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l25每次檢查為什麼不一樣
A. 卵巢癌應該做哪些早期檢查
卵巢癌的早期檢查是很關鍵的。在過去人們都認為癌症是不治之症,但是,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癌症已經不再那麼可怕了,只要是早期發現,治癒率還是相當高的。那麼,對於卵巢癌呢?是不是也能夠充分治癒?其實,如果卵巢癌能夠早期發現治癒還是可以的,但是由於早期診斷困難,而且容易復發,導致卵巢癌稱為了不治之症。保定現代婦產醫院婦科專家指出:卵巢癌是一種女性比較常見的惡性腫瘤,一般分為良性、交界性和惡性腫瘤三種,是根據不同的程度來分的。卵巢位於盆腔中,位置比較深,因此患病不易被發現。但是依然有一些症狀可能是卵巢癌的早期症狀,如果發現,女性朋友要立刻到醫院進行診斷治療。由於不易發現,也就造成了為什麼很多患者發現時往往已屬晚期的狀況。那麼卵巢癌的早期檢查該怎麼做?卵巢癌的早期檢查一般是患者出現腹痛、腹脹、消化不良等症狀時,當然是長期處於此和羨種症狀。專家提示:腹痛、腹脹要警惕卵巢癌。並且有壓迫感及疼痛,腸胃不適,進食困難或者極易有飽食感,尿頻或尿急等。有效數據顯示:有95%的患者在確診前會出現至少一種與卵巢癌相關的症狀,其中77%有腹部症狀,70%有胃腸道症狀,58%有疼痛,50%有全身症狀,34%有泌尿系症狀,26%有盆腔症狀。卵巢癌的早期檢查可通過四大步驟來鎖定卵巢癌。如果發現症狀,要進行一下檢查:一、做陰式超聲,觀察卵巢大小和血流顯像的變化。一般情況下,絕經前女性卵巢大小為20立方厘米,絕經後約為10立方厘米,超出正常范圍過多,就可以確定是卵巢病變。二、「三合診」檢查,即陰道、直腸及腹部聯合檢查,可發現隱藏在子宮和直腸窩的轉移結節。三、確定診斷還需要病理檢查,即通過陰式超聲引導下的穿刺活清舉檢術或腹腔鏡手術,取出卵巢病變組織,通過病理檢查即可鎖定「元兇」。四、做血清和腹水的腫瘤標志物CAl25檢查,腹水的值大於血清的值8倍以上,是一個重要的參考指標。保定現代婦產醫院溫馨提示:女性朋友要高度注意起來。另外,有幾種女性朋友也要警惕可能患卵巢癌,比如:50歲以上的絕經女性,未婚、晚婚、不育、少育、不哺乳女性,使用促排卵葯物的不孕症者,高脂肪、高蛋白、高熱量飲食的女性,有遺傳性卵巢癌家族史的女性,有乳腺癌家族史者,有非息肉性結腸癌家族史者。警惕不代表就會患此病,所以不要緊張,只要你的身體健康狀況很好,生活規律,營養答棚碧合理,比是不會輕易的患上卵巢癌的。
B. hpv的型號每次檢查都不一樣是什麼原因
出現檢查結果不一致,可能是檢查的醫院不是正規醫院。尖銳濕疣的傳染源不僅是病人,還有病毒攜帶者。建議保持外陰清潔乾燥,勤換內褲,減少分泌物的刺激,換下的內褲要單獨清洗並消毒。
2017年10月27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公布的致癌物清單初步整理參考,人乳頭瘤病毒6和11型、人乳頭瘤病毒β屬(5和8型除外)和γ屬在3類致癌物清單中。
皮膚型的HPV人群感染率非常普遍,如上述常見的尋常疣、趾疣、扁平疣等,無法得到具體的感染率,比較引起注意到是高危型的HPV感染和外生殖器的低危型HPV感染造成的生殖器疣和宮頸癌,據統計在全球的性病中,HPV感染引起的生殖器疣佔15-20%。
(2)cal25每次檢查為什麼不一樣擴展閱讀:
病原學
人乳頭瘤病毒(HPV)是一種屬於乳多空病毒科的乳頭瘤空泡病毒A屬,是球形DNA病毒,能引起人體皮膚黏膜的鱗狀上皮增殖.目前已分離出130多種,不同的型別引起不同的臨床表現,根據侵犯的組織部位不同可分為:
1、皮膚低危型:包括HPV1、2、3、4、7、10、12、15等與尋常疣、扁平疣、跖疣等相關;
2、皮膚高危型:包括HPV5,8,14,,17,20,36,38與疣狀表皮發育不良有關,其他還與可能HPV感染有關的惡性腫瘤包括:外陰癌、陰莖癌、肛門癌、前列腺癌、膀胱癌;
3、黏膜低危型如HPV-6,11,13,32,34,40,42,43,44,53,54等與感染生殖器、肛門、口咽部、食道黏膜。
C. 糖類抗原ca125(cal25)16.7
臨床正常參考范圍:血清<35U/ml。
臨床意義:
①卵巢癌病人血清CA125水平明顯升高,化療和手術有效者CA125水平很快下降。若有復發時,CA125升高可先於臨床症狀之前。
②其他非卵巢惡性腫瘤也有一定的陽性率,如乳腺癌40%、胰腺癌50%、胃癌47%、肺癌44%、結腸直腸癌32%、其他婦科腫瘤43%。對於肺癌患者,CA125的陽性率隨肺癌分期進展而明顯升高,臨床研究表明:肺癌I期陽性率為7.8%,II期陽性率為18.6%,III期為32.5%,IV期為53.9%,總體陽性率為26.9%.
