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尋物指南 » 為什麼舉一會三分鍾東西手麻

為什麼舉一會三分鍾東西手麻

發布時間: 2022-08-15 08:30:45

① 經常出現手麻是怎麼回事呢該如何預防手麻的情況呢

經常出現手麻是怎麼回事呢?該如何預防手麻的情況呢?

手麻是一種常用的現象,當手處在一種姿態維持一段時間沒動時,就會造成手麻的現象。當發生莫名其妙手麻時,這可能是6種病症產生的預兆。

4、中風

中風病人經常會出現手麻這一普遍狀況,自然手指麻痹不一定會引發中風。但針對一些成年人而言,假如經常會出現頭疼、暈眩、四肢麻木等現象,需當多多的留意,防止中風的產生。在平常就需多喝水,而且戒煙酒。

5、腕管綜合征

腕管綜合症是多因屈指肌腱鞘炎症發脹或變厚,進而擠壓腕管內的正中神經,造成的手麻。常常過度勞累、手臂骨裂、脫位等都有可能會引發腕管綜合征。這樣的事情可以持瓶狀物質,用緩解的速率將手腕子平舉及下彎,那樣一上一下幾回不斷幾秒,來鍛煉「腕」力。

6、更年期綜合征

人進到女性更年期的過程中發生手麻必須注意了,有可能是更年期綜合征造成的。由於跟年限人獨立神經功能失調,因此某些位置會發生手麻或行為不會改變。如果有這類現象存有,可以到本地的大醫院開展腦外科查驗,看是不是獨立神經功能失調。

以上就是我的詳細介紹,希望看完對大家有所幫助。大家還有別的意見,可以在下方留言區一起討論。

② 胳膊舉高手麻怎麼回事

你好朋友;如果總是在睡覺前中後的時候發生,這與你的枕頭的過低有關,如果總是這樣和睡覺不太相關就有可能是頸椎處神經受壓有關啊,到醫院做一個頸部正側位片看看吧。祝健康!

③ 手麻是怎麼會事

一. 手麻的常見症狀:

有的人半夜手麻醒來;
有的人晨起手掌僵硬,麻木,過一會兒就好了.
有的人拎重物久則手麻,手掌無力.
有的人拿碗,一會兒就麻且無力,不能再拿了.
有的人整天都麻.
有的人整個手掌均麻.
有的人1~2個手指麻.
手麻是一個症狀, 如果影響到日常生活, 就很不方便; 要馬上去看醫生; 如果不影響生活, 也不可以掉以輕心, 它往往是一些疾病的先兆. 特別是大 腦的問題. (舉例:原來房東的例子)

二. 手麻的原因是什麼?

1. 血管因素:

當我們坐久或坐的姿勢不好, 會引起下肢麻木, 當手放的姿勢 不對時亦會麻, 一鬆懈, 有如千萬只螞蟻在爬.) 因為當血管受到壓迫時, 血管 供應肢體部分缺血, 引起麻木, 等一下解除了壓迫, 血液流過去, 則感覺象有 許多螞蟻在爬. 如圖, 當上肢尺動脈, 橈動脈管在某一處受壓, 均會引起手麻.

2. 神經因素:

神經內有軸漿流動, 當神經受到壓迫時, 軸漿流動受阻礙, 亦會 引起手麻. 如圖: 到手掌主要有橈神經, 尺神經, 正中神經, 這些神經從頸椎管出發, 穿過關節, 韌帶, 骨纖維管到達手掌末梢, 在任何一個部位, 神經受到壓迫, 均會引起手麻.

3. 大腦因素:

所有神經均來源於大腦, 當腦部出問題. 如中風, 則大腦所支配 區會出現麻木, 無力.

4. 全身因素:

一些全身的疾病如:

A. 血脂過高: 長期血脂過高,易引起血管壁硬化,加上血脂過高,血液粘稠,血流變慢,細胞所得到氧氣養料減少, 導致麻木.

B. 糖尿病人:血糖維持較高水平, 長久以往, 對人體血管, 神經造成極大傷害, 血管硬化, 神經變性.

三. 頸椎神經的解剖

今天主要給大家介紹由於神經受壓所引起的麻木. 如圖: 頸神經有椎間孔出來, 分成前後兩支:

前支: 走向下外方, 一直到前臂, 構成尺神經, 橈神經, 正中神經等.
後支: 繞頸椎後關節到後方, 分布於頸椎後面的肌肉, 皮膚不論前支或後支受到壓迫, 均會 引起手麻.
四. 頸神經近端(頸部)受壓所引起的手麻.

