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洞賓寶誥為什麼不一樣
A. 八仙神話故事中,八仙升仙後在天庭都掌管什麼職位
八仙是天庭中多才多藝的偶像實力組合,每次宴會表演的主力。韓湘子吹簫,藍彩和打快板,曹國舅擊陰陽板,鐵拐李敲葫蘆,張國老唱道歌,呂洞賓舞劍,何仙姑跳舞,鍾離權扇風搞氛圍。
一.葯王-鐵拐李
八仙寶誥:鶴發童顏叟,長生不老仙。中條洞天帝主,通玄應變天尊。
張果老是混沌初分時一白蝙蝠精。這放在西方,怎麼也是和該隱一樣的吸血鬼始祖。可是張果老深得“誰活到最後,誰笑得最美”的真理,一直隱居修煉,是現在穩健派修仙的鼻祖。
張果老是星象學大師,著有《果老星宗》,他的法寶“漁鼓”可以占卜未來,所以他才能在數次大劫逢凶化吉,逍遙世間。
張果老由於活的久,內丹外丹,性命兼修樣樣精通,是自學成才的典範,是自己修煉成仙的。
成仙後的張果老並不在天庭任職,而是逍遙人世間,倒騎驢唱“道情”(古代說唱),他是說唱行業的祖師。
五,韓湘子
八仙寶誥:三天教主,八洞飛仙。瑤華洞天帝主,圓通早覺天尊。
韓湘子是功德成仙的,他本是太上老君座下的一隻白鶴,下凡是帶著任務來的,就是度化韓愈。
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是不信道佛的儒家死硬分子,因為反對憲宗迎接佛骨而被貶八千里。後世佛道都有度化韓愈的傳說,以顯示自己的神通廣大,佛教的是大顛禪師,道教的就是韓湘子。
道教傳說韓愈本是天庭左卷簾大將軍沖和子,因三月三日在蟠桃會上與雲陽子醉奪蟠桃,打碎玻璃玉盞,沖犯元始天尊聖駕,被貶下凡,這是抄的西遊記沙僧。
韓湘子是個當官的好材料,在被鍾離權、呂洞賓教導成仙上天面見玉帝,對度化韓愈的事推三阻四,趁機向玉帝要法寶,要官職,要手下。
玉帝只好封他為開元演法大闡教化普濟仙,賜風魔丫髻,八卦仙衣,縮地花籃,沖天漁鼓四件法寶,還賜三道金書,上管三十三天,中管人間善惡,下管地府冥司,又叫馬、趙二將在左右,聽卿調遣。韓湘子還不滿足,又向王母娘娘要來了三塊金牌,第一面金牌,糾察三十三天一十八重地獄善惡生死;第二面金牌,鈐管四海龍王、三十六員天將隨身聽用;第三面金牌,掌理風雲雷雨、各府州縣城隍社令、十殿閻羅天子。真是會叫的孩子有奶吃。
有了好處,韓湘子動力十足,把他叔祖韓愈往死里整,讓他從高官變得一無所有,最終大徹大悟,修煉成仙,恢復為卷簾大將,韓湘子也功德圓滿。
六,何仙姑
八仙寶誥:增城鍾異,楚水流芳。青霞洞天仙姥,宏慈妙法元君。
何仙姑是嗑葯黨,靠吃果子成的仙。
何仙姑十三歲吃了呂洞賓送的仙桃,就直接辟穀,不吃飯了,只吃雲母這種礦物質,然後就身輕如燕,可以像鶴一樣飛行。身為少有的女修士,她得到了各路女仙的喜愛,經常參加聚會,月神送她仙衣,麻姑送她仙酒,三次醉倒在王母的宴會,吃吃喝喝之中就成仙了。
何仙姑不在天上任職,她是駐世神仙,守護一方,經常扶危濟困,行雲降雨,人稱“及時雨。”
七,藍采和
八仙寶誥:三天承道法,風流自在仙。萬花洞天帝主,流光耀采天尊。
藍采和是神仙中的行為藝術家,他一隻腳穿鞋,一隻腳光著。夏天穿厚棉襖,冬天卧冰雪中。經常走街串巷,打快板,放聲高歌。
藍采和成仙十分簡單,就是通過一場考驗,為鍾離權用竹籃打水,喝下水就成仙了。
以前受電視東游記影響,一直認為藍采和是女的,其實他是男仙。
藍采和作為藝術家,不在天庭任職,只是游戲人世間,一邊尋找創作靈感,一邊普度眾生。
八,曹國舅
八仙寶誥:簪纓嗜道,貴戚修仙。黃華洞天帝主,超凡入聖天尊。
曹國舅是宋仁宗的小舅子,曹皇後的弟弟。宋仁宗傳說是赤腳大仙轉世,玉帝派文武曲星轉世成包拯和狄青來輔助他。
曹國舅本來紈絝子弟當得好好的,卻因包庇殺人的弟弟犯在包拯手中,被判流放,後來還是宋仁宗大赦天下,才回到京城。
流放回來後曹國舅就看破紅塵,上山修道去了,後來遇到呂洞賓和鍾離權,最後修道成仙。
曹國舅沒有當官的慾望,不在天庭任職,他的法寶陰陽板具有凈化環境的能力,倒是可以當個環保大使。
B. 陰歷4月初三是哪位神佛生日
什麼都不是。
佛的生日,舊說是陰歷四月初八日,新說是陽歷的五月月圓日。
初一:元始天尊、彌勒尊佛
初四:孫天醫真人
初五:五路財神
