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醫說雞蛋不好
1. 為什麼說雞蛋難消化
雞蛋的形成
殼膜(shell membrane) 為包裹在蛋白之外的纖維質膜,是由堅韌的角蛋白(keratin)所構成的有機纖維網。殼膜分為兩層,外殼膜較厚,內殼膜約為前者厚度的1/3。內殼膜與外殼膜大多緊密接合,僅在蛋的鈍端二者分離構成氣室(air sac)。氣室是待蛋產出之後才出現的.是體內外溫差所導致的收縮而在殼膜間形成空隙;待受精卵孵化時,隨胚胎的發育而增大。
輸卵管分為5部分:傘部、蛋白分泌部(壺腹部)、峽部、子宮、陰道。家雞要生成一個完整的蛋大約需要24小時。傘部呈漏斗狀,邊緣薄形成皺褶。雞卵細胞在此停留15-18分鍾並完成受精作用。蛋白分泌部管壁厚,粘膜形成縱褶,有腺體分泌濃蛋白包在卵黃外邊,卵旋轉下行在兩端形成由濃蛋白扭成的系帶(卵帶)。雞卵細胞在此停留3小時。峽部管腔較窄,腺細胞分泌物形成內外殼膜。雞卵在此停留75分鍾。子宮為輸卵管膨大部分,粘膜形成深褶,肌肉層發達。卵細胞在此吸收水分形成稀蛋白,殼腺分泌含鈣化合物形成硬殼。產蛋前4-5h子宮壁色素細胞分泌色素塗於殼表面,形成各種色斑。雞蛋在此停留18-20h。陰道為輸卵管末端,開口泄殖腔左側。至此,雞蛋總是以較細的一端在前移動,但是在其產出之前半小時,它會急速翻轉,所以在產蛋時,雞蛋是粗端先產出來的。
雞蛋的做法
1.油煎荷包蛋
用料:雞蛋1粒,醬油少許
做法:將雞蛋打入碗中,燒熱鑊,放入一半碗油,略熱放下雞蛋以中火煎,依個別的喜好,
可煎至半生熟,或全熟,或兩面金黃,盛起隔油,放入碟灑些醬油即可。
在煎蛋時或可以灑些胡椒粉,細鹽。
2.水煮蛋。
用料:雞蛋1粒,水半鍋。半小匙鹽。
做法:鹽放入水中,煮滾,水沸騰後,將蛋用勺子放入水中煮。如果蛋殼裂開,加些醋可以使蛋白凝固防止流出來,煮好後馬上放入冰水中,這樣蛋殼會比較好剝。
煮的時間:
三分鍾,蛋白凝固幼嫩,蛋黃半熟。
六分鍾,蛋白凝固,蛋黃半熟。
十分鍾,蛋全熟。
3.水煮菏包蛋
用料:雞蛋1粒,水2公升,鹽1大匙,醋半杯。
做法:鹽加入水中煮滾,加醋,把蛋打入碗中,用小火,把蛋倒入水中,當蛋自然成形後撈起放入冰水中,在把蛋的周圍修整齊,再放入水中三分鍾撈起就行了。
4.生煎荷包蛋
用料:1粒蛋,2湯匙油,1/4碗水
做法:用小火燒熱鑊,放入兩湯匙的油,打入蛋,當蛋開始凝結時,將水倒入鑊中,再慢煮至自己要的熟度。
5.菜莆蛋
用料:鹹菜莆1包,雞蛋3粒,蒜茸少許。
做法:雞蛋打入碗中打散,將菜莆浸泡在水中,用手用力抓拿,去掉水擠干。燒熱鑊,放入半碗的油,略熱下菜莆炒,下蒜茸,炒至菜莆干香,將雞蛋慢慢下鑊,用小火慢慢煎至兩面金黃即行了。
6.菜豆蛋
用料:長豆4條,雞蛋3粒,蒜茸少許。
做法:長豆洗凈切細粒,蛋打入碗中打散,燒熱鑊,下半碗油,略熱,用中火,下長豆和蒜茸炒,炒半分鍾,下雞蛋煎,煎至兩面金黃,灑些醬油翻一翻,離鑊即行了。
7.肉碎煎蛋
用料:肉碎100g,雞蛋3粒,青蔥1棵切粒。
做法:肉碎灑些胡椒粉,醬油攪勻,雞蛋打入碗中和青蔥粒一起打散(打至起泡),燒熱鑊,下半碗油略熱,下肉碎炒,炒熟雞蛋煎,間中如果發覺油不夠可以加些油,向周圍澆,煎至兩面金黃就行了?
