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尋物指南 » 土星為什麼不吃東西

土星為什麼不吃東西

發布時間: 2022-09-18 03:10:37

① 土星是個怎樣的星球

土星古稱鎮星或填星,因為土星公轉周期大約為29.5年,我國古代有28宿,土星幾乎是每年在一個宿中,有鎮住或填滿該宿的意味,所以稱為鎮星或填星,直徑119300公里(為地球的9.5倍),是太陽系第二大行星。它與鄰居木星十分相像,表面也是液態氫和氦的海洋,上方同樣覆蓋著厚厚的雲層。土星上狂風肆虐,沿東西方向的風速可超過每小時1600公里。土星上空的雲層就是這些狂風造成的,雲層中含有大量的結晶氨。
土星是中國古代人根據五行學說結合肉眼觀測到的土星的顏色(黃色)來命名的(按照五行學說即木青、金白、火赤、水黑、土黃)。而其他語言中土星的名稱基本上來自神話傳說,例如在歐美各主要語言(英語、法語、西班牙語、俄語、葡萄牙語、德語、義大利語等)中土星的名稱來自於羅馬神話中的農業之神薩圖爾努斯(拉丁文:Saturnus),其他的還有希臘神話中的克洛諾斯(泰坦族,宙斯的父親,一說其在羅馬神話中即薩圖爾努斯)、巴比倫神話中的尼努爾塔和印度神話中的沙尼。土星的天文學符號是代表農神薩圖爾努斯的鐮刀。
土星:半徑60268km、質量5.69*10^26kg。基本信息軌道長半徑(天文距離單位) 9.539
軌道長半徑(千萬公里) 1427.0
公轉的恆星周期(日) 10759.5
公轉的會合周期(日) 378
軌道偏心率 0.056
軌道傾角(度) 2.5
升交點黃經(度) 113.3
近日點黃經(度) 92.3
平均軌道速度(公里) 9.64
赤道半徑(公里) 60330
扁率 0.102
質量(地球質量=1) 95.159
密度(克/立方厘米) 0.70
赤道引力(地球=1) 1.08
逃逸速度(公里/秒) 35.6
自轉周期(日) 0.426
黃赤交角(度) 26.73
反照率 0.57
最大亮度 -0.4
衛星數(已確認的) 23
自轉周期 10小時39分。
公轉周期為10759.5天(相當於29.5個地球年)
視星等 0.67等 在太陽系的行星中,土星的光環最惹人注目,它使土星看上去就像戴著一頂漂亮的大草帽。觀測表明構成光環的物質是碎冰塊、岩石塊、塵埃、顆粒等,它們排列成一系列的圓圈,繞著土星旋轉。
土星符號及克洛諾斯 土星運動遲緩,人們便將它看做掌握時間和命運的象徵。羅馬神話中稱之為第二代天神克洛諾斯,它是在推翻父親之後登上天神寶座的。無論東方還是西方,都把土星與人類密切相關的農業聯系在一起,在天文學中表示的符號,像是一把主宰著農業的大鐮刀。
在1781年發現天王星之前,人們曾認為土星是離太陽最遠的行星。在望遠鏡中可以看到土星被一條美麗的光環圍繞。土星還有較多的衛星,到1978年為止,已發現並證實的有10個,以後又陸續有人提出新的發現。
土星在很多方面像木星,如它與木星同屬於巨行星,它的體積是地球的745倍,質量是地球的95.18倍。在太陽系八大行星中,土星的大小和質量僅次於木星,占第二位。它像木星一樣被色彩斑斕的雲帶所繚繞,並被較多的衛星所拱衛。它由於快速自轉而呈扁球形。赤道半徑約為60,000公里。土星的平均密度只有0.70克/立方厘米,是八大行星中密度最小的。如果把它放在水中,它會浮在水面上。土星的大半徑和低密度使其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和地球表面相近。土星在沖日時的亮度可與天空中最亮的恆星相比。由於光環的平面與土星軌道面不重合,而且光環平面在繞日運動中方向保持不變,所以從地球上看,光環的視面積便不固定,從而使土星的視亮度也發生變化。當土星光環有最大視面積時,土星顯得亮一些;當視線正好與光環平面重合時,光環便呈現為一條直線,土星就顯得暗些。二者之間的亮度大約相差3倍。
土星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半徑約為14億公里,它的軌道是橢圓的。它同太陽的距離在近日點時和在遠日點時相差約1 .5億公里。土星繞太陽公轉的平均速度約為每秒9.64公里,公轉一周約29.5年。土星也有四季,只是每一季的時間要長達7年多,因為離太陽遙遠,即使是夏季也是極其寒冷。土星自轉很快,但不同緯度自轉的速度卻不一樣,這種差別比木星還大。赤道上自轉周期是10小時14分,緯度60度處則變成10小時40分。這就是說在土星赤道上,一個晝夜只有10小時零14分。
土星大氣以氫、氦為主,並含有甲烷和其他氣體,大氣中飄浮著由稠密的氨晶體組成的雲。從望遠鏡中看去,這些雲像木星的雲一樣形成相互平行的條紋,但不如木星雲帶那樣鮮艷,只是比木星雲帶規則得多。土星雲帶以金黃色為主,其餘是橘黃色、淡黃色等。土星的表面同木星一樣,也是流體的。它赤道附近的氣流與自轉方向相同,速度可達每秒500米,比木星上的風力要大得多。
土星與地球的軌道關系 土星極地附近呈綠色,是整個表面最暗的區域。根據紅外觀測得知,雲頂溫度為-170℃,比木星低50℃。土星表面的溫度約為-140℃。土星表面有時會出現白斑,最著名的白斑是1933年8月發現的,這塊白斑出現在赤道區,呈蛋形,長度達到土星直徑的1/5.以後這個白斑不斷地擴大,幾乎蔓延到整個土星表面。
由於這顆行星表面溫度較低而逃逸速度又大(35.6公里/秒),使土星保留著幾十億年前它形成時所擁有的全部氫和氦。因此,科學家認為,研究土星目前的成分就等於研究太陽系形成初期的原始成分,這對於了解太陽內部活動及其演化有很大幫助。一般認為土星的化學組成像木星,不過氫的含量較少。土星上的甲烷含量比木星多,而氨的含量則比木星少。
1973年4月美國發射的行星際探測器「先驅者」11號發現土星有一個由電離氫構成的廣延電離層,其高層溫度約為977℃。觀測結果表明,土星極區有極光。