初六:清水祖師(陳普足。清水祖師坐化日為農歷五月十三,迎春巡境為三月初一。)
初八:五殿閻羅王
初九:玉皇大帝聖誕(是日為"天誕日",即玉皇大帝神誕,俗稱"天公生"。
十三:關聖大帝(關公)飛升
十五:上元天官大帝聖誕(上元乃上元天官大帝聖誕,亦是賜福之日,、臨水夫人陳靖姑(臨水夫人誕辰為十月十五日。)、門神戶尉
十六:相公爺(雷海青。泉州民謠:"十四結燈棚,十五上元丸,十六相公生。"
十八:包公、朱王爺(朱叔裕)
廿四:雷都光耀大帝
農歷二月
初一:張天師、一殿秦廣王、勾陳上宮玉皇大帝(天皇大帝)聖誕
初二:福德正神(土地公)千秋(頭牙)、姜子牙、濟公菩薩
初三:文昌帝君聖誕
初六:東華帝君(東王公)聖誕
初八:三殿宋帝王、張大帝
初十:湧泉祖師
十五:太上老君、九天玄女聖誕、岳武穆王(岳飛)聖誕、太清道德天尊聖誕
十六:開漳聖王(陳元光,生於唐·顯慶二年(657年)二月十六日)。神農大帝誕辰
十七:白王爺(白起)
十八:四殿五官王
十九:觀世音菩薩誕辰
廿一:普賢菩薩
廿四:都龍王
廿五:玄天聖父明真帝
農歷三月
初一:二殿楚江王
初三:玄天上帝、王母娘娘
初四:范王爺(范仲淹)
初八:六殿卞城王
十二:鄞仙姑升天日
十三:田王爺(田單)
十五:保生大帝(吳夲,吳真人,生於太平興國四年[976年]農歷三月十五日,卒於景佑三年[1036年]五月初二。、雷萬春、山神
十六:武德英侯誕辰、准提菩薩、江神、黑虎玄壇公趙光明元帥(文財神)聖誕
十八:後土皇地袛聖誕
十九:方王爺(方叔)、萬氏媽、太陽星君
廿:平天聖母(陳靖姑,臨水夫人,誕辰為十月十五日。、註生娘娘
廿三:天上聖母(媽祖·林默娘誕辰)、陳郡王誕辰、
廿六:鬼谷先師
廿七:七殿泰山王
廿八:東岳大帝
農歷四月
初一:八殿都市王
初四:文殊菩薩
初五:狄王爺(狄仁傑)、送生娘娘
初六:菩提祖師聖誕
初八:九殿平等王、盧王爺(扁鵲)、五顯靈官大帝、釋迦佛祖(為如來佛釋迦牟尼生日,是日俗稱"佛誕節"
初十:康王(康元帥)、何仙姑
十三:河神
十四:呂純陽祖師(呂洞賓)聖誕
夏至日:上清靈寶天尊聖誕
十五:釋迦如來成佛、金張元大巡爺
十七:十殿轉輪王
十八:北極紫微大帝聖誕、華佗神醫先師
廿一:托塔李天王
廿五:武安王(張巡)、李王爺(李大亮)
廿七:范王爺(范承業)
廿八:神農先帝、催生娘娘
農歷五月
初一:南極長生大帝聖誕
初二:吳真人飛升(吳夲,保生大帝,生於太平興國四年[976年]農歷三月十五日,卒於景佑三年[1036年]五月初二。
初四:金元帥
初五:溫元帥(溫瓊)聖誕、吳大帝、文武尊王
初六:清水祖師成道(陳普足。清水祖師坐化日為農歷五月十三,迎春巡境為三月初一。
十一:天下都城隍爺
十三:關聖帝君(關公)聖誕、城隍
十六:朱王爺
十七:蕭王爺(蕭望之)
十八:張天師
廿二:陳元光(開漳聖王,生於唐·顯慶二年(657年)二月十六日。
夏至日:上清靈寶天尊
農歷六月
初一:泗洲文佛佛誕
初二:韋馱尊佛
初四:楊六郎
初六:英烈侯(日月太保,宋端宗·趙昰、宋衛王[末帝]·趙昺兄弟)、崔府君(崔珏)
初十:劉海蟾帝君
十一:田都元帥(相公爺,雷海青)
十三:王靈官
十五:紀王爺(紀信)、王靈官(靈官大帝)聖誕
十六:周倉
十七:十殿閻君
十八:池王爺(池夢彪)、楊六郎、康保裔(康大巡)、張巡
十九:扁鵲、觀世音菩薩得道日
廿三:馬王
廿四:關公、雷祖大帝(雷聲普化天尊)聖誕
廿六:二郎神(或為五月廿四、六月廿四)、趙元帥、廣平尊王
廿七:玉王爺(玉大巡)
廿八:文天祥
農歷七月
初一:李王爺(李大巡)
初七:魁星爺聖誕、七星娘娘
初八:徐王爺(徐達)
初十:鐵拐李祖師
十五:中元地官大帝聖誕(道教謂之中元地官赦罪日,亦稱"鬼仔節"。
十八:西王金母聖誕
十九:殷王爺、值年太歲
廿一:上元道化真君(庚真君)
廿二:增福財神
廿三:法主公、諸葛武侯(諸葛亮)
廿四:鄭延平郡王(鄭成功,明·天啟四年[1624年]七月十四日生於日本長崎縣松浦郡千里濱,康熙元年[1662年]五月初八日卒。
廿五:吳公真仙(吳濟川)誕辰、
卅:地藏王菩薩
農歷八月
初三:北斗星君聖誕、九天司命灶君
初四:羅王爺(羅倫)
初五:雷聲普化天尊
初八:瑤池大會
十二:四海龍王、羅府大人
