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便宜好貨 » 為什麼單位交社保不一樣

為什麼單位交社保不一樣

發布時間: 2022-05-07 13:55:39

『壹』 請問為什麼社保不同地區繳費比例不一樣啊

社保不同地區繳費比例不一樣是因為主要是由各省市上年度城鎮在崗職工月均工資和上年度工資總額為基數。
同省不同市的社保繳費基數不是一致的,社保基數是按照職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所有工資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額來進行確定。社會保險繳費基數是計算用人單位及其職工繳納社保費和職工社會保險待遇的重要依據,有上限和下限之分,具體數額根據各地區實際情況而定。可以看下五險一金繳費比例 :
1、養老保險單位20%個人8%,全部劃入個人帳戶;
2、醫療保險繳費比例為單位10%,個人2%+3元 ;
3、失業保險繳費比例為單位1.5%,個人不繳 ;
4、工傷保險根據單位被劃分的行業范圍來確定它的工傷費率個人不繳 ;
5、生育保險繳費比例即單位0.8%,個人不交錢。非工作所在地戶口的沒有這個,所以非工作所在地戶口的最多隻有「四險一金」;
6、公積金繳費比例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選擇住房公積金繳費比例。單位和個人分別承擔最高不超過12%的公積金。 五險一金的繳納額度每個地區的規定都不同,基數是以工資總額為基數。有的企業在發放時有基本工資,有相關一些補貼,但有的企業在繳納時,只是基本工資,這是違反法律規定的。具體比例要向當地的勞動部門去咨詢。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二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

『貳』 企業社保跟個人社保基數相同,為什麼交的錢不一樣

養老保險中的12%進入養老保險統籌基金,用來支付養老金、喪葬費、撫恤金等;醫療保險中的7%進入醫療保險統籌基金,用來支付醫保人員的醫療費用。
個人獨立繳費跟在企業繳費一樣,大頭進入統籌基金,只不過在單位交金,是單位負擔部分進入統籌基金;而個人獨立繳費,進入統籌基金的也是自己交的錢而已。
上海的情況更可怕,靈活就業人員的繳費比例為44%,其中養老30%,醫療14%。同樣只有8%進入養老保險個人賬戶,2%進入醫療保險個人賬戶(不過,上海的醫保個人賬戶還多了一部分統籌基金劃入的錢)。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叄』 同一地區,不同公司,社保繳納基數一樣,為什麼公司交的不一樣

摘要 您好,公司可以按自己的意願選擇繳費基數,可以按社保的最低基數繳費,也可以按公司的真實公司工資繳費,不同公司繳的不同有兩種可能,一個公司按他原單位的基本工資繳費,一個公司按社保的繳費基數線繳費。

『肆』 勞動合同單位和繳納社保單位不一致

只要是單位正常繳納的就是合法的,社保繳納單位與勞動合同單位不一致,很大的弊端就是發生工傷會賠不了,所以最好還是一致好點,根據有關規定,新成立的企業應當自成立之日起30日內,持營業執照或者登記證書等有關證件,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
法律分析
如果流量遠遠低於保證精確度的最小流量,將導致無輸出(如渦街流量計)或輸出信號被當作小信號予以切除(如差壓式流量計),這對供方來說都是不利的,有失公正。為了防止效益的流失,對於一套具體的熱能計量設備,供需雙方往往根據流量測量范圍和能夠達到的范圍度,約定某一流量值為「約定下限流量」,而且約定若實際流量小於該約定值,按照下限收費流量收費。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可以根據需要設置計量檢定機構,或者授權其他單位的計量檢定機構,執行強制檢定和其他檢定、測試任務。執行前款規定的檢定、測試任務的人員,必須經考核合格。這一功能通常在流量顯示儀表中實現。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根據本地區的需要,建立社會公用計量標准器具,經上級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主持考核合格後使用。企業、事業單位根據需要,可以建立本單位使用的計量標准器具,其各項最高計量標准器具經有關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主持考核合格後使用。計量檢定工作應當按照經濟合理的原則,就地就近進行。計量檢定必須按照國家計量檢定系統表進行。國家計量檢定系統表由國務院計量行政部門制定。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七十二條 社會保險基金按照保險類型確定資金來源,逐步實行社會統籌。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