1. 頸神經後支:

(1) 關節囊處的卡壓: 當頸椎關節錯位, 扭傷, 局部疤痕組織增生, 可引起頸 神經於後關節囊處的卡壓, 產生手麻.

特點: 常伴隨疼痛, 手麻, 痛於1~2個手指, 有明顯的分區. 舉例: X光常見局部關節錯位, 骨質增生.

(2) 第七頸椎棘突處的卡壓: 第七頸椎棘突最高, 低頭時所有頸部的應力均 集中在其附近, 當長期低頭工作, 或局部損傷, 可導致其附近筋膜僵 硬, 失去彈性. 卡壓穿過其附近的頸神經後支.

特點: 晨起雙手掌或單手掌僵硬, 麻木, 手掌象戴了一個手套一樣厚厚的, 摸 東西象隔了一層東西. 活動一下手掌或浸一下熱水就好了, 病人常感 頸項部很緊很累, 象有重物壓住一樣, 這種手麻是全掌麻多見.

2. 頸神經前支:

近端出神經孔的卡壓. 如圖: 因為年老退化, 椎間盤變窄, 骨質增生, 骨刺壓迫刺激頸神經引起手掌麻, 痛, 根據不同的頸椎骨質增生, 壓迫的神經不同, 在手上麻, 痛區亦不同.

特點: 麻痛有特定分布區, X光片可見骨質增生.

如圖: 第5, 6 椎間孔壓迫頸神經, 麻木在拇指, 食指. 第6, 7 椎間孔壓迫頸神經, 麻木在中指. 第7頸椎, 胸椎1, 椎間孔壓迫頸神經, 麻木在無名指, 小指 .

五. 頸神經遠端的卡壓.

1. 正中神經: 如圖: 正中神經在經過腕管時, 伴行九根肌腱, 當腕管內膜種 種原因引起發炎水腫, 或它物壓迫時, 就會壓迫到正中神經, 引起其支配區 的麻木.

特點: 食中指掌側和背側, 無名指橈側, 拇指掌側麻木, 久則大魚際萎縮. 拎重物或拿碗久, 麻木加重,無力, 用力按壓腕橫韌帶時, 麻木加重.

2. 尺神經: 經過肘部的肘管, 和腕部的尺管, 易受傷害.

A. 肘管: 有時我們肘部碰到 桌子, 則會麻到無名指, 小指, 那個位置就是 肘管. 尺神經在肘部極易因長期姿勢不對.外傷等引起壓迫.

特點: 前臂尺側不適, 手掌手背尺側, 小指, 無名指感覺麻木, 不適.

B. 尺管: 尺神經經過腕部之尺管時, 亦會由於種種原因引起壓迫.

特點: 手掌手背尺側, 小指, 無名指感覺麻木, 不適.

六. 治療的方法:

現代醫學: 牽引, 熱敷, 服鬆弛肌肉葯, 止痛葯, 物理治療, 嚴重則手術, 切除骨刺.
中醫: 針灸, 按摩, 中葯, 改善局部血液循環, 減輕受壓程度.
微型帶刃針: 對於肘管, 尺管, 腕管及第七頸椎棘突附近的壓迫, 通過帶刃針的切開, 撥開, 使得局部壓力減輕, 不再壓迫神經而達治癒目的.
對於頸椎骨刺壓迫神經, 通過帶刃針松開頸椎後關節周圍的韌帶, 並用手法 調整頸椎關節的位置, 以達到不壓迫神經的目的. 同時配合中葯, 物理治療, 熱敷, 按摩, 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 增加營養, 早日恢復.
七. 保健的方法

頸部

1. 捏頸仰頭運動: 右手掌捏住後頸部, 用力仰頭, 然後放鬆手掌, 頭頸亦恢復中立位, 再用力捏, 仰頭反復20次, 左手掌亦同.

原理:放鬆局部肌肉, 改善血液循環, 牽拉頸椎後關節囊, 移開骨刺與神經的位置.