十四:姚王爺
十五:臨水林夫人(林九娘)、朱王爺、太陰星君(或曰太陽星君)
十六:浮橋橋南余大帝、黑虎玄壇公趙光明元帥(文財神)
廿一:昭福侯
廿二:廣澤尊王(郭忠福,後晉·天福二年(938年)農歷八月廿二日坐化)、燃燈古佛
廿三:邢王爺(邢明德)、范王爺(范承業)
廿七:至聖孔子先師、北斗下降之神
農歷九月
初一:溫王爺、南斗星君聖誕
初三:五瘟
初五:順正王(黃志,淳熙十三年[1186年]九月初五日誕降,嘉定十三年[1220年]正月初四日化於石鼓廟、吉正爺、楊五郎
初九:臨水李夫人(李金鳳)、哪吒、康王(康元帥)、媽祖(天上聖母·林默娘)升天、斗姥元君聖誕
十五:吳王爺(吳孝寬)
十六:朱王爺
十八:馬王爺、顯應祖師(黃惠勝)誕辰
十九:觀世音菩薩涅盤日
廿八:五顯靈官大帝、馬元帥聖誕
農歷十月
初一:三田都元帥
初四:薛王爺(薛仁貴)
初五:達摩祖師、風神
初七:天王
初八:金王爺
初九:葉王爺(葉適)、吳公真仙(吳濟川)羽化升天日、正順尊王·謝枋得神誕
初十:水仙王、伍子胥
十三:岳武穆(岳飛)
十五:下元水官大帝聖誕(道教謂之下元水官解厄日)、周王爺(周大巡)、英烈侯(日月太保)、鄭大帝、張府將軍
廿二:青山靈安尊王誕辰(張悃)
廿三:周倉將軍
廿五:感天大帝許真人
廿六:福佑帝君
廿七:北極紫微大帝
農歷十一月
初四:安南尊王、大成至聖
初六:西嶽大帝
十一:太乙救苦天尊聖誕
十九:九蓮菩薩
廿三:張仙大帝
廿七:正順尊王·謝枋得神誕
冬至日:玉清元始天尊聖誕
農歷十二月
初一:蘇夫人(蘇六娘。明·洪熙元年[1425年]臘朔誕生,正統六年(1441年)坐化)
初九:侯王爺(侯嬴)
初十:大宗惠澤尊王
十二:鄞仙姑誕辰
十三:金府千歲
十六:福德正神(土地)聖誕("尾牙",商賈皆祭土地神)。
廿三:呂洞賓
廿四:祀灶送神
廿五:許遠、天神下降(玉帝巡天)。
廿九:南斗北斗星君下降
C. 呂洞賓的呂祖寶誥
呂祖寶誥⑴
至心皈命禮。
玉清內相⑵,金闕選仙⑶。化身為三教之師⑷,掌法判五雷之令⑸。黃粱夢覺,忘世上之功名⑹;寶劍光輝,掃人間之妖怪⑺。四生六道,有感必孚⑻;三界十方,無求不應⑼;黃鵠溪頭留聖跡⑽,玉清殿內煉丹砂⑾。存芝象於丹崖⑿,顯仙蹤於玄洞⒀。闡法門之香火,為後嗣之梯航⒁。大聖大慈,大仁大孝⒂。開山啟教,靈應祖師⒃。天雷上相,靈寶真人⒄。純陽演政警化孚佑帝君,興行妙道天尊⒅。
注釋
⑴呂祖:即呂祖先師呂洞賓。姓呂,名岩,字洞賓,號純陽子,唐河東蒲州永樂縣人(今蒲板縣永樂鎮),祖呂謂,禮部侍郎;父呂讓,海州刺史。唐德宗貞元十四年四月十四日巳時生。初,母就蓐時,異香滿室,天樂並奏,有白鶴自天而下,飛入賬中不見。真人生而金形玉質,仙風道骨,鶴頂猿背,虎體龍腮,風眼朝天,雙眉入鬢,頸修顴露,身材雄偉,鼻樑聳直,面色白黃。左眉有一點黑子,足下紋起如龜。少而聰明,日記萬言,矢口成文。身長八尺二寸,頂華陽巾,衣黃衫,系皂絛,狀類張子房。年二十不娶。始在襁褓,異人馬祖相之曰:「此兒骨相非凡,自是風塵外物,他時遇鍾離、采和,牢心記取。」後游廬山,遇火龍真人,傳授天遁劍祛魔。會昌中,兩舉進士不第,時年六十四歲,還長安,至酒肆初遇鍾離祖師,被以「黃粱夢」感化,又以生、死、財、色十試,心無所動,於是授以金液大丹與《靈寶畢法》。遂發願潛心修道,度盡天下眾生。初居終南山,又受鍾離祖師上真秘訣,修煉成道。於是周遊天下,化渡眾生。曾傳度劉海蟾真人、王重陽真人,開道教南北二宗。全真道奉為「北五祖」之一,故常尊稱「呂祖」。元世祖尊為「純陽演正警化真君」,武宗又加號「純陽演正警化孚佑帝君「。呂祖形象,深入民間,其靈蹤聖跡,更是遍布全國。
⑵玉清內相:玉清,指三清聖境之一,為元始天尊所治。內相,仙職,輔佐元始天尊掌管仙界樞機。可見呂祖品位之尊。
⑶金闕選仙:金闕,即天庭。天庭選舉仙官。此指呂祖仙職為經評選而授。另一解:呂祖在天庭受命主持選仙之事。
⑷化身為三教之師:化身,應化顯身。三教,指儒、釋、道三教。呂祖道業日隆,太上命他任三教祖師。
⑸掌法判五雷之令:法,道法。法為道之用,道門以法體道而濟世度人。判,唐宋官制,以大兼小曰「判」。呂祖已臻仙職之極品,又兼掌五雷,故曰「判」。道門五雷正法,能召役雷霆,代天懲惡揚善。以上述呂祖仙職仙司。
