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為什麼當不好皇帝
『壹』 宋徽宗為什麼不適合成為一名君王
宋徽宗就是不喜歡宗室親王日常學習的儒家經典、史籍。在趙佶4歲那年,母親就隨剛死不久的神宗而去,因此,缺乏母親教育的趙佶行為逐漸輕佻放浪,與英宗女兒魏國大長公主的駙馬王詵臭味相投。
『貳』 同樣是被俘虜,為何後人對朱祁鎮很寬容,卻看不起宋徽宗
同樣是皇帝,就看誰更有魄力了,就好比為什麼明朝和清朝同樣被侵略,但是明朝存在的時間長了,明朝敢於反抗,清朝一味地割地賠款,別人就專門挑軟柿子捏。宋朝的宋徽宗和明朝的明英宗,但是他倆的境遇卻截然不同。一人被污辱,一人被敬奉,還不是一個道理。
反觀宋朝的這兩名皇帝,完全是一副階下囚的模樣, 一點天子之氣度都沒有顯示出來,所以說,一國之君既要有一國之君的樣子,古代有句話說的好,適者生存。
『叄』 宋徽宗是昏君還是庸君
縱觀宋徽宗一生,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王爺時期,靖康之變前和靖康之變後。總的來說,他當皇帝的時期,可能花費了太多精力在滿足個人的藝術愛好上,像琴棋書畫、建築、道教氪金等。個人覺得,他確實不是個好皇帝,是庸君,但不算是昏君。
這段時間在看宋仁宗和宋徽宗的傳記,還和同事爭論過宋徽宗到底是不是昏君。他被俘虜到金國去後,金人給他封號:昏德公。傳統的史書也一直將他評價為昏君。
但是讀了這本書之後,我不得不對他有所改觀。從三觀和史料來說,本書對撰述是沒有問題的。作者說漢學大家,所用史料也很精確,她的表述是有理有據有支撐的。
宋徽宗到底是不是昏君?這真的很矛盾。與宋仁宗不一樣,他生命的頭十幾年都是作為「王爺」來培訓的,宋朝的皇子地位是比較尷尬的,其實不管哪一朝哪一代都如此,因此宋朝的皇子,出了繼承皇位的那個以外,所有皇子只有兩條路,要麼做個無所事事混吃等死的二世祖,要麼做個醉心於學術的學術大咖。宋徽宗選擇了後面這條路,他在意外登上皇位之前,就表現出了對建築、繪畫、書法、詩詞歌賦的愛好。所以他在登基後,掌握了巨大的權力,就更加把這些他所喜好的行業、藝術,以傾國之力進行發展、培養壯大,所以宋朝的文化藝術、建築、科技等在這個時候是大有發展的。從漫長的中華歷史來看,宋朝的文化科技發展成果昭著,這個表現背後絕對少不了「昏君」宋徽宗的支持。
但是,他也真的當不好這個皇帝,尤其是軍事危機下的皇帝。宋太祖原本是後周小皇帝的軍事指揮官,擁有兵權,一朝黃袍加身,搶了人家的皇位。為了防止別人也效仿他,所以他即皇帝位後搞了個杯酒釋兵權,把所有用兵大臣都給打發了,並且給後代子孫留下了「重文輕武」「士大夫治天下「的國策。這導致整個宋朝的軍事人才極度受輕視,皇帝也不關注軍事方面的發展防備,除非人家打上家門口了。整個宋朝,能數得上名字的武將沒幾個,狄青、岳飛?而這兩位的生前待遇和下場都不怎麼樣。而每次遇到軍事危機的時候,真宗時期的遼國騷擾,仁宗時期的西夏叛亂,再到徽宗時期的連金抗遼、金國之亂,宋朝的表現真的是弱到爆,每每發生戰爭,真刀真槍交起手來,都是敗得多,勝得少。我一直好奇為什麼宋朝經濟那麼發達,那麼有錢,也養了數量那麼龐大的軍隊,可總是打不過游牧民族。後來想想,可能有兩方面的原因:第一、宋朝最吃虧的地方,就是失去了燕雲十六州這個重要的地理屏障。沒有這些地方千百年修建的現成的、可以阻擋游牧民族的天然屏障,宋朝就必須新修築壁壘來防範入侵者。那基本上等於要在南北交界那些地方,新修建城防工事。宋朝修建的,往往是挖壕溝,種樹什麼的,這怎麼可能有效阻止外敵入侵呢?真正修建的城防工事其實不是很多,就算有心要再打造所謂的萬里長城,那也需要耗費大量的金錢。但再怎麼有錢,宋朝修建的也抵不過千百年多個王朝留下的那些壁壘那麼堅固。單單修築共事這一條,宋朝再多的錢也不夠花。所以宋朝只能靠豢養大量士兵來防守這些邊界。但是士兵的大量存在,會導致從事生產的人大大減少,此消彼長,難怪宋朝每年的開支,超級大頭都在軍費支出上。