2. 頭頸四個方向運動:

正站: 頭往右轉, 到盡頭後回中央, 回正. 往左轉, 回中央. - 10次
頭往上抬, 回正, 低頭, 回正. - 10次.
頭向右傾, 回正, 左傾, 回正. - 10次.
頭向前平伸, 回正, 向後縮下顎, 回正. - 10次.
注意:做這些運動時, 肩部固定, 轉到頂點才回正.
肘管: 先摸到肘尖, 再定肘內側突起骨尖, 兩者連線中點, 用拇指彈撥 30 次, 日一次.

腕管: 在腕橫紋正中, 兩筋之間, 用力彈撥40次, 日2次.

以上兩個管神經受壓, 按摩彈撥要用力, 不要怕痛, 才會有效, 如果不理想, 可去醫院開刀或打針, 或者用帶刃針進行治療, 松開壓迫的筋膜, 韌帶, 效果亦非常好.

④ 手長時間舉起或拿東西會出現手發麻是什麼原因謝謝

不要以為手發麻只是單純的手腕問題,應該從手發麻的根源上尋找元兇。造成手部酸麻、疼痛的疾病很多,最常見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一、痛風:一名30多歲的男性,經常上網不到五分鍾,就覺得手麻疼痛不已,就醫檢查過程中,醫師發現患者的大腳趾、腳踝關節有紅腫症狀,抽血檢查,結果尿酸值高達9.2mg/dl(正常值應為4至7),確定患者有痛風,治療後,手麻及關節疼痛等問題都獲得改善。臨床顯示,手麻的患者中約有1%是痛風所致,可能因尿酸沉澱在正中神經處,壓迫到正中神經,而出現手麻疼痛問題。

二、一過性腦缺血:這是引起老年人手發麻的常見原因。老年人常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壓會引起血管痙攣,高血脂會引起血管硬化,加上老年人血液粘稠度會增高,睡眠時血流又緩慢,這些因素都會導致發生一過性腦缺血而致手發麻。因此老年人要定期查血壓、查血脂、做血液流變學檢查,如有高血壓或高血脂,要進行治療。平時多飲水,服用一些葯,降低血液黏稠度,防止血栓形成,改善腦供血,手發麻的現象便會消除。

三、頸椎病:頸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它是由於頸椎骨質增生、椎間盤退化或局部關節韌帶鬆弛而使頸椎局部的血管、神經組織受壓而造成的,其症狀表現多種多樣,手發麻是其症狀之一。患了頸椎病,做頸椎X光片可診斷,治療措施有理療、牽引和應用活血化淤的葯物。平時,可常做一些緩慢活動頸部的保健操,並要注意睡眠時枕頭高矮要適宜,一般以7-9厘米高為宜,不可過高或過低,軟硬也要適中,睡姿要正確,可避免頸椎局部血管和神經組織受壓而致手麻。

四、糖尿病:糖尿病會產生多種並發症,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就是其中之一,一旦發生這種並發症,會有四肢麻木和感覺異常等症狀。患了糖尿病,要進行正規合理的治療,把血糖控制到正常范圍,並注意補充維生素B1、B6、維生素C,還可配合應用銀杏葉制劑、川芎嗪等葯物,四肢麻木感便會消除。

五、末梢神經炎:如果長期消化吸收功能差,營養不良,會引起維生素B1缺乏致末梢神經炎,也會引起手發麻,此時只要注意增加一些營養,多補充維生素B1便可。

六、臂神經受壓:睡眠中如果姿勢不正,頸項偏斜或手臂受壓,會因臂神經受壓而引起手發麻,這時只要換個姿勢睡,活動一下手臂,麻木感便可以得到消除。

七、用葯過量:應用某些葯物過量,如慶大黴素,會發生口唇和肢體發麻的副作用,要注意避免用葯過量。

另外,懷孕也可引起手發麻。妊娠中後期,特別是孕7個月後,由於體內循環量加大及靜脈血液迴流不暢,即會引起手發麻、手指發脹。應採取的對策是低鹽飲食;時常活動一下手指;適當休息,多卧床,多做手指彎曲再伸直(即握拳運動)的動作;多吃含有維生素B1的食品,如堅果、全麥穀物、綠葉蔬菜等。
所以,如果出現手麻疼痛問題,最好找醫師診斷出根本病因,對症治療,切勿自行購買止痛葯服用,以免延誤治療的時機。

⑤ 舉手時間長了手麻怎麼回事

你好,舉手時間長,末梢循環血液等供應不足就會引起麻木等,不要過於擔心。

⑥ 每次左手舉著手機玩一會就會手麻什麼原因

這種情況是長期使用手機造成了手部腕關節綜合症,注意保暖。避免長時間一個姿勢

⑦ 您好,我老是手麻,睡醒覺還會手腫,胳膊舉一會就舉不動了,請問這是怎麼了

問題分析:
你好手麻不適症狀這主要考慮是頸椎疾病引起的,這建議你去醫院做頸椎四位片或頸部磁共振進行明確診斷後對症治療.

