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保個人賬戶為什麼不一樣
❶ 醫保卡繳費金額和劃入金額不一致,怎麼回事
摘要 醫保卡繳費金額和劃入金額不一致,是因為在職工醫保賬戶分為統籌賬戶和個人賬戶兩部分,個人繳費佔2%,公司繳費佔8%,通常公司繳費部分會劃入統籌支付的范圍內,是看不到的。
❷ 為什麼同一個單位,醫保反入賬戶錢不一樣啊
醫保是根據每個人的工資收入情況進行扣繳和入帳的,不是同一個單位,入帳戶的錢一樣。
❸ 醫保余額和繳費金額對不上怎麼回事
首先,醫保是包括個人賬戶和統籌賬戶的,其次,醫保保費是由單位和職員共同繳納的。而進入醫保個人賬戶的錢,則是個人所繳納的部分,單位繳納的部分則是進入到了醫保統籌賬戶中,因此會出現醫保賬戶余額和繳納的保費不一致的情況。此外,如果是靈活就業社保,則個人繳納的醫保保費會全部進入醫保個人賬戶中,統籌賬戶則沒有進賬。 社保繳費如果是單位繳費,查到的僅僅是個人繳納的進入個人賬戶的那部分,單位繳納的那部分進入社保基金統籌了,與個人無關,因此就是不一致。 即是以個人名義社會參保,個人繳納的總額也只有約1/3進入個人賬戶,其他約2/3進入社保基金統籌。社保基金統籌四種模式:
1.收現付社會統籌制模式
由社會保險機構為退休人員需支付退休養老金的總額進行社會籌資,即由單位和在職職工個人、(或全部由單位)按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繳納保險費。以支定收,不留積累,養老保險的負擔是代際之間進行轉移,即由在職職工一代人負擔已退休職工一代人的養老費用,在職職工本人則由下一代人負擔。為什麼醫保賬戶余額跟繳
社保繳費如果是單位繳費,查到的僅僅是個人繳納的進入個人賬戶的那部分,單位繳納的那部分進入社保基金統籌了,與個人無關,因此就是不一致。 即是以個人名義社會參保,個人繳納的總額也只有約1/3進入個人賬戶,其他約2/3進入社保基金統籌。
社保基金統籌四種模式:
1.收現付社會統籌制模式
由社會保險機構為退休人員需支付退休養老金的總額進行社會籌資,即由單位和在職職工個人、(或全部由單位)按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繳納保險費。以支定收,不留積累,養老保險的負擔是代際之間進行轉移,即由在職職工一代人負擔已退休職工一代人的養老費用,在職職工本人則由下一代人負擔。
此模式的主要特點是:費率調整靈活;社會共濟性強,易於操作,不存在基金受通貨膨脹和利率波動的威脅,具有通過再分配達到公平為主導的特性。
2.社會統籌部分基金積累制模式
是在社會統籌籌資框架內建立部分基金積累,一方面對已經退休者的養老金繼續實行現收現付,一方面為應付退休高峰期預籌部分積累基金,實行「以支定收,略有結余,留有部分積累」的原則,在現行統籌率基礎上適當增加幾個百分點,作為長期統籌調劑使用的積累基金。
3.個人賬戶儲存基金制模式
該模式是從職工開始參加工作起,按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由單位和個人繳納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作為長期儲存積累增值的基金,其所有權歸個人。職工到法定退休年齡,按個人賬戶積累總額(包括保險費本金和利息)以養老年金方式逐月發給個人
此模式的主要特點是將自我保障融入社會保險,激勵機制強,透明度高,利於監督管理,能形成預籌基金,長期積累增值,個人為將來作出長遠保障,具有以效率為主導的特性。
4.金積累制模式
社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
