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佳大袋小袋為什麼不一樣
Ⅰ 上好佳好多魚袋裝多少錢
上好佳好多魚袋裝的分大袋和小袋一般的鑰匙,小貸的話嗯,一斤裝的4到5塊大大的話就得十七八塊。
Ⅱ 上好佳八寶糖裡面小包裝漏氣還能吃嗎剛買回家,拆開發現裡面小包裝漏氣的,不密封,14粒裡面6粒漏氣!
您好,不能吃的,這是製作工藝的問題,如果密封不好,那麼在後期保存的時候,肯定會進入一些細菌或者有害物質,所以這樣的糖是不可以吃的,雖然扔掉很可惜,但是為了自己的健康,盡量不要吃了。其實外面賣的這樣的糖,含有色素的成分比較大,個人建議您盡量不要吃這樣的糖果。希望對您有用,望採納~
Ⅲ 袋裝薯片和桶裝薯片味道有什麼區別
一直覺得兩者味道不同,但說不出個究竟,原來以為袋裝薄,入味深,桶裝厚實,入味淡。口味上面我一直覺得袋裝的好吃
今天仔細區分了下才知道原來袋裝的是土豆切片製作的,而桶裝是土豆粉+澱粉壓製成形的,這點從配料上也可以發現。袋裝是馬鈴薯,桶裝是馬鈴薯粉,食用澱粉
後來也順便區分了下其他品牌的薯片,比如可比克袋裝,桶裝都一樣只是粉,品客也是粉,上好佳袋裝跟樂事一樣也是土豆。基本上有點厚的薯片都是粉做的。
個人認為薯片還是選擇土豆切片的好吃。畢竟薯片吃的是土豆。順帶一句,最近越來越喜歡上好佳了,感覺實惠,味道不惹人厭,吃多了樂事換換口味吃上好佳感覺也不錯
Ⅳ 上好佳之類的,膨化食品包裝袋的材質是什麼
復合結構:分別是PET(聚酯)/鍍鋁/PE(聚乙烯),不是包裝袋是包裝卷材。用於自動包裝機制袋。
Ⅳ 袋裝薯片和罐裝薯片有哪些區別呢
袋裝薯片是用土豆切片,再油炸而成。而桶裝薯片是土豆泥加澱粉混合而成。一個是加了澱粉就不算是原汁原味了而且加了澱粉可能導致口感不一樣,好不好吃可能還是要講各人的吧,因為薯片是西方國家發揚光大的,那些成分製作方式和口味習慣還是用回西方的口味,可能不適合我們中國人的口味習慣,就好像很多車、手機、衣服、鞋子一樣用的都是西方的習慣方式於是為了更加好賣基本都會推出中國特供版等等,建議還是不要吃太多了油炸食品,想吃的話可以自己做還能增加一門手藝。
Ⅵ 買了一罐上好佳的原味薯片,打開居然是很厚的薯片,郁悶死,大家有沒有這樣的情況,包裝內容不一樣
遇到過,不過買這樣的小東西一般就算了,知道了下次就不買這個牌子的了,要是大的東西,那就要投訴這個商品了,打工商12315就可以了。
如果是小東西,覺得氣不過,也可以打12315投訴電話,讓廠家為他們的言行不一付出點代價。
以上意見僅供參考,謝謝!
Ⅶ 上好佳哪些好吃
9月了。
本花10歲的表弟在這個當口患上了開學綜合症,常伴隨熬夜寫作業等行為,表現出精神不振、鬱郁寡歡、茶飯不思、提心吊膽等症狀。
啊,真好。
想起本花的10歲,無心做學霸,一心只想征服學校門口各大小賣部,做班裡的美食啟蒙KOL。剛嗦完指頭上殘存的三無辣條油,又開始吃拉絲粘牙的彩條糖——當我衣兜滿滿、腮幫子鼓鼓自信滿滿地從一干同學眼前走過,那種矚目感和自豪感,現在的美食博主又怎麼比得上。
除了小賣部,本花也總會留意電視上又新出了什麼零食廣告,記憶最深刻的當屬旺旺和上好佳兩個牌子,一個是總在魔性地擠眉弄眼的小男孩,一個是魔音穿耳般喊了無數遍的「上好佳!噢一西~」,童聲清脆,音調誇張。
於是,在某天逛超市看到鮮蝦片,腦海中又一聲「上好佳!」炸開時,本花選擇給最近撓破腦袋想選題的局座提供了一個「愛地啊」。
局座,我給你進新貨啦!
