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語為什麼和漢語不一樣
A. 日語和漢語這么像卻不屬於一個語系,是為什麼呢
日語雖然借鑒了古漢語,甚至保留了很多古漢語的讀音,但是這只能說是古漢語在語音和詞彙上對日語的影響而已,然而漢語對日語語法的影響是很小的,這就像拉丁語對英語的影響只是停留在詞彙方面而已,拉丁語對英語語法的影響微乎其微。
漢語屬於漢-藏語系,是孤立語(又叫分析語)。日語和韓語同屬阿爾泰語系(爭議很大,一說為孤立的新語系),都是黏著語。說明一下:世界上的自然語言都分為孤立語,曲折語,黏著語。孤立語:詞語的順序決定其扮演的成分,虛詞對句子的意思有很大影響。
(1)日語為什麼和漢語不一樣擴展閱讀:
日本古代不使用漢字,至應神天皇時始自百濟傳入漢字。285年,百濟的漢人博士王仁把中國的《論語》、《千字文》、《孝經》等帶往日本。三國時代以後,漢字、漢文化正式傳入日本之始。
唐代時日本人發明了通行於女性之間的假名,官文為文言文,因此現代日本語受古代漢語影響極大。以昭和31年(1956年)的《例解國語辭典》為例。
在日本語的語匯中,和語佔36.6%、漢語佔53.6%,昭和39年(1964年)日本國立研究所對90種雜志用語進行了調查研究,得出了和語佔36.7%、漢語佔47.5%、西洋語占近10%的結論。
B. 日語和漢語非常接近,為何兩種語言卻不是一個語系
學術意義上官方指定的普通話無非是揉合了滿蒙語素的的一種方言而已。因此,咱們就不討論這些方言和漢語有多相近了,本質上他們存在類別所屬關系而已。對應上存在於7000年前到5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時期。而漢藏語系之中的兩個主要語族,也就是漢語族和藏緬語族大約是在5900年前出現了分流,逐漸演化成了兩個不同的語族。白語是白族的共同語言,又名民家語。白語的使用人口約為120萬。白語主要分布在我國滇池西北的大理州、怒江州、麗江市、昆明市和文山州。白語共有三種方言。
C. 日語和漢語的最大區別在哪裡
漢語是主謂賓,日語是主賓謂.
漢語沒有敬語、自謙語一說,你聽男人女人老人小孩說話,用的語法都一樣。
光從聽兩個人說話,從語法上無法判斷兩個人的身份地位。當然語氣會略微有點不同。
日語,根據你的身份地位性別,使用的語法有很大不同。說的時候千萬別錯位了。不然是很不尊敬的。
漢語是一字多音,一詞多義,搭配靈活。外來語基本都用現在漢語中同樣發音或同樣意思的字詞代替。
日語,一字往往有訓讀和音讀(接近漢語發音),一詞多義情況較少。外來語一律用片假名表示,猛一看,還很難看懂。
總之,日語是不清不楚黏著語,漢語據說是世界上第二難的語言,第一難是阿拉伯語。
日語比英語難的地方是語法特多特煩,比英語簡單的地方是,詞彙量少的多,而且很多漢字在裡面。
D. 為什麼日語漢字讀音不一樣
因為日語漢字讀音分訓讀和音讀,兩種讀法讀音不一樣。
君が愛しくて的愛是訓讀,愛してる的愛是音讀。
日語里每個漢字一般都會有兩種讀法,一種叫做「音讀」(音読み/おんよみ),另一種叫做「訓讀」(訓読み/くんよみ)。
「音讀」模仿漢字的讀音,按照這個漢字從中國傳入日本的時候的讀音來發音。根據漢字傳入的時代和來源地的不同,大致可以分為「唐音」、「宋音」和「吳音」等幾種。但是,這些漢字的發音和現代漢語中同一漢字的發音已經有所不同了。「音讀」的詞彙多是漢語的固有詞彙。
「訓讀」是按照日本固有的語言來讀這個漢字時的讀法。「訓讀」的詞彙多是表達日本固有事物的固有詞彙等。
(4)日語為什麼和漢語不一樣擴展閱讀:
一、音讀詞例:
青年(せいねん)、技術(ぎじゅつ)、戀愛(れんあい)
翡翠(ひすい)、読書(どくしょ)
人(じん,にん)、幸福(こうふく)
日語的人數表示法中,有的用訓讀,有的用音讀。
一人(ひとり)、二人(ふたり)、三人(さんにん)、四人(よにん)、五人(ごにん)、六人(ろくにん)
七人(しちにん)、八人(はちにん)、九人(きゅうにん)、十人(じゅうにん)。
二、訓讀詞彙:
青い(あおい)、術(すべ)、戀(こい)、好き(すき)
読む(よむ)、人(ひと)、幸せ(しあわせ)
在日語的個數表示法中,口語中多用訓讀。
一つ(ひとつ)、二つ(ふたつ)、三つ(みっつ)、四つ(よっつ)、五つ(いつつ)、六つ(むっつ)