⑹黃粱夢覺,忘世上之功名:傳呂祖自幼攻習儒業,想取得功名以承祖業。但兩舉進士而不第。心灰意冷,還長安,酒肆遇鍾離祖師。因與同煮黃粱飯,鍾離祖師雲房自為執炊。洞賓忽就店中昏睡,夢以舉子赴京,狀元及第,始自翰苑擢台諫秘閣,及指揮使,無不備歷;兩娶富貴家女,生子婚嫁早畢,孫曾雲繞,簪笏滿門。如此凡四十年,又獨相十載,權勢頗赫。偶被重罪抄沒家資,分散,妻孥流於岒表,一身孑然,辛苦憔悴,立馬風雪中,方興誥嘆,忽然夢覺,黃粱炊尚未熟。洞賓感悟功名富貴正如夢鏡不實不久,遂向雲房求度世之術。
⑺寶劍光輝,掃人間之妖怪:寶劍,指火龍真人傳與呂祖之天遁劍。呂祖度化世人,為民除害,用金光閃耀的天遁寶劍,斬除人世間的一切妖魔鬼怪。使學道之人早日成道,修成正果,與道合真。
⑻四生六道,有感必孚:四生,指胎生、卵生、濕生、化生四類生物,名為眾生。此指一切有生命的東西。六道,一天道、二神道、三人道、四畜生道、五地獄道、六餓鬼道,乃為眾生輪回生死趣。感,感應。孚,信。眾生心誠則能感動呂祖,呂祖必以願力相應。所應誠信有準並無差失。
⑼三界十方,無求不應:三界,指欲界、色界、無色界,又稱三界天。欲界為食慾和淫慾未清除的眾生所住世界;色界在欲界之上,已離粗欲而只享受精妙鏡象的眾生所住世界,但此界仍有質象形礙;無色界更在色界之上,為離質象形礙清澄虛凈之世界。三界中人壽命有限,不能超越劫難,壽盡仍要人於輪回。十方,指東、南、西、北、東南、西南、西北、東北並上、下合為十方。此句言,呂祖發願度化世人,三界十方,一切眾生,沒有向呂祖祈求而不應驗的。
⑽黃鵠溪頭留聖跡:溪,疑為磯。黃鵠磯,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城內蛇山,山有黃鶴樓,樓因山而名。相傳該樓始建於三國時代,後歷代屢建屢毀。據史載,昔日的黃鶴樓軒磯宏偉,輝煌瑰麗,崢嶸縹緲,疑似「仙宮」。相傳呂祖曾化為道士與武昌太守下棋,連下數局,太守皆輸。一會兒,道士拂袖而去不見人影,太守急忙派人尋找,卻沒找到。後聽人說在郡治前吹笛,尋人剛至郡治前,則又聽笛聲到了郡治東面,尋人到東面,笛聲又至西面,尋人到西面又聽笛聲在南面,到南面則又聽笛聲在北面,到北面又聽到笛聲在黃鶴樓前。有人見道士走進石照亭中就不見了。僅留詩一首:「黃鶴樓前吹笛時,白蘋紅蓼滿匯湄。哀情慾訴誰能會,惟有清風明日知。」末書一「呂」字。這就是呂祖在黃鶴磯頭留下的聖跡。(此後,呂祖題詩的石照亭也改名為呂仙亭。一說呂祖曾在黃鶴磯頭賣桃面留聖跡。)大抵呂祖隱顯非常,所留聖跡也不限於一時一事。
⑾玉清殿內煉丹砂:呂祖《前八品仙經·保精固命品》記述,呂祖在下降人間之先,已歷劫修行。天寶元年正月九日登郁羅虛梵天宮,即元始天尊玉虛宮,侍於元始天尊之前,與十極真人一起聽天尊演說《大周天伏火靈砂丹訣》,即指此事。
⑿存芝象於丹崖:芝象,芝為瑞草,此指呂祖仙像。丹崖,或作山岩、仙岩。據《綿州府志》載,醫吾閭山北,有孤石峭壁,上鐫呂仙像;又名呂公崖,乃呂祖煉丹處。此即「存芝象於丹崖」。
⒀顯仙蹤於玄洞:仙蹤,指呂祖留下的聖跡。玄洞,一作雲洞,指仙家洞府。《本傳》述呂祖道初成後,上帝命居荊山洞府,後又在廬山、羅浮諸洞天多次顯化。
⒁闡法門之香火,為後嗣之梯航:闡,闡發、弘揚。法,法派。香火,原指後代,此指教派的傳承。呂祖度化世人,功績顯赫,金丹南北宗皆為呂祖法脈,故王重陽創全真教奉呂祖為五祖之一。後嗣,指呂祖所傳之法嗣。梯航,登天之梯、渡海之船。此喻接引世人早登彼岸的大道。
⒂大聖大慈,大仁大孝:大聖,具有最高智慧。大慈,慈愛、慈悲。仁,仁愛、同情。孝,指善於奉伺父母。大聖大慈,為仙真極則。大仁大孝,為一切美德根基。此為極贊呂祖之辭。
⒃開山啟教,靈應祖師:開山,創前人所無、開後人之前例。啟教,創立教派。
⒄天雷上相,靈寶真人:天雷上相,為呂祖仙職名。五雷正法總由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執掌。呂祖兼判五雷之令,故為天雷上相。鍾離祖師又親授呂祖丹經《靈寶華法》,故稱靈寶真人。
⒅純陽演政警化孚佑帝君,興行妙道天尊:此為呂祖之尊號。宋代尊為「妙通真人」,元代尊為「純陽演政警化孚佑帝君」。