其次是一直以來重文輕武的氛圍。統治者不重視軍事,自然軍事方面的技術(那時候火葯已經出現了,而且也應用於戰爭,但就是沒有持續地推廣開來)、人才都不被重視。軍事方面都弱雞局面自然從頭延續到尾。在仁宗一朝,尚且還有狄青這等悍將,到了徽宗這朝,已經找不到好用的軍事人才了。
再具體到戰術方面。在與金國對抗的這些戰爭中,宋朝軍隊往往側重於在宮廷指揮布局,不說完全脫離具體形勢吧,至少與人家善於征戰、前線指揮的金國軍隊相比,就真的很弱了。再加上瞞報軍情、信息傳遞落後甚至缺失等因素,宋朝面對金國攻擊節節敗退是註定的事。
從這一點來看,其實不能說全是宋徽宗的錯。換了任何一個皇帝,處理得未必比他好。所以,單一這一點來論證宋徽宗是個昏君,不能很讓人信服。
很多人批評宋徽宗,除了導致靖康之變、亡國之君這點,另一個槽點在於他奢侈的生活。為了排解無聊的皇帝生活,他以傾國之力來培養音樂、繪畫、書法、建築等方面的人才,特別是建築方面,搞了很多宮殿。他又信奉道教,為了氪金,在全國推廣道家事業,蓋了很多的道家宮殿。再就是搞了花石綱,從全國搜刮花草樹木、奇珍異石,弄得怨聲載道。這固然是他的黑點,但其實還沒達到耗空國庫這么嚴重的地步,說白了,就是確實奢侈,但與隋煬帝、秦始皇、紂王等暴君相比,還是本質的差距的。為什麼說沒有耗空國家資財呢,可以從金人打入開封,多次獅子大開口,做盡勒索之能事,且宋朝還有餘力應對這方面看出來。
宋徽宗最糟糕的地方就在於虛榮、過於自信了。自宋太祖以來,收復燕雲十六州一直是宋朝皇帝的天然使命,宋徽宗之前的大部分皇帝,都有過這樣的雄心壯志。但不同的地方在於,他們都知道這不太現實,宋真宗、宋仁宗甚至宋神宗都是這樣,他們選擇了贈給游牧民族歲幣來維持南北和平、免於戰事的局面。從現實來看,這確實是很劃算的生意。因為支付給遼國的歲幣,根本遠遠比不上戰爭局面導致的損失,更何況和平時候通過交易,宋朝還能從遼國、西夏那裡把支付的歲幣都給賺回來。宋徽宗的問題在於,他太自信了,認為自己可以打敗遼國,並且在有朝臣給他算了一筆經濟賬之後,依然認為即使花費很多錢,但是能奪回一些土地也依然是劃算的。這也可以說是他執著於成為「完成祖宗遺訓之人」這個頭銜吧,是虛榮心的一大表現。
結果很是讓人唏噓。北宋在鼎盛時期滅亡,黃河以北的領土盡數淪陷,開封城遭到洗劫,宋朝整個王室幾乎都被俘虜到北方去。被俘虜的人命運悲慘,除了宋徽宗、宋欽宗等核心的男性成員外,其餘成員要麼病死,要麼餓死,而更被悲慘的是宋朝的公主、嬪妃、宮女們,被輪女干、虐殺的大有人在,堪稱人間慘劇。可以說,宋徽宗自己造的孽,多數都報應在了他的兒女、妻妾等親人和朋友身上(從本書來看,除了宮女外,似乎遭殃的普通百姓似乎是沒那麼多,整個皇室被俘虜,接受被勒索,也是為了避免開封人民被虐殺。)
縱觀宋徽宗一生,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王爺時期,靖康之變前和靖康之變後。總的來說,他當皇帝的時期,可能花費了太多精力在滿足個人的藝術愛好上,像琴棋書畫、建築、道教氪金等。個人覺得,他確實不是個好皇帝,是庸君,但不算是昏君。
本書對蔡京、高俅的著墨不多,並且傾向於認為蔡京其實並不算是激烈支持連金抗遼的支持者,他甚至是反對挑起前線戰爭的。從趁火打劫、希望滅了遼國,到後面的靖康之變、北宋滅亡,真的是發生得猝不及防,太突然了,典型的歷史戲劇性。