「上呀么上好佳呀、味呀嘛味道佳!」
自帶BGM的上好佳測評來啦!進度條君說再不給他加目錄就吐血給我看:
宇宙謎題---上好佳有多少種
童年霸主---是出局還是出眾
試吃結果---懶人必看清單圖
每一次殘酷測評的背後,都有一個犧牲的探員,沒有測評就沒有殺害。
「阿花,這次測評你一定要買玉米卷啊!」
「阿花阿花,我要吃田園泡和粟米條。」
「我記得上好佳有個冰淇淋威化,好吃到爆,你得買啊!」
「上好佳是不是出過一個『佐酒』系列啊,還有嗎現在?」
彷彿一下子打開了記憶大門,各位探員不斷回憶起以前吃過的口味,並開始憑空捏造,好像什麼味道上好佳都做過似的。問了一圈,零食是從小吃了不老少,但大家對於上好佳到底是哪兒來的品牌,卻都是一頭霧水。
上好佳,聽名字完全就是充滿期許與希冀的「國產名字」,看商標「Oishi」又像是隔壁霓虹的牌子。而實際上,各位受騙群眾,這是1993由菲律賓LIWAYWAY公司(由愛國華人施恭旗一家創立)在華投資成立的企業,以上海為立足點逐漸做成了休閑食品領域里的大戶,成為華商500強企業之一。
另外,受騙群眾也會經常疑惑,上好佳深入人心的吉祥物「咕咕鳥」到底是什麼動物?關於它是雞、鴨、鵝還是鸚鵡,本局探員爭論了1小時。
想起來也有很久沒有看過上好佳的廣告了,一來是也不怎麼看電視,二來是現在一波一波新網紅零食層出不窮,營銷手段越來越高超,而最重要的一點還有上好佳近些年來出新的頻率好像大大降低了。
不僅如此,本花原以為可以去大電商上找上好佳的旗艦店一站式采購,結果發現,上好佳「查無此人」啊,根本沒有旗艦店!!! 又趕緊搜到官網進去看,又發現可能好幾年沒更新過,嚇得本花一度以為它倒閉了。可能是比較重視線下吧,最後只在微信服務號上找到官方購買入口,但種類很少。
▲保持著10年前的畫風的官網……
於是,本花搜遍了整個淘寶,列出了一百多種產品......而且,他們分布在大大小小N家店鋪里,沒有一家存貨是比較齊全的,都怪它種類太,太多了啊!如果全部測評完,以後他們探員長胖的鍋都要我來背了啊!不行!強行把果汁類&糖果類的排除在外,還是剩了80多種,一咬牙一閉眼,全買下了。
但是,有非常多探員們記憶當中的美味已經停產了。局裡呼聲最高的是前面說到的冰淇淋威化,幾位探員都說那是他們吃過最好吃的威化,哭著喊著要我買給她們▼
可惜上面兩種都已經停產了,只好回復他們「臣妾做不到」了。其餘的還有什麼愛趣宴、寶齡豆、「佐酒」系列的種種,也都找不到了。總結成一句話就是,遇到好吃的上好佳一定珍惜,不知道哪天就消失了。所以,接下來要進入的測評板塊里,又有哪些萬分好吃的種類可以在它下架前吃吃呢?
