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每個國家車型不一樣
㈠ 為什麼有些國家汽車還有左舵車和右舵車之分
歷史原因:在早先的西方封建社會,騎士間盛行一言不合就牽馬決斗。他們大都慣用右手拿著武器,這樣一來,靠左通行就能讓自己的右側離對手越近,意味著更安全,同時也更容易向對方發起攻擊。
在國內基本都是左舵右行,大家都習慣了這種車型及規則。如果去到是右舵左行的國家或地區開車,一開始肯定是不習慣的。但只要適應個二十分鍾左右,開右舵和開左舵其實沒多大區別。
㈡ 同一款車美國和中國的售價差有多大
現在很多車型都是屬於全球車型,所謂的全球車型就是無論在哪一個國家銷售,其車型都是沒有差別的。不過,即使是這樣,同一款車在每個國家的售價都是不一樣的。比如說中國和美國,很多車型都是相同的,但是其售價差別就很大。特別是一些豪車,其價差非常的明顯的,而這也是為什麼走私車那麼便宜的原因。
不過,這樣高的關稅也就增加了一輛車的成本,但是從開始的差價來看,是達到了3倍的價格。其中這多出的1倍價格,也就是市場定價的問題了。因為本身關稅高,廠家需要多賺錢,所以只能再提高一倍的價格進行銷售,才能賺到同等的利潤。除此之外,還有一點就是中國人對於品牌的執著追求,因此,在國內這些豪華品牌的品牌溢價相對來說,比美國都要高出一些。
㈢ 同一車型為什麼在不同國家掛不同品牌
這個原因比較復雜
每個品牌都會根據不同地區的情況,改進車型,換標,換樣子,甚至重新研發
改進車型,例如,國產景程,索納塔御翔等
換標車型,如在韓國和義大利出售科魯茲,在歐洲出售的別克英朗XT等
重新研發,例如國產寶來,以及朗逸
換標主要針對國情,不同國家的情況不一樣車標也不一樣
例如科魯茲,在韓國,科魯茲的中網標志是大宇品牌
韓國人購車更支持國貨,對外資車型的熱度會稍微差點
同時韓國對於自主車型的購買,有相當多的優惠政策
所以通用想賣掉自己的車,無疑需要藉助在韓國的廠商,如大宇汽車
其實大宇汽車早在2000年被通用收購時已經沒有研發能力了
藉助大宇的品牌,即便是外資車型也可以享受和當地自主車一樣待遇,何樂而不為
㈣ 什麼是全球車型是同一款車在不同地區掛不同的車標是嗎比如君威是嗎,那邁銳寶是嗎
所謂全球車就是在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都有的賣,但不一定非要掛不同的車標。只不過像通用這種大型全球化的汽車企業旗下的車型會根據不同地區的特點來懸掛不同的標志。比如君威,在歐洲是掛歐寶標志的,因為歐洲不認可別克這個品牌,反而歐寶的品牌知名度相當的高,為了保證君威的銷量選擇掛歐寶標志。就好像別克的林蔭大道在美國是掛雪弗蘭標的,但是根據中國雪弗蘭目前的品牌形象,林蔭大道掛雪弗蘭的標志肯定賣不動,所以掛的別克標。邁銳寶也一樣在澳大利亞掛霍頓標志,因為澳大利亞認霍頓不認雪弗蘭。這都是屬於標準的全球車。
而像朗逸、寶來這種全世界只有中國有的賣的車就不是全球車。
㈤ 為什麼同一款車,海外版和國內的版本不一樣呢
同一款車,海內外版本不一樣有很多原因。
一是客觀原因,造成車型差異的原因包括該款車型發售國的行駛規則、燃油狀況、路況以及高國汽車消費者的駕駛習慣等等。這樣的例子包括:
1. 汽車生產國與發售國的駕駛行駛規則,如右舵要改變成左舵,或者安裝電子限速裝置等(如德國的公路沒有限速,但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有,德國的很多車,出口時都加裝了電子限設備);
2. 世界上個別的地區或國家處於該寒或高熱地區,在這些國家或地區銷售的汽車就需要在汽車的水箱及防凍液方面設置不同的標准。很多車型在銷售時都有東歐版和中動版一說,就是考慮到這些情況而設置的不同版本。
二是主觀原因。從營銷的角度出發,根據該車型發售國的消費能力、汽車消費的特定愛好或偏愛,對車型做小幅改動,以適應目標客戶的需求。這方面的例子包括:
1. 中國人在汽車消費方面比較愛面子,喜歡購買豪華名牌。於是,廠商就推出所謂的「半份兒菜」車型,即某一豪華車型的減配版或配置較小馬力發動機的「閹割」版本,如BMW 5系的523 Li,就是中國獨有的,滿足了某些人要開BMW 5系的需求,同時還滿足了他們不願意花(或者花不起)更多錢買標准版(525 或 530)的要求。同時,專屬中國的Li,還滿足了國人要開大車的需求;
2. 某一時期,中國人很喜歡三廂車,覺得三廂車才是車。於是,很多在國外非常經典的兩廂車型來到中國後就紛紛長出了屁股。典型的例子包括:夏利、富康、Polo、標致、本田飛度等;
