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教師為什麼不好靜心
發布時間: 2025-08-15 06:12:00
1. 《怎樣讀懂孩子的心》讀後感
今年暑假,學校發給一本名為《怎樣讀懂學生》的書。這是一本好書,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讀完此書,掩卷而思,最大的感悟是:做好一件事,必須靜下心來學習,沉下心去做。
書中,作者記錄了48個典型的案例,加上自己的「聆聽手記」。這些故事對於一線教師來說,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有心的人將其記錄下來,便成了此書。無心的人則讓那些故事沉澱,漸漸被遺忘在記憶深處。
幾年前,我曾讀過管老師的書。他的經歷,說傳奇是傳奇,說普通也普通。管老師堅持做一件事,做久了,就成了傳奇。然而,這樣的事,每一個普通老師都能做,就看你是否能堅持,是否能沉下心去做。
回顧自己十幾年的教學生涯,頗感感慨。我不會上公開課作秀,不會寫科研論文,也不會在評課時侃侃而談……我唯一的長處,就是能沉下心來做事。一本班刊,一堅持就是十五年;對子一結,就是幾年。其實,這班刊,簡單得很,每名老師都能做,也有很多老師曾做過,比我做得更為精緻的大有人在。只是,能堅持的卻沒幾人。
在教育這條路上,靜心學習,沉心做事,是每一個教師都應該具備的態度。管老師的經歷讓我深感佩服,也讓我明白,只要堅持去做一件事,就能讓它變得不平凡。
教育之路漫長而艱辛,但只要靜下心來,沉下心去做,就一定能夠收獲滿滿。這不僅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能力。
在這條路上,我們或許會遇到許多挑戰和困難,但只要我們靜下心來,沉下心去做,就一定能夠克服一切。
讓我們一起靜下心來,沉下心去做,讓教育之路變得不再孤單。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