薯片類
小孩子比較容易礙事,比如家裡正准備開一桌麻將沒空管正拿著金箍棒瞎比劃的你、比如回老家沒得玩兒你就開始扯雞毛追黃狗、比如爸媽在家工作你卻在把家弄得烏煙瘴氣……每當需要你安靜或暫時離開的時候,大人們總願意給你幾塊錢去煙紙店買點吃的,封印你躁動的神經。
大頭探員這個問題兒童,就經常因為太煩人而被支配去小超市買薯片吃,然而手裡的錢總是不夠他安靜十分鍾。也不怪他,小小一袋總是還沒吃過癮就空了,袋子里的渣舔得比家裡盤子都干凈。每當這時,大頭總幻想要能像奶奶家房樑上掛著的辣椒玉米大蒜頭一樣,自己也能有成串成串吃不完的薯片就好了。結果這貨真的搞出來了,還忽悠F探員飾演村頭著名女企業家 ▼
上好佳薯片目前有兩個系列,袋裝的田園系列是切片土豆炸制,罐裝的醇脆系列則是土豆粉壓制。田園系列的口味非常多,國內不同地區可能還有當地「限定」口味(驚不驚喜意不意外?),考慮到諸位探員的體型,我們篩選了十幾種作為嘗試。另外還購得泰國進口的兩種口味薯片,一共15種,絕不客氣:
好評榜
吃芥末就是為了等著那一口恰到好處的嗆鼻,太辣人不舒服,不辣又欠欠地覺得不過癮。上好佳的芥末味連著舌尖都有點微微麻,有一種翻白眼的爽!調味比較清新,一點點鹽味襯著,一口一口停不下來,不過也有探員覺得欠缺一點芥末的香味。
上好佳對「甜辣味」有著蜜汁迷戀,後面你還會看到非常多的甜辣味產品,不過可能確實是對這個味道有自信,探員們覺得意外地好吃,甜味辣味很均衡,吃起來蠻可口,比較重的味道也掩蓋了薯片原料的一般,讓某些探員只想舔掉上面的粉,讓本花很想造一條「今日測評的原味薯片都是該探員舔出來的」謠言。
局子里的各位對椒麻雞都有迷戀,大概和吃芥末一樣,都喜歡尋找刺激一點的口感。這次的椒麻雞還原度高,吃完嘴巴真的麻麻的,甩上次椒麻口味測評里的諸位一條街。但是吃完嘴巴有一丟丟發苦,因為有點過咸了。
差評榜
嗨呀好氣,這個味道和好評榜里的椒麻雞味,都是新疆地區專屬的,賣家用中國郵政寄了快一周才到手裡,沒想到大盤雞不爭氣啊!一部分探員覺得調料味太重,又咸又油還沒啥大盤雞味,倒是有一股茴香味和辣椒面味。但是,仍然有一部分探員堅信這是一袋還原度奇高的大盤雞,彷彿吃到了大盤雞里浸滿汁水的土豆塊。你們吃的到底是不是同一包啊摔!
這也是很不好買的一款,好幾家都沒有存貨,好不容易有一家有貨,還要五筒起賣,現在我知道為啥了,那麼急著脫手嗎?講道理,本花竟有點點喜愛這一款,可能與我的重口味分不開,與我在同一戰線的都覺得蒜味濃重,辣辣的很過癮,而討厭的探員吃出的就是酸臭。
這屆咖喱不行啊。咖喱聽了都生氣想打你,做的又厚又咸,味道也怪。還騙我說是薯片,見過這么厚的薯片嗎?吃起來像鍋巴,像膨化,說好的「薩瓦迪卡」味呢。
中庸榜
整體來說,上好佳薯片會偏咸偏油,建議搭配各種無糖茶買,而且比較容易碎,本花曾抱著暴力快遞送來的一紙箱屍體殘渣哭了一下午。除了個別特色口味,其它的並沒太多驚喜,就是勝在量多便宜吧。
海味系列
以鮮蝦片為首的海味膨化到底有多好吃?