③非惡性腫瘤,如子宮內膜異位症、盆腔炎、卵巢囊腫、胰腺炎、肝炎、肝硬化等雖有不同程度升高,但陽性率較低。
④在胸腹水中發現有CA125升高,羊水亂唯攜中也能檢出較高濃度的CA125。
⑤早期妊娠的頭3個月內,也有CA125升高的可能。
⑥盆腹腔結核也會試CA125呈數十倍升高。
存在於上皮性卵山閉巢癌組織和病人的血清中,主要用於輔助診斷惡性漿液性嘩伏卵巢癌,上皮性卵巢癌,同時也是卵巢癌術後、化療後療效觀察的指標。可以持續動態的觀察。
D. 我有點耳背,為什麼每次檢查的聽力結果都不一樣呢
說明你是神經型的耳聾,隨身體情況與情緒的變化而變化。還有聽力測試每次檢查結果有差距是正常的,但是一般在5-10db左右。
E. 健康人腫瘤篩查,腫瘤標志物和影像檢查(X線、CT、核磁共振等)哪個敏感度高呢
腫瘤篩查是早期發現癌症和癌前病變的重要途徑。體檢中各項血液檢查指標,B超、X光、肛門直腸指檢,婦科體檢中的巴氏塗片、乳腺鉬鈀攝片等都是常用的篩查腫瘤的方法。 具體人查何種標志物或者影象學因具體腫瘤而異。
影像學(X線、CT、核磁共振等)查出來的話一般比較晚,相當於從小到大,最好是細胞活檢,最為准確。
腫瘤篩查的檢查項目 1、血液檢查 血液檢查是體檢中查出早期癌症的重要手段,檢測血液中各種腫瘤標志物指標是否升高,則可發現、鑒別各種惡性腫瘤。如:甲胎蛋白AFP可查原發性肝細胞癌、生殖腺胚胎性腫瘤。癌胚抗原CEA明顯升高時,常見有結腸癌、胃癌、肺癌、膽管癌;存在肝癌、乳腺癌、卵巢癌、胰腺癌時也有升高。 2、婦科體檢中巴氏塗片 採用巴氏染色的方法,可檢測早期宮頸癌,檢出率約60%~70%。 3、B超 利用彩色多普勒成像技術,可清晰地發現全身大多數器孫叢官是否有腫塊及病變。 4、X線胸片 X線穿過人體後,因器官、組織密度不同呈現影像,由此可直接顯示肺部腫瘤,也咐凱銀可通過肺氣腫、阻塞性肺炎、胸水等間接性改變尋找胸部腫瘤。 5、肛門直腸指檢 大致可以確定距肛緣7厘米~10厘米的肛門、直腸有無病變和病變的性質。 6、胃鏡和腸鏡 直接用肉眼觀察胃、腸黏膜的色澤、血管紋理、腺體開口形態,來識別有無病變,對可疑病灶可做活檢確診。 如何正確選擇腫瘤篩查模式呢? 1、長期吸煙或接觸有毒有害氣體史,定期胸x線檢查和腫瘤標志物(CEA、SCC,NSE、TPA)聯合檢查。 2、中年婦女定期作紅外線乳腺掃描檢查和腫瘤標志物(CEA、CAl5-3、TPA)聯合檢查。腫塊明顯則作乳腺穿刺查癌細胞。 3,35歲以上婦女及人乳頭瘤病毒感染(HPV)是宮頸癌的高風險人群,應衡宴定期作陰道脫落細胞學檢查,或薄層細胞製片技術檢查(TCT)和腫瘤標志物(SCC、CAl25、TPA)聯合檢查。在陰道鏡下作病理活檢進行確診。 4、如果你處於肝癌高發區,或有慢性病毒性肝炎(特別是乙肝和丙肝),建議你做B超、乙肝五項標志物和腫瘤標志物(AFP,AFU)聯合檢查。 5、處在鼻咽癌的高發區,應定期作病毒檢查,必要時作穿刺細胞學檢查及病理活檢來確診。 6、有慢性胃病史作胃鏡及腫瘤標志物(CEA、CA72?4、CA19?9、CA242)聯合檢查。電鏡下取胃粘膜組織活檢確診。 7、胰腺癌臨床容易誤診,疑為胰腺癌應作B超及腫瘤標志物(CEA、CAl9?9、CAl25、CA50)聯合檢查。 8、持續便血者選作腫瘤標志物(CEA、CAl9-9、CA50)聯合檢查。直腸組織活檢確診。 9、疑為卵巢癌做B超及腫瘤標志物(CEA、CAl25、CAl9?9)聯合檢查;腹腔鏡取卵巢組織活檢確診。 10、中老年男性易患前列腺癌,需腫瘤標志物(PSAl趴P)聯合檢查。 11、如你常有頭暈,低熱,面色蒼白、貧血、肝、脾及淋巴結腫大,出血或出血點,做血常規和血細胞塗片檢查是最簡便實用的。如血像中提示有血液系統惡性腫瘤,只要抽點骨髓做細胞學檢查就可作出診斷。