目前認為,土星形成時,起先是土物質和冰物質吸積,繼之是氣體積聚。因此,土星有一個直徑20,000公里的岩石核心。這個核占土星質量的10%到20%,核外包圍著5,000公里厚的冰殼,再外面是8,000公里厚的金屬氫層,金屬氫之外是一個廣延的分子氫層。
1969年,一架飛機在地球大氣高層對土星的熱輻射作了紅外觀測,發現土星和木星一樣,它輻射出的能量是它從太陽接收到的能量的兩倍。這表明土星和木星一樣有內在能源。後來「先驅者」11號的紅外探測證實了這一點,測得土星發出的能量是從太陽吸收到的2.5倍。1610年,義大利天文學家伽利略觀測到在土星的球狀本體旁有奇怪的附屬物。1659年,荷蘭學者惠更斯證認出這是離開本體的光環。1675年義大利天文學家卡西尼,發現土星光環中間有一條暗縫,後稱卡西尼環縫。他還猜測,光環是由無數小顆粒構成。兩個多世紀後的分光觀測證實了他的猜測。但在這二百年間,土星環通常被看做是一個或幾個扁平的固體物質盤。直到1856年,英國物理學家麥克斯韋從理論上論證了土星環是無數個小衛星在土星赤道面上繞土星旋轉的物質系統。
土星環位於土星的赤道面上。在空間探測以前,從地面觀測得知土星環有五個,其中包括三個主環(A環、B環、C環)和兩個暗環(D環、E環)。B環既寬又亮,它的內側是C環,外側是A環。A環和B環之間為寬約5,000公里的卡西尼縫,它是天文學家卡西尼在1675年發現的。B環的內半徑 91,500公里,外半徑116,500公里,寬度是25,000公里,可以並排安放兩個地球。A環的內半徑121,500公里,外半徑137,000公里,寬度15,500公里。C環很暗,它從B環的內邊緣一直延伸到離土星表面只有12,000公里處,寬度約19,000公里。1969年在C環內側發現了更暗的D環,它幾乎觸及土星表面。在A環外側還有一個E環,由非常稀疏的物質碎片構成,延伸在五、六個土星半徑以外。1979年9月,「先驅者」 11號探測到兩個新環──F環和G環。F環很窄,寬度不到800公里,離土星中心的距離為2.33個土星半徑,正好在A環的外側。G環離土星很遠,展布在離土星中心大約10~15個土星半徑間的廣闊地帶。「先驅者」11號還測定了A環、B環、C環和卡西尼縫的位置、寬度,其結果同地面觀測相差不大。「先驅者」11號的紫外輝光觀測發現,在土星的可見環周圍有巨大的氫雲。環本身是氫雲的源。
除了A環、B環、C 環以外的其他環都很暗弱。土星的赤道面與軌道面的傾角較大,從地球上看,土星呈現出南北方向的擺動,這就造成了土星環形狀的周期變化。仔細觀測發現,土星環內除卡西尼縫以外,還有若干條縫,它們是質點密度較小的區域,但大多不完整且具有暫時性。只有A環中的恩克縫是永久性的,不過,環縫也不完整。科學家認為這些環縫都是土星衛星的引力共振造成的,猶如木星的巨大引力攝動造成小行星帶中的柯克伍德縫一樣。「先驅者」11號在A環與F環之間發現一個新的環縫,稱為「先驅者縫」,還測得恩克縫的寬度為876公里。由觀測闡明土星環的本質,要歸功於美國天文學家基勒,他在1895年從土星環的反射光的多普勒頻移發現土星環不是固體盤,而是以獨立軌道繞土星旋轉的大群質點。土星環掩星並沒有把被掩的星光完全擋住,這也說明土星環是由分離質點構成的。1972年從土星環反射的雷達回波得知,環的質點是直徑介於4到30厘米之間的冰塊。
探測器傳回的土星照片讓科學家非常吃驚,在近處所看到的土星環,竟然是碎石塊和冰塊一大片,使人眼花繚亂,它們的直徑從幾厘米到幾十厘米不等,只有少量的超過1米或者更大。土星周圍的環平面內有數百條到數千條環,大小不等,形狀各異。大部分環是對稱地繞土星轉的,也有不對稱的,有完整的、比較完整的、殘缺不全的。環的形狀有鋸齒形的,有輻射狀的。令科學家迷惑不解的是,有的環好像是由幾股細繩鬆散的搓成的粗繩一樣,或者說像姑娘們的發辮那樣相互扭結在一起。輻射狀的環更是令科學家大開了眼界而又傷透了腦筋,組成環的物質就象車輪那樣,步調整齊的繞著土星轉,這樣豈不要求那些離的越遠的碎石塊和冰塊運動的速度越快嗎?這顯然違背了目前已經掌握的物質運動定律。那麼,這是一個什麼樣的規律在起作用呢?目前仍在探索中。
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科學家近日(2009年10月8日新聞)發現土星周圍存在一個「隱形」的巨大光環(如圖),這個光環可以容納10億個地球。NASA噴氣推 土星新發現光環 進實驗室稱,該光環平面與土星主光環面成27度傾角,該光環內側距離土星約595萬公里,寬度約1190萬公里。它的直徑相當於300倍土星的直徑。可容納10億個地球。光環由冰和塵埃微粒組成,它們之間的距離如此之大,即使你站在光環上也看不清楚。另外,土星照射到的太陽光線很少,光環反射出的可見光更少,令它難以被發現。組成光環的塵埃溫度很低,僅有零下193℃,但卻散發出熱輻射。NASA斯皮策太空望遠鏡正是捕捉到這些熱輻射,才發現了這個巨大的光環。
土星衛星「菲比」的軌道穿越該光環。科學家們認為,光環內的冰和塵埃來自於菲比與彗星的碰撞。光環的發現可能有助於解釋關於土星另一衛星土衛八的一個古老而神秘的問題。天文學家卡西尼1671年首次發現土衛八,稱這個星球一面黑一面白,就像太極符號一樣。新發現的光環旋轉軌道與土衛八相反。科學家們推測,光環內的塵埃飛濺到土衛八表面上,形成了黑色區域。「長久以來,航天學者一直認為菲比與土衛八表面之上的黑色物質之間存在某種聯系,新發現的光環為此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證據。」新光環的發現者之一、馬里蘭大學專家道格拉斯·漢密爾頓說。
土星內部也與木星相似,有一個岩石構成的核心。核的外面是5000公里厚的冰層和8000公里的金屬氫組成的殼層,最外面被色彩斑斕的雲帶包圍著。土星的大氣運動比較平靜,表面溫度很低,約為零下140攝氏度。
土星以平均每秒9.64公里的速度斜著身子繞太陽公轉,其軌道半徑約為14億公里,公轉速度較慢,繞太陽一周需29.5年,可是它的自轉很快,赤道上的自轉周期是10小時14分鍾。