8.蝦仁煎蛋
用料:蝦仁100G剁碎,雞蛋3粒打散,青蔥1棵切粒。
做法:燒熱鑊,下半碗油燒熱,下蝦仁炒熟,下雞蛋青蔥煎,煎至兩面金黃,剩起灑些醬油就行了。
9.大蔥煎蛋
用料:大蔥2粒切細,雞蛋3粒打散。
做法:燒熱鑊,下半碗油,略熱下大蔥炒,炒幾下下雞蛋,用慢火慢慢煎至兩面金黃,盛起去掉多於的油,灑些醬油就行了。
10.臘腸煎蛋
用料:臘腸2條去腸衣切片(薄或厚由自己的喜好),雞蛋3粒打散。
做法:燒熱鑊,下1/4碗油,用中火下臘腸炒幾下,再下雞蛋煎,煎至兩面金黃,剩起去掉多餘的油,灑些醬油就行了。
炒臘腸是小心別炒焦,當炒臘腸時,臘腸會釋放出油出來。
11.江魚煎蛋
用料:江魚仔100g, 蛋3粒打散。
做法:江魚仔用水洗凈濾干待用,燒熱鑊,下半碗油,略熱下江魚仔炒,炒至江魚仔帶黃,下蛋煎,煎至兩面金黃,盛起去掉多於的油就可以了。
12.芙蓉蛋
用料:雞蛋3粒,大蔥半粒切絲,紅辣椒1條切絲,*燒粒50g,青蔥1棵切粒,蝦仁50g。
做法:將雞蛋,大蔥絲,辣椒絲,青蔥粒,*燒粒放入碗中,加少許幼鹽,用力打散。燒熱鑊,下半碗油,將蝦仁炒熟,再蝦混合蛋煎,煎至兩面金黃就行了。
13.啦啦煎蛋
用料:小啦啦100g去殼取肉,雞蛋3粒,青蔥粒適量
做法:將啦啦肉青蔥粒和雞蛋一起攪散,燒熱鑊下半碗油燒熱,下雞蛋煎,用中火慢煎至兩面金黃,盛起去掉多餘的油,灑些醬油就行了。
14.蚝煎蛋
用料:蚝100g,雞蛋3粒打散,青蔥粒適量。
做法:鑊下半碗油。略熱下蚝炒,炒幾下再下雞蛋煎,煎至兩面金黃,去掉多餘的油,灑些醬油就行了。
15.苦瓜煎蛋
用料:1大匙油,1小匙蒜茸,250g苦瓜切薄片,雞蛋4粒,
調味料:少許鹽,少許胡椒粉和雞晶粉。
做法:將雞蛋和調味料一起打散,燒熱鑊,下油,爆香蒜茸,下苦瓜炒至軟,再下雞蛋煎,煎至兩面金黃就行了。
16.豆腐煎蛋
用料:日本豆腐1條切成大約1cm,雞蛋3粒,青蔥粒適量,1小匙蒜茸。
調味料:少許胡椒粉和雞晶粉。
做法:雞蛋加調味料一一起打散備用,下兩大碗油入鑊,開大火讓油燒至十分熱,下豆腐炸,炸至金黃撈起,留鑊大約半碗的油,爆香蒜茸,下豆腐再下雞蛋煎,煎至兩面金黃盛起,灑些醬油就行了。
17.姜絲煎蛋
用料:雞蛋3粒打散,姜絲100g
做法:鑊下半碗油,用慢火把姜絲炒干,再下雞蛋,用小火煎至兩面金黃,盛起去掉多餘的油,灑些醬油就行了。
18.銀魚煎蛋
用料:煎蛋3個打散,小銀魚100g。
做法:鑊下半碗油,略熱下銀魚仔炒至金黃,下雞蛋用小火煎,煎至兩面金黃,盛起去掉多餘的油就行了。
19.煎散蛋 I
用料:雞蛋3粒打散至起泡
做法:燒熱鑊,下半碗油,略熱下雞蛋煎,煎至帶點金黃,盛起去掉多於的油,灑些醬油就行了。
20.煎散蛋 II
用料:雞蛋3粒打入碗中。
做法:鑊下油燒略熱,用中火,下雞蛋煎,將蛋黃攪散,慢慢煎至兩面略黃,盛起灑些醬油就行了~!
21.蒸水蛋
用料:雞蛋3粒, 水1碗。
調味料: 1/2小匙鹽,少許胡椒粉,少許雞晶粉,1大匙青蔥粒,1小匙生抽。
做法:水,雞蛋和調味料一起攪勻過篩到大碗中,燒熱蒸籠水,將蛋放入蒸10分鍾或至熟,取出,灑些青蔥粒,淋上蒜頭油和生抽就行了。
22.肉碎蒸蛋。
用料:雞蛋3粒,肉碎100g,水1碗,青蔥粒1大匙。
做法,肉碎放些胡椒粉,雞晶粉,少許醬油,半大匙青蔥粒,1小匙蚝油,攪拌,將雞蛋和水輕輕攪和,別攪出起泡,取大碗,將肉放入,再把雞蛋倒入,燒滾蒸籠的水,將大碗放入蒸籠,用小火蒸10分鍾或至熟,取出撒些醬油,滴一兩滴麻油和蔥油就行了。
(#蒸蛋時不能用大火蒸,不然蒸蛋表面就不會光滑了。打雞蛋時要輕攪,盡量不要起泡,不然蒸蛋表面也會不光滑。)
23.大蝦蒸蛋
用料:雞蛋3粒,明蝦10隻去殼洗凈,水1碗,青蔥粒適量.蒜茸少許.
做法:雞蛋和水輕輕攪和,把5隻的明蝦放在大碗中,將雞蛋到入,燒開蒸籠的水,將雞蛋放入蒸10分鍾或至熟,燒熱鑊,下兩湯匙的油,爆香蒜茸,下剩下的明蝦炒至熟,然後倒入蒸熟的蛋上面,灑些青蔥粒,蔥油,適量的醬油就行了.
24.梅菜蒸蛋
用料:雞蛋3粒,水1碗,梅菜2葉,肉碎50g.蒜茸少許.
做法:雞蛋和水輕輕攪和,梅菜切粒,浸入水中,用力洗3次,燒熱鑊,下2湯匙油,爆香蒜茸,下肉碎和梅菜炒,半分鍾後,倒入大碗中,再將攪和的雞蛋倒入,燒開蒸籠的水,將雞蛋放入蒸10分鍾或至熟,熟後灑些青蔥粒,蔥油,適量醬油就行了。
25. 家常雞蛋湯
材料:雞蛋2粒打散,蒜頭5瓣拍扁,薑片5片,肉片100g攪拌些鹽和茨粉,青蔥粒少許.3大碗清水或上湯.
做法:燒鍋下油燒熱,下雞蛋煎至金黃盛起,下1湯匙油,下蒜茸薑片略炒,再下肉片和煎好的雞蛋,略炒,下上湯或清水,用中火煮滾,撒下青蔥粒和少許花雕就可以盛起享用了.
26.扣肉蒸蛋
用料:雞蛋2粒加2碗水輕攪均勻,罐頭扣肉一罐.青蔥粒少許.
做法:將扣肉(只要肉不要罐頭里的湯汁)排入大碗中,再將雞蛋慢慢到入,放入蒸籠蒸至熟,取出,撒下青蔥粒就行了.
注:罐頭扣肉用古龍牌的會比較好吃,因為不會太肥.
27.姜絲蒸蛋 I
用料:雞蛋2粒加兩碗水攪和,姜絲50g.
做法:將攪和的雞蛋到入深底的盤,放入蒸籠蒸至熟,取出,燒熱鑊,下2湯匙的油,將姜絲炒至金黃,到入蒸熟的雞蛋上,再撒些醬油和青蔥粒就行了.
28.姜絲蒸蛋 II
用料:2粒雞蛋加碗水攪和,姜絲50g.
做法:將攪和的雞蛋和姜絲倒入大碗中,再次攪動.放入蒸籠蒸至熟,取出撒下青蔥粒,少許花雕,少許麻油即可了.
29.撒樂蛋餅.
用料:雞蛋3粒,
蝦沙律做法:沙律醬1罐,辣椒醬2湯匙,茄汁2湯匙,燙熟蝦仁100g,將全部混合放入冰箱備用.
