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便宜好貨 » 為什麼我做的吃的和別人的不一樣

為什麼我做的吃的和別人的不一樣

發布時間: 2025-04-09 17:52:49

❶ 一口香奶油小蛋糕 別人賣的吃起來奶油味道特別香,而我自己做的為什麼就沒有奶油味。 我加里黃油也不香。

因為你是一個很實在的人,你只用了製作蛋糕的原料,沒有用輔料,所以你做的蛋糕就沒有香味。而所謂輔料就是食品添加劑,一般食品添加劑商店都有售,它的名字叫「香蘭素」。有些化工商店也賣這個東西。還有一些增香劑,也可以達到這種效果,不吃聞著都是香的。
現在的科學真是令人叫絕呀,沒有肉,但是你能吃出肉的味道,沒有牛奶,你可以吃出牛奶的味道。總之,想要什麼味道都是可以辦到的,只需要你放一點添加劑。
不過還是建議你不要放這些東西,吃得放心一些。你若不信,你可以去添加劑商店看看,保證你會眼界大開。

❷ 同樣的食物,為什麼別人吃著健康你吃著不健康

有朋友找我咨詢:為什麼我和別人吃的食物種類差不多,運動習慣也差不多,體形卻差距這么大呢?我越來越胖,可人家依然很苗條。

我答:如果你倆個頭兒也差不多,出現這么大差距,除了家族遺傳基因不同,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相同的食材,你們用了不同的烹調方法進行烹調。比如同樣吃魚,你吃炸魚,而別人吃清蒸魚,兩種吃法,菜餚的熱量不同,營養保留也不同,長此以往,健康效果就會顯現出來了。為什麼我們提倡低溫烹調方法,原因就在於此。

溫度對營養素的影響

肉類在烹制過程中,當溫度超過60℃時蛋白質開始變性、凝固,溫度在80~100℃之間蛋白質成熟度最好,也是最適合人體吸收的狀態。當溫度超過120℃時,蛋白質變性加劇逐漸產生一些氮、硫化物和硫醇化合物等有害物質,從而降低蛋白質的營養價值。因為魚、肉、豆製品等蛋白質豐富的食物中富含肌酸,240℃以後(普遍使用的油炸溫度)再繼續高溫加熱時會產生大量的強致癌性和致突變性物質——雜環胺,也就是燒烤中發現最多的有害物質。

在烹調過程中,脂肪在受熱後逐漸分解為甘油和脂肪酸,有利於人體的消化和吸收。如果加熱溫度過高,特別是高溫狀態下的燒烤、熏烤或油炸,當溫度超過240℃時脂肪開始過度分解,會產生二烯環狀單聚體和3-4苯並芘等致癌物質,從而影響人體健康。

含澱粉比較多的主食雜糧、薯類在加熱到60℃時澱粉開始糊化。當澱粉類食物烹制溫度超過120℃時容易產生二級致癌物——丙烯醯胺。一些含澱粉多、蛋白質少的食物在高溫油炸或燒烤時最容易產生這類有害物質,如年輕女孩子們愛吃的薯片或炸薯條等快餐食物最容易產生丙烯醯胺致癌物。

高溫烹調還會使食物中的水溶性維生素損失,使微量元素和脂肪隨溢出的汁液而丟失掉。

比較容易製作的低溫烹調的主食和菜餚

主食類

牛奶饅頭、小花捲、玉米面蜂糕、菜肉餡的餃子、金銀米飯(大米和小米)、蒸年糕、煮湯圓等。

水產類的菜餚

清蒸魚、垮燉魚、糟熘魚片、五彩魚絲、酸菜魚、清湯爾魚丸、白灼蝦、番茄大蝦、蒜茸蒸明蝦、西蘭花炒蝦球、清炒蝦仁、清蒸螃蟹、年糕炒螃蟹、清燉甲魚等。

禽類的菜餚

紅燒雞翅、山菌燉鴨塊、小雞燉蘑菇、肚包雞、竹筍鵝、辣子雞丁、杭椒雞柳、人參蒸鴨子等。

畜類菜餚

紅燒豬手、糖醋排骨、梅菜扣肉、彩椒炒肉絲、茶樹菇炒肉絲、山葯海帶燉排骨、蘿卜燉牛腩、鹵水牛展、湯爆毛肚、蔥爆羊肉、手抓羊肉、紅燜羊肉、山菌燉兔肉等。

蔬菜類(適合開水焯後急火快炒保留更多維生素和礦物質)

香菇扒油菜、鮮魷扒菜心、栗子扒娃娃菜、金湯扒奶白菜、雞蛋炒涼瓜、百合炒芹菜、剁椒白菜、清炒芥蘭、白灼芥蘭等。

豆製品類

鯪魚豆豉燉豆腐、草菇燒豆腐、鍋塌豆腐、蝦球燴豆腐、香乾炒西芹、海膽燒豆腐、麻婆豆腐等。

熱點內容
為什麼漂亮女人嫁不到富人 發布:2025-05-20 08:08:01 瀏覽:163
為什麼打檯球總打不好 發布:2025-05-20 08:03:53 瀏覽:848
為什麼看錯東西 發布:2025-05-20 07:59:32 瀏覽:297
超市裡的雞肉為什麼這么便宜 發布:2025-05-20 07:59:31 瀏覽:564
華為充電特效為什麼不一樣了 發布:2025-05-20 07:58:49 瀏覽:365
蘋果手機為什麼無緣無故息屏 發布:2025-05-20 07:57:35 瀏覽:473
為什麼被腐蝕的東西會碳化 發布:2025-05-20 07:56:00 瀏覽:789
為什麼蝙蝠蒙著眼睛 發布:2025-05-20 07:45:12 瀏覽:209
萊珀妮魚子醬擠出來第一棒為什麼顏色不一樣 發布:2025-05-20 07:44:36 瀏覽:549
微信為什麼要和抖音打通 發布:2025-05-20 07:40:18 瀏覽: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