② 十萬個為什麼讀後感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十萬個為什麼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十萬個為什麼讀後感1

這個假期我讀了《宇宙空間里的十萬個為什麼》這本書,我從中學到了很多科學知識。比如太陽系中的天體是彗星,俗稱掃泏星,它由慧頭和慧尾組成,其中慧頭又由慧核和慧發組成。慧核的直徑約有10千米,他周圍龐大的氣團為慧發,慧發的直徑有幾萬到幾十萬千米。慧尾則更長,可達數億千米。

我還知道太陽為什麼能發光發熱?這是因為太陽是一顆恆星,是太陽系中的天體,這個大氣體球時時刻刻都在釋放著大量的光和熱。地球正是因為有了太陽的照耀,才有了溫暖和光明,才有了生命。太陽表面的溫度大約有6000攝氏度,中心溫度也為1500萬攝氏度。這是由於太陽內部進行著劇烈的原子反應。太陽由70多種元素組成,主要成分是氫。太陽內部溫度高、壓力大,這就是那裡的氫原子核相互作用,從而釋放出大量的光和熱。

我還知道了火星也是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之一,科學家稱他為地球的「孿生兄弟」。這是因為火星有很多和地球相似的特徵。

用望遠鏡看,你會發現火星簡直就是一個「地球儀」。它的兩極是白白的極冠,就像地球上被雪覆蓋的南北極。而且火星也像地球那樣呈一定角度繞太陽公轉。另外,火星上上的一天只比地球上的一天長39分35秒。不同的是,火星上的一年是687天,是地球一年的1.9倍。與地球一樣火星上也有大氣。

宇宙太神奇了,我長大以後,一定要當個科學家研究火星的奧秘,人類以後是否能在火星上居住?請大家相信我,我一定會刻苦研究的!