脆漿做法:自發麵粉100g,生粉50g,油2湯匙,水適量.先將自發麵粉和生粉混合,加入油和適量的水混合,所謂適量的水,就是說混合後是濃綢的,如果不小心加多了水,就再加些麵粉。
撒樂蛋餅做法:
用一湯匙的水開一小匙的生粉,再打入雞蛋攪和.燒熱鑊,下3大匙油燒熱,倒掉油,讓鑊油潤,用小火煎出直徑15cm的蛋皮。
做好蛋皮後,用蛋皮來包蝦沙律,或可以捲成蛋卷式.或荷包式,記得不能讓蝦沙律流出來.包好後放進冰箱30分鍾,燒十分熱的半鑊油,取出包好的沙律,全身沾脆漿,放入油鑊炸,一轉黃就撈起.趁熱沾泰式辣椒醬吃。
30. 芙容炒蛋.
用料:蛋3粒,*燒粒50g,大蔥1粒切絲,青蔥適量,紅辣椒半條切絲.
做法:燒熱鑊,下半碗油,用中火,打入蛋炒香,再下全部的用料炒至香盛起,撒些醬油就行了.
31.蒸半熟蛋.
用料:蛋1粒,小碗1個.
做法:將蛋打入碗中,撒些胡椒粉和幼鹽,放入蒸籠里蒸大概30秒,就行了.
32.茄汁豆荷包蛋.
用料:茄汁豆1罐,雞蛋5粒,大蔥1粒切絲,紅辣椒半條切絲.
做法:將雞蛋煎成荷包蛋後,排在碟中,燒熱鑊,下半小碗的油,炒香大蔥,下茄汁豆煮,下1小匙的蚝油和鹽,煮滾後,倒在荷包蛋是就行了.
33.酸甜蛋
用料:煮熟的蛋5粒,大蔥半粒切角,青燈籠椒半粒切角,番茄半粒切角,黃瓜半條切粒,紅辣椒1條切角.
酸甜汁用料:辣椒醬1湯匙,番茄醬2湯匙,酸梅醬1湯匙,白醋1湯匙,糖半湯匙.將全部放在一個小碗中備用.
做法:將煮熟的蛋剝殼,然後每粒切四份或切片也行,然後排在盤上.燒熱鑊,下半湯匙油,用小火將其他用料下鑊炒,然後下酸甜汁,再用裝酸甜汁的碗裝一碗水下鑊一起煮,煮滾後,如果醬汁稀的話,就下些茨粉水勾芡.然後淋在蛋上就行了.因為不同牌子的辣椒醬和番茄醬將會影響醬汁的濃度.最好用較好的.
34.泰式炸蛋
用料:七分熟的水煮蛋5粒,黃瓜絲1湯匙,大蔥絲1湯匙,辣椒絲1湯匙,半小碗泰式辣椒醬.
做法:燒熱油鑊,將雞蛋沾茨粉下鑊炸,炸至金黃,撈起,稍微冷後,一切四排在盤上,將切絲的用料和泰式辣椒醬一起攪和,然後到在炸好的雞蛋上就行了。
35.蘇格蘭煎蛋
將雞蛋煮熟,去皮,裹上一層麵包糠,再淋一層蜂蜜,然後裹上一層肉鬆,再裹上一層麵包糠,在油鍋里炸一下,炸至金黃色撈出。
36.澆汁蛋
用寬油、猛火炸蛋,外焦里嫩,喜歡吃什麼味道澆什麼汁。有人覺得番茄汁最好吃。
37.蛋稀飯
用砂鍋煮稀飯,快熟變稠時放入雞蛋黃(加入色拉油和少許水拌勻),蓋上蓋子放入微波爐高火加熱1—2分鍾,根據喜好加入調味科,美味可口又有營養。
38.琉璃蛋球
①將麵粉放在容器里,加入約1/3重量比的開水拌勻,待冷卻後,磕入與水等量的雞蛋拌勻。
②油鍋燒至三成熱,改用小火,將蛋糊做成丸子逐個放入鍋中,輕輕攪拌,待蛋球浮上油麵,變成淡黃色時撈出濾干油待用。
③炒鍋上火,加適量清水,放入白糖(與水的比例為4:3)輕輕攪動,待糖汁變稠時,倒入蛋球,輕輕翻鍋,使糖汁包裹蛋球,將鍋端離火,撿出蛋球,盛入盤中即可。整個過程中注意掌握火候,火不能太大;盛盤後可用水果裝飾點綴。
39.肉末蒸蛋
做法很簡單,將蛋打成汁,然後兩樣東西放在一起蒸就行,也可以用鹹肉代替肉末,還可以用金華火腿。
40.腐乳炒蛋
①腐乳搗爛,加雞蛋、油(1個雞蛋配半湯匙油)、蔥花、香菜末打勻待用。
②炒鍋燒熱放油,下雞蛋翻炒熟即可。可根據自己口味自由選用腐乳。
41.鮮玉米雞蛋餅
新鮮玉米放入攪拌器粉碎,加入新鮮雞蛋攪拌均勻作為原料(不用放入水和糖),用平底鍋放入香油高火加溫至八成熱,放入原料煎成玉米餅,清香可口,富有營養。
雞蛋的副作用
雞蛋是一種營養豐富的食品,一個雞蛋重約50克,含蛋白質7克、脂肪6克、產生熱能82千卡。雞蛋蛋白質的氨基酸比例很適合人體生理需要、易為機體吸收,利用率高達98%以上,營養價值很高。雞蛋中鈣、磷、鐵和維生素A含量很高,B族維生素也很豐富,還含有其他許多種人體必需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是小兒、老人、產婦以及肝炎、結核、貧血患者、手術後恢復期病人的良好補品。
雞蛋雖好,但在吃的數量上還應講究科學。據近期調查表明:在一些城市職工中,有些從事腦力勞動或輕體力勞動的青年人,為增加營養,一天要吃5~6個雞蛋;有的中、小學生每天早餐吃3個雞蛋,午、晚餐也吃1~2個。在一些農村裡,產婦每天要吃10~15個,月子里竟吃300~450個。他們認為:"雞蛋有營養,多吃補身體。"其實不然,吃得太多,反而會給身體帶來一些不良影響。
首先,雞蛋中含有大量膽固醇,吃雞蛋過多,會使膽固醇的攝入量大大增加,造成血膽固醇含量過高,引起動脈粥樣硬化和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以產婦為例,一個雞蛋約含膽固醇250毫克,10個雞蛋約含2500毫克膽固醇。這個量,是正常攝入量的近10倍。加之,雞蛋中富含的脂肪屬飽和脂肪酸,攝入過多,必然會使血清膽固醇急劇上升,並能促使動脈粥樣硬化和心腦血管病的發生。