D. 「八仙」成仙後,分別在天庭各自擔任什麼職務
《八仙過海》裡面的八位神仙,我們都知道指的是:鐵拐李,漢鍾離,呂洞賓,張果老,何仙姑,韓湘子,藍采和,曹國舅。其實,在我國道家神仙體系當中,他們大部分都是散仙,通俗的說就是他們在道教內已經具有相當高的地位,但是他們還沒有在天庭取得官職和爵位。
簡單舉個例子吧,比如說某一國家的一個黨派取得了政府的執政權以後,並不是該黨派所有的高層成員都要去政府任職的,還要留下一部分有實力的成員留在該黨派內做專職工作的,八仙中的人大多大體就是這種身份,他們在道教內低位崇高,位列仙班。但是還沒有在天庭取得官職。不過,他們之中也有例外 下面就和大傢具體說說吧。
鍾離權,東華洞天帝主鍾離妙道真人,飛行救劫天尊。鐵拐李,西華洞天教主,超登蓮花天尊。張果老,中條洞天帝主,通玄應變天尊。韓湘子,瑤華洞天帝主,圓通早覺天尊。何仙姑,青霞洞天仙姥,宏慈妙法元君。藍采和,萬花洞天帝主,流光耀采天尊。曹國舅, 黃華洞天帝主,超凡入聖天尊。
綜上可知,八仙中初了呂洞賓在天庭擔任金闕選仙官的職務,並兼任五雷上相外,其他七位都是在天庭沒有明確官職的散仙。
E. 八仙飛升了以後,他們都在天庭擔任什麼職務
《八仙過海》裡面的八位神仙,我們都知道指的是:鐵拐李,漢鍾離,呂洞賓,張果老,何仙姑,韓湘子,藍采和,曹國舅。其實,在我國道家神仙體系當中,他們大部分都是散仙,通俗的說就是他們在道教內已經具有相當高的地位,但是他們還沒有在天庭取得官職和爵位。
鍾離權,東華洞天帝主鍾離妙道真人,飛行救劫天尊。鐵拐李,西華洞天教主,超登蓮花天尊。張果老,中條洞天帝主,通玄應變天尊。韓湘子,瑤華洞天帝主,圓通早覺天尊。何仙姑,青霞洞天仙姥,宏慈妙法元君。藍采和,萬花洞天帝主,流光耀采天尊。曹國舅, 黃華洞天帝主,超凡入聖天尊。
F. 佛家和道家的廟會日子都有哪些
一般例行的是每月初一、十五,再者就是諸佛、菩薩或者神仙的聖誕和相關紀念日。
諸佛菩薩聖誕(陰歷)
正月初一日:彌勒佛聖誕
正月初六日:定光佛聖誕
二月初八日:釋迦牟尼佛出家
二月十五日:釋迦牟尼佛涅盤
二月十九日:觀世音菩薩聖誕
二月廿一日:普賢菩薩聖誕
三月十六日:准提菩薩聖誕
四月初四日:文殊菩薩聖誕
四月初八日:釋迦牟尼佛聖誕
四月十五日:佛吉祥日——釋迦牟尼佛誕生、成道、涅盤三期同一慶(即南傳佛教國家的衛塞節)
五月十三日:伽藍菩薩聖誕
六月初三日:護法韋馱尊天菩薩聖誕
六月十九日:觀世音菩薩成道——此日放生、念佛,功德殊勝
七月十三日:大勢至菩薩聖誕
七月廿四日:龍樹菩薩聖誕
七月三十日:地藏菩薩聖誕
八月廿二日:燃燈佛聖誕
九月十九日:觀世音菩薩出家紀念日
九月三十日:葯師琉璃光如來聖誕
十月初五日:達摩祖師聖誕
十一月十七日:阿彌陀佛聖誕
臘月初八日:釋迦如來成道日
臘月廿九日:華嚴菩薩聖誕
道教諸神(以農歷日期排序)
正月
初一:元始天尊萬壽、
初三:孫正真人(孫天醫)誕辰
初五:路頭神誕辰、定光佛聖誕
初六:清水祖師誕辰、九天玄女聖誕
初八:白衣觀音誕辰、江東神聖誕、五殿閻羅王誕辰
初九:玉皇大帝萬壽、漢閩越王誕辰
十三:劉猛將軍(蟲王爺)誕辰
十五:上元天官大帝誕辰、張天師(張道陵)誕辰、門丞戶尉誕辰、佑聖真君誕辰、臨水夫人(陳靖姑)、金天娘娘誕辰、三一教主誕辰、盤古大王(盤古公)聖誕
十六:三王公(古公三王)誕辰、開台聖王誕辰
十九:長春邱真人(邱處機)誕辰
二十:招財童子誕辰
廿五:滿族倉廩神誕辰
二月
初一:一殿秦廣王
初二:福德正神(土地爺)誕辰
初三:文昌帝君(梓童神)誕辰
初八:三殿宋帝王聖誕
十五:太上老君(老子)聖誕、岳武穆(岳飛)誕辰、三山國王、九天玄女娘娘聖誕
十六:開漳聖王誕
廿六:真武大帝聖誕
三月
初一:二殿楚江王誕辰
初三:北帝聖誕
初七:何仙姑誕辰
初八:六殿卞城王誕辰
十五:保生大帝(吳真人)、趙公元帥(趙公明)誕辰、醫靈誕辰
十六:准提菩薩聖誕
十九:太陽星君聖誕
二十:詮生娘娘誕辰
廿三:天後娘娘(媽祖)聖誕
廿六:鬼谷先師誕辰
廿七:七殿泰山王誕辰
廿八:東岳大帝聖誕、制字先師(倉頡)誕辰
廿九:土地公生日
四月
初一:八殿都市王
初四:文殊菩薩聖誕
初八:九殿平等王、壯族牛王誕辰