是庸君,但算不上昏君
『肆』 為什麼說宋徽宗是個合格的畫家,而不是個合格的皇帝
因為他書畫皆佳且還創了「瘦金書」體, 但作為皇帝 ,他不僅過分追求奢侈生活,在位期間還重用蔡京、童貫、高俅、楊戩等奸臣主持朝政,大肆搜刮民財,窮奢極侈,荒淫無度。建立專供皇室享用的物品《梅花綉眼圖》頁,宋,趙佶繪造作局。又四處搜刮奇花異石,用船運至開封,稱為「花石綱」,以營造延福宮和艮岳。他信奉道教,自稱「教主道君皇帝」,大建宮觀,並設道官二十六階,發給道士俸祿。在位期間,爆發方臘、宋江等領導的民變。宣和二年(1120年),遣使與金朝訂立盟約,夾攻遼國。宣和七年,金軍南下攻宋。他傳位趙桓(欽宗),自稱太上皇。靖康二年(1127年),與欽宗一同被金兵俘擄。後被押往北邊囚禁,死於五國城(今黑龍江依蘭)。在位二十六年。其治國無能,不是個合格的皇帝。
『伍』 宋徽宗是史上最窩囊的一個皇帝嗎
宋徽宗拋開皇帝的身份先不說,他可以說成是一個偉大的藝術家,他不僅愛好收藏歷代文物書畫,而且自身的藝術造詣也是非常高的,他不僅擅長書法繪畫,還自創了一種叫做「瘦金體」的書法字體,同時宋徽宗在位期間,還將畫家的地位提到在中國歷史上最高的位置,所以作為一個藝術家來說,宋徽宗是成功的。
宋徽宗作為一個皇帝縱然很昏庸,很窩囊,但如果說是歷史上最窩囊的一個皇帝還是不敢苟同,其實歷史上還有很多昏君可能連宋徽宗都不如,除了前面提到的李煜之外,還有指鹿為馬的秦二世,有當了一輩子傀儡皇帝的漢獻帝等等,宋徽宗只能說是昏庸但絕不是唯一。
『陸』 宋徽宗和遼天祚帝差不多,都是昏庸無能,任用奸臣,導致國家滅亡
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正月,向太後去世,徽宗皇帝親政。親政後,「妄耗百出,不可勝數」],過分追求奢侈生活。他命人在江南地區搜集奇花異石運到汴京開封府,用以修建艮岳等工程浩大的園林宮殿。花石綱所到之處,當地需付民役錢糧以供運輸,而本地交通盡斷,甚至城郭被毀。崇信道教,尊號「教主道君皇帝」。任用貪官宦官橫征暴斂],其中以新黨蔡京任丞相與宦官童貫為將軍所引致的問題最嚴重。所作所為激起各地民變,梁山起義和方臘起義相繼爆發。
『柒』 為什麼說宋徽宗是歷史上最屈辱的一個皇帝
因為靖康之恥
靖康之恥簡述
北宋宣和七年(1125年),金朝攻北宋,宋徽宗退位,長子趙桓在十二月十三日繼位,後廟號宋欽宗,年號靖康。靖康元年(1126年)正月同意割讓太原、中山與河間三鎮,後反悔。
靖康元年十一月遭到十幾萬金軍攻打,於月底攻至皇都開封,同時派康王等三路人往金軍,分別割讓太原、中山與河間三鎮,河北,河東。被圍城十幾日後聽信迷信,派郭京迎戰金軍,被攻破城門,破城後金軍隨意封鎖城內各地金銀為已。
仍保有大片國土時的大宋欽宗,十二月向金國正式投降。交付全城盡半兵器,搜括開封市內的金銀貢獻於金軍,承認割讓北方太原等三鎮。而此時康王並沒有去金營割地,而是借勤王之名擁兵自守一路南逃(此時正是岳飛出山在康王劉浩下效力時,曾隨宗澤與金開戰)。
靖康二年(1127年)宋欽宗和宋徽宗本人及後妃、皇子、公主等三千多人被俘虜,另俘虜皇室少女,婦女、宮女、官女、民女等共一萬五千多人,運至大金國土,大部分作妓女。
宋欽宗趙恆這位苦命的皇帝,做皇帝只一年多,被金人擄去,受盡折磨終身監禁達三十年之久。
通常歷史家公認北宋亡於1126年。此後徽欽二宗先後死於五國城。
恥辱啊,大宋朝當時文有李綱,武有宗澤,後有岳飛,但關鍵在大宋根底已腐敗不堪,多數人想著如何保命,如何保官,同時又是重文輕武的朝代,對於猛烈的金朝攻勢,節節失利,又沒有好的組織起來抵抗。唉,可嘆!