十萬個為什麼讀後感2

在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問題,問爸爸媽媽時,他們都不知道該怎麼回答。所以他們給我買了幾套《十萬個為什麼》,我迫不及待、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

為什麼直升飛機能懸停在半空?主要是因直升飛機的旋翼在不停地旋轉,也就不斷地為直升飛機 提供升力。旋翼在懸停飛行的狀態下,其 提供的升力正好等於直升飛機的重力,所以直升飛機不會掉下來。為什麼蜜蜂蜇人後會死去?原來蜜蜂尾巴上的毒針連著它的毒針連這它的毒腺和內臟。如果蜜蜂叮了人,它的倒鉤住人的皮膚,稍稍一使勁,就會把身體裡面的內臟拉出來,這樣,蜜蜂就無法存活了。

宇宙有多大?太陽系如何形成的?為什麼地球上會有白天與黑夜?死海為什麼不會淹死人?冬天烏龜不需要吃東西?等等這些問題都可以從《十萬個為什麼》裡面找出答案。

閱讀《十萬個為什麼》就像在知識海洋里遨遊,傳遞給我們無窮無盡的知識,我和它成為形影不離的「好朋友」,當我遇到不懂的問題時,我就向它請教,我十分喜歡這位「好朋友」。它讓我開闊了視野,增長了知識,了解了世界萬物是如此的奇妙,受益匪淺。

十萬個為什麼讀後感3

從小我遇到不懂的東西,就會問為什麼,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經常會提出一些問題,有時爸爸也回答不出來,於是就給我買了一套《十萬個為什麼》。

《十萬個為什麼》是一部科普讀物,裡面的知識包羅萬象,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有許許多多的科學問題都能夠在《十萬個為什麼》裡面找到答案。

我最喜歡宇宙探索這一部分。從中我知道了在八大行星中,木星的質量最大,自轉速度最快,自轉周期是9小時50分30秒,也就是說,在木星上的一天還不到10小時。木星像太陽一樣,自身能發出熱量和耀眼的光芒,隨著木星的質量和引力一天天增長,它有可能成為「下一個太陽」。宇宙是神秘的,宇宙空間蘊含無窮無盡的奧秘,數千年來吸引著無數人去探索,經過鍥而不舍的努力,人類終於登臨月球,遨遊太空。我也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學習,將來能追隨前人的腳步探尋宇宙的奧秘。

讀了這套書,我知道了很多「為什麼」,也提出了很多「為什麼」。書中一個個新奇的知識,讓你感到大千世界的五彩繽紛和自然界的千變萬化。讀書讓我增長了見識,讓我對這個世界有更多的了解。

十萬個為什麼讀後感4

《十萬個為什麼》是一部有許多知識和科學的科普讀物,裡面的知識包羅萬象,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科學、地理、動物、植物。有許許多多的科學問題都能夠在《十萬個為什麼》裡面找到答案。

以前,每次下雨過後我都會在天空看到一道道美麗的彩虹,在我沒看《十萬個為什麼》的時候我不明白彩虹是怎樣構成的,讀了《十萬個為什麼》以後,我明白:其實彩虹是飄浮在空中的小水珠反射太陽光而構成的,這是因為下雷陣雨,水珠也比較大。往往一陣雨過後,很快轉晴,水珠在空中反射太陽光,所以成了彩虹。

讀了《十萬個為什麼》以後,我還明白雨和雪是怎樣構成的。由於太陽照射,使水變成水蒸氣升上天空,在天空上構成了雲,當雲積滿水後就會有雨水來,這就構成了雨;雪的構成是因為:水蒸氣在天空遇到冷空氣,凝成了一點一點的小冰點,落下來就成為了雪。

看了《十萬個為什麼》,我還明白了「為什麼石頭有毒」、「什麼是三角洲」、「沙為什麼會鳴叫」,《十萬個為什麼》真是一本百讀不厭的科普書!

十萬個為什麼讀後感5

讀了《十萬個為什麼》我明白了,我們身邊還有許多神秘未知的事物等待我們去觀察、思考、探究,也只有有心人才會發現身邊奇異的現象。

蘋果不知掉了多少年,惟獨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蟲子不知飛過多少人身邊,惟獨法布爾寫出《昆蟲記》;太陽地球不知轉了多少回,惟獨哥白尼創始日心說……

我們的生活中少不了小小的科普知識,也少不了許許多多的生活常識,如卧具的合理高度?為什麼月亮跟我走?斑馬身上的斑紋有什麼用處?蚊子為什麼老是往窗戶上撞?……這套書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人,無論你問些什麼,上至天文、下至地理、風土人情、錦綉河山、科學疑案等很多使你疑惑不解的問題,都可以在這套經典的書中找到答案。

看了這本書,你會覺得自己的知識還不及浩瀚的知識海洋中的一滴水,實在是渺小極了,不過這更會激發起你學習知識的慾望,給你的大腦補充更多的精神養料,充實你那渴求知識的心靈寶庫,滿足你學習更多知識的願望,使你成為同學們羨慕的小博士,爸爸媽媽心中的活《網路詞典》,或是像諸葛亮一般的風雲人物……

我們還小,人生的路還很長,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做起,仔細地觀察身邊的每一件事物,做一個有心人,並加上深入的思考,開動腦筋,展開想像,再加以實踐,也許多年以後,《十萬個為什麼》上就會驕傲地登出你的科學實驗哦!我們要努力,不斷進取,永不滿足!