七つ(ななつ)、八つ(やっつ)、九つ(ここのつ)、十(とお)。
E. 日語和中文有哪些區別
「日語」和「中文」的區別:
一,「語法」不同:
1. 日語的語序是(主+賓+謂),漢語的語序是(主+謂+賓)
2. 日語的主,謂,賓,定,狀,補,以及時態,時態等,都是靠「助詞」和「結尾詞」表示的。而中文這是靠漢字來表現的。
二,「文字」不同:
日語是(漢字+假名)來表示的,中文則是(全部用漢字)來表示。
三,「語音」不同:
日語有五十音圖。中文有漢語拼音。(母音和輔音,數目,讀音都不相同)
日語和中文,都有漢字,但是漢字的讀音卻完全不同。
四.「日語中有大量的外來語」
雖然,中文中也有一些外來語。但是,相對日語來說,外來語則少得多。
在現代日本社會,人們的生活中,有大量的詞彙,來自外來語(多半是英語),例如:
コーヒー、ドア、ミルク、ソファー、スクール、リラックス、フルーツ、アップル、ミュージック、ショップ、マーケット、プロジェクト、コピー、ランニング、ボール、プール、ナンバリング、ゼロ、パーセント、トイレ、アイライン、クリーニング、ホテル.。。。。等。
F. 中文和日文有什麼區別為什麼日文里有與中文一樣的字,但發音不一樣啊
不一樣。日語里每個漢字一般都會有兩種讀法,一種叫做「音讀」(音読み/おんよみ),另一種叫做「訓讀」(訓読み/くんよみ)。 「音讀」模仿漢字的讀音,按照這個漢字從中國傳入日本的時候的讀音來發音。根據漢字傳入的時代和來源地的不同,大致可以分為「唐音」、「宋音」和「吳音」等幾種。但是,這些漢字的發音和現代漢語中同一漢字的發音已經有所不同了。「音讀」的詞彙多是漢語的固有詞彙。 「訓讀」是按照日本固有的語言來讀這個漢字時的讀法。「訓讀」的詞彙多是表達日本固有事物的固有詞彙等。有不少漢字具有兩種以上的「音讀」音和「訓讀」音。 部分詞例如下:音讀詞例:青年(せいねん)、技術(ぎじゅつ)、戀愛(れんあい)翡翠(ひすい)、読書(どくしょ)人(じん,にん)、幸福(こうふく)訓讀詞彙:青い(あおい)、術(すべ)、戀(こい)、好き(すき)読む(よむ)、人(ひと)、幸せ(しあわせ) 在日語的個數表示法中,口語中多用訓讀。 一つ(ひとつ)、二つ(ふたつ)、三つ(みっつ)、四つ(よっつ)、五つ(いつつ)、六つ(むっつ)、七つ(ななつ)、八つ(やっつ)、九つ(ここのつ)、十(とお)。 日語的人數表示法中,有的用訓讀,有的用音讀。 一人(ひとり)、二人(ふたり)、三人(さんにん)、四人(よにん)、五人(ごにん)、六人(ろくにん)、七人(しちにん)、八人(はちにん)、九人(きゅうにん)、十人(じゅうにん)。
G. 日語和漢語的區別和相似
相似:日語和漢語都應該屬於漢藏語系的,屬於相同的語系。在古代(唐朝)的時候,受到漢文化的影響,大量的古代漢語詞彙隨著漢字由中國東北的渤海國和朝鮮等地被傳入日本。唐代時日本人發明了通行於女性之間的假名,官文為文言文,因此現代日本語受古代漢語影響極大。
不同:
一、使用主體不同
1、日語:文字、書寫方式、書本(紙張等)上的表現方式稱為日文,是一種主要為日本列島上和人所使用的語言。
2、漢語:即漢族的傳統語言,又稱華言、華語,是中國通用語言、國際通用語言之一,屬漢藏語系,與藏語、壯語、侗語、黎語、彝語、苗語、瑤語等都是親屬語言。
二、使用情況不同
1、日語:使用范圍包括日本國全境(琉球地區大部分使用,有原住民使用琉球語,日本不承認琉球語為獨立語言)。
2、漢語:使用人數最多,世界上使用漢語的人數至少15億 ,超過世界總人口的20%,是中國的官方語言,是新加坡的四種官方語言之一,亦是聯合國六種工作語言之一。
主要流通於中國和新加坡、馬來西亞、緬甸、泰國等東南亞國家以及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日本等國的華人社區。
三、語言分布不同
1、日語:主要在俄羅斯,東亞,東南亞,南亞,大洋洲,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南美洲等國家和地區,及歐洲的英國為少數的重要語言。
2、漢語:主要分布的國家和地區是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蒙古、印度尼西亞、越南、緬甸、泰國、寮國、朝鮮、韓國、日本、美國西部各州和夏威夷州等國家和地區。
