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容量大的飲料便宜
1. 美國快餐店的飲料隨便喝,可為什麼就是有人願多花錢買大杯的
夏天已經是到來,天氣是變得越來越炎熱了,在這樣子炎熱天氣里很多人都是喜歡去買來一些冰鎮過的飲料來喝,喝上一口就可以感覺到整個人瞬間是清爽起來,因為天氣引起的燥熱也是慢慢的消失,在炎炎夏日沒有一瓶冰鎮飲料解決不了的,喜歡喝飲料的人也是非常的多。快餐廳用大瓶裝可樂一杯賣到十幾塊錢,為何還有那麼多人願意消費
還有就是去吃肯德基只是生活中的一種樂趣,偶爾去花費消遣一下是可以的,有的時候當餐廳出新品的時候人們也是喜歡去吃上一次,這就是對快餐的態度了,不是喜歡去吃,而是換種方式感受生活,這也是人們知道消費高還願意消費的原因了。對此你們怎麼看?
2. 可樂為什麼越大瓶越便宜
這是前幾天一個朋友問我的問題——為什麼同樣是330ml,粗罐的可樂賣2.5元,細罐的就要賣3元呢?
這個問題不難,但背後很有意思,今天借題發揮,跟大家簡單分享一些與之相關的營銷知識。
01
飲料為什麼要出細罐?
首先我們來看一看:為什麼不管是可口,百事,七喜還是美年達等,都從以前的粗罐變成了還有細罐?(最早應該是可口可樂,於2016年推出了細罐,也就是摩登罐)
其實,這主要是因為一個行業問題——這些帶糖的飲料,逐漸被人們當成不健康的東西,認為它易導致「肥胖」,所以可口可樂就出了一個看上去更「瘦」的包裝,以期減少人們對「胖」的負面聯想…
別笑!我是認真的,包括可口可樂自己也是這樣說:
圖片來源:可口可樂中國官網
營銷其實就是這樣——你想讓消費者覺得產品大,那你各方面就要做的大,大圖,大字,大包裝;你想讓消費者覺得產品小,那你各方面就要做的小,小圖,小字,小包裝…這樣才能不斷地暗示相應的主題。
甲殼蟲「想想小的」廣告
還是拿可樂來說,為什麼經典可口是紅色,經典百事是藍色,而0度的可口和百事卻都選擇了黑色呢?
這首先有個戰略問題:如果品類繁榮昌盛,那同行之間的確應該各佔山頭,各自為戰。但如果整個品類都出現了危機(被認為導致發胖),那可能還是要回到同一戰線上了——都選擇黑色,因為黑色是最沒有「能量感」的顏色(沒有光的顏色就是黑色),而且還顯瘦…
當然,奧利奧的「超薄系列」跟可樂的「又黑又瘦」肯定是有相似思路的…
與之類似的,其實還有在價格表現方面——如果你想讓消費者認為產品很便宜,那最好就把價格的數字寫得短小一點,別寫的又大又長:
相反,如果你想讓消費者認為打折力度很大,那折扣的數字就應該寫大一點。
說到大小,其實很多商家在標注價格的時候都會犯一個錯誤——把「原價」寫的很小,「現價」寫的很大,就像這樣:
這樣的好處當然很明顯,能讓消費者快速看到實際售價,好有個心理預期…但這樣就不能很好體現「降價」這一信息了。
如果你想體現「降價/實惠」,最好還是把「原價」稍寫大一點,「現價」稍寫小一點。(暗示的意思是:以前很貴,現在很便宜)
說到這,其實還有一個大家都經常犯的錯誤(其實不叫錯誤,只是用的人太多了,以至於消費者對其幾乎無感了),那就是大家標價都喜歡以「9」結尾,暗示它沒那麼貴。比如10塊錢就標9.99,100塊就標99.99等等…
當然,99.99依然是比100.00更好的數字,但它並不是最好的,尤其是當消費者已經看過這么多「9」的情況下…
更好的選擇是把「尾數變小」,尤其是對於高價商品。比如9999.99變成9991.11,這樣消費者就真的會覺得它便宜了很多。
做個小實驗,你看下面兩個數,第一感覺誰更大?
其中的奧秘,你自己再慢慢體會一下吧。
02
為什麼細罐更貴?
知道為什麼可樂要出細罐包裝之後,我們再來看看為什麼細罐更貴。
有人說細罐的成本更高——因為相同的容量,細罐的表面積更大,需要更多金屬。
這當然是因素之一,但我們知道:飲料總體包裝的成本其實只有不到3毛錢,所以這一丟丟的成本增長,根本不可能成為漲價5毛錢的主因。
那到底是為什麼呢?
其實很簡單:
1.不同的價格能暗示它是不同的「新產品」,以此更容易擺脫人們對可樂「易發胖」的舊有印象。
2.商品的價格其實是有(且應該有)歧視的。如果有人願意用更高的價格購買你的商品,那你為什麼不高價賣給他呢?