『伍』 不同單位交的社保性質有區別嗎

區別一:交的險種個數不同,單位交5個險種,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個人交3個:養老、醫療、失業。剩餘2個只要求單位交,不用個人交。
區別二:繳費比例不同:社保都是按照一個基數,然後按不同的比例交,單位繳納比例比較高,個人交的比例比較低。比如基數1000,養老保險單位交18%,就是180塊,個人只需要交8%,就是80塊。
區別三:用途不一樣。企業交的部分用於社保基金統籌,基本是拿去發給現在需要的人,如果是養老保險,單位交的錢就是給社保拿去發給現在退休的人員的退休金了。而個人部分則是存在自己的賬戶裡面,會有利息。比如醫療保險個人交的部分,就存在個人的醫保卡中,用來門診購葯等消費。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陸』 為什麼我每個月社保繳費的基數都不一樣呢

因為職工社保繳費,是按照當月用人單位申報的工資為基數繳納的,單位申報的工資應當以用人單位應當工資為准,應發工資低於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60%的名義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60%為基數;高於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300%的,以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300%為基數。

五險一金交多少取決於繳費基數和繳費比率兩個因素,也就是說,五險一金繳納金額受繳費基數和繳費比率兩個因素影響。其中,繳費基數是職工上個年度月均工資,但不能超過當地平均工資的三倍,也不會低於當地平均工資的60%;而繳費比率全國各統籌地規定不同。

五險一金費用交下來,個人繳費佔到職工工資的11%左右,公司繳費佔到職工工資的25%左右。五險一金分為公司繳費和個人繳費,公司繳費進入統籌賬戶,個人繳費進入個人賬戶。工資基數是按照國家統計局規定的統計口徑來的,只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加點工資和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六部分。

『柒』 我的社保繳費與同單位的員工為什麼不一樣;但工資是一樣的

很多粉絲關心一個問題,兩個人在同一個單位,同樣的工資,為什麼社保繳費不一樣,養老金也不一樣?

其實,很多人不知道,社保繳費這裡面其實大有玄機,不知道會吃虧,不了解的話就會成為養老金低的那個人。

大家好,我是社保專家思之想之,按照規定,職工養老保險繳費基數是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按理說,工資一樣,社保繳費應該一樣,不過企業會有很多種神奇操作,會讓你的社保繳費不一樣。

一是只按照你的基本工資標准來申報繳納社保。
工資往往分為基本工資和績效工資,有的企業為了減輕社保負擔,只按照你工資裡面的基本工資標准來繳納社保。

雖然說你們的最終工資水平一樣,但基本工資水平可能是不一樣的,如果有的人高,有的人低,那麼自然社保繳費也會有高有低。

舉個例子,兩個人工資都達到1萬元,但一個人的基本工資是6000元,你的基本工資是5000元,由於你的基本工資少一些,所以社保繳費也會少一些,自然退休的養老金就要少一些的。

