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陳式太極練法多不一樣
❶ 為什麼每個陳氏太極拳24式不一樣啊
不用在意這個,幾乎所有的太極拳,從內涵角度看,它的前面幾式都是相似的。 按我個人體會,前面幾式其實本身就包含了太極拳的基本道理。
雖然說太極拳中每一招每一式都是有用的。沒有無用的招式。 不過24式,23式,22式,19式,類似這樣的編排都是可以的。 都是太極拳師傅結合自己理解給初步者編寫的一些簡化套路,方便對太極拳的練習。
雖然套路不一樣,不過拳理上相同的。 如果你能夠有機會跟著某位明白的師傅學一遍,無論學哪一套都是可以的。
不建議自學。太極拳學習,除非你能夠放寬心態,放低對自己的要求,慢慢練習,否則千萬不要自學太極拳。
如果能夠學好太極拳,即使只學前4式,也足夠了。從金剛到單鞭,打完就感覺很舒服。不過太極拳的全套路中有很多的步法。 所以建議你還是從83式學起。 太極拳的擒拿,摔,身法,步法都是精華。仔細揣摩,還需要多多實踐。
初步太極拳就一定要養成良好的步法,身法的習慣。練習前要有足夠的熱身運動。先求輕柔,舒展,求松。
❷ 陳氏太極拳的練法和打法
所有內家拳中的拳法練法主要是各家內家拳的基本功、站樁、盤架子、捏架子、核心技法等等,由於內家拳的拳法不同其打法也各不相同,但有一點是相同的是要會聽勁和化勁,陳式太極拳也是如此。對於陳式太極拳的練法,主要包括基本功(包括纏絲勁)、站樁、盤架子、捏架子、核心技法等等,打法主要是包括太極八法,即掤、捋、擠、按、采、挒、肘、靠,以及聽勁和化勁。
❸ 陳式太極拳和楊式太極拳是兩種不同的風格的打法這是為什麼
現在市面上看到的陳氏和楊氏確實存在著不同,都稱為太極拳。而太極拳的說法實際上是由楊氏在北京得來的,後來陳氏也是根據這個為了擴大影響而稱為陳氏太極拳。陳氏拳本來叫的是陳家拳,後來陳鑫的拳譜問世後稱為太極拳。陳氏太極拳的起源比較混亂,有各種拳種的技術融合在一起的現象,比如說掩手洪拳起源於洪拳,其中的式子實際上基本上都是從其他拳種中能夠看到一些影子。楊氏太極拳是在北京以後,由於影響擴大,貴族子弟想要學習的比較多,為了防止對他們造成傷害,防止基本功方面練習的枯燥和艱苦而創立的,實際上真正的楊氏太極拳練功方法和陳氏沒有什麼區別的。傳統武術中的撩陰、挖眼、鎖喉等等動作在楊氏中由於把架子放大了所以可能就沒有那麼直接了,不好看出來。楊氏拳舒緩大方,陳氏拳緊湊,發力動作較多。其實陳氏拳現在市面上能夠看到的基本都是表演架子,以緩慢為主,也就是以練氣為主的一種架子,說白了就是老頭老太太打著玩的一種調理呼吸的架子。楊氏拳在很久以前就已經這樣了。實際上在建國後太極拳才越來越慢的,老的武術家都知道這回事,現在就變成越慢越是太極拳了。否則楊氏太極拳還能稱作武術嗎?你看看形意拳就知道了,尤其看看宋氏形意拳練功的方法和基本功訓練就知道了,同樣都是形意拳,和國家比賽套路的練法是不一樣的,表現形式當然也不一樣了。
❹ 陳氏太極拳小架,新架,老架有區別嗎
陳式太極拳有陳式老架、新架之分。老架由清初河南省焦作市溫縣陳家溝陳王廷所創。陳式太極拳老架共有七個套路,現僅流傳第一路和第二路(炮捶),大約道光咸豐年間,陳王廷五傳弟子陳有本去掉老架中的某些難度動作,編成陳式新架太極拳。
其弟子陳青萍又在陳有本所傳拳架基礎上創編成另一拳架套路——「趙堡架」。陳式老架拳與新架拳沒有本質的區別,主要區別在於老架拳弧形繞轉的圈較大,新架拳圈較小。故陳家溝也稱老架拳為「大圈拳」,稱新架拳為「小圈拳」。
陳式太極拳雖有小架、大架之分,但其運動特點基本一致:其在內是意氣運動,在外是螺旋纏繞運動。強調在意識主持下,頭頂、氣沉,放長身肢,通過旋腰轉脊帶動上肢旋膀轉腕,帶動下肢旋胯轉踝,使肢體在順逆纏繞中,促成內外相合,節節貫穿。陳式太極拳的動作有快、有慢,一般發勁時和轉換時快,動作過渡時慢,陳式太極拳有剛有柔,一般動作的終點剛,過程柔。
全套動作在快慢、剛柔、開合、曲直等矛盾的相互依存、互相轉化中,相連不斷,一氣呵成。
❺ 陳吳太極套路是否相同
不同,陳氏注重發.楊式最初為了適應宮廷王公貴族的柔弱身體,而去掉了大部分發力動作,變的比柔和.其他的拳和都是從楊式的基礎上發展來的.