宣和七年(1125年)冬,滅遼後金朝大舉進攻宋朝。四十四歲宋徽宗退位,二十六歲的長子趙桓在十二月十三日繼位,後廟號欽宗。時金對宋實行進攻和議和雙管齊下的方針。
靖康元年(1126年)正月,金軍兵臨國都開封城下。宋欽宗欲車駕南逃,被尚書右丞李綱勸阻。李綱在危難時刻主持開封防禦,幾次打退攻城的金軍。陝西的老將種師道率軍入援。宋欽宗又希圖發兵夜劫敵營,僥幸取勝。宋將姚平仲劫營失敗後,宋欽宗慌忙與金人訂立城下之盟,同意割讓太原、中山與河間三鎮。東路金軍退走後,宋欽宗又翻悔割地。宋徽宗回到開封。
靖康元年(1126年)十月七十六歲的種師道病卒,生前曾出四次關鍵建議:第一次是二月初姚平仲夜劫金營失敗,種師道建議再次出兵劫營,或者每夜發兵幾千人襲擾敵人,可以成功,宋欽宗不用。第二次是完顏斡離不退兵,種師道建議乘金軍半渡之際,發動奇襲,否則必為他日之患,宋欽宗也不用。第三次是太原失守後,種師道急令調兵京城,第四次是臨終遺奏,建議皇帝退守關中,眾臣建議良臣李綱、宗澤代守開封,宋欽宗不用。在北宋立國一百六十年,養成一種濃重的重文輕武風氣,一時國中無大將可用。此時的宋朝內部由宋徽宗重用高俅、童貫,宋江方臘之亂後,被宋欽宗換掉一批舊朝,朝中緊急缺員的情況下,面臨金軍的進攻。失去種師道無疑讓宋欽宗更無助。
十一月宋欽宗讓宋徽宗勸說九弟康王割地太原、中山與河間出使金國,同時又派耿南仲和聶昌出使,割讓河北與河東。康王與金軍反方向行至河北的相州,與知州汪伯彥歌舞昇平。同終日巡城的宋太宗的六世孫通判趙不試形成鮮明對比。後至磁州宗澤守地,宗澤勸其利用身份號召周圍五州兵力出師真定。圍魏救趙,分散金軍進攻開封注意力。康王不願出兵,只求自身安全,回到相州整日花天酒地。奉命割讓河北的耿南仲被衛州(今河南汲縣)人驅逐,也來到相州,與耿延禧父子團聚,而另一奉命割讓河東的聶昌卻被當地人殺死。至此割地計劃無一成功。
十一月二十五日金朝東路軍完顏斡離不率十萬屯兵城東北,十一月二十七日開始攻擊,由於救援太原,用兵河北河東,共出兵30幾萬,而後種師道臨死前曾招二十六萬八千人,死後被議和派唐恪和耿南仲以財力不支為名撤銷,現正規軍僅七萬加上沖破阻截來援的南道總管張叔夜臨時率兵一萬三千人再加上臨時征調的開封附近保甲(民兵),在市井招兵,最後拼湊了十七萬人。
時監察御史張所的上奏。一、彈劾唐恪誤國無能;二、說王宗濋自恃驕貴,不知軍事;三、建議召李綱回京,委以重任;四、舉薦諳熟兵機的正七品武功大夫吳革,提議破格用人,以吳革出任殿前都指揮使、兼守御副使;五、強調絕不能放棄河北與河東,應當下詔收回割地的命令,號召兩河民眾組織義兵,抵抗金兵。宋欽宗御筆:唐恪罷少宰,改太宰。李綱復資政殿大學士、領開封府事,速回京師。仍重用王宗濋,吳革當量才而用。
閏十一月宋欽宗迷信,命王宗濋副都統郭京准備六甲神兵七千殺退金軍。