其核心是引進了個人賬戶儲存基金制的機理,積累基金建築在個人賬戶的基礎上,同時又保持了社會統籌互助調劑的機制。單位繳納的保險費大部分統籌調劑用於支付已退休人員的費用,職工個人繳納的全部保險費和單位繳納統籌保險費的一部分一起進入職工個人賬戶。
這種模式由於建立了養老金個人賬戶,具有激勵機制和監督機制,同時也保留了社會統籌互濟的優點,集聚了個人賬戶儲存基金制和現收現付社會統籌制兩者的優點,防止和克服了兩者的弱點和可能出現的問題。從理論上看這種模式是優點大於缺點,是中國養老保險改革中探索的一種新型模式。
❹ 靈活就業醫保交的一樣,為什麼劃入的錢不一樣
摘要 親,這是因為不同地區,不同年齡的人,劃入個人賬戶的醫保費比例是不一樣的。
❺ 金醫保個人賬戶和社保中醫保賬戶不一樣怎麼回事
摘要 首先,醫保是包括個人賬戶和統籌賬戶的,其次,醫保保費是由單位和職員共同繳納的。而進入醫保個人賬戶的錢,則是個人所繳納的部分,單位繳納的部分則是進入到了醫保統籌賬戶中,因此會出現醫保賬戶余額和繳納的保費不一致的情況。
❻ 醫保實際交費和到賬的金額總是不同,這是為什麼
我們正在參加單位的過程中,所以收入的單位會給我們繳納相應的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每個人的工資成本標准都是根據他們的工資待遇而定,區別於60% ~ 300%的繳費標准養老保險,所以基本上每年調整一次,所以工資收入水平越高,所以基本上這就是相應養老保險的繳費標准會更高。醫療保險的費用基本上是按照去年社會平均工資的標准來支付的,但是醫療保險的費用,它是按照8%來支付的,作為一個企業單位,需要承擔6%的費用標准,所以個人是需要承擔2%的費用標准,就是說我們個人這樣假設的繳費標准基本上是完全一致的,因為醫療保險本身就是選擇8%,這8%是一個固定不變的繳費數額,就是這個高檔對應地方的繳費標准。
但是有一件事是肯定的,我們在享受醫院報銷的過程中,醫保報銷的比例是一樣的,醫保報銷的比例是根據醫院的不同級別來報銷的,一般起步70%,最高不超過90%,所以享受的報銷比例,年齡沒有考慮在內。主要考慮的是不同醫院的報銷比例不同。實際上,三級醫院的報銷比例較低,可能從70%以上開始。
❼ 為什麼醫保劃入個人賬戶的金額不一樣
這是因為不同地區,不同年齡的人,劃入個人賬戶的醫保費比例是不一樣的。
大家好,我是社保專家思之想之,每個人的醫保繳費金額一樣,為什麼劃入到個人賬戶的金額不一樣呢?
年齡不同返還比例不同
參加職工醫療保險,個人繳費全部到個人賬戶,其中單位繳費的一部分也會返還到個人賬戶。
雖然說你們的醫保繳費金額一樣,但是如果年齡不一樣的話,劃入的醫保費比例也會有區別。
以北京為例,對於在職職工,35周歲以下的,單位每月返還繳費工資的0.8%到個人賬戶,35周歲以上45周歲以下的每月返還1%,45歲以上沒有退休的人員每月返還2%。
對於退休人員,70歲以下退休人員每月返還97元,70歲以上退休人員每月返還107元,均是扣除了3元的大額互助。
以上海2019年的政策為例,對於在職人員,個人繳費部分全部計入,同時單位繳費35歲以下定額計入210元每年,35-44歲定額計入420元,45歲以上定額計入630元。
對於退休人員,個人不用繳費,74歲以下退休人員,每年定額計入1680元,75歲以上定額計入1890元。
此外,有的地方對於退休人員醫保費的返還是跟養老金掛鉤的。
比如無錫對於企業退休人員來說是劃入全年養老金的7%。因此,每個人養老金不一樣,劃入的醫保費金額也是不一樣的。
可見,一般來說,年齡不同會導致每月劃入醫保費金額的不同,其實這是合理的,因為年齡越大,越容易生病,越需要更多的醫保費。
❽ 交社保是統一的,為什麼醫保卡打錢卻不相同
您好,醫療費劃撥除了按繳費總額外,還按年齡段,年齡不同劃撥不同,35歲以下按繳費總額的2%、35--45歲按2.2%、45歲以上按3%劃撥,因此就會出現資金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