其次,多吃雞蛋容易造成營養過剩、導致肥胖。婦女產後在哺乳期間,每天熱能的需要量一般為2800~3000千卡左右,蛋白質需要量為90克,如每天吃10個雞蛋,等於攝入70克蛋白質,60克脂肪,約82 0千卡熱量,加之乳母還要吃一定量的主食、雞、魚、肉、豆製品、蔬菜及水果等,每天熱能攝入量可以達到3500~3800千卡,蛋白質和脂肪的攝入量都可達到120~140克。這就遠遠超過了她們每天的實際營養需要,致使營養過剩,會使多餘脂肪在體內堆積而形成肥胖。
多吃雞蛋還會造成體內營養素的不平衡,從而影響健康。我們的日常膳食是由多種食物組成的,合理的平衡膳食,要求含有人體所需要的各種營養素,並要求各種營養素在膳食中都應有適當的比例。因為,各種營養素在體內是互相協調、互相制約而發揮作用的。這樣,身體才能正常發育和保持健康。古今中外,不論哪一種食物,盡管它的營養價值很高,也不可能含有人體所需的全部營養素。長期食用一種食物,會使某些營養素過剩,而另一些營養素缺乏。雞蛋也不例外,雞蛋本身也不能供給人體所需的全部營養素,比如,它本身不含碳水化合物,維生素C含量也幾乎是零。因此,過多吃雞蛋,必然會使其他食物攝入量相對減少,使攝入的各種營養素不平衡。天長日久,容易造成由於其他營養素缺乏或過剩而引起相關疾病。
吃雞蛋過多,還會增加肝臟與腎臟的負擔。人體所需的8種必需氨基酸,每天吃1~2個雞蛋,就可以滿足需要。由於身體已不需要,也不會再吸收利用,就會轉化為脂肪堆積體內或當作熱量被白白浪費掉。而且多吃進去的那些雞蛋,其蛋白質分解代謝產物會增加肝臟的負擔,在體內代謝後所產生的大量含氮廢物,還都要通過腎臟排出體外,又會直接加重腎臟的負擔,所以過多吃雞蛋對肝臟和腎臟都不利。
那麼,一個人每天吃幾個雞蛋才比較合適呢?從營養學的觀點看,為了保證平衡膳食、滿足機體需要,又不致營養過剩,在一般情況下,老年人每天吃1~2個比較好。對於青年和中年人,從事腦力勞動或輕體力勞動的,每天吃2個雞蛋也比較合適;從事重體力勞動,消耗營養多的每天可吃2~3個雞蛋;少年和兒童,由於長身體,代謝快,每天也可吃2~3個。孕婦、產婦、乳母身體虛弱者以及實行大手術後恢復期的病人,由於需要多增加優良蛋白質,每天可吃3~4個雞蛋,但不宜再多。
雞蛋為什麼不宜生吃
雞蛋中含有10種以上蛋白質.雞蛋煮熟以後,蛋白質分子中多肽鏈特有的規則排列發生了變化,變為較混亂的排列,這就是蛋白質的變性.由於變性蛋白質的空間結構已經打亂,比原來有序的排列更容易分解,因而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
有人認為生雞蛋比熟雞蛋更容易消化吸收、更有營養是沒有科學依據的.生吃雞蛋有以下幾點害處:
(1)生雞蛋難消化,浪費營養物質.人體消化吸收雞蛋中的蛋白質主要靠胃蛋白酶和小腸里的胰蛋白酶.而生雞蛋中的蛋清里有一種抗胰蛋白酶的物質,會阻礙蛋白質的消化和吸收.煮熟的雞蛋,抗胰蛋白酶的物質不再存在,所以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
(2)生雞蛋中含有卵白素和一種抗生素蛋白,常吃生雞蛋,其中的卵白素可以使食物中的維生素B失去效能,而抗生素蛋白會在人體內積累,積累多了,會妨礙人體對生物素的吸收,而生物素是人體需要的多種維生素之一.人體缺乏生物素,就會食慾不振,精神怠倦,皮膚發炎,脫屑脫毛,體重減輕,影響人的身體健康.
(3)大約10%的鮮蛋里含有致病的沙門氏菌、黴菌或寄生蟲卵.如果雞蛋不新鮮,帶菌率就更高.細菌可以從母雞卵巢直接進入雞蛋,也可以在下蛋時由肛門里的細菌污染到蛋殼上,再經蛋殼上的氣孔進入雞蛋。這些細菌都怕高溫,煮沸8min~10min,雞蛋內外的細菌就會被殺滅。
雞蛋的蛋白質中含有豐富的人體必需氨基酸,其組成比例適合人體需要。雞蛋也是維生素、無機鹽的良好來源,是一種營養價值很高的食品。
有些人喜歡吃生雞蛋。覺得雞蛋煮熟後營養成分就被破壞了,以為生吃比熟吃補身體。其實,這種吃法非但無益反而有害。一是雞蛋由雞的卵巢和泄殖腔產出,而它的卵巢、泄殖腔帶菌率很高,所以蛋殼表面甚至蛋黃可能已被細菌污染,生吃很容易引起寄生蟲病、腸道病或食物中毒。二是生雞蛋還有一股腥味,能抑制中樞神經,使人食慾減退,有時還能使人嘔吐。三是生雞蛋清中含有一種叫抗生物素的物質,這種物質妨礙人體對雞蛋黃中所含的生物素的吸收。雞蛋煮熟後既可將雞蛋內外的細菌殺滅,又能破壞抗生物素,所以雞蛋不宜生吃。
很多地方有吃糖水荷包蛋的習慣。其實,雞蛋和白糖同煮,會使雞蛋蛋白質中的氨基酸形成果糖基賴氨酸的結合物。這種物質不易被人體吸收,對健康會產生不良作用。
早上喝豆漿的時候吃個雞蛋,或是把雞蛋打在豆漿里煮,也是許多人的飲食習慣。豆漿性味甘平,含植物蛋白、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等很多營養成分,單獨飲用有很強的滋補作用。但其中有一種特殊物質叫胰蛋白酶,與蛋清中的卵鬆蛋白相結合,會造成營養成分的損失,降低二者的營養價值。