閏十一月十三日,宋欽宗召見金使,金使要求國相和皇帝親臨敝寨和談,宋欽宗不願親往,後改要求相前去議,太上皇,皇子,越王與鄆王為質,可退兵,候河北、河東兩路割地了畢,即送太上皇等歸城。宋欽宗亦不與。在攻城戰期間宋欽宗曾兩次上守城勞軍,期望振奮軍心。內殿對是死戰還是議和,眾說雲雲,宋欽宗也猶豫不絕。
閏十一月二十四日郭京率其新征六甲神兵代替守城軍,一開始後被大敗,郭京扔下宣化門隻身逃跑。攻城金兵沖進並佔領宣化門,利用城樓設施對內,與城中軍民展開以此門為戰略的戰斗,死傷無數百姓。秦元、王宗濋 與劉延慶三軍數萬之眾出逃,此時宋欽宗仍以來神兵大勝,後得知城破,悲痛不已。
閏十一月二十六日景王和李若水出使議和,金軍要求河東河北河中割讓,並交付犒軍金銀。第二日宋欽宗親自出使達成協議。
十二月一日宋欽宗正式在城外上降表。一百萬錠和銀五百萬錠的犒軍費。被誘降至金帳,廢宋,至此北宋亡。與欽宗出降時康王用勤王之勢在相州開元帥府,副元帥汪伯彥,掛名宗澤。並擁兵與開封反方向行軍自守。
二月七日王時雍、徐秉哲和范瓊將宋徽宗和皇族、後妃等三千多人,或者乘轎,或者乘牛車,或者徒步,陸續押送到金營。至十一日被金軍將帥選取女子達一萬五千六百多人,皇室女多被瓜分,仍不能湊足犒軍費,下令開封府搜刮金銀,此間金營每天都有非正常死亡事件。
三月七日金朝對張邦昌行冊命禮,國號為楚,以建康府為國都。在時百姓稱之為「偽楚」。後於四月四日宣布了自己遜位,請孟太後主持大政。
三月二十八日金軍撤離開封,押解宋欽宗金軍五月十七日到代州(治今山西代縣),六月二日抵達完顏粘罕的大本營,金朝西京大同府(治今山西大同)東路國五月一日,就將宋徽宗一行押解北上,於十三日到達燕京析津府,大群宋俘由外城東的迎春門入城,以「亡宋太上皇」的旗幟為導。這兩批宋俘於七月才得以團聚。皇室儲公,女等被送金朝大都會寧府,除去被搶占的皇室女後,其餘被分配到洗衣院當女奴,洗衣院其實是一個變相的妓院。
南宋紹興三十一年(金大定元年,1161年),囚於五國城(今黑龍江依蘭)的宋欽宗趙桓在金國被馬踩死,終年五十七歲,葬處不明。
『捌』 李煜和宋徽宗有什麼相像的地方為什麼說他們都不適合做皇帝
主要是因為他們的一生有太多相似之處了,首先他們都不是第一順位的皇位繼承人,但是都因為誤打誤撞在最後成為了皇帝,而且他們都是那種不喜歡工作的人,兩人都在藝術方面有很高的天賦和才華,文學方面也是有很高的造詣,並且他們都是好色之徒,所以他們當時的後宮寵妃數量是非常龐大的。
但是這兩個人都不是治理國家的人,李煜當上皇帝之後根本就沒有關心過政治,完全沉醉在自己的藝術世界裡面,甚至說當時宋軍已經兵臨城下了,他也沒有覺得有什麼問題,無所謂。而宋徽宗管理國家之後也是好景不長,因為在他接任三年之後他也失去了對於國家的管理興趣,而漸漸的暴露出了他原本的性格,放盪不羈,整天呆在的煙花之地,吟詩作對,尋花問柳,最終加速了北宋的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