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體骨頭都不一樣
Ⅰ 身體左右骨骼嚴重不對稱是為什麼
正在發育階段都會有不同的狀況 一個正常發育的人會在24歲左右結束發育
像你這種原因 如果很嚴重的 就要去醫院看看了
Ⅱ 人體有多少塊骨頭男人和女人的一樣多嗎男人和女人有什麼不同
通常,成年人有206塊骨頭,包括顱骨、軀干骨和四肢骨。可是,我們中國人和日本人,只有204塊骨頭。這是因為我們的第五趾骨只有2節,而歐美人卻有3節,所以中國人比歐美人少了2塊。
一般說來,男性骨骼比女性骨骼粗大些、長些、骨面要粗造些,凹凸多些,骨質要重些。男女骨骼,以盆骨的性別特徵最明顯,差異最大,其次則為顱骨和四肢骨。
男性骨盆:骨盆外形狹小而高,骨盆壁肥厚、粗糙,骨質較重,骨盆上口呈心臟形,前後狹窄,盆腔既狹且深,呈漏斗狀,骨盆下口狹小,恥骨聯合狹長而高,恥骨弓角度較小,為70~75°,閉孔長橢圓形,
髖臼較大。
女性骨盆:骨盆外形寬大且矮,骨盆壁光滑、菲薄,骨質較輕,骨盆上口呈圓形或橢圓形,前後寬闊,盆腔既寬而淺,呈圓桶狀,骨盆下口寬大,恥骨聯合寬短而低,富有彈性,恥骨弓角度較大,為90~100°,
閉孔近似三角形,
髖臼較小。
正因為男女盆骨具有以上明顯差異,因而鑒別骨骼的性別,以利用骨盆最為可靠。
就顱骨而言,一般說來,男性和女性相比,前者顱骨粗大,骨面粗糙,骨質較重,肌脊明顯;顱腔容量較大,前額骨傾斜度較大;眉間、眉弓突出顯著;眼眶較大較深,
眶上緣較鈍較厚;鼻骨寬大,梨狀孔高;顳骨乳突顯著,後緣較長,圍徑較大;顴骨高
大,顴弓粗大;下頜骨較高、較厚、較大,下頜角小於125°;顱底大而粗糙。
麻煩採納,謝謝!
Ⅲ 人體骨骼大小一樣嗎
高大健壯的人骨頭就長而且粗壯
矮小而健壯的人骨頭就短而粗壯
你是細長的類型,骨頭長而細
這跟你的吸收功能有關,你的脾胃吸收功能差一些。。
人和人的骨頭的大小就是這么的不一樣
回答者:擅長治療腰間盤突出。QQ:397686229
Ⅳ 人體中,男生的骨頭和女生骨頭一樣多嗎
每個人的身上都有206塊骨頭,構成人體的支架。骨頭的大小、形狀和用途都各有不同。頭骨扁平、堅硬,,用來保護腦袋。臂骨和腿骨又粗又長,適宜拿東西和走路。最小的骨頭是耳朵里的三塊小骨,用來聽聲音。而鼻子里具有彈性的軟骨,把鼻子分隔成兩個鼻孔。
人體共有206塊骨頭。其中,有顱骨29塊、軀干骨51塊、四股骨126塊。由於骨在人體各部位的位置不同,功能各異,所以,它們的形狀也多種多樣,分別被稱為長骨、短骨、扁骨和不規則骨。
長骨呈長筒狀,中部較長的一段稱骨幹,長骨兩端比較膨大,叫骨骺。骨幹內的空腔稱為骨髓腔,里邊有骨髓。骨髓有造血功能。長骨多分布在四肢,如尺骨、橈骨、股骨等。短骨多數呈立方體,如跗骨、腕骨。扁骨大多又寬又扁,呈板狀,如顱頂骨、肩胛骨。不規則骨的形狀不規則,如脊椎骨。
骨與骨之間,主要藉助關節連接。人體較大的關節有肩關節、肘關節、橈關節、髖關節、膝關節等。關節一般由關節面、關節腔和關節囊組成。
Ⅳ 人體共有206塊骨頭,中國為啥不一樣
最主要是中國人相對於西方人,中國人在成年之後小腳趾上只有兩個趾骨,歐美人卻有三個,所以兩只腳就少兩個。
Ⅵ 人體的骨頭有什麼特點
人的骨頭是很硬的。有人曾作過一番測試,每平方厘米的骨頭能承受2100公斤的壓力,花崗石是很硬實的,也只能承受1350公斤。
人的骨頭中,一半是水,一半是礦物質和有機物。一般,成年人尤其是老人骨頭中礦物質的比例比較大,因而骨頭硬而脆,容易骨折。少年兒童恰好相反,有機物的比例較大,所以他們的骨頭韌而嫩,容易變形。相比之下,男子的骨頭重而粗,女子的骨頭輕而細;胖人的骨頭,表面比較光滑,而瘦子的骨頭表面比較粗糙。
通常,成年人有206塊骨頭,包括顱骨、軀干骨和四肢骨。
兒童的骨頭比成年人多一些,一般為217塊或218塊。他們正處於生長發育時期,沒有成型的骨頭如骶骨和尾骨等,往往幾塊連在一起,長大成人後,幾塊相連的骨頭便合為一塊了。人體的骨頭形狀不同,大小各異,可分為長骨、短骨、扁骨和不規則骨四種類型。其中,長骨像棍棒,短骨近似立方體,扁骨猶如扁扁的板條。