「暑假的某天午後,趁著爸媽午休,偷了五塊錢去超市買大袋鮮蝦片,跑到沙堆旁邊,驕傲地和鄰居小夥伴們分享,吃完一抹嘴,把袋子埋進沙子,自信地回家。然後在新聞聯播片尾曲中,東窗事發。我爸拿著棍子逼我到牆角,天氣預報的背景音樂掩蓋了我咆哮的哭聲,最後我急中生智從他褲襠底下鑽出去逃跑,心裡想的是明天的大風車節目看不成了。」
大頭就這么因為貪吃迎來了人生中唯一一次挨打,這些唆使他「犯罪」的魚蝦蟹味零食,也是家族龐大:
好評榜
啟蒙、經典、蝦界教父,無限回購,指頭嗦蛻皮,就是你!
先甜後辣,層次多變,比起原味的魚果更帶感,根本停不下來——尤其是L探員,參加完測評後對它一直念念不忘。這一款是新上市的,網上能買到的店非常少,而上好佳微信商城裡也只能和其他不太看好的口味組合來買。
蝦味很重,還有一種魚露的鮮甜,加上蝦條的咸辣,味道組合剛剛好,不過還有一部分探員覺得原味比較好吃,這個口味的甜蓋過了蝦條的鮮。
差評榜
可以說是本次測評中差評票數最多的一款了。大約在2009年前後上市,在這之前有出過一段時間的海蟹片、花蟹脆片,後來又有了這款螃蟹造型,卻沒蟹味的產品,味道也奇怪,一股子冰箱里剩飯菜混合的味道。蟹族明顯不如蝦族魚族啊,一個領軍人物都沒有。
腥臭酸怪,「口水臭」,「尿騷味」,可以說十分有特點了。本身做得比較粗厚,令某些探員想起街邊那種老式爆米花口感。
看到青椒,本能地蠟筆小新式拒絕,鼓足勇氣嘗試之後,發現分明是徹頭徹尾的辣椒味,入嘴辣,入喉辣、回味辣、手指辣,花樣辣結束後,也就沒有太多別的感受了。
中庸榜
作為一家菲律賓發家的品牌,所以做起魚蝦蟹味的產品十分有底氣,經典口味好吃上天,但難吃起來也是不顧一切的。只吃蝦片蝦條什麼的吧,能鮮到你感覺暢游海洋,好像自己變身美人魚。
高能辣眼預警——
再預警——
▲組長:阿花我跟你什麼仇什麼怨……
甜點餅干係列
為了表達對甜食的喜愛,本花不惜吃出8顆蛀牙以示忠誠,再看看局裡人手一口壞牙的情景,簡直是一個崇拜甜食的邪教——蛀牙是我局標志沒錯了(有沒有口腔醫院要贊助我們啊淚目)。粟米條系列應該是比較早的甜品系列,隨後牛奶小餅、可可甜心、巧滋圈才開始顯山露水,直到前幾年才又推出思伴這個系列,國內外林林總總加起來也有20多種。
好評榜
粟米條系列
作為上好佳甜食的開山之作基本上沒有差評,草莓味又是其中最不會錯的味道。淡淡草莓味,雖然知道是香精味沒錯啦,但是小小一條奶油加上空氣感十足的粟米棒倒是也不會甜膩。缺點就是粟米條太容易潮了,打開幾分鍾就覺得不那麼脆了,潮掉之後像在吃海綿。
可可甜心系列
甜心脆就是國產版的可可甜心,可惜國內沒有榴槤味道的,而且採用的包裝也不是塑封袋,不開心。榴槤味濃郁但不令非榴槤黨反感,很溫和,局裡各種不吃榴槤的探員都紛紛改觀。本著食鑒局最近「好吃的零食—凍一下可能更好吃」的原則,阿花也給大家嘗了冷凍後的,果然更好吃了!