十萬個為什麼讀後感6

以前從姐姐家拿回了一套《十萬個為什麼》,時不時翻一翻,今天我可開始認真的看了,我首先讀的是第二冊,因為裡面有我感興趣的話題!

第二冊里講了動物王國,植物天地,人體的奧秘,生活保健,心理知識還有歷史文化,我關注最多的就是人體的奧秘,它讓我更了解自己,並去愛惜保護自己的身體!在人體的奧秘里,我明白了健康的人吸氧氣不一定會更健康,因為長時間的吸純氧氣,有可能發生氧氣中毒還會加速細胞的老化,健康的人可以適當的做一些耗氧運動,比如游泳,跑步,以加強心肺腦功能的鍛煉,來提高身體的免疫能力和肝臟的解毒能力;我還明白了為什麼要雙肩背書包,因為單肩背書包,重量都壓在身體的一側,使脊柱一側受壓,就會平衡失調,同時受壓一側血液循環受到了影響,長時間就會不舒服,產生單肩抬高,駝背,脊柱彎曲變形,甚至影響心肺的發育,所以緊貼後背雙肩背書包,下部靠腰,書包背正,胸部前挺,有利於健康成長,我們大家可要注意背書包的姿勢了。

書可真是我們的好朋友,什麼樣的知識都能讓我們獲得!

十萬個為什麼讀後感7

《十萬個為什麼》這本書,是蘇聯科學文藝作家米?伊林所著,裡面以隨處可見的東西及地方來寫出身邊的科學道理,總而言之,就是說科學就在我們身邊,甚至零距離接觸。為什麼不讀其他的、關於天文地理生物化學的十萬個為什麼呢?是因為這些十萬個為什麼不親近生活,雖然比米?伊林寫得更高級,可是不親近生活,又對生活有什麼幫助呢?現在的人,別說是小孩子,就是你隨便找一位成人問他水為什麼能滅火,相信很多人都會說:「因為它又冷又濕。」不,不是的,根本原因其實在於水能隔絕產生火所需要的氧氣。

你瞧,看似簡單的生活中的小問題,蘊含著深厚的科學道理,但同樣是十萬個為什麼,為什麼米?伊林這本會對生活有更大的幫助呢?講的同樣是科學道理,可為什麼伊林的這一本的道理更實用呢?終究歸功於一個詞——「親近生活」。

雖然裡面科學的方法有很多,但是這只是人類科學其中的一小部分,伊林先生的腦子可不像電腦「內存」高得不得了,每個人的大腦都不是無底洞,世界之大,無奇不有,還有無數的科學道理等著我們去發現,讓我們一起來探索這個奇妙的世界吧!

十萬個為什麼讀後感8

清晨起床,我呼吸著新鮮的空氣,突然,我聞到一絲香氣,這香氣純凈疏淡,不像食物的味道,也不像植物的香氣,我尋著這不知名的香氣走下床去,不知不覺中來到了書房,我尋著這香氣走到一本書前——《十萬個為什麼》。

我好奇地看著這本書,心想:「這本書怎麼會有香氣,反正閑著沒事,看看這本書吧!」說完便捧起這本厚厚的書,津津有味地讀起來,光陰似箭,這本書被我映入腦海,閱讀完畢,我思索著這本書。

書中的一課專門講「電」,「電」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能源之一,而「電」是如何產生的呢?英國物理學家與化學家邁克爾。法拉第在1831年發現線圈通電後,就成了電磁鐵。相反,線圈靠近磁鐵時會產生電流,僅僅將線圈靠近磁鐵時不夠的,還必須讓磁鐵不停地轉動。發電廠就是利用「線圈在磁場中旋轉產生電」這個原理發明的。還有許多種可以發電的方法。比如:風力發電、水力發電、火力發電等。

告訴大家幾個節約用電小竅門:一。不要讓家電長時間待機。二。空調溫度不要調的過低。三。減少開關冰箱門的次數。

通過讀書,我懂得科技伴我成長,能源可以被科技充分利用。但是,我要說:節約用電,保護資源,從我做起。「哦」我明白了早上聞到的奇怪香味,其實就是書香。

十萬個為什麼讀後感9

《十萬個為什麼》動物版裡面有很多種動物的介紹,也有一些關於動物知識的問題,答案就在介紹中找一定會找到的。這本書看起來很有趣,自從我看了這本書後受到了很大的啟發。

首先,我從書中學到了很多的知識,知道了原來世界上有這么多神奇的動物,比如:小壁虎的尾巴短了還會長,蝙蝠只在夜間活動還有人們從它身上受到啟發發明了雷達等等......