如何辨別假雞蛋
根據專家提供的意見,大家可從以下幾方面鑒別雞蛋的真偽:
假雞蛋蛋殼的顏色比真雞蛋的外殼亮一些,但不太明顯。
用手觸摸假雞蛋蛋殼,會覺得比真雞蛋粗糙一些。
在晃動假雞蛋時會有聲響,這是因為水分從凝固劑中溢出的緣故。
用鼻子細細地聞,真雞蛋會有隱隱的腥味。
假雞蛋打開後不久,蛋黃和蛋清就會融到一起。這是因為蛋黃與蛋清是同質原料製成所致。
在煎假蛋時,會發覺蛋黃在沒有攪動下自然散開。這是因為包著人造蛋黃的薄膜受熱裂開的原故。
雞蛋的營養價值
雞蛋是自然界的一個奇跡,一個受過精的雞蛋,在溫度、溫度合適的條件下,不需要從外界補充任何養料,就能孵出一隻小雞,這就足以說明雞蛋的營養是非常完美的,雞蛋被認為是營養豐富的食品,含有蛋白質、脂肪、卵黃素、卵磷脂、維生素和鐵、鈣、鉀等人體所需要的礦物質。突出特點是,雞蛋含有自然辦中最優良的蛋白質。
雞蛋的保健功效
雞蛋中含有豐富的DHA和卵磷脂等,對神經系統和身體發育有很大的作用,能健腦益智,避免老年人智力衰退,並可改善各個年齡組的記憶力。、營養學家、雞蛋來防治動脈粥樣硬化,獲得了意料之外的驚人效果。雞蛋中含有較多的維生素B2,它可以分解和氧化人體內的致癌物質,雞蛋中的微量元素也都具有防癌的作用。雞蛋蛋白質對肝臟組織損傷有修復作用,蛋黃中的卵磷脂可促進肝細胞的再生。雞蛋含有人體需要的幾乎所有的營養物質,故被人們稱作「理想的營養庫」,營養學家稱之為「完全蛋白質模式」。不少長壽老人的延年益壽經驗之一就是每天必食一個雞蛋。
雞蛋的適食人群
一般人都適合。更是嬰幼兒、孕婦、產婦、病人的理想食品。
雞蛋的食用劑量
一般人每天不超過2個即可。
吃雞蛋的注意事項
吃蛋必須煮熟,不要生吃,打蛋時也須提防沾染到蛋殼上的雜菌。嬰幼兒、老人、病人吃雞蛋應以煮、卧、蒸、甩為好。毛蛋、臭蛋不能吃。冠心病的人吃雞蛋不宜過多,以每日不超過1個為宜,對已有高膽固醇血症者,尤其是重度患者,應盡量少吃或不吃,或可採取吃蛋白而不吃蛋黃的方式,因為蛋黃中膽固醇含量比蛋白高3倍,可達1400毫克每百克。
患有腎臟疾病的人應慎食雞蛋。
雞蛋的飲食禁忌
飲食禁忌是中醫里一個重要的概念,因為任何食物都有寒熱溫涼的屬性,它們之間會發生相生相剋的作用。搭配好了,可以功效倍增;搭配錯了,則會降低食物營養的吸收,嚴重的還會引起中毒反應。
雞蛋是人們常吃的食物,很多人都知道它的營養價值很高,卻忽略了吃雞蛋的飲食禁忌。在日常飲食中,雞蛋與白糖、豆漿、兔肉同吃,是幾個最大的誤區。
很多地方有吃糖水荷包蛋的習慣。其實,雞蛋和白糖同煮,會使雞蛋蛋白質中的氨基酸形成果糖基賴氨酸的結合物。這種物質不易被人體吸收,對健康會產生不良作用。
早上喝豆漿的時候吃個雞蛋,或是把雞蛋打在豆漿里煮,也是許多人的飲食習慣。豆漿性味甘平,含植物蛋白、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等很多營養成分,單獨飲用有很強的滋補作用。但其中有一種特殊物質叫胰蛋白酶,與蛋清中的卵鬆蛋白相結合,會造成營養成分的損失,降低二者的營養價值。
雞蛋還有一個飲食禁忌,就是不能與兔肉同吃。《本草綱目》中說:「雞蛋同兔肉食成泄痢。」兔肉性味甘寒酸冷,雞蛋甘平微寒,二者都含有一些生物活性物質,共食會發生反應,刺激腸胃道,引起腹瀉。
2. 西醫說雞蛋膽固醇多,不宜多吃,中醫對吃雞蛋有什麼看法
膏粱厚味,足生大疔。中醫認為多吃雞蛋也不好。任何食物都有一定的量,超過量是毒物。
3. 雞蛋在中醫上講是屬於寒性還是熱性為什麼
您好:雞蛋即不屬於寒性的,也不是熱性的,雞蛋屬於平性的,雞蛋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蛋白質,雞蛋的蛋清含有晶體蛋白,在眼科對於晶狀體有很好的幫助作用,蛋黃含有葉黃素和卵磷脂,對眼底視網膜,視神經有很好的保護作用,所以雞蛋對身體有很好的好處
4. 什麼情況下不能吃雞蛋
下面4種人不能吃雞蛋 一、冠心病、高脂血症尤其是高膽固醇血症: 此類病人每天膳食中膽固醇的攝人量應控制在200毫克以下,如果攝入過高的膽固醇會導致動脈硬化。 由於雞蛋蛋黃含有豐富的膽固醇,所以高膽固醇血症的病人不適宜吃蛋黃,但可以吃蛋白。 對於有血脂代謝異常,如糖尿病等的病人,也應適量限制膽固醇的攝入,每天膽固醇的攝入量在300毫克以下,可以在醫院營養師的指導下,一星期內可隔天吃一個整蛋,其餘時間每天吃1~2個雞蛋白,這樣可盡量避免攝人過量的膽固醇。 另外,要少吃或不吃動物內臟(如肝、心、腎等)、魚籽、蝦籽、蟹黃等含膽固醇高的食物,並減少動物脂肪的攝入,以降低動脈硬化的發生。 二、腎功能不全: 此類病人由於腎功能障礙,導致了體內代謝產物的蓄積,出現了氮質血症(肌酐、尿素氮升高),甚至發展為尿毒症。 為保護其腎功能免受繼續損害,應採用高優質低蛋白飲食,也就是說,在低蛋白質的限量范圍內,配給60%以上的優質蛋白質,如蛋類、奶類、肉類(包括禽類)、魚類等。 