F. ca125偏高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當我們在檢查時發現ca125偏高的話我們就要時刻注意了,那麼ca125偏高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ca125偏高的原因,一起來看看。
ca125偏高的原因
1、卵巢癌
這個就不用再多說了,地球人都知道!CA125主要用於評估和檢測卵巢癌患者的治療效果及預後,指導治療。有學者建議將以CA125 >35 U/ml作為陽性界值,當CA125 >35 U/ml時總是預示有腫瘤的存在,即便剖腹術後一時找不到復發灶也不可放棄努力,很可能在腹膜後淋巴結群中找到轉移灶。但CA125<35 U /ml的患者中也有少部分陽性人群。所以對於CA125 >35 U/ml持續者提示肯定有問題(卵巢癌復發或惡化),而CA125<35 U/ml也不宜輕易排除卵巢癌。
2、子宮內膜異位症
國內外已有諸多臨床研究結果表明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腹腔液、血清中CA125的水平顯著高於健康人群,且與病情的嚴重程拍升度呈正相關。這可能與子宮內膜細胞隨逆流的經血到達腹腔,刺激腹膜體腔間皮細胞生化間變,產生較多的CAl25抗原有關。不過內異症患者血清CA125升高很少有高於200U/ml,若高於200U/ml則應考慮卵巢癌或卵巢型子宮內膜異位囊腫破裂的可能。
3、子宮腺肌症
子宮腺肌症作為特殊類型的子宮內膜異位症,由於子宮內膜深入肌層,所以較一般類型的子宮內膜異位症更難診斷。較一般類型的子宮內膜異位症而言,由於其單純異位病灶不暴露於盆腔臟器,所以其血清CA125水平較腹腔液高,這點可與其他類型的內異症相鑒別。由肌間異位的子宮內膜所分泌,異位的子宮內膜有較強的分泌CA125的功能,通常是正常子宮內膜分泌的2~4倍。
4、子宮內膜癌
國內外已有諸多流行病學的研究結果表明,CA125在子宮內膜癌患者血清中異常升高,且腫瘤期別、分級越高、病灶范圍的越大、子宮肌層浸潤越深,血清CA125水平越高。這可能是由於腫瘤病灶越大,病理分級越高,肌肉浸潤越深,宮頸受累,附件轉移,腫瘤細胞分裂生長活躍,腫瘤播撒范圍廣,腫瘤細胞轉移到卵巢、輸卵管等組織,從而導致CA125分泌增加,進入體循環的CA125也越多有關。動態監測子宮內膜癌患者血清CA125水平有助於了解病情、指導治療。
5、宮頸癌
研究表明不同FIGO期別的宮頸癌患者其血清CA125水平有明顯差異,分期越高,CA125值亦愈高,考慮與晚期宮頸癌患者病灶侵及卵巢,刺激CA125異常分泌有關。
6、先兆流產
2015年12月一篇名為”CA125對先兆流產結局的悉賀胡預示作用高於HCG和孕酮”的循證醫學研究發表於國際婦產科頂級雜志Human Reproction Update上。該研究對迄今為止發表的所有有關CA125預測先兆流產的 文章 做了薈萃分析,結果表明先兆流產女性的血清CA125水平在鑒定是否可以繼續妊娠中具有高預測價值,而最常使用的血清hCG和孕酮在預測妊娠胎兒存活的結局時,顯得並不理想。這與先兆流產時母體蛻膜細胞破壞和滋養層細胞與蛻膜細胞分離後,使胎兒絨毛膜、羊水和母體蛻膜中的CA125進入血液而致血清CA125異常升高有關。
