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便宜好貨 » 面團為什麼老是發不好

面團為什麼老是發不好

發布時間: 2025-05-20 02:42:01

⑴ 面團為什麼一直不發酵

面團出現不發酵的情況,首先酵母粉過期或者量太少,也有可能是因為糖太多抑制了酵母菌的活動,所以的關鍵在於和面,我們需要注意麵粉跟酵母粉、糖分、水分的比例
1.使用酵母過期或用量不足。

2.攪拌過度或者面團沒有攪拌出麵筋。

3.糖的用量太高會導致滲透壓過高而抑制酵母的活動力。一般麵包中糖的用量不要超過麵粉的22%。

4.鹽的量太多,也抑制了酵母的的活動力。

5.溫度過低會導致酵母活性低,酵母喜歡的溫度是28~30℃。

6.面團水分太多,太過濕黏。發酵,通常是利用微生物(酵母菌、乳酸菌、醋酸菌等)在有氧或無氧條件下生長繁殖,消耗營養物質,同時產生新的物質和熱量的過程。

面團發酵,通常是利用酵母在有氧或無氧條件下生長繁殖,消耗糖等營養物質,產生二氧化碳、水、乙醇(無水酒精)和熱量的過程面團經過發酵,酵母在有氧條件下,快速生長繁殖,產生二氧化碳,使面團具有海綿狀多孔組織,面團體積增加,使用這種面團可以製成各種發麵食品,如包子饅頭、麵包、發面餅、發糕、發酵餅干,產品內部為海綿狀多孔組織,口感松軟或鬆脆。

⑵ 發面沒發好怎麼辦

問題一:面沒發起來怎麼補救 1、第一極有可能是使用溫水過於少的原因,再在面中加點溫水揉均勻開來,放在溫暖的地方,很快就發起來了。
2、超級實用的方法,面對沒有發好的面時,將面中間挖個小口到點白酒進去,10分鍾內絕對發的美美的。

問題二:面沒發好怎麼辦 在沒發好的面團上按一個坑,然後往坑裡倒少量白酒,用濕布暢10分鍾左右,面團就能重新發起。如果是蒸饅頭,假如效果仍不十分理想,則可在饅頭上屜後,在蒸鍋中間放上一小杯白酒,這樣蒸出來的饅頭同樣松軟好吃。發面時在麵粉里放一點鹽,也可使蒸出的饅頭松軟可口。

問題三:准備蒸饅頭,面沒有發起來怎麼辦? 面頭應該完全化成水再和面的。
面不發的原因:1、因子不起作用,比如太少,但時間長點就會發的。
2、氣溫低,水冷氣溫低影響發
3、 和面水太燙了。
4、面時間太長了,就是面買回來或是買之前就不新鮮,很長時間了,一般面時間長,影響發,我有過幾次經歷。這種情況是不會發了,就算酸了也不發。

問題四:和的面發不好是什麼原因? 酵母不能加熱水,否則酵母就會死翹翹了。和的面就發不起來了。
正確方法:酵母加溫水(30度左右的水為最好,手放入水中不能感覺燙,也不能感覺到涼)攪拌成糊,倒入麵粉中,再加入溫水和成面團,面團要和到手光、面光、盆光就可以了。
把面盆蓋上蓋子,現在的溫度不用保溫就可以,約45分鍾左右就會發起來了。
一斤面放約5克酵母就可以了。

問題五:怎樣看發沒發好面團 您好。
發面的最佳溫度:發面最適宜的溫度是27~30度。面團在這個溫度下,2~3小時便可發酵成功。為了達到這個溫度,根據氣候的變化,發面用水的溫度可作適當調整:夏季用冷水;春秋季用40度左右的溫水;冬季可用60~70度熱水和面,蓋上濕布,放置在比較暖和的地方。
發面鹼放多了怎麼辦:發酵面團如對鹼多了,可加入白醋與鹼中和。如上屜蒸到七八分熟時,發現鹼對多了,可在成品上撒些明礬水,或下屜後塗一些淡醋水。
快速發面:想吃饅頭,又未發面,怎麼辦?有個辦法可以一試:按500克麵粉加50毫升醋、350毫升溫水的比例,把面和好,餳10分鍾,再加5克小蘇打或鹼面,使勁揉,直到沒有酸味為止,這樣蒸出的饅頭照樣松軟。
如何判斷酵面是否發好:當面團脹發到一定程度時,用手指輕輕壓一下面團頂端,手指拿開後,如被壓面塊不能恢復原狀,面團略下陷時,說明面已發好;如被壓處能很快恢復原狀,說明面未發好。也可抓一塊面團察看,如面團中已成蜂窩狀,有許多小空洞,說明已發好。蜂窩眼越大,發酵越老,如像豆腐渣一樣,說明已發過頭了。酵面發過了頭,可放入一定數量的呆面死面。摻入量的多少視發酵過頭程度輕重而定。
蜂蜜可代替發酵劑發面: 按每500克麵粉加水250毫升、蜂蜜1.5湯勺的比例,將蜂蜜倒入和面水中和面,將面團揉勻後,放入盆內,蓋上濕布,放在較溫暖的地方,讓其發酵4~6小時。等面團脹發到原來體積的2倍時,即可使用。如果聞到面團有酸味,可適當加些鹼水,揉勻後再使用