十四:呂純陽祖師(呂洞賓)誕辰
十七:十殿輪回王、金花夫人(送子娘娘)誕辰
十八:北極紫微大帝聖誕、華佗神醫先師
廿一:托塔李天王誕辰
廿五:武安尊王
廿八:神農先帝萬壽、葯王誕辰
五月
初一:南極長生大帝聖誕
初七:巧聖先師(魯班)
初八:龍母聖誕
十一:城隍誕辰
十三:關聖帝君(關羽)聖誕
十八:張天師(張道陵)誕辰
六月
十一:田都元帥誕辰
十四:文殊菩薩誕辰
十五:王靈官誕辰
廿三:火德星君(火神爺)誕辰
廿四:財神誕辰、雷祖大帝聖誕、南極大帝聖誕
廿六:二郎星君誕辰
七月
初一:七星娘娘
初七:魁星誕辰
十五:中元地官大帝聖誕
十八:王母娘娘聖誕
十九:值年太歲星君
廿四:城隍誕辰、草聖大王誕辰
三十:地藏王誕辰
八月
初三:北斗星君聖誕、九天司命灶君(灶王爺)誕辰
初五:雷聲普化天尊(雷祖)聖誕
十五:太陰星君(月娘)誕辰
廿二:廣澤王誕辰
九月
初一:南斗星君誕辰、飛天大聖誕辰
初九:臨水夫人(李姑)誕辰、中壇元帥(太子爺)誕辰、火神爺誕辰、酆都大帝聖誕、斗姆大帝聖誕、九皇大帝聖誕
十三:孟婆神誕辰
十八:倉聖先師誕辰
廿六;五顯靈官誕辰
廿八:華光大帝誕辰
十月
十五:下元水官大帝聖誕
廿三:周倉將軍爺
廿五:感天大帝(許真人)誕辰
十一月
廿三:張仙誕辰
廿七;董公真仙聖誕
十二月
十六:福德正神誕辰
三十:紫姑(廁神)誕辰
G. 道教的節日
道教以與自己信仰關系重大的日子和所奉神靈、祖師之誕辰日為節日。某些重大節日,將舉行盛大齋醮,以示慶祝。
由於各個節日慶祝的對象不同,其始年並不一樣。據現存資料看,三會日、三元日、五臘日等是較早的節日,其餘皆後起。由於各派在信仰上的差異,所崇奉的神靈和祖師即有同有異。一般說來,各派共尊的最高神三清、最高天神玉皇,及歷史悠久的三官、社會影響很大的西王母、東岳大帝、文昌帝君、真武大帝等之「誕辰」日,是各派共奉的節日。各派所奉的祖師,如張陵、三茅真君、許真君、呂洞賓、王重陽、邱處機等之誕辰日,則是分奉的節日。
由於道教派別的紛繁和地域世俗信仰的影響,各個地區眾多小派所崇拜的神靈、祖師更為繁多,節日也相應增多。現僅就節日之重要者簡述如下:
三會日據陸修靜《道門科略》等載,三會日為農歷(下同)正月七日,七月七日,十月五日。①據稱,此三日為「三官考核(道民)功過」的日子,也是早期正一道(即五斗米道和天師道時期)道民聚會的三個日子。在此三日里,道民須赴本師治所,申報家口錄籍,聽道官宣講科戒,接受三官考核功過,以定受??之等次。此制盛行於張魯統治漢中時期,此後由於條件的變化,制度逐漸廢弛。南朝宋陸修靜改革、整頓天師道時,曾經重申科戒,意欲使三會日制度長期堅持下去,但收效甚微,此後,即不再實行。
三元日一稱三元節。三元指天、地、水三官,是五斗米道初創時信奉的主要神靈。三張時的「三官手書」,即上章給此三神。魏晉南北朝時,此信仰盛行不衰,出現了所謂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之說。②認為三官掌握人之生死命籍,它們將於一年的特定三天中分別下降人間,考校人之功過,以定人之壽命。南北朝所出的《三元玉京玄都大獻經》雲:「一切眾生生死命籍、善惡簿錄,譜皆系在三元九府。
天地水三官考校功過,毫分無失。所言三元者,正月十五日為上元,即天官檢勾;七月十五日為中元,地官檢勾;十月十五日為下元,即水官檢勾。」③以後,此三個考校世人功過的日子又演變而為三官的生日,此見明代所出的《諸神聖誕日玉匣記等集目錄》之《聖誕令節日期》,謂:正月十五日,上元天官聖誕;七月十五日,中元地官聖誕;十月十五日,下元水官聖誕。④從此,三元日作為道教節日,一直留傳至今。
五臘日道教據古代「臘日」祭先祖、百神之制,⑤創五臘日。稱正月一日為天臘,是「五帝校定生人神氣時限長短」之日;五月五日為地臘,是「五帝校定生人官爵、血肉衰盛」之日;七月七日為道德臘,是「五帝校定生人骨體枯盛」之日;十月一日為民歲臘,是「五帝校定生人祿科官爵」之日;十二月(缺日?D?D引者注)為王侯臘,是「五帝校定生人處所,受祿分野」之日。⑥此節日興起既早(南北朝成書的《赤松子章歷》已載此),至今亦為道教所奉行。特別是正月一日的天臘之辰,仍為今日道教之重要節日,屆時要按傳統設醮祭天,祭先祖,以求福壽。