7、異位妊娠
異位妊娠患者的病灶可刺激蛻膜細胞破壞和腹膜上皮細胞受到刺激,從而導致相應組織分泌CA125水平升高。臨床上常聯合應用CA125、血β-HCG及孕酮聯合檢測已增加對睜攔異位妊娠診斷的准確性。
8、胎盤早剝
孕期母體血清中的CA125主要來源於蛻膜組織,胎盤早剝時底蛻膜出血,蛻膜細胞破壞,其內的CA125被釋放而進入母體血液循環,從而使母體血清CA125水平升高,胎盤剝離面積越大,其內釋放的CA125也就越多,因此CA125是蛻膜胎盤受損的標志。
9、乳腺癌
諸多研究表明,乳腺癌患者根治術後血清CA125 水平較術前有顯著降低,且CA125 水平與病理組織學結果呈統計學相關性,常將CA125、CA199和CEA聯合使用於對乳腺癌患者治療效果的血清學評價指標。
10、肺癌
國內外諸多研究結果表明血清CA125異常升高水平與肺癌TNM分期、是否伴有胸水相關聯。動態監測血清及胸水CA125有助於不同期別非小細胞肺癌的診斷。臨床常動態監測CA125作為臨床療效觀察、判斷預後的參考指標。
11、結核性胸膜炎
在結核性胸膜炎時,胸膜間皮細胞受到刺激,CA125基因被激活,從而表達產生大量的CA125釋放到胸液中,經胸膜回吸收進入血循環,從而導致結核性胸膜炎患者血CA125增高。國內亦有諸多相關臨床研究證實了結核性胸膜炎患者血清中CA125異常升高的結論。
1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最新研究結果表明CA125分布於氣道的杯狀上皮細胞和黏膜下黏液細胞,是氣道黏液屏障的主要構成部分,能有效吸附氣道的各種病原體和刺激物質。在COPD的發生發展中,慢性炎症反應廣泛累積呼吸道,炎症細胞被活化,刺激炎症因子如IL-6,IL-10,增加,誘導細胞外基質的釋放,從而可能刺激間皮細胞,導致CA125的產生和不斷釋放。臨床研究表明隨著COPD嚴重級別的增加,CA125濃度的升高具有統計學意義。
13、矽肺
國內學者對矽肺患者和健康人血清中的CA125水平做了研究對比。研究發現矽肺患者血清CA125水平顯著高於健康人,表明CA125與矽肺發展的相關性較大,可能成為矽肺早期診斷的血清學指標。且在在Ⅰ期、Ⅱ期和Ⅲ期的矽肺患者中,血清CA125水平隨著疾病的進展逐漸升高。
14、慢性肺源性心臟病
有研究表明,隨著心功能的惡化,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患者血CA125異常升高水平也逐漸翻倍。肺心病患者血清CA125升高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胸膜間皮細胞在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時分泌的CA125。血漿中IL-6促進CA125分泌細胞增生使其含量在心功能不全時會增多。慢性肺心病時,漿膜表面滲液、積液,導致IL-6升高,從而引起血清CA125升高。
15、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時,心肌細胞缺血壞死和凋亡後的心肌重構過程可增加心室壁張力並伴隨著某些細胞因子如IL- 1、IL- 6、TNFα的表達,上述細胞因子可以刺激間皮細胞分泌CA125。有研究表明心肌梗死患者與無器質性病變的正常人相比具有更高的 CA125,且與左室射血分數(LVEF)、舒張早期和晚期最大血流速度比(E/A)呈負相關,這與心肌梗死面積越大,導致更低的LVEF和E/A,產生更高的室壁張力和上述細胞因子的過度表達,從而刺激間皮細胞產生更高水平的CA125。