問題六:用發酵粉發的面沒發起來怎麼辦 溫度不合適。 酵母的生長溫度是30℃左右,使用其發面時,要注意創造這個條件,達到了這個溫度,起發就很快。否則發面的時間雖長,但面團並未起發,那麼蒸出的饅頭就會是死麵疙瘩。冬天發面要用溫水合面,合好後,放在火爐旁,這樣面才很快就發起了,也可將面盆放在熱水裡,過不多時,面團就發好了。 另一情況是面團雖然起發了,但蒸熟的饅頭不白不大,表面有象死面一樣的泡點;或者剛揭鍋時,饅頭個很大,放完氣,饅頭又縮小了。前種現象因為面團發酵太旺盛,酵母沒有後勁了。在蒸制前可再向面團中揉進些麵粉,做成饅頭後,醒一會兒再上屜蒸。後種現象是因為蒸饅頭時火太旺。一般說蒸饅頭時用中等火力就可以了。

問題七:蒸饅頭面不太發怎麼辦 蒸饅頭
我是在北方長大的,我們以饅頭為主食,在我們的老家稱饅頭為饃或周饃或卷子等。
下面是我從長輩那裡學到的手法,希望對你有所啟發與幫助。
1、洗凈雙手與和面盆。
2、在和面盆中放入二至三小碗水,根據需要可適量增減。
3、在和面盆中放入適量酵母粉,用手攪拌均勻。
4、用瓢挖一大瓢白面,也可添加少許玉米面,一邊倒入面盆中,一邊用另一隻手攪拌成面穗狀。
5、手用力扶面盆邊沿,一隻手用手背發力蹭盆子的邊沿,直到盆邊無粘著的面為止。
6、搓雙手,至雙手無粘著面為止。
7、雙手用壓手腕的力量擠壓面塊,反復倒騰,至面塊柔軟光滑。
8、蓋好和面盆,防止上面的面乾燥。
9、放置向陽的或溫暖的地方三四個小時待用,以後的時間可以做其它的家務。(以上是和面工序,注意三光:盆光、手光、面光,15分鍾可搞定。)
10、整理面板,平整,干凈乾燥,放面撲,也就是案子上的底面。
11、把發好的面連同面盆一起端上面板,把面倒在案子上,用手抓少量乾麵蹭面盆內底至干凈為止,蹭下來的面與大塊面放在一起。
12、把面揉成長條狀,左手把面塊右頭,以手四個指頭並擾的寬度為准,左手左移,剁下一塊,依次左移,不要傷著手。
13、碼好一塊塊面塊,這時已成饅頭的樣子,注意用布蓋好,放置兩三分鍾。
14、在醒饅頭的同時,可做鍋的整理。如在鍋里放入適量的冷水,投篳子或溜布,溜布平整放在篳子上等。
15、把饅頭放入整理好的篳子上,蓋好鍋蓋。
16、上火燒,根據饅頭個的大小,掌握時間25分鍾或30分鍾。
17、關火,等待一小會,可以開鍋了。
饅頭好吃,但做的麻煩。我怕手粘面,常去老媽那裡提過來吃現成的。
我不是面點師呀。
蒸饅頭怎樣知生熟
蒸饅頭判斷生熟有以下幾種方法:
(1) 用手輕拍饅頭,有彈性即熟;
(2) 撕一塊饅頭的表皮,如能揭開皮即熟,否則未熟;
(3) 手指輕按饅頭後,凹坑很快平復為熟饅頭,凹陷下去不復原的,說明還沒蒸熟。
做饅頭有三個關鍵環節:一是面要和好,酵母粉與麵粉的比例要按照說明書上的去做,最好是買一塊做火燒的面做酵母。二是發面的時間要夠長。酵母粉和的面要醒上2個小時以上。濕酵母和的面要醒上4個小時以上。三是上鍋蒸的火候。發好的面要等到水開後再蒸。未發好的面要用涼水蒸。四是蒸的時間要把握好。一般要30分鍾以上。中間不能打開鍋蓋。饃爭一口氣,氣跑掉了不容易使饃成熟。
暄松的饅頭
製作饅頭的關鍵是發酵。酵母菌可以使面團的澱粉發生化學變化,生成糖、醇和酸等,並且放出二氧化碳氣。但是,加熱方法如果不適當,比如直接放在鍋上烙,由於受熱不均勻,只能變成皮硬內軟的「烤餅」;要想得到暄松的饅頭,必須請高溫蒸汽來幫忙。當人們把揉好的生饅頭放進蒸籠以後,高溫蒸汽很快把饅頭包圍起來,從四周給饅頭均勻地加熱。饅頭裡面的二氧化碳氣受熱膨脹,可是又不容易冒出來,只能在裡面鑽來鑽去,於是便脹出許許多多小空泡,使饅頭又松又暄。如果在面里放些糖,發酵充分,蒸汽溫度高,供汽又猛,就可以蒸出表面開裂的「開花」饅頭。這樣的饅頭,富有彈性,吃起來香甜可口。
饅頭是北方的主食。饅頭的製作工序有:發面、施鹼揉面、制形和上屜蒸熟。
1、 發面:
在普通的的麵粉中放入適量的發酵粉來發面,用水和勻,揉至不沾手為至,將面團放在盆中蓋好,使其發酵。氣溫在10攝氏度以下,要放在火爐旁。
2、施鹼揉面:
等面膨脹起來,撕開就呈蜂窩狀並略有酸味時,這時可把面取出放在面板上加上適量的食用鹼邊加邊揉,等聞不到酸味時,撕一塊食指大的面團在爐邊烤熟,掰開,如無黃色,鼻聞無酸味即施鹼適合,就要制形。如果呈黃色,便是鹼多了,可放一會,再發一發,然......>>

