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便宜好貨 » 虎河豚為什麼便宜

虎河豚為什麼便宜

發布時間: 2022-05-03 16:14:14

『壹』 日本批准基因編輯河豚上市銷售,與普通河豚有何區別

日本的基因編輯河豚現已上市銷售,它與普通河豚的區別是基因編輯河豚比普通河豚食慾旺盛,體重增長迅速,在同樣的養殖周期內體重能夠達到普通河豚的1.9倍。根據相關專家組的研究確認基因編輯河豚是沒有安全性問題的,因此現已批准上市銷售。

1、什麼是基因編輯河豚?

對於轉基因這個詞大家都非常熟悉,但是基因編輯還是第一次聽到。基因編輯與轉基因是不同的,轉基因是在動物體內導入外源基因,而基因編輯是直接改寫生物體原有的部分基因。此次日本研究人員採用基因編輯技術改變的是虎河豚的食慾有關的基因,通過基因編輯,讓虎河豚的食慾增加,生長周期增快。

『貳』 白子是什麼

01 魚類的精巢

白子也就是魚類的精巢,較常見的有河豚、鱈魚的等,烹調方法多為刺身、火鍋、燒烤。 因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所以被奉為補身極品。

白子(shirako),日語意為“白色的孩子”,其實就是雄性鱈魚、琵琶魚、河豚魚等魚類的生殖腺。在經過烹飪的情況下,魚白會呈奶油和膠狀,因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所以被奉為補身極品。

很多人知道白子是通過《入殮師》這部電影。雖然片中人大部分時間都是面對人類屍體做些嚴肅神聖的事,但讓他們能夠開懷放鬆的卻是面對(料理過的)動物屍體的點滴瞬間,比如吃炸雞的時候。

河豚白子在片中出現在一個關鍵的時點:主人公小林出於社會壓力和心理壓力准備和社長辭職,放棄入殮師的工作。然而,一頓烤白子之後,小林決定不辭職了。

在無常變化中,感恩每一瞬間的喜悅與生命饋贈,這是從事入殮師這樣職業的人所應具有的心態吧。白子作為魚的精巢,算作生命開始的地方,入殮師則是守護在生命終止地方的人。

吃白子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有點小罪惡,但這也是生物法則的一部分,所以社長口中說著“罪惡”,但大啖白子根本沒有要停下來的意思嘛。

社長又教育我們說,要吃就吃最好的!所以你會發現他吃的是高級的河豚白子。除了河豚白子,其實日本人還會吃鱈魚白子、鮭魚白子、鯛魚白子等等。接下來我們聊聊它們到底有什麼不同。

關於什麼白子好吃,霓虹人也有說法:西河豚白子,東鱈魚白子。先看看這兩種。日本人認為河豚白子觸感細膩,鮮美芳醇。幾種白子中,河豚白子的評價最高,價格也最貴。中國古代對河豚白子“西施乳”的美譽也傳到了日本。

不過,說到河豚,大家先會想到會不會中毒的問題,畢竟保持自己活著才是持續饕餮的前提。其實一般來說,河豚的肝臟和卵巢毒性最強,其次為腎臟、血液、眼睛、鰓和皮膚、精巢、肉等部位。

對於不同種類河豚的可使用部位,日本厚生省都給出了明確規定。很多種河豚的白子都是可以食用的,比如被稱為“河豚之王”的大型河豚虎河豚、價格親民的中型河豚真河豚、高顏值的縞河豚(黃鰭東方魨)等。有些河豚的白子有毒,如草河豚、小紋河豚、彼岸河豚等。

河豚多產自西日本,所以上文有“西河豚白子”之說。白子在產卵期最肥美,食用河豚白子的時令是冬季。虎河豚身長80厘米左右,體型較大,出產的白子盛期每個可重達1公斤左右,但中小型河豚的白子會迷你很多。

河豚有野生與養殖之分,現在日本養殖河豚占河豚中產量的90%,吃河豚白子的時候也是以野生河豚白子更為珍貴,天然虎河豚白子當季價格可以達到20000日元/公斤。

除了河豚白子,霓虹國人也很喜歡鱈魚白子。日本常見的鱈魚品種是真鱈(マダラ)、介黨鱈(スケトウダラ)、冰下魚(コマイ)等,其中以真鱈為佳。鱈魚白子也是以真鱈白子為上,真鱈白子又稱“真白”,在京都一帶也稱“雲子”(真鱈白子確實形如卷雲),當季的真鱈白子價格可以達到10000日元/公斤。真鱈體長可達1米,白子的大小通產也比河豚白子大,讓人大快朵頤。