所以,此類病人對雞蛋的攝人也必須在每天蛋白質限量范圍內配給,不可隨意進食。 三、肝硬化血氨升高: 此類病人由於肝硬化而引起肝細胞受損,無力清除血液中代謝所產生的有毒物質,使血氨升高,甚至發展為肝昏迷。 所以,在膳食中必須限制蛋白質的供給量,特別是動物性蛋白質,以減少氨基酸的代謝,降低血氨濃度。動物性蛋白質包括肉類、蛋類、奶類等,但以肉類產氨最多,蛋類產氨其次,產氨最少的是奶類。 因而,患有肝硬化血氨升高的病人,應盡量減少吃肉類、蛋類,可選吃奶類及一些植物性的蛋白質(如糧谷類、豆類及其製品)。但已經出現肝昏迷時,應給予無蛋白膳食。 四、蛋白質過敏: 一些本身體質過敏的病人,由於一次性攝人大量的含蛋白質食品,如肉類、奶類、蛋類等,易發生蛋白過敏性蕁麻疹,出現腹瀉、腹痛、皮膚出疹等現象。所以,此類病人應避免一次性攝人大量含蛋白質豐富的食品。 但值得一提的是,我們發現有一些病人對「吃蛋」有誤解,以為雞蛋是中醫所說的「發物類」,有炎症或有傷痛的病人,特別是燒傷病人,往往談蛋色變,不敢吃雞蛋,他們擔心吃蛋後會引起傷口化膿。其實,這是沒有科學道理的。據中醫學記載,雞蛋屬味甘、性平,能滋陰養血,並不屬於「發物類」。另外,傷口的化膿主要是由於細菌的感染而引起的。恰恰是這樣,當人體內缺乏蛋白質時,機體的免疫力便隨之下降,這時細菌也就會乘虛而入,引起傷口的感染。
5. 吃雞蛋有什麼禁忌
近日微博熱搜#男子平均每天吃4個雞蛋,膽囊長滿結石#引發了廣大網友的討論。
這名男子是湖北漢川的王先生,今年46歲,平時很少喝水,卻很喜歡吃雞蛋,一天少則4個,多則6、7個!結果肚子痛去醫院手術,從膽囊中取出數百顆結石……
難道這和吃雞蛋有關嗎?這種說法當然是錯誤的!王先生這種情況與不愛喝水、飲食不規律關系更大,雞蛋在這里則成了「背鍋俠」!
雞蛋是我們身邊最容易獲得的營養品之一,在古時候無論是孕婦生產還是小兒生長,都離不開雞蛋!即便到現代,仍舊被老百姓認為是最親民的營養品。雞蛋所含的營養全面,吸收率高,價格便宜,被美國《健康》雜志稱為「世界上最營養的早餐」。
很多人對吃雞蛋有誤解,認為每天吃一個雞蛋就可以了,雞蛋吃太多會升高體內的膽固醇!這種說法完全錯了!要知道,吃雞蛋最大的誤區是:一天只能吃一個雞蛋,吃太多會導致膽固醇升高!
膽固醇並不是人體不需要的物質,它是我們人體合成維生素D以及各種激素不可或缺的物質,即便不吃雞蛋,我們人體每天都會合成大約3000mg膽固醇,這相當於10個雞蛋所含膽固醇的量……
你在這不吃雞蛋給誰看呢?反正身體不在乎你這點雞蛋中的膽固醇量!
研究表明,健康人每天吃兩個雞蛋,是不會導致膽固醇過高,更不會影響心腦血管健康的。尤其是老人、小孩、青春期、孕產婦等人群,需要充足的營養成分,小小的雞蛋就可以為他們補充缺乏的營養。
溫馨提示:雞蛋不要吃太多,否則可能產生腹部脹悶、頭暈目眩、四肢乏力,嚴重的人甚至會昏迷,這種情況被稱為「蛋白質中毒綜合征」,因此吃雞蛋要適量。
雞蛋所含營養
1.蛋白質
雞蛋的蛋白質含量高,且所含氨基酸種類齊全,極易被人體消化吸收。
2.脂類
雞蛋含有多種脂類物質,主要集中在蛋黃當中,這包括膽固醇、卵磷脂、亞麻酸、DHA。其中卵磷脂更有助於腦組織和神經細胞的生長發育。
3.維生素
雞蛋所含的維生素較為豐富,主要包括維生素A、維生素D、核黃素、硫胺素、維生素B6、維生素B12等。
4.礦物質
雞蛋還有較豐富的礦物質,主要為鈉、鋅、鐵、銅、鈣、鎂、鉀、硫、磷等。
中醫認為:雞蛋性平味甘,歸脾胃經,能夠補肺養血、滋陰潤燥。常常用於調理氣血不足、胎動不安等,是扶助正氣的常用食品。
如何吃雞蛋
那如何吃雞蛋呢?千萬別生吃雞蛋!尤其是那些肌肉男,吃半天雞蛋,不僅又腥又黏,還可能感染感染沙門氏菌。而且生雞蛋被人體吸收率僅為50%,遠沒有水煮雞蛋的100%吸收率、炒雞蛋97%的吸收率、油炸雞蛋80%的吸收率要高。
雞蛋能成百味美食,煎炒烹炸都可以做!但對比多種雞蛋的吃法,營養學家發現,還是最簡單的水煮蛋最適宜,不僅烹飪溫度低,且含油脂較少,雞蛋所含的營養保存較完整,近乎100%的被人體消化吸收。
有個誤區是有人只吃雞蛋清,不吃蛋黃……
雞蛋中主要的營養物質包括脂質、維生素和礦物質都在雞蛋黃中,雞蛋清則多數為水和蛋白質,只吃雞蛋清的營養,說實話還不如吃一塊豆腐來的實在!
這些人不能吃雞蛋
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吃雞蛋,下面這些人要注意:
1.對雞蛋過敏的人:如果吃雞蛋出現過敏症狀,一定要去醫院檢查,確認過敏原,並聽從醫生的建議。
2.有肝腎疾病的人:肝腎疾病的人對蛋白質代謝存在問題,此時建議咨詢相應醫生,看自己是否適宜吃雞蛋。
3.有膽道、胰腺疾病的人:膽、胰腺都具有輔助消化蛋白質的作用,如果有相關疾病自然會影響到蛋白質的消化吸收。
【參考資料】
[1] 雞蛋是一座營養寶庫[J]. 老年教育(長者家園),2019,(09):56.