三清聖誕三清作為道教最高神,在唐初已經確立。其中的元始天尊、靈寶天尊本為「道」之化身,是無始無先的,本無所謂生日,但後世道教經過解釋,仍給它們定了生日。據稱,元始天尊象徵混沌,為陰陽初判的第一個大世紀,因此以陽生陰降、夜短晝長的冬至日為其誕辰;靈寶天尊象徵混沌始清,為陰陽開始分明的第二個大世紀,因此以陰生陽消、晝短夜長的夏至日為其誕辰。⑦第三位道德天尊,即老子,歷史上實有其人。但因留下的記載太少,僅能推知其為春秋時人,無從知曉他的生年月日。在兩晉南北朝佛、道斗爭中,道教為推崇其教,不斷將老子生年提前,南北朝時,已將其提至周初。唐王懸河《三洞珠囊》卷九《老子為帝師品》曰:「太平部卷第八《老子傳授經戒儀注訣》雲:老子者,得道之大聖,……近出世化,生乎周初。……文王之時,仕為守藏史。」⑧其《老子化西胡品》曰:「生殷周之際。」⑨其時尚無具體出生年月日。唐末杜光庭《道德真經廣聖義》再將老子生活年代推至殷商,並認定了年月日。其卷二《釋老君事跡氏族降生年代》雲:「老君降生年代,即殷武丁九年庚辰歲二月十五日也。」AB此老子生日,為後世老子傳記著作如北宋賈善翔《猶龍傳》、南宋謝守灝《混元聖紀》《太上老君年譜要略》、元陳致虛《金丹大要仙派》等所沿襲,成為老子生日的定論。三清中之老子生日雖定於唐,但其餘二位之生日定於何時,現難論斷。
玉皇聖誕玉皇大帝信仰在宋代很盛,《高上玉皇本行集經》已稱其「於丙午歲正月九日午時誕於王宮」。AC此經未著撰人,南宋晁公武《郡齋讀書志》卷五上已見著錄,曰:「《玉皇本行集經》三卷,右嘉熙四年臨安府承天靈應觀所刻蜀本也。」AD按宋無嘉熙,晁公武於乾道(1165~1173)中任臨安府少尹,所雲嘉熙或為嘉?v或淳熙(1174~1189)之誤。如然,玉皇生日在宋代已被認定。此後,源出於元、成書於明的《搜神記》卷一所載與此同,明中葉成書的《諸神聖誕日玉匣記等集目錄?聖誕令節日期》亦雲玉皇生於正月初九。
王母聖誕西王母神話起源很古,但直至唐末杜光庭《墉城集仙錄》雜糅諸記為之作傳時,尚謂其為西華至妙之氣所化生,並無生年月日之說。再至明《搜神記》和《三教搜神大全》(源出元代),始稱其為「七月十八日生」。AE《聖誕令節日期》亦雲:「七月十八日,王母娘娘聖誕。」AF可知此誕日也為明代所認定。
東岳聖誕東岳信仰起源也很早,至唐宋屢封為王、為帝,信仰更為普遍。但至元代成書的《東岳大生寶懺》,尚稱其「應乎造化,生於混沌之初」。AG而無生日之說。源出於元而成書於明的《搜神記》卷一,始謂其於「三月二十八日生」。AH明中葉成書的《諸神聖誕日玉匣記等集目錄?聖誕令節日期》和明田汝成《熙朝樂事》、明沈榜《宛署雜記》等作了同樣記載。可知東岳聖誕亦在明代始被認定。
文昌聖誕文昌帝君又名梓潼帝君,或稱元皇天帝。是合文昌星與梓潼神二者為一體的復合神。其信仰在宋代已很盛行。南宋理宗時成書的《太上無極總真文昌大洞仙經》已謂其生於二月初三日。AI元末成書的《清河內傳》謂其自雲「生於周初,後七十三化」,於「西晉末降生於越之西、?v之南兩郡之間,是時丁未年甲子辛亥二月三日誕」。AJ此後,《搜神記》卷二,《諸神聖誕日玉匣記等集目錄?聖誕令節日期》所載同。
真武聖誕宋以後,人們對真武神的信仰愈加普遍,其神格愈來愈高,被稱為真武大帝,又稱玄天上帝。上述《搜神記》卷二,謂玄天上帝「三月初三日生」。AK明初朱權《天皇至道太清玉冊》亦謂三月初三日,北方鎮天真武誕生。LB元末明初之《玄天上帝啟聖錄》及明中葉《諸神聖誕日玉匣記等集目錄》所載同。此日即成為道教重要節日之一。
張天師誕辰張陵被稱為祖天師,為正一派道士所尊奉。
早出的張陵傳記無生日記載,最早記其生日的是元道士趙道一所編《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其卷十八《張天師傳》謂其「於東漢光武建武十年甲午正月望日(十五日),生於吳地天目山」。LC明初朱權《天皇至道太清玉冊》卷一《道教源流章》《諸神聖誕日玉匣記等集目錄》所載同。此後即為正一道重要節日之一。