腿部的股骨、脛骨和腓骨是人體最長的骨頭,它們和外面的骨膜、裡面的骨髓以及肌肉、神經等組織組成了人體的重要支柱,隨著年齡的增長,肌纖維逐漸萎縮。例如30歲的男子,肌肉占體重的43%,而老年後則僅佔25%。骨骼也發生一系列的變化:在骨骼的化學成分方面,青年人骨骼中的無機物佔50%,中年人佔66%,而老年人則可佔到80%。無機物含量越高,骨骼的彈性、韌性則越低,也越容易發生骨折。同時,進入老年後,關節組織也變得比較粗糙,肉芽組織長大,關節軟骨可發生退行性變化甚至變形。一個人的膝關節一般只經得起四五十年的使用,在這以後,隨著骨關節間的韌帶鬆弛,支撐關節的功能下降行動也可受到限制。有個叫康斯坦丁的德國人股骨長75.9厘米,可稱得上是世界之最。
耳朵里的3塊骨頭是人體最小的骨頭,其中最小的鐙骨只有0.25—0.43厘米長。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內耳三部分組成的,具有產生聽覺和平衡的功能。提起耳朵,大多數人立刻會自然而然地想到長在頭部兩側的外耳。其實耳廓是耳朵中相對簡單,與聽功能關系不大的一部分。外耳的另一部分叫外耳道,長約3厘米,與鼓膜相連,其間長有大量毳毛和耳垢腺,這里是耳垢的出處,也是游泳時耳道容易進水的地方。不過,人耳中最重要的結構還是中耳和內耳,這才是使我們能聽得見、聽得清的基本結構,也正是鐙骨的「居所」。
鐙骨很小,只有在顯微鏡下才能看清楚。但它在我們的聽覺生理中卻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我們要注意保護它。如果三塊聽骨中的任意一塊發生病變,或者砧鐙關節被破壞,就會造成聲音傳導障礙,嚴重時會引起傳導性耳聾。
Ⅶ 人體有多少塊骨頭,男人和女人一樣多嗎
成人骨頭共有206塊,分為頭顱骨、軀干骨、上肢骨、下肢骨四個部分。但兒童的骨頭卻比大眾多,因為:兒童的骶骨有5 塊,長大成人後合為1塊了。兒童尾骨有4~5塊,長大事也合成了1塊。兒童有2塊髂骨、2塊坐骨和2 塊恥骨,到成人就合並成為2塊髖骨了。這樣加起來,兒童的骨頭要比大人多11~12塊,實際上應是217~218塊。醫學書上說,初生嬰兒的骨頭多達305塊。
不過,隨著現代解剖學的進展和X線等檢查技術的進步,發現某些骨頭會額外再生出「副骨」或「子骨」來,如果想「副骨」或「子骨」算進去,成人的骨頭就遠不止206塊了。例如,有些人每隻手和腕部有「副骨」及「子骨」24塊,每隻腳有26塊。在身體的膝、肘、脊椎部位,有時也會另外長出小骨來。而且,各人額外長出的骨頭並不一樣多。
這些「額外的小骨」的意義不大,我們只要知道成人有206塊骨頭就行了。
當然,說成人有206塊骨頭也不是絕對的,這是就全球人類的「總體」而言的。人群中存在差異。我國科學工作者1985年進行的抽樣調查表明,中國人的骨頭要比歐美人少。我國大多數人只有204塊骨頭。日本調查的情況也是如此。而在歐美,絕大多數有206塊骨頭,僅少數人為204塊。
我國和日本人比歐美人少了哪兩塊骨頭呢?原來,通常認為第5趾骨有3塊骨頭,現在發現中日兩國人大多為2塊。由於每隻腳少1塊骨頭,因而只有204塊。
Ⅷ 人的身體骨骼一樣嗎
一樣
只是大小和形狀不一樣
當然也有不一樣的
如叉狀肋
就很少有人有
但是有少部分人有
Ⅸ 每個人的骨頭重量都不一樣,是什麼決定了我們骨頭的重量
我們的身高會決定我們骨頭重量的不同,還有我們骨頭的粗細,也會決定我們骨頭重量的不同。因為每個人的身高體重都不一樣,所以他們的骨頭重量也會不一樣。
孩子完全發育好了,從而就會產生一個比較好的身高以及體型。有骨骼完全發育好了,整個人才能夠健康。身高比較高,體重比較胖的人的骨頭都會比平常人要重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