[2]范志紅. 吃雞蛋這8個問題讓人很糾結[J]. 養生大世界,2016,(08):60-63.
[3]李佩文. 雞蛋營養又治病[N]. 健康時報,2006-01-16(008).
6. 吃雞蛋的壞處
近日微博熱搜#男子平均每天吃4個雞蛋,膽囊長滿結石#引發了廣大網友的討論。
這名男子是湖北漢川的王先生,今年46歲,平時很少喝水,卻很喜歡吃雞蛋,一天少則4個,多則6、7個!結果肚子痛去醫院手術,從膽囊中取出數百顆結石……
難道這和吃雞蛋有關嗎?這種說法當然是錯誤的!王先生這種情況與不愛喝水、飲食不規律關系更大,雞蛋在這里則成了「背鍋俠」!
雞蛋是我們身邊最容易獲得的營養品之一,在古時候無論是孕婦生產還是小兒生長,都離不開雞蛋!即便到現代,仍舊被老百姓認為是最親民的營養品。雞蛋所含的營養全面,吸收率高,價格便宜,被美國《健康》雜志稱為「世界上最營養的早餐」。
很多人對吃雞蛋有誤解,認為每天吃一個雞蛋就可以了,雞蛋吃太多會升高體內的膽固醇!這種說法完全錯了!要知道,吃雞蛋最大的誤區是:一天只能吃一個雞蛋,吃太多會導致膽固醇升高!
膽固醇並不是人體不需要的物質,它是我們人體合成維生素D以及各種激素不可或缺的物質,即便不吃雞蛋,我們人體每天都會合成大約3000mg膽固醇,這相當於10個雞蛋所含膽固醇的量……
你在這不吃雞蛋給誰看呢?反正身體不在乎你這點雞蛋中的膽固醇量!
研究表明,健康人每天吃兩個雞蛋,是不會導致膽固醇過高,更不會影響心腦血管健康的。尤其是老人、小孩、青春期、孕產婦等人群,需要充足的營養成分,小小的雞蛋就可以為他們補充缺乏的營養。
溫馨提示:雞蛋不要吃太多,否則可能產生腹部脹悶、頭暈目眩、四肢乏力,嚴重的人甚至會昏迷,這種情況被稱為「蛋白質中毒綜合征」,因此吃雞蛋要適量。
雞蛋所含營養
1.蛋白質
雞蛋的蛋白質含量高,且所含氨基酸種類齊全,極易被人體消化吸收。
2.脂類
雞蛋含有多種脂類物質,主要集中在蛋黃當中,這包括膽固醇、卵磷脂、亞麻酸、DHA。其中卵磷脂更有助於腦組織和神經細胞的生長發育。
3.維生素
雞蛋所含的維生素較為豐富,主要包括維生素A、維生素D、核黃素、硫胺素、維生素B6、維生素B12等。
4.礦物質
雞蛋還有較豐富的礦物質,主要為鈉、鋅、鐵、銅、鈣、鎂、鉀、硫、磷等。
中醫認為:雞蛋性平味甘,歸脾胃經,能夠補肺養血、滋陰潤燥。常常用於調理氣血不足、胎動不安等,是扶助正氣的常用食品。
如何吃雞蛋
那如何吃雞蛋呢?千萬別生吃雞蛋!尤其是那些肌肉男,吃半天雞蛋,不僅又腥又黏,還可能感染感染沙門氏菌。而且生雞蛋被人體吸收率僅為50%,遠沒有水煮雞蛋的100%吸收率、炒雞蛋97%的吸收率、油炸雞蛋80%的吸收率要高。
雞蛋能成百味美食,煎炒烹炸都可以做!但對比多種雞蛋的吃法,營養學家發現,還是最簡單的水煮蛋最適宜,不僅烹飪溫度低,且含油脂較少,雞蛋所含的營養保存較完整,近乎100%的被人體消化吸收。
有個誤區是有人只吃雞蛋清,不吃蛋黃……
雞蛋中主要的營養物質包括脂質、維生素和礦物質都在雞蛋黃中,雞蛋清則多數為水和蛋白質,只吃雞蛋清的營養,說實話還不如吃一塊豆腐來的實在!
這些人不能吃雞蛋
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吃雞蛋,下面這些人要注意:
1.對雞蛋過敏的人:如果吃雞蛋出現過敏症狀,一定要去醫院檢查,確認過敏原,並聽從醫生的建議。
2.有肝腎疾病的人:肝腎疾病的人對蛋白質代謝存在問題,此時建議咨詢相應醫生,看自己是否適宜吃雞蛋。
3.有膽道、胰腺疾病的人:膽、胰腺都具有輔助消化蛋白質的作用,如果有相關疾病自然會影響到蛋白質的消化吸收。
【參考資料】
[1] 雞蛋是一座營養寶庫[J]. 老年教育(長者家園),2019,(09):56.
[2]范志紅. 吃雞蛋這8個問題讓人很糾結[J]. 養生大世界,2016,(08):60-63.
[3]李佩文. 雞蛋營養又治病[N]. 健康時報,2006-01-16(008).