三茅君誕辰《茅山志》卷二十所錄梁碑《九錫真人三茅君碑文》和卷五《三神紀》,及《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卷十六《茅盈傳》皆雲茅盈「生於漢景帝中元五年丙申歲」。LD皆未言月日。《搜神記》卷二始稱:「三茅真君,三月十八日生。」LE此後即為正一道重要節日之一。
許真君誕辰唐宋間,江南盛傳許遜神異事,但至南宋白玉蟾作《旌陽許真君傳》、南宋施岑編《西山許真君八十五化錄》,皆僅雲:「吳赤烏二年己未,母夫人夢金鳳銜珠墜於掌上,玩而吞之,……有娠而生真君焉。」LF《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卷二十六《許太史傳》所記同,皆未言月日。元代成書的《許真君仙傳》和《許太史真君圖傳》始記生日,謂其生於「吳赤烏二年正月二十八日」。LG明朱權《天皇至道太清玉冊》所記同。此後即為正一道重要節日之一。
呂祖誕辰最早記呂洞賓誕日的為元初秦志安《金蓮正宗記》,其卷一《呂純陽真人傳》謂其於「唐德宗興元十四年丙子四月十四日生於林禽樹下」。LH苗善時於元至大(1308~1311)間作《純陽帝君神化妙通紀》謂生於「唐德宗貞元十四年四月十四日巳時」。LI元泰定(1324~1327)間成書的《金蓮正宗仙源像傳》則謂「生於唐德宗貞元丙子(十二年)四月十四日」。LJ元末陳致虛《上陽子金丹大要列仙志》又謂「生於(唐)天寶十四年乙未(755)四月十四巳時;一雲生唐德宗貞元丙子。」LK所雲生年有四:興元十四年(按興元僅一年,無十四年?D?D引者注),貞元十四年,貞元十二年,天寶十四年;而月日則一(四月十四日)。此日即定為呂洞賓誕日,為全真道重要節日之一。
重陽祖師誕辰元初秦志安《金蓮正宗記》、至元(1264~1294)間李道謙編《甘水仙源錄》所收王??早期傳記,無生年月日記載,至元間李道謙作《七真年譜》,始謂其生於宋徽宗政和二年壬辰十二月二十二日。MB泰定間成書的《金蓮正宗仙源像傳》所載與此同,從此即定為王??誕辰日,是為全真道重要節日之一。
邱祖誕辰《金蓮正宗記》《甘水仙源錄》所收邱處機早期傳記,無生年月日記載,李道謙作《七真年譜》始謂其於金熙宗皇統八年正月十九日生於登州棲霞縣。MC泰定間成書的《金蓮正宗仙源像傳》所記同。從此即作為邱處機誕辰,而為全真道重要節日之一。
由上可見,除三會日、三元日、五臘日出現較早,老子誕辰、玉皇誕辰分別於唐末和宋代才被認定外,其餘無論神靈或祖師誕辰之確認,皆在元、明。由此似可推斷,早期道教,節日尚少,其多數節日皆為元明時(主要為明代)所定。
其原因或許與當時道教處於由盛而衰的轉折時期有關。因入明以後,道教逐漸失去上層統治者的支持,不得不轉向民間尋求發展,使道教世俗化,大量增加齋醮節日,以適應民間的需要
H. 八仙過海里的「八仙」,在天庭具體是啥官職
小時候大多數人都聽過八仙過海的故事。八位神仙吃飽喝足以後,要過東海去看看方丈、瀛洲等海中仙山,可能是喝醉了,非要不坐船,才有了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這一說。這一過海不要緊,喝醉了仙力亂放,鬧得東海龍宮七上八下,於是就和龍王打了起來,最後觀音出面才和解,話說這八位神仙到底是什麼官呢,龍王都不怕。
除了這仨人,剩下的也就和龍王實力相當,打個平手,有的甚至比不上龍王。張果老,陰符洞淵省道真君,會長生不死之仙法;鐵拐李,救難葯王真君;何仙姑,慈濟寶誥還元娘娘,曾受九天玄女指點成仙。這三人和龍王是一個級別的,龍王還是敢打的,至於剩下的那兩人,藍采和和曹國舅,龍王就打著玩了,啥都不是,就是一個小仙。
I. 八仙過海故事中,八仙升仙後在天庭都是什麼職位
第七位是韓湘子,他長得還不錯,當時有很多人喜歡,擅長吹簫喜歡音樂,他是拜了呂洞賓為師,而後得道成仙的。
第八位是曹國舅(曹景休),信仰道教,他是當時皇後的弟弟,受人尊敬卻不在乎,把自己的錢都給了百姓,然後自己一個人進入深山修煉碰到了漢鍾離、呂洞賓,由他們兩位幫他成的仙。
J. 呂洞賓飛劍斬黃龍的資料
白雲觀,在呂祖殿有一疊復印的手寫的有關呂祖的材料,內容不多,但卻很珍貴。裡面有:
1、呂祖自述詩一首;
2、贊一首;
3、又贊一首;
4、傳聞正誤;
5、呂祖寶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