其次,我還明白了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行動起來保護大自然,因為自然環境如果收到了破壞的話,這些小動物們就會失去家園,現在好多動物都瀕臨滅絕,如果我們再繼續破壞下去那麼好多動物都會死亡,我們就再也看不到他們了。

最後,我也明白了要善於觀察,勤於思考也許你也會成為科學家,教會更多的人,把知識傳播跟別人。

《十萬個為什麼》讓我增加了許許多多的知識,它讓我認識到世界是那麼豐富多彩.《十萬個為什麼》這本書讓我明白了什麼許許多多的道理,它是一位無聲的老師,給了我無窮的知識,我喜歡《十萬個為什麼》。

十萬個為什麼讀後感10

高爾基說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啊!一本好書會使我們受益匪淺。現在,我和媽媽一起讀了《十萬個為什麼》,從中增長了不少知識。

《十萬個為什麼》內容非常豐富,包括天文、地理、生物、人體、健康、醫葯等好多好多方面的內容,是一本讓你開闊視野、增長知識的科普讀物。有問有答會讓你感到大千世界的五彩繽紛和自然界中的千變萬化。

讀了《十萬個為什麼》我明白了,我們身邊還有許多神秘未知的事物等待我們去觀察、思考、探究,也只有有心人才會發現身邊奇異的現象。我們的生活中少不了小小的科普知識,也少不了許許多多的生活常識,如為什麼晚上要刷牙?因為口腔里的細菌會使食物碎屑腐敗發酵;一年中的「四季」是怎樣形成的?海底下是什麼顏色?海水為什麼發藍?等等。……這套書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人,無論你問些什麼,上至天文、下至地理、風土人情、錦綉河山、科學等很多使你疑惑不解的問題,都可以在這套經典的書中找到答案。

它讓我認識到世界是那麼豐富多彩,知識是那麼益智有趣;它讓我知道了科學就是力量,知識就是財富。我喜歡《十萬個為什麼》,這套叢書集趣味性、知識性、啟發性於一體,深深地吸引住我。《十萬個為什麼》豐富了我的知識,開闊了我的視野,真是我的良師益友!

十萬個為什麼讀後感11

大家一定都有自己喜歡的書籍吧,比如《格林童話》、《小英雄雨來》、《淘氣包馬小跳》……當然,我也有我自己喜歡的書,它的名字叫《十萬個為什麼》。

《十萬個為什麼》是一部有許多科學知識的科普讀物,裡面的知識包羅萬象,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科學、地理、動物、植物。有許許多多的科學問題都可以在《十萬個為什麼》裡面找到答案。

《十萬個為什麼》這本書還很有趣呢,比如魚兒為什麼不能多喂?因為魚兒的記憶能力只有幾秒,所以魚兒會不停的吃,直到撐死為止;晚上為什麼不能吃蘋果?因為它是鹼性的,吃了會生病。還有:蟲子的耳朵在哪裡?接吻魚真的會接吻嗎……

從《十萬個為什麼》里,我還知道了吃飯不能挑食,因為小朋友正是長身體的時候,需要各種營養,每一種食物並不是什麼營養都有,有的這種比較多些,有的那種比較多些,有的缺這種營養,有的缺那種營養,只有不挑食,才能增強體質。

《十萬個為什麼》內容充足,知識豐富,它將我帶入神秘的科學世界,在這神秘的科學世界裡,讓我學到了許許多多的知識,也解開了我在生活中不少的迷團,它讓我認識到世界是那麼的豐富多彩。《十萬個為什麼》這本書也讓我明白了許許多多的道理,它是一位無聲的老師,給了我無窮的知識,我喜歡《十萬個為什麼》。

十萬個為什麼讀後感12

今天我看過一本書叫《十萬個為什麼》。這本書里有好多的問題,比如生活觀光航的問題:太空服為什麼怪怪的?為什麼有些樓道的電燈會自己亮?打開冰箱能使屋裡涼快嗎?信號燈為什麼要用紅色表示停止……還有許多許多的問題。

最讓我奇怪的是「有會移動的'橋嗎?」這個故事就讓我來說吧!我們知道在河流上建橋是為了能使火車、汽車、行人快速過河,但是,如果橋的高度不夠,就會影響河道中大船的通行,這該怎麼辦呢?不用擔心,人們早已想出了辦法:修建會移動的橋。像英國倫敦泰晤士河上的塔橋就可以移動。當要通過大船時,它的橋面就會從中間分開,自動升降;當大船過去之後,它又可以恢復成原來的樣子了。

還有最讓我奇怪的「為什麼會導電?」我們都知道不能用濕手去觸摸電器,因為水特別愛導電,搞不好會觸電。水為什麼會導電呢?這是因為水裡的不同雜質分成帶正電和負電的微粒,人們叫它們「離子」。平時,離子在水裡四處游盪,如果通上電,這些帶電的離子就會像得到命令一樣集體行動,於是水就導電了。

我說的這兩個內容,你懂了嗎?

十萬個為什麼讀後感13

《十萬個為什麼》是一本科普讀物,裡面有許許多多的豐富知識,告訴我們天上為什麼會有星星,太陽為什麼會發光,天上為什麼會下雨,為什麼海洋是藍色的寶庫,為什麼地震前後日光會自己發光,沙漠為什麼五彩繽紛。每一篇文章都告訴我們一個科學小道理,它不僅幫助我開闊視野增加知識,還能提高我的學習興趣,以前我根本不知道九大行星和銀河,《十萬個為什麼》向我們介紹了天體的形成過程。我知道了金星,水星,土星,木星,火星,地球,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是太陽系裡面的九大行星,而銀河則是許多像太陽系一樣的星雲構成的,我們人類居住的地球只是宇宙當中的一顆「小星星」。

