病和因此死亡;所以醫生們測量病人血壓時,應該兩只手臂都測量。
結語
雖然有一系列的文章說,兩臂血壓差異過大可能是血管疾病的警訊,但是目前的證據充足的程度,尚不足以讓醫學界願意將它成為一項普遍篩檢血管疾病的方法。在 2011 年 Lancet 這篇文章發表的同時,有一篇期刊的編者評論說,確實所有的醫師都應該同時測量病人兩臂的血壓,但是需要更多的臨床研究,才能證明利用兩臂血壓差異作為篩檢工具和藉此要求改變病人生活或接受治療的可行性。如果發現自己有以上情況可能便是心血管疾病的前兆,所以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應該關注自己的飲食與起居健康。
④ 為何我的兩只胳膊量的血壓不一樣左邊70,110,右邊90,140,為什麼呀
正常的 左右手血壓本來就是不一樣的 一般右手比左手血壓要高點 兩個手的血壓差值為5~10汞柱是很正常的現象,一般都是右手會稍微高點,原因是左手離心臟近點,所以血管流通的阻力相對也小一點,血壓也就相對右手會出現偏差,一般血壓值多以左手測量結果為准或取兩手多次測量結果的平均值。
你這個情況建議你多測幾次,可能是手法跟位置不同,建議多量幾次,取其平均值 。。如果還是這樣 建議去醫院
⑤ 兩只手的血壓不一樣是什麼原因
正常情況下,雙上肢血壓略有差異,相差一般在5~10mmHg,如果雙上肢血壓差大於20mmHg應引起重視,要做相關的檢查以明確病因。
正常情況下,雙上肢血壓略有差異,相差一般在5~10mmHg,如果雙上肢血壓差大於20mmHg應引起重視,要做相關的檢查以明確病因。常見的引起雙上肢血壓相差大的病因包括:
1.主動脈縮窄:發生在左鎖骨下動脈發出之前,則左上肢血壓明顯減低。
2.動脈導管未閉:左向右大量分流時,則左鎖骨下動脈血流減少,左上肢血壓降低。
3.鎖骨下動脈發育異常或主動脈夾層動脈瘤累及鎖骨下動脈,則相應上肢血壓降低。
4.鎖骨下動脈竊血綜合征:由於上肢運動導致椎動脈部分血液進入同側鎖骨下動脈,也會導致雙上肢血壓出現差異。
5.大動脈炎:大動脈炎累及鎖骨下動脈狹窄或閉塞,相應肢體血壓則減低。因此雙上肢血壓差大於20mmHg應引起重視,要完善超聲心動圖、鎖骨下動脈彩超、主動脈CT血管造影等明確病因,規范治療。
⑥ 左右胳膊的血壓值為何不同哪個更准一些呢
大多數人為右利手一方面右側肢體活動多,血液運輸豐富;另一方面肌肉發達,肌肉對血管的擠壓作用使血管管徑增粗。常見的原因有:主動脈夾層、血管炎(如多發性大動脈炎)、嚴重動脈粥樣硬化(如造成鎖骨下動脈血管的狹窄)、先天動脈畸形等因素。雙側血壓不一致,也是因為假腔的影響。此外,雙側血壓不一致,還有可能是動脈硬化、動脈狹窄等情況,這都是因為血流受阻,導致壓力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