二是有的企業會給員工申報不同的社保繳費基數。
現實生活中,很多企業為了減輕社保負擔,不是按你的工資來申報繳費,而是是給員工按照最低60%的社保下限申報繳費的。

可能企業給你申報的是60%的社保繳費基數,給其他同事申報的是80%或者更多,此時也會造成了社保繳費的不同。

如果給你申報的是最低繳費基數,而你的同事繳費基數更高一些,那麼他的養老金自然就會比你要高的。

三是用工性質不一樣也會導致社保繳費不一樣。
如果一個人是勞務派遣工,那麼他的社保繳費是由勞務派遣公司來繳納社保的,而不是由用工單位來繳納社保。

如此一來,一個人是企業正式職工,一個是勞務派遣工,那麼社保繳費也是不同的,盡管工資一樣。

所以大家一定要時常查看自己的工資條,核定一下自己的社保繳費基數是否正確,不要因此吃了虧。

如果企業沒有給你如實申報社保繳費基數,你一定要保留證據,首先是可以跟人力溝通的,以後是可以維權的,要求補繳的。

更多社保問題,關注思之想之。歡迎點贊、轉發打賞。

『捌』 企業社保跟個人社保基數相同,為什麼交的錢不一樣

摘要 你好,因為企業和個人的繳納比例不一樣,因此交的金額不一樣

『玖』 社保個人交與單位交有什麼區別

社保個人交與單位交有保險的范圍的不同,繳費的比例不一樣,強制性不一樣的區別。
具體區別如下:
1、二者之間的保險的范圍的不同,單位交社保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五險一金;
2、二者的繳費的比例不一樣,單位交社保和個人交社保都是根據上一個年度員工的社會平均工資來確定繳費的基數的,但是在城鎮職工的社保費用大部分都是單位承擔的,個人交社保的部分佔一般工資的百分之十;
3、二者間的強制性不一樣。單位繳納社保是法定的義務。
農村醫療保險,是我國社會保障的一部分,農村醫療保險,可以使廣大農民享受到農村醫療保險的實惠,同時也是社會保障的一項重要內容,更是我國經濟建設的重要環節之一。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條 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第十二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
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第七條 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負責全國的社會保險管理工作,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有關的社會保險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的社會保險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有關的社會保險工作。

『拾』 每個公司幫交社保的比例都不同嗎

每個公司幫交社保的比例是不同的。
社保基本分高、中、低三個檔次,單位為員工繳納什麼檔次的社保是由單位根據自己單位的實際情況自己決定,沒有硬性規定,所以每個公司為員工繳納的社保比例也不相同。
一般單位社保繳納比例如下:
1、如果是養老保險,則單位繳費比例佔20%,個人繳費比例佔8%;
2、如果是醫療保險,則單位繳費比例佔10%,個人繳費比例佔2%;
3、如果是失業保險,則單位繳費比例佔1%,個人繳費比例佔0.5%;
4、如果是生育保險,則單位繳費比例佔1%,而個人則採用不繳費措施;
5、如果是工傷保險,則單位繳費比例佔0.5%,個人不進行繳費。
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未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其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五十七條 用人單位應當自成立之日起三十日內憑營業執照、登記證書或者單位印章,向當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十五日內予以審核,發給社會保險登記證件。
用人單位的社會保險登記事項發生變更或者用人單位依法終止的,應當自變更或者終止之日起三十日內,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變更或者注銷社會保險登記。
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民政部門和機構編制管理機關應當及時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通報用人單位的成立、終止情況,公安機關應當及時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通報個人的出生、死亡以及戶口登記、遷移、注銷等情況。

熱點內容
為什麼種的牙顏色那麼假 發布:2025-05-16 20:03:07 瀏覽:699
蘋果手機為什麼比高配還流暢 發布:2025-05-16 20:01:42 瀏覽:996
孩子感冒好了後為什麼咳嗽 發布:2025-05-16 19:36:35 瀏覽:818
淘寶為什麼不顯示 發布:2025-05-16 19:31:20 瀏覽:619
屬兔87為什麼找不到愛情 發布:2025-05-16 19:19:13 瀏覽:850
為什麼老人晚上會突然身上發癢 發布:2025-05-16 19:12:29 瀏覽:614
為什麼原裝屏顏色比較淡 發布:2025-05-16 19:12:28 瀏覽:977
為什麼男人活著要有尊嚴 發布:2025-05-16 19:11:42 瀏覽:67
男生戀愛為什麼會小心翼翼 發布:2025-05-16 19:11:38 瀏覽:702
為什麼晚上睡不著覺吃不下飯 發布:2025-05-16 19:05:26 瀏覽: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