《十萬個為什麼》裡面還解答了蝦和蟹活著的時候是青色的,而熟了後就變成紅色的,那是因為沒煮熟的蝦和蟹裡面有大量的黑色素,煮熟的蝦和蟹裡面的黑色素沒有了,只有紅色素,所以就變成了紅色的。

《十萬個為什麼》讓我增加了許許多多的的知識,它讓我認識到世界是那麼豐富多彩,這本書讓我明白了許許多多的道理,它是一位無聲的老師,給了我無窮的知識,我喜歡《十萬個為什麼》。

十萬個為什麼讀後感14

在這個寒假我看了一本科普書,書名是《十萬個為什麼》,這本書奧妙無窮,讓我深深的入了迷。因為我從中學到了很多知識,知道了很多原理。

在早晨喝牛奶時,牛奶的表面會有一層薄薄的皮,而這層皮是什麼呢?我翻開了我們的"好老師"《十萬個為什麼》,原來那層皮浮在牛奶表面自的皮是凝固了的蛋白質。牛奶中含有牛生長發育的所有必須的營養成分,蛋白質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種營養成分。蛋白質一旦受熱就會凝固。煮熟的雞蛋之所以會凝固,就是因為雞蛋里的蛋白質凝固了。

在動物園看到保溫櫃里的變色龍,就會好奇,變色龍為什麼會變色呢?在回到家後,我又翻開了我們的"好老師"《十萬個為什麼》。是因為變色龍之所以會變色,取決於它皮膚的三層色素細胞。變色龍身體顏色的轉變取決於皮膚表層內的色素細胞,在這些色素細胞中充滿著不同顏色的色素。

《十萬個為什麼》這本書,它讓我認識到科學世界是那麼豐富多彩,知識是了那麼益智有趣,它讓我知道了科學就是力量,知識就是財富。

十萬個為什麼讀後感15

我用了兩周的時間讀完了《十萬個為什麼》這本科普名著,它使我學到了很多科學小知識。

這本書的作者是米·伊林,他是蘇聯著名科普作家、工程師、兒童文學作家,自1924年起他在大學期間就開始創作科學文藝短文,1927年發表《不夜天》後又創作了多部作品,其中有《黑白》《幾點鍾》《在你周圍的事物》等。《十萬個為什麼》採用「屋內旅行記」的方式,對日常生活中的各種事物,提出許多意想不到的問題。

我想問兩個問題:啤酒產生的泡沫是怎麼回事?為什麼穿上冰鞋不能在地板上滑行?有的人告訴我因為地板不夠光滑,我在《十萬個為什麼》中找到了答案。有的人可能會說:「那是地板不夠光滑。」可是在光滑的大理石地板上,冰鞋還是發揮不了在冰面上的作用。原來當冰鞋上的冰刀與冰接觸時,因為人體的力量使冰刀和冰的接觸面融化,兩者之間會形成一層水。這沉水就是兩者之間的潤滑劑,他削弱了並道與冰之間的阻力,因此我們可以順暢地在冰面上滑行。

啤酒產生的泡沫是怎麼一回事?要解釋這個問題,就需要知道品酒是什麼原料製成的。啤酒是將已經發芽的大麥和小麥麥粒放進水裡,再放入酵母,經過發酵而製成的。加入酵母是讓啤酒發酵產生二氧化碳泡沫,就是二氧化碳的傑作。

還有無數個「為什麼」,我不能給你們一一列舉出來了,我邀請你們走進書的世界,在書中尋找答案。

③ 土星上有生命存在嗎

土星環上可能有灰塵DNA螺旋

據國外媒體8月13日報道,據一項新的模擬研究表明,帶電的灰塵可以自己組成像DNA螺旋形的結構,具有活生物體的許多特性,可以復制和傳遞信息。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地外物理學協會格雷哥·莫弗爾說:「這一結果令我們有點吃驚。」他與同事建造電腦模型,模擬灰塵進入離子化氣體或等離子體中所發生的情況。結果發現,灰塵顆粒通過從等離子體中吸收電子而帶上負電,之後,這些帶電的「核子」吸引陽離子,在周圍形成一層殼。

科學家知道這一過程可以產生規則排列的灰塵,叫「等離子晶體」。一些實驗已經表明,這具有螺旋形結構。如今,莫弗爾的模擬實驗表明,灰塵不時地形成雙螺旋形狀。像DNA一樣,灰塵雙螺旋也可以貯存信息。當它們處於穩定狀態時,在體內起到腳手架的作用,其一頭直徑較大,另一頭直徑較小。因此,此雙螺旋有一系列寬和窄的片段。這些片段的特定排序可以由一顆灰塵拷貝到另一顆灰塵中,像基因代碼似的。目前,研究人員還不確定它是如何產生的,但他們認為,每一個小片段雙螺旋產生一個持久的中心,灰塵圍繞著它運動。因此,如果另一個螺旋靠近它,此中心就會收縮長度,變成窄窄的樣子。

在某種意義上,這種螺旋需要吃東西,它們需要新鮮的等離子體才能生存和成長,這表明它會與另一個螺旋爭東西吃。由於它們能攜帶基因代碼,或許它們能進化成更加復雜的結構。但這是猜測,因為相對復雜的進化過程來說,模擬太簡單,莫弗爾解釋說。