意見建議:
口服天麻丸,維生素B1和腺苷鈷胺片改善症狀,平時睡覺不要枕的過高,避免躺床上看電視,不要長時間打牌和低頭伏案工作等.

⑧ 手麻的原因和解決方法

一、主要病因
1、上肢神經卡壓
一是拇、食、中指的麻木疼痛,常有夜間麻醒史,醒後活動可好轉。嚴重者可伴有手部肌肉萎縮,影響手的精細動作,這是因為正中神經在腕部受到壓迫,即所謂的「腕管綜合征」;二是環、小指的麻木疼痛,也可有夜間麻醒史,嚴重者伴有肌萎縮,環、小指的屈指力下降,影響精細運用。這是因為神經在肘部受到卡壓,即所謂的「肘管綜合征」。
2、頸椎病
引起手麻最常見的疾病就是頸椎病,它是中老年人好發的疾病之一。當人步入中年以後,一些器官往往會發生退行性變,當頸椎間盤發生退行性以後,往往會導致頸椎間盤突出或是關節突發生增生或肥大,這些突出的頸椎間盤或增生的關節突一旦壓迫鄰近的頸神經根時,便出現了頸椎病。頸椎病除了有手指麻木、感覺異常以外,還伴隨其它症狀,如:頸肩部骨肉酸痛,上肢有放射痛或活動障礙等。確診頸椎病並不困難,只要照一張X光片就可以了。另外還有一種檢查頸椎病的簡單方法,一個人托患者側頭部,一手握患者側上肢,將其外展90°,兩手同時向反方向推拉,有放射痛或麻木者可初步確診為頸椎病。
3、中風
引起手麻的另一常見疾病便是中風。《衛生寶鑒·中風門》曾說:「凡人初覺大指、次指麻木不仁或不用者,三年之內有中風之疾。」須預防之:宜慎起居,節飲食,遠房幃,闊情志。雖然手指麻木不一定會發生中風,但對於年齡在40歲以上的中年人來說,如果經常出現頭痛、眩暈、頭重腳輕、肢體麻木、舌頭發脹等症狀,且患者平時又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腦動脈硬化等疾病時,應多加以注意,警惕中風的發生。
4、更年期綜合征
進入更年期的婦女有時候也有手麻的現象,但是並不明顯,隨著更年期的結束,手麻現象就會隨之消失。 總之,手麻症狀的確診,還需參考頸椎片、肌電圖等輔助檢查才能明確論斷。一旦確診,如若症狀尚輕,則經正規的非手術治療,均可有不同程度好轉,如若症狀明顯,並出現手內肌明顯萎縮,則應及時採取手術治療,阻止病情發展,以免造成手內在肌不可逆的嚴重萎縮,導致手的功能嚴重障礙。 手腳麻木的原因有:一是患有糖尿病的人會出現手腳麻木,主要是血管病變導致的.2是葯物或化學制劑引起的麻木.3是神經炎引起的麻木.4是4肢分散性地出現麻木.局部神經受到了刺激,如醉酒後的中風、昏迷引起對頭部神經刺激、頸椎病引起的上肢麻木、腰椎肩神經刺激導致的腿麻木等.5是腫瘤等壓迫神經導致的麻木.6是離子紊亂、酸鹼失衡、內分泌紊亂、心理因素等。
編輯本段二、化驗檢查
1、糖化血紅蛋白組分(GHb,HbA1c) 糖化血紅蛋白(GHb)是指血液中和葡萄糖結合了的那一部分血紅蛋白。當血液中葡萄糖濃度較高時,人體所形成的糖化血紅蛋白含量也會相對較高。人體內紅細胞的壽命一般為120無,在細胞死亡前,血液中糖化血紅蛋白含量也會保持相對不變。因些糖化因紅蛋白水平反映的是在檢測前120天內的平均血糖水平,而與抽血時間,病人是否空腹,是否使用胰島素等因素無關。是判定糖尿病長期控制的良好指標。 2、糖化血清蛋白(GSP) 血液中的葡萄糖與白蛋白和其他蛋白分子N未端發生非酶促糖化反應,形成糖化血清蛋白。由於血清中白蛋白的半壽期約21天,糖化血清蛋白測定可有效反映患者過去1~2周內平均血糖水平,而且不受當時血糖濃度的影響,是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非常適宜的良好指標。
編輯本段三、治療
現代醫學:牽引,熱敷, 服鬆弛肌肉葯, 止痛葯, 物理治療, 嚴重則手術, 切除骨刺。 中醫: 針灸, 按摩, 中葯, 改善局部血液循環, 減輕受壓程度。 微型帶刃針: 對於肘管, 尺管, 腕管及第七頸椎棘突附近的壓迫, 通過帶刃針的切開, 撥開, 使得局部壓力減輕, 不再壓迫神經而達治癒目的。 對於頸椎骨刺壓迫神經, 通過帶刃針松開頸椎後關節周圍的韌帶, 並用手法 調整頸椎關節的位置, 以達到不壓迫神經的目的。 同時配合中葯, 物理治療, 熱敷, 按摩, 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 增加營養, 早日恢復。
編輯本段四、保健
1、頸部
捏頸仰頭運動: 右手掌捏住後頸部, 用力仰頭, 然後放鬆手掌, 頭頸亦恢復中立位, 再用力捏, 仰頭反復20次, 左手掌亦同。 原理:放鬆局部肌肉, 改善血液循環, 牽拉頸椎後關節囊, 移開骨刺與神經的位置。 頭頸四個方向運動: 正站: 頭往右轉, 到盡頭後回中央, 回正。 往左轉, 回中央。 - 10次 頭往上抬, 回正, 低頭, 回正。 - 10次。 頭向右傾, 回正, 左傾, 回正。 - 10次。 頭向前平伸, 回正, 向後縮下顎, 回正。 - 10次。 注意:做這些運動時, 肩部固定, 轉到頂點才回正。 肘管: 先摸到肘尖, 再定肘內側突起骨尖, 兩者連線中點, 用拇指彈撥 30 次, 日一次。
2、腕管
在腕橫紋正中, 兩筋之間, 用力彈撥40次,日2次。 以上兩個管神經受壓, 按摩彈撥要用力, 不要怕痛, 才會有效, 如果不理想, 可去醫院開刀或打針, 或者用帶刃針進行治療, 松開壓迫的筋膜, 韌帶, 效果亦非常好。