16、心衰
早在1999年就有學者發現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血清CA125升高,且與症狀嚴重程度相關。近10年來,對於CA125與心衰方面的研究更是搞的十分火熱。心力衰竭患者血清CA125濃度的升高考慮可能是由於心包胸膜或其他間皮細胞受到刺激而產生的,而且在不同類型和程度的心臟病中CA125的表達水平亦有明顯統計學差異,相信CA125作為正式的血清學標志物指日可待。 ca125偏高怎麼辦
G. :【急】請問甲胎蛋白等等腫瘤指標的正常范圍是多少檢查費用多少
甲胎蛋白
甲胎蛋白[1](α-fetoprotein,αFP或AFP)主要在胎兒肝中合物肆成,分子量6.9萬,在胎兒13周AFP占血漿蛋白總量的1/3。在妊娠30周達最高峰,以芹胡後逐漸下降,出生時血漿中濃度為高峰期的1%左右,約40mg/L,在周歲時接近成人水平(低於30μmg/L)。 甲胎蛋白在產婦羊水或母體血漿中AFP可用於胎兒產前監測。如在神經管缺損、脊柱裂、無腦兒等時,AFP可由開放的神經管進入羊水而導致其在羊水中含量顯著升高。胎兒在宮腔內死亡、畸胎瘤等先天缺陷亦可有羊水中AFP增高。AFP可經羊水部分進入母體血循環。在85%脊柱裂及無腦兒的母體,血漿AFP在妊娠16-18周可見升高而有診斷價值,但必須與臨床經驗結合,以免出現假陽性的錯誤。 在成人,AFP可以在大約80%的肝癌患者血清中升高,在生殖細胞腫瘤出現AFP陽性率為50%。在其它腸胃管腫瘤如胰腺癌或肺癌及肝硬化等患者亦可出現不同程度的升高。 但當肝細胞發生癌變時,卻又恢復了產生這種蛋白質的功能,而且隨著病情惡化它在血清中的含量會急劇增加,甲胎蛋白就成了診斷原發性肝癌的一個特異性臨床指標。 過去一直認為是診斷原發性肝癌的特異性腫瘤標志物,具有確立診斷、早期診斷、鑒別診斷的作用。近年大量的臨床卻發現,部分肝硬化病人會長期出現AFP達到上千,但多年都沒有肝癌的跡象;同時發現約20%的晚期肝癌病人,直至病故前,AFP仍不超過10。
檢測步驟
如果要想確定是否患有肝癌,還必須配合做以下檢查: 1.肝功能檢查 肝癌患者應作肝功能檢查,多數正常,伴有肝硬化時可出現肝功能損傷,部份患者血清谷丙轉氨酶高,肝癌造成肝功能損害僅見於晚期病人。 2. 甲胎蛋白(AFP) 是診斷原發性肝癌的特異性腫瘤標志物,具有確立診斷、早期診斷、鑒別診斷的作用。目前常用酶標法、酶標電泳法、放射免疫法檢測。一般認為:定性法陽性或定量>400毫微克/毫升、>200毫微克/毫升,持續8周,而谷丙轉氨酶(SGPT)正常,並排除妊娠和生殖腺胚胎瘤,原發性肝癌的診斷確立。特別應用在早期亞臨床肝癌的診斷並及時手術可大大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對肝癌手術、化療、中西醫結合治療、放療等療效及預後判斷、動態測定血清甲胎蛋白有其重要的臨床價值。 3.血清鐵蛋白(SF) 是原發性肝癌的第二血清學標志物。
血清測定
(1)鹼性磷酸酶(AKP ) (2)r一谷氨醯轉肽酶(r –GT) (3)同工酶
更多檢測
還有很多如:超聲波檢查、CT檢查、核磁共振
檢測甲胎蛋白
檢測甲胎蛋白的方法有好幾種,放射免疫法測得的甲胎蛋白大於 甲胎蛋白
