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體溫早上和中午為什麼不一樣
⑴ 懷孕是全身每個地方都熱嗎 這幾天早上測溫度都是36.7 36.5 下午六點就37.2 37了 這樣是懷孕嗎
肯定不是 懷孕症狀沒那麼快會體現的 您好,首先請保持頭腦冷靜,不要慌張。 關於是否會懷孕?請看以下幾點: 0 1、如果月經已經來臨,那就充分說明沒有懷孕。(當然,懷孕之後也可能出現少量的陰道流血,但從外觀上很容易判斷,明顯區別於月經)。 0 2、如果在危險的(可能引起懷孕的)性行為之後,月經逾期未至,請立即用早早孕試紙檢查(或者直接去醫院)。28月經開始推遲的日子即可用試紙檢查是否懷孕;因為如果妊娠後,此時尿液中的hcg值達到峰值;注意正確的使用方法,並最好用晨尿。 0 3、對於平時月經很規律的女性,偶爾的一次月經推遲或者提前7天之內,都是非常正常的現象,因為影響女性月經的因素非常多(如天氣、飲食、情緒、身體狀況等);這個推遲或延長的時限一般不會超過14天。 0 4、如果月經已經推遲14天以上沒有來臨,那麼無論試紙測試結果如何,都請到醫院進行系統檢查,避免出現意外情況。 0 5、惡心、嘔吐、厭食等早孕反應一般要在孕5-6周(也就是停經至少1周)以後才可能出現;不要因為這個就胡亂猜測,請記得使用早早孕試紙。 希望上述幾條能對您有所幫助,實在不行,還請盡快去醫院咨詢和察看。[
⑵ 我體溫早晨高36.7 到了中午下午就變成36.1樂 ,是不是懷孕了阿
如果懷孕的話,應伴有其他現象:
月經停止:如月經一直很規律,一旦到期不來,超過10天以上,應該考慮到懷孕的可能性。這是懷孕的最早信號,過期時間越長,妊娠的可能性就越大。
早孕反應:停經以後孕婦會逐漸感到一些異常現象,叫做早孕反應。最早出現的反應是怕冷,以後逐漸感到疲乏、嗜睡、頭暈、食慾不振、挑食、怕聞油膩味、早起惡心、甚至嘔吐,安全時還有頭暈,疲乏物理,倦怠等症狀。
體溫是指機體內部的溫度。正常人腋下溫度為30 ̄37度,口腔溫度比腋下高0.2
 ̄0.4度,直腸溫度又比口腔溫度高0.3 ̄
0.5度。
人體的溫度是相對恆定的正常人在24小時內體溫略有波動,一般相差不超過1度。生理狀態下,早晨體度略低,下午略高。運動、進食後、婦女月經期前或妊娠期體溫稍高,而老年人體溫偏低。
我覺得懷孕的可能性不到20%
⑶ 孕婦正常的體溫是上午高還是下午高
孕婦的代謝比沒有懷孕時期快,其體溫的變化幅度是上午的溫度低於下午,但是在一天的波動幅度應該是在一度之內。建議如果是出現了體溫的異常波動,需要做血液常規的檢查,如果是有血象的增高,需要尋找感染源,給以對胎兒沒有影響的消炎葯物治療比如青黴素等。
⑷ 懷孕初期身體一下發燙一下不發燙,早上發燙中午有不燙 今天一天都這樣反復 懷孕剛35天 體溫計測量
問題分析: 您好,根據您的以上這些內容的描述,您的情況考慮是懷孕發燙,估計早孕反映的情況 意見建議: 您好,像您的這種情況考慮是卧床休息觀察即可,這種情況不會有事的,放心吧
⑸ 我剛剛查出懷孕了,體溫早晨正常,中午、晚上就到37.1℃,請問是正常的嗎
懷孕頭三個月孕婦體溫都較平常偏高,在37度左右,三個月後就會正常。我老婆就著樣,我查資料也這么說。
⑹ 受精卵著床後早上體溫低一些到了中午就高一些是怎麼了
