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東西的油為什麼會變酸
『壹』 炸的油條怎麼是酸的
那就是自己發酵的時候沒有做好。
看看以下的做法
1.麵粉300克,水180克,酵母5克,糖20克,
2.食用鹼1克,鹽5克,溫水15ML
製作方法
1、材料1全部混合,揉成面團,放溫暖處發酵約1小時至兩倍大
。
2、材料2全部混合,一點一點揉進發酵好的面團,徹底揉勻
。炸油條
3、繼續發酵約1小時至兩倍大
。
4、案板上抹一層油,手上也要抹油,因為面團很濕軟,容易粘
。
5、將面攤成長條形,切成約3CM的條狀,面片之間自動收縮出現空隙。
6、兩個面片疊在一起,用筷子在中間壓一下。
7、油燒至約7成熱,將面條扭轉一下放入鍋中,不斷翻面,炸至金黃即可。
『貳』 花生油為什麼變酸
溫度在15-30℃時,一方面由於解脂酶 作用,使油脂水解,酸值增高,另一方面空氣中氧的浸入,會促使 油脂氧化形成氫過氧化物。
花生油在一般貯藏條件下,會發生自 動氧化酸敗的過程,其變化為:自動氧化過程與季節有關,如果 開始貯藏在冬季,低溫能有效地延緩解脂酶和氧的作風,隨著季 節的變動、溫度的上升,溫度在15-30℃時,一方面由於解脂酶 作用,使油脂水解,酸值增高,另一方面空氣中氧的浸入,會促使 油脂氧化形成氫過氧化物。
『叄』 為什麼炸的東西過夜他會發酸
高溫反應咯。
高溫下發生的變化。
主要是食物和油的作用下發生的變化。
會產生對人體有害的物質。
所以我一般會油炸後的油盡量不要的。
為了健康,也有人是把它賣給小食店
『肆』 大豆油炸的有股味酸性
食物的酸鹼性
營養學上劃分食物的酸鹼性標准,不是根據食物的口味,吃起來是酸味就是酸性,而是根據食物在人體內分解的產物是酸性還是鹼性來劃分。凡是食物中氯、硫、磷等元素含量較高,在體內代謝後最終產物呈酸性,這類食物就稱酸性食物;凡是食物中鉀、鈉、鈣、鎂等元素含量較高,在體內代謝後最終產物呈鹼性,這類食物就稱鹼性食物。判斷哪些食物是酸性哪些食物是鹼性,可概括為以下幾條:
(1)所有的油脂——動物油、植物提煉油都是酸性食物。
(2)大部分的谷類——大麥、小麥、燕麥、玉米、米飯、麵包、面條都是酸性食物。只有小米、栗子、番薯、馬鈴薯、南瓜是鹼性食物。
(3)大部分堅果、種子、豆類是酸性食物,如腰果、核桃、花生、芝麻、扁豆。只有杏仁、黃豆、豆莢類是鹼性食物。
(4)所有肉類、內臟、蛋、海鮮、貝殼類都是高酸性食物。
(5)幾乎所有的蔬菜、水果都是鹼性食物。但用鹽或糖腌制發酵過,或用油炸過的蔬菜、水果則變成酸性食物。
『伍』 炸過東西的油應該怎麼處理還可以再用嗎怎麼保存
可以的,炸過一次可以用的,炸過三次以上就要處理掉,但是也要分炸的物品,一般來說炸魚類、肉類食物的只能用一次,炸麵食可以的控制在三次,蔬菜過油最好是二次。當然無論是炸何種食物,最好是用一次,余油可以去除雜質後炒菜用,余油處理要分食物種類而定,炸魚和肉類的余油可以放幾粒花椒去除腥味,炸其他食材最好過濾後再食用,最好在一周左右用完。
『陸』 為什麼炸出的雞柳會發酸
有可能是雞柳在存放過程中溫度偏高已經開始酸敗了!特別是不要放在冰箱中間那個0°C的抽屜里,很容易出現你所說的情況。祝你健康快樂!
『柒』 炸過東西的油,還能在用嗎為什麼
只要油脂沒有渾濁、顏色發深,都還是可以使用的。不過用這樣的油,得遵循兩個原則:第一是要盡快用完,第二是避免高溫。
油脂變壞,最大的禍害就是「氧化反應」。雖然氧化反應是一直在緩慢發生的,可只要用過一次之後,氧化反應的速度就會大大加快。這個時候,再用密封、避光等老辦法來延緩氧化也是幾乎不可能的。因此,要降低煎炸油的危害,唯一的辦法就是盡快用完,最好保持在一周之內。
第二個原則是不要再次高溫加熱。本來煎炸過的油,脂肪酸的破壞就比較嚴重了,再次高溫加熱無疑是雪上加霜。因此,再次利用這種煎炸過的油,烹調的時候就要有選擇。
推薦用法
第一,是用來做涼拌菜。涼拌菜不用加熱,而且煎過肉的油還能帶出特有的「肉味兒」。
第二,用來焯菜。焯菜的時候加點油,不但能使蔬菜保持鮮艷的顏色,還能促進類胡蘿卜素等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
第三,用來燉菜。燉煮的時候,溫度不會超過100攝氏度,因此也比較健康。第四,用來做面點。做餅和面的時候,加一些帶「葷」的油,味道更香。早餐煎個饅頭片、吐司片也可以用這樣的油,因為溫度不高,只需稍微加熱即可。最後,煎炸過的油還是可以用來炒菜的。在炒菜的時候,可以先放一些新油熗鍋,待加入主料後,再放入陳油炒菜。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煎炸過的油再用來炒菜?吃油要躲開這些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