⑨ 在生活中經常手麻是咋回事應該怎麼預防

在日常生活中,手發麻是一個比較常見的現象,往往是因為手臂處於被壓迫的狀態,導致供血不足,從而引起手發麻現象的發生,常見於枕手睡覺,不良的用手姿勢等。一般情況下的手發麻是會自愈的,是不需要治療的,並不會帶來什麼嚴重的後果。也正因為如此,很多人對手發麻的現象就容易忽視。其實,如果是手莫名的出現發麻現象,並且出現得比較頻繁,那麼可能是存在一些健康隱患的,一旦出現要及時注意預防和治療。


經常運動能夠活動筋骨,促進血液的循環,能夠減少罹患職業病的幾率,增強身體體格,提升身體機能,自然而然就能夠避多數疾病和避免手發麻現象的發生了。

免責聲明:此文和圖片轉載於網路,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會第一時間內刪除。

熱點內容
為什麼工作一天晚上老做夢 發布:2025-05-16 18:46:08 瀏覽:152
為什麼做的辣椒油顏色不好看 發布:2025-05-16 18:42:04 瀏覽:429
十七八的女孩子血壓低是為什麼 發布:2025-05-16 18:41:28 瀏覽:52
為什麼百草識葯軟體用不了 發布:2025-05-16 18:27:22 瀏覽:816
為什麼連上網卻信號不好 發布:2025-05-16 18:25:32 瀏覽:323
小米手機為什麼顯示實時幀率 發布:2025-05-16 18:08:05 瀏覽:217
女人為什麼相親的多 發布:2025-05-16 18:00:42 瀏覽:334
為什麼櫥窗加不了淘寶聯盟的商品 發布:2025-05-16 17:52:19 瀏覽:14
小米為什麼不可以刷機 發布:2025-05-16 17:52:07 瀏覽:40
為什麼產品上架在淘寶上面看不到 發布:2025-05-16 17:46:28 瀏覽: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