日本鱈魚的主產地在日本東北部,所以上文有“東鱈魚白子”之說。鱈魚產卵季一般在冬季,這也是鱈魚白子的時令。鱈魚白子和河豚白子的長相完全不同。河豚表面光滑,而鱈魚白子表面充滿溝壑,入口後先感受到的是白子表皮的調皮順滑,然後才是白子內部的細膩,不像河豚那樣輕咬開便毫無阻滯,奶油般食感澎湃而來。至於味道,有人認為鱈魚白子比河豚白子的口味略重,略帶生臭味。

北海道盛產鮭魚(サケ,Oncorhynchus keta),秋季捕撈的鮭稱為“秋鮭”,人們會食用其白子。所以,鮭魚白子的時令為秋季。鮭魚白子外型細長,表面光滑。

此外,鯛魚白子、烏賊白子等白子也受到一些日本人的青睞。

白子可以做刺身。稍加汆燙之後,最後用橘醋、淺蔥、辣蘿卜泥調味,入口清爽順滑。做成壽司的話,這么光滑的食材要想老老實實地趴在醋飯上也是艱難,還是做成軍艦卷比較安全,尤以鱈魚白子軍艦卷常見。

另外一種非常常見的白子料理是烤白子。可以鹽烤或者醬油烤。白子表面烤得焦香喜人,而內部依然柔滑無比,味道、質感、溫度都多了些變化。難怪《入殮師》中的社長吃起烤河豚白子就根本停不下來呢。

『叄』 日本的虎河豚相當於中國的什麼河豚

トラフグ ——【虎河豚】
就是 「星弓斑東方魨 」
學名:
Fugu ocellatus

體橢圓形,尾部尖細。吻鈍。口小,端位。頜各具2個喙狀牙板。體裸露,僅背、腹部門中密布小刺。背、臀鰭相對;胸鰭寬短;無腹鰭;尾鰭截形。背側具1鞍狀斑,背鰭基部有1大黑斑。

為近海底層肉食性魚類,以貝類、甲殼類和小魚為食。多棲息於沿海及河口附近。遇敵時吸氣脹成球形,漂浮水面。春季溯河繁殖。幼魚在淡水肥育,翌春入海。個體小,常見體長100~150 mm。血及內臟劇毒,須慎食。血、肉和內臟均可入葯。分布於東南沿海及其江河下游。[

『肆』 河豚能吃嗎

河豚,也叫球魚、充氣魚、膨脹魚、氣球魚,是熱帶海洋中普通的但又有些讓人猜不透的魚類。因為它可以把身體膨脹到原來的二三倍而得名。當它受到驚嚇、打攪或興奮時,它就把水或空氣壓入體內的一個袋子里,以此威嚇敵人,阻止捕食者的進攻。 河豚魚由於要使身體收放自由,所以它沒有肋骨和骨盆,也沒有魚類的流線型體形。河豚屬於四齒類,它鸚鵡般的嘴裡長著四顆牙齒。這有助於它撕碎螃蟹、軟體動物、珊瑚、海膽和海星,但無法幫助美化它那笨拙畸形的外表。在100多種河豚中,許多還是有毒的。 然而在日本,河豚是美食家眼中的上品,盡管它非常醜陋而有劇毒,人們還是用柔軟、細嫩、絲一般軟滑來贊美它,說它是難以形容的美味。 河豚的毒性有多大呢?幾百年來日本人真是冒死吃河豚嗎?根據化學分析,河豚含有河豚毒素,一種比可卡因效力大100倍的麻醉葯,比馬錢子毒25倍。從一隻中等體型河豚中提取的白色粉沫——一片阿斯匹林的1/10大小就可以毒死30個人。一毫克能致人於死地的毒葯只有針尖大小。河豚是人類餐桌上最毒的動物,而且其毒性現在還無葯可解。 某權威人士引用了一次事故來證明河豚的葯力。在那次事故中一個人僅僅吃了一口烤河豚的內臟就昏迷了24小時。一家餐館的老闆描述了吃河豚以後致死的可怕景象:中毒的人思路清晰,但不能說話、不能動,最後不能呼吸。詹姆斯·庫克船長也有過同樣的經歷,他和他的船員只是想嘗一嘗河豚魚卵。庫克在航海日誌上寫到所有人「都感到虛弱、麻木、沒有知覺、嘔吐、出汗」。第二天,他們發現吃了河豚內臟的豬死了。 吃完這最鮮美的東西後能活下來的秘密在於准備工作。河豚可食用的部分是它的肉,只要它沒有受到肝、卵巢、腸、腎、眼睛的污染就可以。有資格烹飪河豚的廚師一定要經過嚴格的訓練,通過嚴格的考試,學徒3年以後才可以開業。 把河豚收拾干凈,去掉有毒的部分後,下一步就要把河豚藝術地擺放在盤子里。河豚的肉要切成極薄的片,在大盤中擺成精美的圖案,讓人一看就覺得這一盤河豚就值450美元。令廚師最丟臉的是他的顧客被人抬出餐館。與此相比,菜沒做好,被顧客退回來,倒並不太重要。 盡管烹制河豚的人受過訓練,烹制時小心謹慎,在過去的20年中,日本還是有200多人死於吃河豚。吃有經驗的廚師做的河豚很少有人死亡,多數死亡事件都是吃了自家沒做好的河豚引起的。其他情況的死亡是由於河豚愛好者為了尋求強烈的刺激而懇求廚師為他們做除去毒素(不保險)的肝和卵巢。盡管吃了這致命毒葯的恢復率為50%,食用內臟往往就成了真正的「最後」晚餐。 1989年河豚最終打入美國,但並不是沒有人反對。紐約一家餐館與美國食品葯品管理局談判了4年才被允許進口河豚。管理局要求只准從下關市進口虎河豚,因為下關市在過去的半個世紀中沒有發生一例中毒事件。 河豚只有在每年10月到第二年3月期間——非交配季節,在除去了一切有毒部分,並說明使用目的後才准許空運到美國。然後對它進行檢查,做化學分析,把它洗凈後速凍起來,供以後4個月食用。允許加工進口河豚的廚師應至少有10年的經驗。 即使經過仔細的清理,河豚體內還會有微量河豚毒素,少量食用會引起輕微的麻醉效果。「河豚醉」的感覺表現在嘴唇輕微發抖,指尖微微發麻,這是吃河豚最愉快的感覺。沒有人認為這種反應會導致死亡。為什麼預定河豚的人那麼多,人們要等上幾個月,花重金(在紐約只有160美元)吃河豚呢?這是冒險品嘗美食呢?(河豚常常被人比做雞肉、蛙腿肉、兔肉或魷魚)還是俄羅斯輪盤賭的東方翻版呢?河豚是像大多數危險食物一樣是強力春葯嗎?或者是不是我們僅想告訴朋友,我們吃了河豚並且依然健在?