很明顯——在意身材和健康的人,明顯是對價格不那麼敏感的人。(他們更可能是成人而不是兒童,他們更可能是白領而不是民工)
當然,這種歧視也不能太明顯,你不能明目張膽的拿出老產品說這個要賣你高價,消費者又不是真傻子。你應該換一個新包裝,讓別人覺得這是個「新東西」——新東西有新價格,很合理。
說到價格歧視,其實在機票和酒店方面是最為明顯的。
比如白天的機票比晚上更貴,這明顯就是讓時間更值錢/需求更緊急的人多交點錢嘛;再比如提前很早就定的機票和酒店,就是比當天才定的便宜,這明顯也是讓需求更緊急的人多交錢啊。
也許你覺得這樣有點缺德,其實也要看商家怎麼處理。
比如麥當勞就處理得很好,到處發限時優惠券,其實也是運用了價格歧視——讓價格敏感的人能得到「優惠」,而其他人就老老實實按原價來,商家也有了更大的銷量,所有人都皆大歡喜。
3. 大瓶冰紅茶為什麼叫吊絲飲料
大瓶冰紅茶之所以被稱為「吊絲飲料」,背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消費心理、市場定位、文化現象等**多個層面。這個稱呼既反映了部分消費者對於性價比的追求,也暴露了社會對於不同消費群體的刻板印象。以下是對這一現象的詳細分析:
1. **價格因素**
- **親民定價**:大瓶冰紅茶的價格通常在三到五元之間,相比其他飲料顯得更為平易近人。
- **性價比優勢**:增加一塊錢就能從550ml升級到1L的大瓶裝,這種高性價比是其被稱為「吊絲飲料」的直接原因。
2. **包裝設計**
- **簡單粗笨**:大瓶冰紅茶的包裝簡單,缺乏設計感,與高端飲料的精緻包裝形成對比。
- **容量感知**:大瓶裝的設計讓消費者感覺到更多的實惠,但在公共場合攜帶和飲用可能會讓人覺得不方便。
3. **消費心理**
- **面子文化**:在一些人看來,大瓶裝飲料顯得廉價,不符合追求面子的消費心理。
- **群體認同**:部分消費者主動投入「吊絲飲料」的懷抱,形成了一種特殊的群體認同感。
4. **市場定位**
- **大眾市場**:冰紅茶的市場定位偏向大眾消費群體,與高端飲料品牌的目標市場不同。
- **競爭激烈**:由於生產和銷售門檻相對較低,市場上的競爭較為激烈,這也影響了品牌形象的構建。
5. **健康意識**
- **甜度高**:冰紅茶的口感較甜,糖分含量高,可能不是注重健康飲食人群的首選。
- **健康趨勢**:隨著健康意識的提升,高糖飲料可能逐漸失去一部分消費者的青睞。
6. **消費習慣**
- **家庭消費**:大瓶裝飲料更適合在家中消費,而不是在外在場合。
- **年輕消費者**:年輕消費者可能更傾向於選擇新穎或時尚的飲品,而不是傳統的大瓶裝飲料。
7. **營銷策略**
- **傳統方式**:冰紅茶的營銷方式相對傳統,缺乏創新元素,不易吸引追求新鮮體驗的消費者。
- **品牌印象**:由於營銷策略的影響,冰紅茶可能在消費者心中形成了固定而難以改變的品牌形象。
8. **社會文化**
- **屌絲文化**:在互聯網時代,「屌絲」一詞被廣泛使用,形容那些看似平凡或不起眼的人和事。
- **自我調侃**:部分消費者使用「吊絲飲料」這一稱呼,可能帶有一定的自我調侃成分,表達一種自嘲而樂觀的生活態度。
此外,在考慮到用戶可能對飲料選擇的多樣性和個性化需求感興趣的基礎上,以下是一些建議和注意事項:
- 探索不同品牌和口味的飲料,以滿足不同的消費場景和個人喜好。
- 關注飲料的營養成分,選擇更加健康的飲品選項,如低糖或無糖飲料。
- 了解飲料的生產過程和品牌故事,選擇那些注重可持續發展和社會責任的品牌。
總的來說,大瓶冰紅茶之所以被稱為「吊絲飲料」,是由於其親民的價格、朴實的包裝、大眾市場的消費定位以及消費者對健康和品味的追求等多方面因素的綜合作用。這一稱呼反映了社會消費文化的多樣性和復雜性,也提示著飲料生產商在產品設計和市場營銷上需要更加註重消費者的多元化需求。對於消費者而言,選擇飲料時可以更加註重個人的健康和品味,同時也應該保持開放的心態,尊重不同消費者的選擇和喜好。
4. 為什麼大瓶綠茶才4元
因為小容量包裝的濃度比大容量的高,所以價格貴;有的稱是因為小瓶包裝的成本比大瓶貴;有的則稱,價格不一樣是因為促銷。
大瓶比小瓶更便宜,純粹是超市的一種促銷行為。有時超市為了吸引消費者,提高銷售業績,會拿出一些大眾消費最多的瓶裝飲料做特賣促銷,所以才會出現大瓶比小瓶還便宜的情況。
大瓶飲料比小瓶飲料便宜,可能是市場競爭的結果。大瓶比小瓶可樂便宜是物美超市單方面的主動促銷行為。
大瓶包裝是最好賣的,超市會在節假日主動讓利,但不至於賠本,而是以進貨價平價銷售,以此來招徠顧客、帶動銷售。這個促銷行為,也可能會帶動其他超市也來促銷。
特點簡介:
統一綠茶自1998年在大陸上市,至2003年已成綠茶品類的領先品牌。統一綠茶含豐富茶多酚、氨基酸和維生素,可消除身體中多餘的氧自由基,延緩細胞老化,促進新陳代謝,增強免疫力,是天然的健康茶飲料統一綠茶以「親近自然」品牌主張塑造清新自然的品牌個性,藉各重點城市空中媒體及地面推廣的合力投入,已在消費者心中建立清新的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