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日本汽車比國產便宜
① 國產車和日系車相比,哪個更好
雖然很多人在我買車之後都會說哼,花了20萬買個國產車有意思嗎?但是你要知道中國的某些技術是沒有國外好,發展的比較晚,這是硬傷。那國外的技術為什麼好?是因為有人為他們的技術買單。技術是靠積累的,不是靠中國加油一句話就起來的以前買車的人可能會有10萬以內買國產的這種想法,現在很多消費者已經能夠接受價位更高的國產車型,目前十五萬以內的國產車型占據的市場銷量比較還是很高的,甚至像紅旗HS55這樣的新上市車型,價位已經突破了18萬。
十幾年前奇瑞生產的車子至今大有人在開,似乎開的好好沒有什麼小毛病,怎麼現在技術進步了,製造工藝提高了反而問題多了不成?有些人花高價買了低質合資車心有不甘,整天黑國產車,似乎內心才能平衡。也讓蘋果生產類似小米千元機試試,用不了三天就保准罵娘。可能有人說國產車質量不好,但如今都是流水線生產,質量上的差距不大。為什麼感覺上國產車用了幾年,就有小毛病,原因還是在維保,國產車往往在維保上差點。
② 為什麼車子外國便宜中國貴
我們國家稅收和貿易保護主義是最嚴重的,在俄羅斯一台普拉多算下來也就和我們人民幣10來萬,還是純進口,而在我們國家呢40多萬,頂配的差不多60多萬,看看現在的油價全部被中石化中石油壟斷,就算他們賣你50元一升你也得加,在美國人家的100兆寬頻費,一年也就200美元,而我們的寬頻費一年差不多2000元,貿易保護所帶來的結果就是把我們老百姓的錢包全部掏空,讓我們老百姓手裡的錢變成廢紙。
另外,4S還有退稅,17的稅點其實就11左右。豐田出口到中國理論上在日本國內也會有返稅。44的落地價,這個環節里,國家拿走了關稅5萬,增值稅7.75,消費稅和4S的一些稅費,嚯嚯,一輛落地44萬的車,如果4S依法納稅,國家收到所繳稅費20萬,4S毛利12萬,表面凈利潤6萬,企業所得稅40個點,還需要繳納城市建設費和教育附加費等,那些消防,安檢就不說了。所以理論上到最後國家收到的絕對要高於20萬。既然買車的錢里含了那麼高的稅,為什麼上牌前還得交購置稅,交完購置稅還有車船使用稅,所以買回來的車才會比別的國家高那麼多!
③ 國產車和日系車的差距有多大
要比國產車和日系車的差距在哪裡,先要把車分為幾個部分,然後日系車呢也分為兩個種類一個是原裝進口的一個是合資國產的。
普遍的比較來說首先從車的外觀來看:日系車比較新穎外型設計上也比較上檔次,包括車漆的質量相比國產車也要高級一些。包括車燈和輪胎國產車往往只學了皮毛而沒有學習到精髓。再說內飾國產車配置上現在並不差甚至更加高檔,但在人性化設計和細膩程度上還是遠不如日系車。再說汽車的硬體配置比如發動機相信大家都知道這是國產車的軟肋,也是問題的源頭,國產車之所以返修嚴重和發動機的技術不過關有很大的關系。油耗方面就更不用說了,日系車在所有車裡面也是佼佼者,但相對車的抗碰撞能力日系車又不是國產車的對手,這是日系車的軟肋。而且在空間方面國產車也占盡了優勢。
國產車目前的發展狀態是瘋狂的模仿,雖然說模仿也是好的進步途徑去但如果一味的模仿而沒有自己獨立的思路也是無法贏得市場的。日系車追求人性化的設置以及細膩的加工和使用的成本都考慮到了各方面的技術都很完善,而我們國家產的車還處在剛起步的狀態,但願我們的國產車不要一味的模仿和追求眼前短暫的利益,在汽車的實用和質量上多下功夫,而不是只顧眼前的銷量。希望我們的國產車銷量靠的不是降低成本和銷售價格來吸引國人,讓我們決定買國產車的原因就是質量好,開得住。讓我們有一天也可以沒有後顧之憂的去選擇國產車。
④ 都說日系合資車質量好,為何國產車和日系合資車的差別這么大
目前,越來越多的人喜歡買日系合資車。小編對於這個現象很不能理解,作為一個中國人,為什麼這些人不支持國產,要去購買日系的合資車呢?國產的小轎車也不差呀?