你好,這個是很正常的,寶寶順利著床之後,體溫就趨於恆定,跟平時一樣了。都是早上低溫,中午晚上溫度高。
⑺ 早孕期間體溫變化大,請姐妹們幫忙看看正常嗎
謝謝。我排卵前溫度估計就是36度-36。3,現在的溫度,早上36。5-36。8,中午過後一般都會37度一直持續到晚上睡覺。每天中午都會打孕酮和HCG的針,不知道會不會有影響。
⑻ 早上的體溫是36.6度,中午的體溫是37.1度,我會不會懷孕
不關事的啦!別緊張,有些時候由於人體的活動不同,體溫也會跟著不同的,一般情況下你的這兩個體溫都是正常的。實在擔心懷孕的話可以到葯房買驗孕試紙自己來測試一下,不要太緊張了啊!正常的……
⑼ 孕婦早上不發燒 中午到夜裡發燒
准媽媽的身體若有任何不適,難免擔心是否會影響胎兒健康,尤其有體溫升高、發燒的症狀時,更是讓准媽媽不知所措,猶豫是否該休息就好,還是實時就醫?怎麼做,才是對媽媽和寶寶最好的方式呢? 發燒是每個人一生中必有的經驗,它是人體在對抗外來感染原時,所產生的生理反應,本質上,對人體並無傷害,而且可藉由發燒提升身體免疫的作戰能力,而它所造成的身體不適感,也可以人一種健康異常的警訊。 但是,孕婦與胎兒的生理特性,畢竟與一般人不同,因而在面對發燒時,總會有慌亂且無所適從的感覺;究竟孕婦發燒時該如何照顧,才可確保母體與胎兒的健康? 孕婦體溫高於常人 一般人若體溫高於攝氏37度,即可稱為發燒;可是一般人可能必須等到體溫高於攝氏38度後,才會明顯地感覺到體溫上升,並有身體不適感。 不過,孕婦的體溫比一般人高,因為她新陳代謝速率較快,體溫就會略高於平日0.5度,因此,孕婦的體溫上升至攝氏37.5度以上,就必須考慮是否有發燒的可能了;若是體溫超過攝氏38.5度時,就必須特別注意,並且小心處理。 提高警覺照護孕婦 1.兼顧營養與休息: 由於媽媽在孕期的新陳代謝速率較平日快,發燒會造成她更大的生理負擔,因此需要適當的休息,並補充水分及營養,才可讓媽媽免於脫水而影響胎兒的健康。 2.退燒葯的使用: 常用來治療疾病或退燒的葯物,若在懷孕中使用,可能會傷害或危及胎兒的健康。 3.發燒病原要追蹤: 某些造成孕婦發燒的病原,可能會危害胎兒的發育和健康,必須於孕期間特別追蹤(如德國麻疹、水痘等病毒的感染)。 WHY媽媽發燒了? 就如一般人,孕婦發燒常見的原因,包括感染、中暑(環境溫度過高)、自體免疫疾病(如紅般性狼瘡)、腫瘤、葯物……,對孕婦而言,感染仍是最常見的發燒原因,其中又屬病毒感染所引起的感冒最為常見。 發燒&胎兒健康 對准媽媽來說,發燒最憂心的是,會不會傷害胎兒的健康?若只是短暫性的輕度發燒,一般來說並不會對母體或胎兒造成傷害,不過也曾有些研究發現,在懷孕5~6周(受孕3~4周)期間,即神經管發育期,若孕婦的體溫高過攝氏38.9度,且持續超過24小時,就會增加胎兒發生神經管缺損(如:無腦兒)的機會,但必須強調的是,很少孕婦會讓自己的體溫上升這么高,並且持續如此長的時間而不做處理;因此,發燒對胎兒或母體的傷害,並不會大於病因本身所造成的,如發燒是由德國麻疹感染所引起,那麼病毒對胎兒的傷害(例如畸形),會遠超過發燒本身所造成的熱傷害。 至於一般的感冒病毒有可能增加少許的流產機會,但不會增加胎兒的異常比率。 孕婦發燒3 對策 發燒的處理方式因人而異,但要把握原則。 