問題八:蒸饅頭面沒發好怎麼辦 蒸饅頭面沒發好,再放到暖些的地方繼續發酵,直至完全發起為止。或者向面團中加點小蘇打水,然後揉勻面團,再餳發20-30分鍾,即可蒸制饅頭了。

問題九:面沒發好怎麼辦已經加鹼了怎麼辦? 裡面加點糖揉揉,再發發

⑶ 為什麼發面總是發不起來

溫度不合適。

酵母的生長溫度是30℃左右,使用其發面時,要注意創造這個條件,達到了這個溫度,起發就很快。

否則發面的時間雖長,但面團並未起發,那麼蒸出的饅頭就會是死麵疙瘩。冬天發面要用溫水合面,合好後,放在火爐旁,這樣面才很快就發起了,也可將面盆放在熱水裡,過不多時,面團就發好了。

另一情況是面團雖然起發了,但蒸熟的饅頭不白不大,表面有象死面一樣的泡點;或者剛揭鍋時,饅頭個很大,放完氣,饅頭又縮小了。前種現象因為面團發酵太旺盛,酵母沒有後勁了。

在蒸制前可再向面團中揉進些麵粉,做成饅頭後,醒一會兒再上屜蒸。後種現象是因為蒸饅頭時火太旺。一般說蒸饅頭時用中等火力就可以了。

⑷ 面發不起來怎麼補救

有時候是新手沒經驗,有時候是「老手」疏忽了。發面會出現發不起來的問題。其實,這都是挺正常的,這本身就是個手工活。既然出現了問題,就要不失時機的去補救。





⑸ 面團,面坯為什麼發酵慢

1.麵包發不起來

2.面團發酵慢

種種問題讓麵包製作時長增長,甚至常常面臨失敗。很多焙友在冬天都只得放棄做麵包了。

其實,冬天發酵雖不易,但只要藉助好工具,掌握一些烘焙技巧,還是可以讓冬天做出完美麵包的。下面翻糖先生給大家說說面團應該如何發酵。



面團發酵的次數、時間和溫度:

一般的麵包需要兩次發酵,一次是基礎發酵,就是面團揉好後整塊進行的第一次發酵。基礎發酵的理想溫度為28度,相對濕度為75%,發酵時間根據面團的份量和配比不同需要50-90分鍾左右。基礎發酵對口感、柔軟度已經形狀等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還有一次是最後發酵:又稱二次餳發。這是指面團分割小份都整型好,並且排入烤盤,不再移動位置就可以烘烤的狀態下,再放入溫暖濕潤處發酵至原體積的1.5-1.8倍。最後發酵的理想溫度為30-35度左右,濕度為75%。時間大約是30-45分鍾。