500微克/升、且持續4周者,或甲胎蛋白在200~500微克/升、持續8周者,在排除其它引起甲胎蛋白增高的因素如急、慢性肝炎、肝炎後肝硬化、胚胎瘤、消化道癌症後,需再結合定位檢查,如B超、CT、磁共振(MRI)和肝血管造影等即可作出診斷。不過,正常懷孕的婦女、少數肝炎和肝硬化、生殖腺惡性腫瘤等情況下甲胎蛋白也會升高,但升高的幅度不如肝癌那樣高。肝硬化病人血清甲胎蛋白濃度多在25~200微克/升之間,一般在2 個月內隨病情的好轉而下降,多數不會超過2個月;同時伴有轉氨酶升高,當轉氨酶下降後甲胎蛋白也隨之下降,血清甲胎蛋白濃度常與轉氨酶呈平行關系。如果甲胎蛋白濃度在 500 微克/升以上,雖有轉氨酶升高,但肝癌的可能性大,轉氨酶下降或穩定,而甲胎蛋白上升,也應高度懷疑肝癌。 甲胎蛋白在肝癌出現症狀之前的8個月就已經升高,此時大多數肝癌病人仍無明顯症狀,腫瘤也較小,這部分患者經過手術治療後,預後可得到明顯改善,故肝硬化、慢性肝炎病人、嫌螞攔家族中有肝癌患者的人應半年檢測一次。
H. 各位尊敬的老師為什麼每次前列腺液的檢查結果都不一樣哪
嚴重的話是會影響的,因為精液里有前列腺液的,如果前列腺液有問題的話做森態,比如說是細菌性的前列腺炎的話,那麼病菌有可能影響精子活力。至於檢查結果,和你那個時間段的身體狀況有一定的關系,不過像你這樣的變化也確實太大了點,建議你找一家正規的意見再去復查下,另外呢,一般來說做前列純源腺液檢查之前1個春燃星期做好不要ml。
I. 乙肝表明抗體主要影響身體哪些方面為什麼每一次檢查後面的數字都不一樣
乙肝表面抗體不是主要影響身體哪些方面,它是一組數據,體現了你的肝功能現在的狀態。每一次檢查的數字不一樣,一般是沒有關系的,起起伏伏的也正常。不過得在控制數值之內,否則就提醒你,你的肝功能出事了。
一般來說一般人是不太了解後面數字具體代表的意思,不妨檢查完之後稍微咨詢一下醫生。
祝你健康
乙肝表面抗體(HBsAb)是對乙肝病毒免疫的保護性抗體。它的陽性表明既往感染過乙肝病毒,但已經排除病毒,或者接種過乙肝疫苗,產生了保護性抗體。血清中乙肝表面抗體滴度越高,保護力越強。但也有少數人乙肝表面抗體陽性而又發生了乙型肝炎,可能為不同亞型感染或是乙肝病毒發生了變異。 乙型肝炎表面抗體(抗-HBs)是由HBsAg誘導產生,為保護性抗體。在HBV感染恢復期或注射乙肝疫苗後出現,它的出現標志對HBV感染產生特異性免疫。
一、(HBsAg-乙肝表面抗原)為已經感染病毒的標志, 並不反映病毒有無復制、復製程度、傳染性強弱; 二、(HBsAb-乙肝表面抗體)為中和性抗體標志,是是否康復或是否有抵抗力的主要標志。乙肝疫苗接種者,若僅此項陽性,應視為乙肝疫苗接種後正常現象; 三、(HBeAg-乙肝e抗原)為病毒復制標志。持續陽性3個月以上則有慢性化傾向; 四、(HBeAb-乙肝e抗體)為病毒復制停止標志。病毒復制減少,傳染性較弱,但並非完全沒有傳染性; 五、(HBcAb-乙肝核心抗體)為曾經感染過或正在感染者都會出現的標志。核心抗體IGM是新近感染或病毒復制標志,核心抗體IgG是感染後就會產生的,對於輔助兩對半檢查有一定意義。
J. 為什麼兩次血常規檢測不一樣
您好!血常規的結果每次的檢查都不會是一樣的,不要說你不是同一天檢查的,就是你一天內檢查的也可能不一樣,因為,人體是活的,你的身體每時每刻都在活動,而你的血常規只能體現你現在的情況,最多是一天的狀況,如果你的情緒激動,悲傷,遇到突發的事故等,都回出現變化的,所以你的兩次血常規都是准確的,血常規只能體現你檢查當時當日的情況。如果你要參考,一般都是看你最近一次的檢查結果。祝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