三是廠商的原因。他們認為中國在汽車方面比較落後,什麼車來了都可以大賣。於是就把國內已經淘汰的或比較陳舊的車型出口到中國,或者引進較舊車型的生產線到中國生產所謂的「新款」車。例如,最經典的車型普桑,據說是大眾將70年代巴西的生產線引進到中國生產的。幸運的是,這樣的事情今後不會再發生了,因為我們進步了。
㈥ 為什麼大部分車輛的外形都差不多呢
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的發展,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尤其是針對為什麼現在大部分的汽車的車輛的外形都是差不多的,也是讓很多朋友對此表示非常疑惑的,實際上我們要知道現在的汽車設計之所以外形上大部分都是這樣子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有一定的交通安全的設計要求,且汽車設計成這樣的外形有助於汽車在奔跑的過程之中更加的安全,減輕阻力的影響。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明顯的知道,大部分的汽車的外形看起來都差不多,實際上之所以會設計成這樣子是有著原因的,因為設計成這樣子才能夠讓車輛更好的統一管理,才能夠更好的滿足相映的寬度和高度的設計。
㈦ 同樣都是卡車,為何我國的卡車和美國的卡車,差別這么大
了解卡車的人都知道,長頭卡車比平頭卡車更具優勢,特別是在安全性,便利性,經濟性和實用性方面,在外國長頭車更是大受歡迎。而在國內卻基本上是平頭卡車?在過去的兩年中,中國的長頭卡車也逐漸發展起來。同樣都是卡車,為何我國的卡車和美國的卡車,差別這么大?
由於每個地區的地理位置都不同,因此必須有與該地區相匹配的工具,作為一個國家,當然有針對該國家的法律法規,這就是中國卡車和美國卡車之間的差距。我覺得國的卡車設計對我們來說是最好的。
㈧ 汽車是怎麼劃分級別的各個國家都一樣
汽車ABCD級別是如何劃分的
一般來說有A、B、C、D等級車,各國標准各不一樣,我國更是無統一標准,由於德國汽車最先與我國合資並佔領一定市場,多採用德國分級法:
德國汽車分級標准:
A級車包括A0、A00級車,一般指小型轎車;
B級車是中檔轎車;
C級車是高檔轎車;
而D級車指的則是豪華轎車,其等級劃分主要依據軸距、排量、重量等參數,字母順序越靠後,該級別車的軸距越長、排量和重量越大,轎車的豪華程度也不斷提高。
一般來說,A00級轎車的軸距應在2米至2.2米之間,發動機排量小於1升,例如奧拓就屬於A00級轎車;A0級轎車的軸距為2.2米至2.3米,排量為1升至1.3升,比較典型的是夏利轎車;一般所說的A級車其軸距范圍約在2.3米至2.45米之間,排量約在1.3升至1.6升,一汽大眾的捷達、上海大眾的POLO都算得上是A級車當中的明星。
B級中檔轎車軸距約在2.45米至2.6米之間,排量從1.6升到2.4升,近年來,B級車市場逐漸成為國內汽車企業拼殺的主戰場,奧迪A4、帕薩特、中華、東方之子等眾多車型均屬於B級車陣營。
C級高檔轎車的軸距約在2.6米至2.8米之間,發動機排量為2.3升至3.0升,國內名氣最大的C級車非奧迪A6莫屬。
D級豪華轎車大多外形氣派,車內空間極為寬敞,發動機動力也非常強勁,其軸距一般均大於2.8米,排量基本都在3.0升以上,目前常見的D級車有賓士S系列、寶馬7系、奧迪A8和勞斯萊斯、賓利等品牌的車型。
當然,隨著車型的增加以及價格、款式、配置選擇越來越多樣化,A級、B級、C級車的邊緣交叉也會越來越多。例如,有些車型或許軸距屬於A級車范圍,而排量與價格卻與B級車相差無幾。
因此,轎車分級不應過於僵化死板,需靈活處理。
㈨ 每一個國家都有汽車,那麼各有什麼特色呢
每個國家各自的特色有:美系車以粗曠著稱,現在雖然在走向精緻化,但動力足,靜音性好,製造工藝相對粗糙;德系車質量精湛,運動性能好,機械感強;日系車可求小結細致,注重用車實際體驗設計,保守簡單易用,小問題比較少,設計感更貼近人,底盤比較鬆散;法系車底盤質感非常好,簡直完美細節設計很奇葩;國產車和韓系車都是模仿起家,韓系車模仿日本車起家;國產車動力總成水平較低,無論是大馬力燃油發動機還是經濟型發動機與合資車,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