工業生產麵包會用發酵箱這種設備來進行面團的發酵,但是家庭製作一般不具備這樣的條件。不過我們在家裡可以創造一個類似發酵箱的環境。找一個密封的空間,比如烤箱、微波爐、或者泡沫箱子。將面團放入容器蓋上蓋子或濕毛巾保濕,放入密封的空間進行發酵,同時在裡面放一盤熱水(80度即可),使空間的溫度和濕度上升,注意水不要太熱,同時要跟面團隔開一定的距離。北京夏天的桑拿天就是最適合面團發酵的一個溫濕度了,大家可以想像那個環境下的溫度和濕度的感覺。



判斷發酵是否完成,除了依據發酵時間來看體積是否膨脹了大約2-2.5倍,同時要看面團的狀態,面團表面還是比較光滑和細膩的。再配合檢測面團,具體方法是:食指沾些乾麵粉,然後插入到面團中心,抽出手指。如果凹孔很穩定,並且收縮很緩慢,表明發酵完成。如果凹孔收縮速度很快,說明還沒有發酵好(沒有發酵好的面團明顯的體積達不到2倍),需要再繼續發酵。如果抽出凹孔後,凹孔的周圍也連帶很快塌陷,說明發酵過度(發酵過度的面團從外觀看錶面就沒有那麼光滑和細膩)。發酵過度的面團雖然也可以使用,但是做出的麵包口感粗糙,形狀也不均勻和挺實。發酵不足的面團叫生面團,發酵過度的面團叫老面團,老面可以分割後冷凍保存,再下次製作面團時可當作酵頭加入麵粉促進發酵。

⑹ 自己在家做饅頭,卻怎麼也發不好面,發面有哪些技巧嗎

根據題主描述說一切按照網上說的麵粉和酵母粉的比例去做,但是總是發不起來,也沒有蜂窩狀。根據我的經驗,我分析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檢查發酵粉是否在保質期內,酵母是否生過蟲。

酵母粉一般都有保質期,過了保質期,酵母粉的酵母就失去了發酵功能,用過期酵母和出來的面團根本發不起來。曾經有個朋友用高筋粉做麵包,也是發不起來,後來找到我,我看了她家的酵母粉告訴她,酵母過期了,難怪發不起來。

4.面團要揉光滑。

麵粉與酵母,水混合後,首次和成的面團比較粗糙,可以醒發10分鍾後,再揉一次,做到三揉三醒,讓面團充分的揉勻,表面光滑如玉。這樣才能保證做出來的饅頭表面光滑美觀。

5.保證適宜的溫濕度。

發酵的最佳環境溫度應在30-35度,濕度在70-75%,溫度太低或者太高都會影響發酵速度。濕度低會影響發酵,影響成品質量。

6.麵粉和水的比例要適當。

500克麵粉,用水量不低於250毫升,一定范圍內,面團含水量越高,面團發酵速度越快,反之亦然。

7.二次發酵很重要。

做好的成型的饅頭包子,放在溫暖的地方二次發酵,發酵至原來的1.5倍大就發酵好了,經過二次醒發的饅頭包子,更加彭松,喧騰。

⑺ 為什麼發面老發不起來

如果說你的麵粉團發不起來,那是因為你的發酵粉比例沒有用對,然後就是面團的溫度不夠,就會存在發酵發不起來的問題。

熱點內容
為什麼華為電腦突然點不開軟體 發布:2025-05-20 06:52:30 瀏覽:188
好友微信運動為什麼加不上 發布:2025-05-20 06:35:43 瀏覽:881
切眉眼睛為什麼會浮腫 發布:2025-05-20 06:21:55 瀏覽:163
為什麼拼多多比別人便宜一半 發布:2025-05-20 06:07:47 瀏覽:905
姨媽很長時間不來是為什麼 發布:2025-05-20 06:02:06 瀏覽:738
按摩眼睛為什麼會發炎 發布:2025-05-20 05:59:06 瀏覽:791
為什麼報復一個男人並不開心 發布:2025-05-20 05:59:06 瀏覽:884
當手機時間跳分時為什麼 發布:2025-05-20 05:45:31 瀏覽:99
戴向宇和陳紫函為什麼不生孩子 發布:2025-05-20 05:40:08 瀏覽:78
為什麼西方的玉那麼便宜 發布:2025-05-20 05:35:38 瀏覽: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