7. 雞蛋屬於寒性食物嗎
雞蛋不屬於寒性食物,味甘,性平,無毒(煮熟後)。
雞蛋含蛋白質多,會加重胃腸負擔。雞蛋里含量最高的是蛋白質,蛋白質受熱容易變性。雞蛋,又名雞卵、雞子,是母雞所產的卵。
涼性或寒性凡適用於熱性體質和病症的食物,就屬於涼性或寒性食物。如適用於發熱、口渴、煩躁等症象;適用於咳嗽、胸痛、痰多等症象的梨等都屬於寒涼性質的食物。
主要價值
據分析,每百克雞蛋含蛋白質12.58克 ,主要為卵白蛋白和卵球蛋白,其中含有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並與人體蛋白的組成極為近似,人體對雞蛋蛋白質的吸收率可高達98%。
每百克雞蛋含脂肪11~15克,主要集中在蛋黃里,也極易被人體消化吸收,蛋黃中含有豐富的卵磷脂、固醇類、蛋黃素以及鈣、磷、鐵、維生素A、維生素D及B族維生素。
8. 如何看待張文宏教授建議「現在中國的孩子早上只能吃雞蛋,不許吃粥」
張文宏醫生最近被批「崇洋媚外」,他不接受這個批評。
我看了全視頻,確實說不上崇洋媚外,冤枉他了。
他主要的觀點是:
一、中國孩子不能吃垃圾食品,要超級重視飲食結構
二、不能只吃泡飯、鹹菜和白粥
三、要吃牛奶雞蛋,高營養的三明治
言多必失,愛出風頭的人就是這樣,低調點、少露面、不說話就沒事了。
你看72歲的張伯禮院士,1月26日就到武漢了,一共待了82天,期間還悄悄做了手術把膽給切了。這事,我恐怕沒多少人知道。
他說,「我們作為醫務人員就應該做這些事。我是一名中醫,此次新冠肺炎主要損害免疫功能,中醫治療正好能很好地提高免疫功能,就像一把鑰匙開一把鎖。作為一名醫生,我就是幹了該乾的事,說了該說的話,很普通很平常,受到大家這么熱烈的歡迎,我覺得受之有愧。」
這就很低調啊,兢兢業業,沒事就不說話,接受采訪也就是講本職本質工作。
張文宏醫生,人還是非常好的,你看他的黑眼圈,太不容易了。可能相對年輕,就有點不注意,被人上綱上線了。或者說他的思維方式就是比較西方的,直接坦率,不留餘地。他就覺得牛奶雞蛋好,一個不注重生活品質的耿直boy,怎麼可能照顧到全國那麼多老百姓的感受呢?
這怎麼可以說是崇洋媚外呢?
牛奶雞蛋,早都是非常流行的早餐吃法了。這么多年來,中國的營養學界一直都在宣傳牛奶好、雞蛋好,鋪天蓋地的廣告。營養學界研究這個小小的雞蛋,都幾十年了。不僅如此,營養學界還通過培養營養師的方式,讓這些下線去影響更多的人,讓大家接受營養學框架下的那套飲食方案才是最好的。
你看現在,哪個健身教練不接受營養學?哪個減肥、追求健康的年輕人,不去學習一點營養學知識?電視上,也是各種營養師上節目,講這些東西。在這個時代,不知道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都有點不合群了。
就看微博,顧中一和范志紅這兩個普通營養師,都是三、四百萬粉絲。徐文兵、羅大倫,對大眾影響力比較大的兩位普通中醫人,粉絲是一、二百萬。那張文宏醫生,就算不擅長營養學,平時圈子裡都是西醫,更容易接受營養學觀點也很正常。
你說這些中醫討不討厭,老說牛奶不好,天天說什麼「五味調和」文縐縐、老百姓聽不懂的話。比如,五穀是日月之精華,喝小米粥能養脾胃,神棍似的,哪信得過啊?牛奶廠商,想賣點營養食品、健康食品的,就更討厭他們了。
這營養學和營養師,天天搗鼓營養成分,這好那好,肯定更討廠家喜歡啊。廠商一高興,撥個幾百萬,資助一下搞搞研究,捧紅幾個營養師,出幾本書,上上報紙,美言幾句,豈不美哉。
粥、米飯,哪有廠商撥款資助研究,又賣不起價錢。普通的一斤也就是幾塊錢,搞搞有機、天然概念頂天也就幾十塊一斤。吃了幾千年的東西,無毒無害,老百姓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東西,又便宜,哪有什麼了不起的?
老百姓跟營養學吃,沒什麼煩惱,都定量的,照章辦事就行。
學這營養學也簡單,一個月就能掌握個七七八八,還有證書考。哪像中醫,動不動就要十年八載的,還一堆忽悠的神棍,看到都頭暈,實在難學。兩相比較,肯定是營養學容易普及啊。
吃牛奶雞蛋還是吃粥,幹嘛爭長短呢?沒必要啊。雞同鴨講,不會有結果的。
喜歡牛奶雞蛋,就吃牛奶雞蛋;喜歡吃粥吃鹹菜,就吃粥吃鹹菜。萬一早餐沒有牛奶雞蛋,或就是只有牛奶雞蛋,就不吃了嗎?肚子真餓了,沒東西吃了,我保證你啥都吃得香噴噴的。
專家說的話也就是個參考,吃飯都要聽專家的,沒點主見,這生活難過了啊。以前不知道中醫或營養學的時候,不也照常吃飯嘛。專家好心提個醒,你不知變通吃壞了,專家也不負責啊。
這才吃飽多少年,人的主觀能動性都丟光了啊!
9. 什麼情況下不宜吃雞蛋
1、吃兔肉時不能吃雞蛋。
兔肉性味甘寒酸冷,雞蛋甘平微寒,二者都含有一些生物活性物質,共食會發生反應,刺激腸胃道,引起腹瀉。
2、吃豆漿時不能吃雞蛋。
豆漿性味甘平,含植物蛋白、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等很多營養成分,單獨飲用有很強的滋補作用。但其中有一種特殊物質叫胰蛋白酶,與蛋清中的卵鬆蛋白相結合,會造成營養成分的損失,降低二者的營養價值。
(9)為什麼中醫說雞蛋不好擴展閱讀:
吃雞蛋的常見禁忌
1、吃完雞蛋後不要立即吃糖。很多地方有吃糖水荷包蛋的習慣,其實,那會使雞蛋蛋白質中的氨基酸形成果糖基賴氨酸的結合物。而這種物質不易被人體吸收,所以會對健康會產生不良作用。
2、吃完雞蛋後不要立即吃柿子。吃完雞蛋後吃柿子輕則會得食物中毒,總則會導致急性腸胃炎還有肺結石。
10. 早晨為什麼不能吃雞蛋
早餐要吃雞蛋,原因如下:
1、補充營養
在營養學界,雞蛋一直有「全營養食品」的美稱。雞蛋中的蛋白質組成是與人體最接近的,吸收率要比牛奶、肉類或大豆都好。
雞蛋是一種最優質、最天然的補品,價格不貴,且蛋白含量高,是海參的兩倍。雞蛋中含有豐富的脂溶性維生素,包括維生素A、D、K等,對於人體健康都至關重要。從中醫角度來說,雞蛋更是一種獨一無二的「平衡」食品。
2、降血脂
雞蛋中含有珍貴的卵磷脂,可以幫助脂類代謝,有助於降低血脂。
3、預防心臟病
雞蛋蛋黃中的脂肪以單不飽和脂肪酸為主,其中一半以上正是橄欖油當中的主要成分———油酸,對預防心臟病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