造車材料的差距。日本等一些國家在一些汽車的原材料上從不吝嗇,他們願意花大價錢從海外進口一些發動機的原材料。所以,他們發動機上面的數據很精確,幾乎沒有什麼次品。這也是一個原因為什麼日系合資車的價錢比國產的貴。
其實,國產的產品也不差。只要國產的企業開始重視發動機的發展,願意投資汽車的發展。可以在國產汽車企業進行生產線還有生產材料的改革,國產的汽車一點也不差,這些差距也會逐步減少。
⑤ 20萬的預算買國產車好還是買日本車好
我的建議是,如果買燃油車,就買3年內5萬公里以內的二手車,省去購置稅,也可以買比自己預算高一個級別的車型,如果考慮新能源車,就買新車,新能源車不需要購置稅 日本的速騰保值率相對高一點,但是新車的特權也是少的可憐,甚至加價,所以哪個重哪個自己掂量。20萬以下有好多車可以選擇。
現在這個價格在這兩款車的轉售價值中排在第一位,當然如果大眾瑪鋼的轉售價值能達到百分之六十,就是可能相對於日系的幾個百分點,也不多,如果是我建議以質疑為主,我會推薦accord或者camry,考慮如果預算不夠亞獅或者菱智才是正確選擇。買車不是為了保值。現在很多20萬以內的國產車選擇都很好。雖然和合資車有差距,但是一直在追趕。
20萬起,推薦豐田車,不激進,保養便宜,吃92號油,省心,年輕人建議阿什卡納西,帕薩特,瑪格坦,動力不失望,比日系車有質感,結合自己的交通環境,20萬是努力,可以考慮亞洲范圍內的龍蓋版才能買到,所以凱美瑞。除了豐田和馬自達,其他日系車都有明顯的缺點,而且那點優勢也不在點上。
⑥ 日系車和國產車,哪個更好
個人認為日系車和國產車,沒有哪個是更好的。因為價錢不同檔次不同,所以我是建議10萬以內買國產車10萬以上買合資車,那麼為什麼這么說呢:
一說到國產車很多人可能就會一句質量不行或者覺得品牌不夠面子什麼的。其實不為其,早期的國產車確實在質量和可靠性方面一直處於落後的技術水平,導致整車的故障率偏高和性能較差油耗偏高等現象。
早期的國產品牌可以說大多都是抄襲國外品牌而來如發動機底盤變速箱,就汽車核心技術一台三菱發動機就像奶媽一樣,養活大半個的中國汽車企業。因為可靠穩定三菱的技術至今還有在用,不過當時技術放到現在真的是老過時了。
10萬以上買合資車,10萬以上的合資車就不一樣了,一般的家用配置基本上都有,而且三大件技術更先進成熟穩定,空間夠用品牌影響力大有面子。而10萬以上的國產車,由於三大件技術含量有限 除了大配置更多以外 沒有什麼比較亮的點。而且就算你買個30萬的國產車在別人眼裡也許還不如20萬的合資車有面子,只能說我們的思想觀念就是如此。
⑦ 國產車對比日系車,日系車輸在哪裡,為什麼都不買日系車了
隨著國內汽車行業的不斷發展,國內汽車與合資汽車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小,甚至在某些方面也可以超越合資汽車。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喜歡國內獨立品牌,獨立品牌產品性能質量越來越好,消費者越來越願意選擇獨立品牌作為交通工具,雖然他們在高端車型上沒有多少突破,但可以預見,獨立品牌將慢慢進入國際舞台,也將完全改變,消費者對獨立品牌的偏見。如果買車,首先排除國產車、德系車、日系車的首選,然後考慮美系車。不要否認,這是大多數人在中國選車的意願。
從流行的市場陣營(品牌影響力、認可度、市場體系、所有權等)的角度來看,德國和日本無疑是一線陣營,品牌基礎非常深厚,短時間內沒有追趕的跡象。美國系統是1.5線陣營不如德日系,但比韓法系好。從過去兩三年的市場表現來看,除了個別車型外,如果拋開品牌感受,20萬以下的車型,獨立品牌龍頭企業的產品不亞於合資品牌,可以作為關鍵選擇。這是一個令人鼓舞的現象,基本上是類似的產品實力。價格在60%左右,耐久性和調整沒有問題。然而,對於超過25萬或30萬的車型,獨立品牌仍然需要時間來追趕。
⑧ 家用汽車生產成本是多少為什麼國外車比國內便宜好多比如美國車就很便宜
其實這個問題要看
一,如果是同款車型,比如說寶馬5系,就分國產和進口,那當然是進口的要比國產的貴。主要原因是高額的關稅。
二,如果說同類車型,由於中國的稅收是可以重復征稅的,比如鋼板,它是由鐵礦石來的,但是就是一塊鐵礦石,在由鐵礦石加工廠鋼板,再賣給車企的過程中就被征稅了好幾次稅,那當然這就造成了成本的提高,買的車也就貴了。還有就是銷售策略,中國的車企真的基本上就是在賣車,售後服務不是十分的看重,他們看重的是賣車帶來的直接收益;但是國外看中的是由售後帶來的附加利潤。最簡單的例子就是現在國家開始由原始的賣地支撐財政,慢慢探索到房產稅這種可以收個N年的財政收入來源上來了。
⑨ 國產車日系車質量好,為什麼價格比日系車低
到目前為止,很多朋友對於國產汽車,還有非常深的成見,認為他們就是技術差,質量差的代言人,但是用語言再怎麼去辯論,還不如用事實去證明一次,我們就特意去研究了一次國產車的成本,很多朋友看完了之後都怪自己眼瞎了。
而且還有使用其他公司技術,所付出的專利成本費用以及營銷費用,而且還有稅收也不少,一輛車如果在十幾萬,光交稅都在幾萬塊錢了。
大家看完了之後,才覺得我們是錯怪了國產汽車,因為我們只看到了表面上的價格,卻看不到他們一直投入的資金,其實他們的成本也不低。
⑩ 日本車與國產車有什麼區別
1、日系車和德系車比較起來安全性要稍微差一些,要知道只要是馬路上日系車和德系車相撞,受傷的總是日系車。
2、不管日系車還是日本的其他產品,在海外生產的質量都不如在他們自己國家的好。
3、如果和國產車相比,日系車的優點就是名氣稍大一些,畢竟國產車近幾年才壯大起來,但是國內日系車都是在國內生產組裝的,卻有很大一部分的成本用來支付專利稅。所以車的價格也要高一些。
4、國產車名氣雖低但質量現在不比外國車差,因為外國車所用的全球各地生產的零部件,國產車也在用,資源共享了。還有就是便宜,售後服務比較到位。最重要的是支持了民資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