❻ 陳氏太極拳精要26式有兩種練法
都是正宗,都是陳發科的後人。
我學陳氏4年了,個人感覺陳正雷的架子比較規矩,有板有眼,但是不的精要。他自己可能是技擊高手,但是他教的架子套路卻不是想把看家本事交給你的那一類;陳照深的我不太了解。
我覺得架子最好的是陳瑜,他是嫡長子長孫,架子透著陳氏的精要,看上去也精深圓潤;他的優酷和56上很多,除了套路你一定要看看他的動作分解、發力、雙人對練和擒拿、打、摔等分解。
還有就是,陳氏為太極正宗,三四百年的過程中形成了老架、新架、一路、二路、小架、家傳功夫架等等等等,83式中節選26式肯定各有各的選法,所以不必太在意套路的不同,等一練到一定程度你就會發現其實它們的核心動作都是一樣的。
初學的話建議學陳瑜家傳功夫架的83式新架一路和新架2路,兩個結合來學,一路讓你扎實掌握基本動作,二路把你往搏擊實戰上引導,這兩路學會了就算是從根上學會了陳氏太極,然後再多看分解動作、實戰教學和各種小動作和發力等等。
你會發現練到一定程度就會發現它們沒有本質差別。
說白了,所有的陳氏套路都是讓你的身體從本能接受太極拳的搏擊理念,讓你每個動作都為實戰而生,讓你每個扭轉和舉手投足都為了將全身的力量集中到擊打點上。
陳氏太極很巧、作用效果又很猛,猛到讓你吃驚。
❼ 陳氏太極拳前招後招打法怎麼都不一樣
你所謂打法不一樣是什麼意思?是前招和後招不一樣(這是當然的,畢竟是兩個不同的招數)?還是說不同的師傅的前招後招打法不同?如果是後者,應該這樣理解:不同的師傅所跟隨的師傅不同,即便師傅相同,練法有時候也會有個人的不同理解,所以陳氏拳發展到今天自然不完全相同。比如陳小旺和陳正雷,都是陳照奎的徒弟,又同是陳家溝同時學拳,但老架一路練法有諸多不同(據說是因為二位大師年輕時的身體條件不同,小旺更加有力,正雷柔韌性更好);而同樣是陳照奎的徒弟的張志俊的新架與上述二陳的新架區別就更大了。
所以,我認為,一個招式的練法可以不同,關鍵在於理解這個招式的技擊目的和基本運行原理:所謂技擊目的是指一個招式是要引進落空還是要摔打或者擒拿,所謂基本運行原理就是要搞清楚一個招式的主要勁別(棚捋擠按采挒肘靠)和纏絲勁的用法(順纏還是逆纏,或者里裹還是外翻)。
❽ 陳氏太極拳 怎麼不一樣 馬虹、闞桂香、陳正雷等人的老架83式打法怎麼都不樣
他們打的太極拳隨同根,但不同的徒弟在自己日後的習練體悟的過程中都會有自己獨特的、不同於前人的感悟,於是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凡是成了大家的拳師你去觀察,沒有兩個人打的是完全一樣的,只是有的人之間差別大一些,有一些之間則不那麼明顯,但絕對不會細節上完全一樣的,那隻有在初學時同一個老師給糾正動作時兩個人才會打得一樣。如是 成了大家的那些拳師的拳架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慕名前來學習模仿,於是就形成一個個派系,就像現在打陳氏的就有人說他是打馬虹架的、又有的人說他是打陳正雷架的如此雲雲。那其實都是徒弟們叫出來的,那些拳師自己從來都不自吹自擂說自己的架子有多麼獨特與優越,他們是有德之人。只有各自的弟子之間的一些好事者才會相互之間攀比 說我的比你們的都正宗都怎麼怎麼好等等如此,實在無趣!拳只有練到自己身上才是真正的拳,你的師父師兄再厲害也跟你沒關系。