『伍』 河豚的毒從哪來

看到過一篇報道,河魨毒由一種叫 嗜鹽弧菌 的細菌在某些條件下分泌產生的。這種細菌廣泛存在於海洋中的貝類和甲殼類生物體內。河魨每年都要回遊大海一次,在洄遊的期間通過大量捕食貝殼而使得自己能夠獲得 嗜鹽弧菌 。然後每次洄遊的時候鹽分的變化會刺激河豚的卵巢發育,因此該細菌就被大量屯積在卵巢中,這也是卵巢毒性最大的原因。河魨產卵不在水草中而是在沒什麼遮蔽物的河堤附近,這意味它們的卵會缺乏隱蔽性。而自保的手段這是通過卵巢中累積的大量毒素附著在卵上面,這樣誰吃誰死,就能夠保證卵的安全了。至於河魨為什麼自己不怕毒,我看到了兩個說法:一個說法是河魨毒需要和某種蛋白結合才能生效,而河魨是剛好沒有這種蛋白所以免疫了--然而河魨以外的大部分動物都有這蛋白。另一個說法則是河魨毒是TTS神經毒素,這種毒素能夠堵住細胞的鈉離子通道,也就是會造成神經麻痹,然後讓中毒者呼吸衰竭而亡。至於河魨自己的鈉離子通道為什麼不會被堵住,這個說法說因為河魨的細胞產生了突變,使得其不會被tts給堵住。

熱點內容
保利芳園為什麼便宜 發布:2025-05-18 04:11:20 瀏覽:483
硬的東西吃下去胃會痛為什麼 發布:2025-05-18 03:35:03 瀏覽:87
為什麼喝酒很長時間後會吐 發布:2025-05-18 03:34:22 瀏覽:660
抖音直播的tb為什麼那麼便宜 發布:2025-05-18 03:34:19 瀏覽:90
為什麼說用電腦交作業更方便 發布:2025-05-18 03:29:31 瀏覽:940
為什麼軟體都用不了網 發布:2025-05-18 03:25:47 瀏覽:576
父子之間為什麼搞不好關系呢 發布:2025-05-18 03:23:43 瀏覽:716
手機為什麼不能代替對講機 發布:2025-05-18 02:56:09 瀏覽:137
為什麼小米門鎖開門時故障 發布:2025-05-18 02:44:22 瀏覽:564
為什麼微信聽語音手機會關機 發布:2025-05-18 02:37:55 瀏覽: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