H. 為什麼日語和漢語文字非常接近但是發音卻是天壤之別
假設一千多年前中國旁邊有個國家說的是英語(沒有黑英語的意思,只是做個假設好舉例子),沒錯,就是「說」英語,他們沒有文字。所以下面的前提是也沒有拉丁字母。終於有一天他們接觸到了中國(或者我們發現了這個國家)。為了交流,更為了學習比他們先進的中國文化,他們覺得沒有文字不行,於是打算學著中國造一種文字出來,現成的漢字就很好。
比如他們說「i feel sad」,i這個發音就用 我 這個字表達吧,feel 用 感 字,sad 用 悲 字。於是他們表達 我很傷心 寫出來就是 我感悲,但是讀起來 還是 i feel sad。
後來發現所有字都用漢字寫起來太累了,而且有的詞不好找漢字,比如 hello,那就用一些筆畫簡單的字,或者直接用偏旁部首之類的表示一些讀音吧。比如ヘ代表he,ロ代表lo,ヘロ就代表hello這個詞吧。這時候好多句子寫起來就簡單多了,比如i feel sad=i'm sad,寫成 我'ム悲。嗯,這時候一個不懂這個語言的中國人也能「讀懂」這句話吧,但是發現讀音還是跟漢語有很大差別。
後來,交流了幾十幾百年,發現中國好多東西他們沒有,比如王侯將相。有時候看他們讀一些字跟我們漢族還是挺像的,只不過因為有些發音他們有困難,或者方言,朝代更替「官話」的改變,聽起來有些出入。這樣一來,這個國家的語言算是成體系了,有表音的符號,有表意的漢字,漢字筆畫多的詞就不用了。總之日語大概也是這么來的,假名啊漢字什麼的,「看得懂但是讀音不一樣」的原因。
I. 日語跟漢語差別大嗎
日語跟漢語差別大。
區別:
一、歷史起源不同
1、日語
日語的起源一直是爭論不休的問題。明治時代的日本人把日語劃為阿爾泰語系,但阿爾泰語系這個說法已經普遍遭到否定,霍默·赫爾伯特(Homer Hulbert)和大野晉認為日語屬於達羅毗荼語系。
西田龍雄認為日語屬於漢藏語系,白桂思(Christopher I. Beckwith)認為日語屬於日本-高句麗語系(即扶余語系),列昂·安吉洛·塞拉菲姆(Leon Angelo Serafim)認為日本語和琉球語可以組成日本語系。
有一種假設認為南島語系、壯侗語族和日本語系可以組成南島-台語門(Austro-Tai languages),即認為三者都有共同的起源。
2、漢語
漢語屬於漢藏語系。漢藏語系起源尚無定論,一說漢藏原始語言源於中國的北方地區,大約六千年前分化形成了漢藏語系的各種語言。另一種假說則認為該語系來自當今中國的西南部四川,大約在一萬年前就已開始分化。漢語是從漢藏語系中分化出的語言之一。
二、結構不同
1、日語
1)固有詞
固有詞是日本民族原來的詞彙,又稱「和語」,主要是日常生活中的動詞和具象的名詞。
2)漢字詞
日語受到漢語的影響很大。在日語里,有語法實意的詞都含有漢字且大部分與實意相關。所以通常懂漢語的朋友,即便不懂日語,看到一個短句也能大概明白意思。不過因為影響日語的是文言文而不是白話文,所以有些詞也不能以現代漢語的角度去理解。
2、漢語
漢語是一種孤立語(分析語),不同於印歐語系的很多具有曲折變化的語言,漢語的詞彙只有一種形式而沒有諸如復數、詞性、詞格、時態等曲折變化。
漢語的語素絕大部分是單音節的(手│洗│民│失)。語素和語素可以組合成詞(馬+路→馬路│開+關→開關)。有的語素本身就是詞(手、洗),有的語素本身不是詞,只能跟別的語素一起組成復合詞(民→人民│失→喪失)。
三、方言不同
1、日語
日語大致可分為東部方言、西部方言和九州方言、又可以進一步分為北海道方言、東北方言、關東方言、東海東山方言、八丈島方言、北陸方言、近畿方言、中國方言、雲伯方言、四國方言、豐日方言、肥築方言和薩隅方言等。
2、漢語
漢語一般劃分為9種方言,各方言又可劃分為多種次方言。國際標准化組織制定的國際語種代號標准ISO 639-3把漢語分為9種一級方言。
閩方言(cdo)、晉方言(cjy)、官話方言(cmn)、徽方言(czh)、贛方言(gan)、客家方言(hak)、湘方言(hsn)、吳方言(wuu)、粵方言(yue)。此外還存在平話、湘南土話等個別語言學分類有爭議的漢語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