【原則1】 除了找出發燒病因之外,對孕婦來說,適度的退燒是有其必要性的,發燒常增加媽媽的新陳代謝速率,且會同時合並許多不適的症狀如:頭痛、食慾不振、全身倦怠、心悸、甚至脫水等,更增加孕婦心肺功能的負擔。 【原則2】 一般而言,若孕婦的體溫未高過攝氏38.5度以上,且無明顯的不適症狀,就可以考慮以物理方法幫忙退燒如:冰枕、散熱貼片、溫水擦拭等。 【原則3】 至於何時才考慮使用葯物,也因人而異,但若體溫高於攝氏38.5度以,上且合並有不舒服的症狀時,則可以考慮使用葯物輔助,會有更好的退燒效果。 孕婦用葯要小心 孕婦若必須使用葯物,必須考慮葯物對胎兒健康的影響,因此必須與婦產科醫師充分討論後再使用,醫師依據葯物對胎兒的影響,將葯物分類為五大等級。 醫師依據葯物對胎兒的影響,將葯物分類為五大等級 等級 影響 A 婦女對照研究未顯示對胎兒有害,故對胎兒傷害機會極低,孕婦可安全使用,如:維生素。 B 動物研究顯示對胎兒無害,但無孕婦對照研究證據;或動物研究對胎兒有危害,但無孕婦對照研究證據,如:抗生素盤林西林。 C 動物研究顯示對胎兒有害,但無孕婦對照研究證據;或缺乏相關動物或人體研究證據,危險性無法排除。 D 研究證明對人類胎兒有危險性,只在必要時使用.如: 精神科用葯。 X 禁止使用,危害明顯大於好處,如:皮膚科用葯翠提那因(A酸)。 而孕期中常發生的一些疾病如: 1.感冒、腸胃炎或尿路感染等,常使用的葯物多屬於B或C級葯物。 2.用來退燒的葯物、Panadol(普拿疼),其葯物分級屬於B級,對孕婦而言,是一個十分安全的退燒葯,不會增加胎兒流產或異常的機會,只要小心安全劑量即可(最大劑量4,000mg/每天)。 3.NSAID(非類固醇抗發炎葯物)此一颣的退燒葯,多屬於B或C級如:Ibuprofen,但有研究發現,若於懷孕早期使用,仍可能增加流產的危險,但並不會增加胎兒異常的機會。 【禁忌】:必須要特別強調的是,NSAID若於懷孕晚期使用(超過32周),有可能會使得胎兒的動脈導管提早關閉,造成胎兒肺動脈高壓,或減少胎兒的羊水量,因此除非有特殊情況,NSAID(非類固醇抗發炎葯物)一般不建議於懷孕晚期使用。 醫師提醒 總而言之,孕婦發燒的處理原則相當復雜,必須考慮媽媽懷孕周數及葯物對胎兒的影響,並非三言兩語就可以說得明白。希望可以藉此文,簡略說明孕婦發燒的種種特殊性,若是因疾病需要,在與婦產科醫師充分的溝通咨詢後,也不必將所有葯物皆視為毒葯,自己硬撐,一旦延誤病情,反而傷及母子。 必須特別重申的是,造成發燒的病原本身對母體及胎兒的傷害,要比發燒來的更重要,所以,孕婦發燒時,重要的是找出發燒的病因,對症下葯,要比單純退燒來的更重要。若是一般由感冒引起的發燒,不論對媽媽或胎兒而言,預後應該是很好的。 給你介紹個偏方,希望你早日康復! 1:搐鼻療法 處方:蔥白30~50克。 用法:葯切碎倒入開水中,趁熱熏蒸鼻孔。日熏2次。 療效:用葯2天即獲顯效。
⑽ 請問懷孕後的人體溫是不是比較高呢
婦女在懷孕後體溫會比平時升高0.
5度左右但升高的體溫任然會保持在正常范圍內
,因為女性懷孕後體激素分泌增多導致自己的體溫升高.一般會比正常體溫高0.3-0.5度.而且下午的體溫也會比早上的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