小時候很喜歡的甜膩膩味道,現在有點過了,即便如此,本著情懷大家還是給了好評,畢竟甜不要緊,冰箱里凍過又是一條好漢。
豆沙順滑不膩,吃起來像是某種紅豆冰棍味道,用來泡牛奶應該不錯。
巧滋圈系列
口感扎實,有氣泡感。豆奶味不明顯,倒是有穀物的香,有的探員更是精確地覺得那是花生香。這樣香甜可口的味道,還是有探員描述為「泛起一股刷牆的塗料味」。
比豆奶那款味重一點,一丟丟苦味可以平衡整體,不會甜膩,吃起來好像某種張君雅小妹妹。本花還買了印尼進口幾種其他口味的巧滋圈,做得都沒有國內這幾款好。國產的還真不一定比不上進口的呀。
其他類
思伴從外觀上看一點也不像威化,倒像是沒切成片的巧滋圈或者某種穀物棒。吃起來有點玉米味道,稍微有點甜,口感很鬆脆,有點像長鼻王夾心卷,探員說拿來做早餐還不錯(確定?)
巧克力融化在了威化里,微微發苦,不過仍舊是甜的,這次大家不約而同寫了「凍一下應該會很好吃」,這套路深得局心。還有探員覺得這個可以作為隨身必備,餓的時候吃,低血糖頭暈眼花時可以來一根。
餅乾麵包
沒想到!本花高中最不愛吃的牛奶小餅竟然在這一part拿了第一名哈哈哈......因為它純粹而堅定的奶味,讓不少人想起小時候最常吃的餅干,牛奶味香香的,不知道為什麼就是停不下來。探員們大方地勾選好評,就是因為有餅干有滿滿牛奶味,可它本來不就是牛奶餅幹嘛,有牛奶味是應該的啊。
香甜,奶味足,口感有點像旺仔小饅頭,多吃幾口就會上癮。當然也有探員覺得平平無奇,不如宜家的小餅干好吃,更甚者還質疑本花買到假貨,理由是他吃完沒有變聰明。
哦。
不知道是已經停產了還是只有線下有賣,線上是再沒看到過,同系列還有一個綠茶味也買不到了,貌似是有一年抽檢出來菌落超標。且吃且珍惜吧,這一款芝麻餅干倒還爭氣,一副站著犧牲的大義凜然模樣,用自己的努力向世人證明著自己也曾是一塊好餅干:芝麻味濃郁,香脆無比,又是一款令無數人回憶起童年的餅干,現在可能是爺爺輩會喜歡的味道。不喜者則認為這是蔥味餅干、粗糧餅干,太甜膩。
脆脆乾乾,放久一點也不會太潮。黃油香香的,還有一點鹽奶油味,甜咸均勻,烤的酥脆無比,基本上人人都愛。
差評榜
難得啊,只有一人上榜,而且好評差評票數均等,愛的人多討厭的人也多。
「壞掉的乳酪味」、「好惡心」、「一股怪味沖著天靈蓋就上來了」,調味可能有些極端,因為還有一部分探員覺得咸甜搭配,很像印尼nabati威化的味道。
中庸榜
後半程才加入餅干、糖果等甜食領域的上好佳,雖然沒有什麼碾壓優勢,但也還算拿捏住了一部分人的胃口吧,其實在本花看來就是甜啊哈哈哈,不過追逐甜的滋味是人類的本性,贏不了的
分不出來的亂七八糟類
各位同志,頂住了,還有最後這一Part就結束了,麻煩給進度條君一點掌聲謝謝。
最後這一部分是本花才疏學淺沒法分的部分,裡面有各位從小吃到大的童年經典,有後來在超市裡混臉熟的,也有一些是本花海淘來的,不多,也就還有20多種(我彷彿聽到連吃4天的諸位探員翻白眼的聲音)。
好評榜
童年經典系列
啊,這應該是一個自帶懷舊煽情buff光環的部分。
耳邊應該開始響起熟悉而催淚的BGM,燈光也暗了,聚光燈要打在你們身上,我數「3,2,1」你們就應該沉默流淚。這一部分經典的口味,有很多都是以前上好佳主推的「一元袋」系列同款,是最早的一批膨化食品並活躍到現在。本著情懷理應都好吃,不過探員們都說吃出了不同,大概因為如今都是非油炸的了吧。
這應該是上好佳最早最早的產品了吧,不過那時沒什麼印象,只記得以前五連包里最不喜歡的就是這個(也有探員對於本花小時候竟然不喜歡玉米卷感到無法理解),而這次一吃大為驚艷,有種「原來你最愛的人就在身邊」的既視感。有點像烤肉加了芝士的調味,會伸著舌頭舔掉上面的粉,然後再品嘗醇香濃厚的玉米香,口感厚實嘎嘣脆,無限回購啊無限回購!