我在初練拳的時候也有想你這樣的疑惑,其實沒有關系,他們雖然打不一樣,但都是太極拳 基本的基礎與要領是一樣的,拳架的運作原理也是一樣的,不必太糾結於外形,練得多了你就知道了。開始初學的時候建議你一定要認准一位老師,最好是『明』師,跟緊他把基礎練好,不能三心二意 今天跟這個老師明天跟那個老師,因為基礎不行理不通就會越來越糾結於外形,到最終最多還是個花架子。等你有了一定的扎實基礎 進門以後,可以廣汲百家之長,讓自己練得更好。所謂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❾ 陳小旺的招式怎麼和馬虹的招式不一樣
手放又耳側是正解。放在一起也是可以的。太極拳是練出來的。練了來後,每個人體會不好。架子都會改一些。
這些套路說明了,都只是演法,並不是練法,更不是打法。具體還有很多細節要學習。演法也有多種,大部分是沖著健身去的。這樣就很好了。還有些演法是為了表達一點功夫在裡面,這個容易傷身體。最好不要學。
❿ 為什麼陳氏太極拳和其它太極拳不同
陳式太極拳只是外在形式上與其他太極拳有所不同,本質都是一樣的。
目前比較流行的太極拳分為陳、楊、吳、武、孫五大流派。這些太極拳都是從陳式太極拳中發展出來的。當年楊露禪學了陳式太極拳後,經人介紹,來到京城,教王公貴族,但因為這些人從小嬌生慣養,很多武術動作接受不了,所以,楊氏父子就柔化了一些動作,大約在民國時期形成了楊式太極拳。吳式太極拳的鼻祖與楊露禪家是親家,他在楊式太極拳的基礎上動作更加趨向柔化,所以,現在吳式太極拳很受老同志們的喜愛。武式太極拳的鼻祖聽楊露禪說是從河南陳家溝陳長興那裡學的太極拳,就赴陳家溝求學,因陳長興年事已高,轉而向陳青萍學拳,而陳青萍的拳(俗稱小架、新架)已經與陳長興傳授的拳(俗稱大架、老架)有所不同。孫式太極拳的鼻祖是練過形意拳、八卦掌的,他跟隨武式太極拳的傳人學習了太極拳後,加入了一些形意拳、八卦掌的東西,形成了孫式太極拳。所以說,各流派的太極拳都是根源於陳式太極拳,基本發展脈絡是陳→楊→吳、陳→武→孫。
解放後,為了推廣太極拳,國家體委組織人力,在楊式太極拳的基礎上創編了的24式簡化太極拳,這也是當今我國、乃至世界上流行最廣泛的套路。
所以,您覺得陳式太極拳與其他太極拳不太一樣,那是因為在流傳歷史上,為了適應不同人群的需要,在外形動作上有所變化。
各流派太極拳不但在傳統套路上所區別,為了適應比賽、表演的需要,人們還以各流派傳統太極拳為基礎,創編了各種競賽套路,甚至還有將多流派太極拳組合在一起,或者加入其他一些拳種、養生功等,形成了五花八門各種新潮太極拳,它們看上去就更不一樣了。
不過,不論外形如何不同,太極拳的本質是一樣的,基本拳理都是一樣的(表演、比賽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