在發現玉米卷好吃之前,這才是本花的終極之愛,閉著眼都會給好評那種。非常獨特的味道但又描述不清,一點點奶甜味,一點點鹽鹹味,入口即化,玉米香超溫柔啊。
不吃洋蔥,卻喜歡洋蔥圈的味道,還原度雖然高,但沒有真洋蔥的刺眼辣鼻。不過印象里的味道要比這個重很多,現在過淡了。
臉熟系列
還有一些和前面隨便逛小超市就能買到的童年經典不一樣,這一些可能要在大一點超市才會經常看到,而且也沒有做成熟悉的「一元袋」,口味也只能說是一般般吧。
外皮很脆,甜甜的加一點點海苔味道(有點淡),關鍵是裡面花生選得好,非常香,如果不是怕胖,一個人磕一袋是不在話下了。
味道有點像奇多,穀物香味,咬起來口感特別。有點像鍋巴,但是更鬆脆。唯一被詬病的是長得太像豬大腸了。
海淘系列
前面也買了不少進口的品種,不過似乎被國產的吊打,還是不合中國人口味吧,偶爾吃膩了換換後味還成。
感覺像是妙脆角的低配版,艾瑪,這一進嘴的大玉米茬子味道太熟悉了,非常天然純正的玉米味兒,阿花去北方朋友家裡吃過她在粥里拍的大玉米餅,就是這個味道。不過對於不喜歡玉米味道的人來說肯定是一場濃縮的噩夢。還有一個芝士味的玉米角,可惜沒買到。
長得有點像田園泡,但實際味道才沒有那麼小清新,甜味重,那股沖沖的「芝士臭味」還是很好吃的,如果口感能不那麼像在咬泡沫球就好了。
差評榜
本以為童年經典系列一定是安然無恙的,結果唯一兩個差評的都出於此:
一定有很多粉絲在前來抗議的路上。現在的芝士條味道沒有小時候那麼濃郁,也就失去了舔粉的樂趣,而局裡有的是不喜歡芝士「腳臭」味道的探員,所以差評票蹭蹭上漲。
他們說「不燒烤,也不嗲」,味道淡,還有點像蝦片,所以是名不符實害了它。
中庸榜
終於吃完了啊,打嗝都是一股上好佳味,在探員此起彼伏的打嗝聲中,本花整理出本次漫長食鑒的最終推薦:
這回的推薦清單,大概是開局以來最長的吧。上好佳的口味還是做得蠻平均的,幾乎沒有清一色好評或差評,而且它家種類又炒雞多,所以每個人都能找到屬於自己最愛的哪幾款上好佳,從小吃到大,即便多年未吃,再遇到時也仍然覺得有感情。感情來自記憶,而記憶常常與吃有關。
有些是開心的:
比如記得常蹲在學校門口看畫糖人,看到入迷,直到手裡的娃娃頭開始變得黏答答;
同桌總是趁著課間溜出去買三無辣條,回到座位上舔著指頭上的辣油,瀟灑分你一半;
放學後站在小攤前,花五毛一塊地買上好幾種零嘴:彩條糖、無花果、咪咪,一路熱鬧地結伴走回家......
有些不是:
比如小時奶奶偷偷給你喝了一碗雞湯,而爸爸私下訓斥你說這是給她補身體的。
爸爸又要出遠差,他給哭鬧的你塞了一把水果糖,說每天吃一顆,吃完他就回來。
回家看望獨居的外婆,她寶貝地掏出一包過期的上好佳,說沒捨得給其他孩子吃,藏起來留給你,哪怕你已經20多歲了.......
食物給予我們最大的恩賜,除了美味,還有承載回憶。
上好佳似乎是一個很傳統的企業,沒怎麼搭上網購的班車,也基本不炒作自己,但願它不要被這個時代給遺忘吧。
Ⅷ 上好佳薯片如何辨認真假
1.看包裝。真的上好佳薯片包裝精美,包裝袋上印刷的文字清晰。反之,則很可能是假貨。
2.嘗味道。真的上好佳薯片味道好。反之,有異味或是味道不正的,則很可能是假貨。
Ⅸ 昨天買了一罐上好佳的原味薯片,打開居然是很厚的薯片,郁悶死,大家有沒有這樣的情況,包裝內容不一樣
有過。食品包裝有一些要求的,你可以看看。
食品包裝除了保障食品安全外,還是保障食品的色、香、味等感觀質量的重要手段。在現代發達的商業領域,食品包裝還對食品的促銷起重要的作用。因此,作為食品的包裝,至少應滿足如下幾點要求:
1、強度要求:
由於食品在包裝完成之後還要經過堆碼、運輸、儲存等流通過程才能到達消費者手中,這就要求食品包裝具有一定的強度,在流通過程中不會破損。
2、阻透性要求:
食品包裝的阻隔性要求是由食品本身的特性決定的,不同的食品對其包裝阻隔性特性的要求也不一樣。食品包裝的阻隔性一方面保證外部環境中的各種細菌、塵埃、光、氣體、水分等不能進入包裝內的食品中,另一方面是保證食品中所含的水分、油脂、芳香成份等,對食品質量必不可少的成份不向外滲透,從而達到保證包裝食品不變質的目的。還有一些食品要求包裝材料對氣體的阻隔要有選擇性,如,果蔬保鮮包裝,通過控制材料的孔隙大小,可以有選擇地透過O2和CO2,從而控制包裝食品的呼吸強度,達到果蔬保鮮的目的。
3、安全衛生:
食品的包裝材料在具備必要的阻透性的同時,必須保證包裝材料自身的安全無毒和無揮發性物質產生,也就是要求包裝材料自身具有穩定的組織成份。另外,在包裝工藝的實施過程中,也不會產生與食品成份發生化學反應的物質和化學成份。在貯藏和轉移的過程中也不會因氣候和正常環境因素的變化而發生化學變化。
4、耐溫性要求:
食品加工過程中大都要經熱處理,有的是包裝後進行高溫處理,如罐頭食品和蒸煮類小食品,有的是熱灌裝,如許多熱灌飲料,還有許多食品保質期很長,如達到或超過一年,這種常溫保存食品儲存過程中難免會經過炎熱的夏天,要連續在300C以上,這些都要求食品的包裝具有一定的耐溫性。隨著食品和加工工藝的不同對耐溫性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5、避光性要求:
光照對於食品質量和營養的保持十分不利。尤其是紫外線的照射會使食品中的油脂氧化導致酸敗,使食品中天然色素氧化而使食品的色澤發生變化,會促進食品中維生素B和維生素C的損失,另外,光照還會使食品發生氨基酸分解,糖融化等不利於食品質量保持的物理和化學變化。因此,對於好的食品包裝,避光性也很重要。
6、安全性要求:
由於食品是日常消費品,要經過流通環節才能到達消費者,這就要求食品包裝要適於放置、搬運、陳列和方便購買,不能帶有傷人的稜角或毛刺,盡量有專設的手提裝置,以方便購買。還要考慮到,打開包裝時,即使不正確操作,也不至於對消費者造成傷害。
7、促銷性要求:
促銷性是食品包裝的重要功能之一。促銷性要求食品包裝材料要具有易於印刷、易於造型、易於著色、自重輕等特點。在這方面,塑料無疑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8、便利性要求:
便利的包裝經常是消費者選擇某種食品的重要理由。包裝的便利包括使用便利,如調味品的包裝,形態便利,如新推出的奶片(干吃奶粉);場所便利,如外出食用的旅遊、休閑食品要求具有質量輕、體積小、開啟方便等特點;攜帶便利、計量便利、操作便利、選擇便利等方面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