土星環上可能存在螺旋灰塵

科學家懷疑土星環上存在生命。此研究小組正在建立實驗,以發現土星環是否真有灰塵螺旋存在。土星環環境很微妙,重力會破壞精緻的灰塵結構,但通過壓縮灰塵等離子體,增加電荷來使灰塵結構盡量擴大。為進一步了解土星環環境下的灰塵結構,他們將會找到另一辦法來抵消重力作用,可能會用磁場或將實驗設在國際空間站的自由落體條件下進行。

不管這些灰塵有沒有生命,它們都可能自然存在。太空中有許多地方,等離子體中都有小顆粒材料。這些顆粒可能像精細的冰粒,等離子體為它們提供營養,行星磁場為它們開道,莫弗爾表示。

土星環上漫遊的任何冰粒,其生命都將是從容不迫的,因為等離子晶體化過程比地球生物化學過程慢上倍。因此,即使它們是活的,也不用擔心它們會有什麼毀滅性的地外智力。它們可能還永遠沒有進化這一步。

④ 奧特曼吃東西嗎

奧特曼打怪獸
很忙
沒時間吃東西
他也不需要吃東西

⑤ 關於土星的傳說

土星運動遲緩,人們便將它看做掌握時間和命運的象徵。羅馬神話中稱之為第二代天神克洛諾斯,它是在推翻父親之後登上天神寶座的。無論東方還是西方,都把土星與人類密切相關的農業聯系在一起,在天文學中表示的符號,像是一把主宰著農業的大鐮刀。 相傳很久以前,天上沒有金、木、水、火、土等星星。那是有一年,有一個老婦人病倒了。她身邊有六個兒子,因性格和特長的不同分別叫做:千里眼,順風耳,長腳拐、鐵錚腦、冷熱不怕和皮袋。他們請來一位郎中為娘治病。那位朗中診斷後覺得沒有什麼辦法醫好老婦人的病,又不好明說,就隨便說了句:「雷公的腦汁能治好。」可說者無意,聽者卻有心了。六個兄弟就真的商量了一個捉雷公的辦法。 這天早上,他們一切准備好了,分工千里眼看,順風耳聽,長腳拐來捉。一會兒,雷公剛露臉,千里眼就看見了,順風耳聽到雷聲,趕快告訴長腳拐。長腳拐站起來腦袋頂到了天。不一會功夫,雷公就被他捉住了。 他們高興地回家把雷公放在鍋子里蓋住,就放火去煮。心想只要煮熟後就可以給媽媽治好病,就都跑去告訴他們的媽媽。 正巧,他們前腳剛一定,就進來了一個強盜。他以為鍋子里煮了什麼好吃的東西,就伸手去揭鍋蓋,剛一打開,把他嚇了個半死。雷公趁機跑回天上去了。雷公跑上天後到天王那裡告了一狀。於是,天王派了天兵天將捉他們。先捉到了鐵錚腦,天兵就使勁地打,但是不管那些天兵怎麼打,鐵錚腦一點也沒為痛。 天兵沒法,就又抓住了另一個。天兵改變了方法,把他放在鍋里去煮,等他們煮了半天,打開鍋蓋一看,他卻冷得在抖,原來裡面那人冷熱不怕。天兵又沒法,只得另想辦法又抓住了一個,全部抽出寶劍亂殺亂砍,但是盡他們怎麼砍也都砍不進,原來那個是皮袋。天兵制服不了他們只得回天宮去了。 等他們回到房中,母親已經死去。他們悲痛欲絕,留最小的皮袋守住母親的屍體,其餘的去大鬧天宮。長腳拐站起來雙手一撐,頓時天空烏雲滾滾,昏昏沉沉,整個天宮也被攪成了一鍋粥。天王沒辦法。只好分別封予長腳拐、鐵錚腦、千里眼、順風耳和冷熱不怕為金、木、水、火、土五大神。後來,天上出現的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五大行星,據說就是他們五兄弟。

⑥ 什麼是土星星座

什麼是土星星座

什麼是土星星座,星體之間相連接形成固定的形狀便是十二星座,即使是這個星座也有解決不了的事情,和這個星座做朋友會讓人很安心,下面一起了解更多的什麼是土星星座。

什麼是土星星座1

什麼是土星星座 土星星座概述

土星影響到所有人們的行為與遇境,要知道他會遇到多少困境,去明白他的土星在他的星點陣圖中位於何種位置是很重要的。

在古希臘的神話里,土星一個掌管農業與耕種的神,在占星學上,土星代表著老年人,所有一切的阻礙與困難,以及一切已經被歲月所毀壞衰微的東西。

土星影響人們的性情時,是傾向於產生一種憂郁的、沮喪的心情,這種人經常表現出一種孤特獨立的精神。土星是一顆代表束縛限制,困難與延遲的行星,感冒與牙齒上的病痛都是土星所帶來最通常的健康缺憾。

克服障礙之後往往能建立真正的個性,有些出生在土星強烈影響下的人,發展出一種極佳的個性;假如土星是你的上升星座的守護星,你傾向於勤勞努力而且光明正直,但是你總是傾向於吃力不討好的方法去行事。

土星相位良好的話,會使你成為一個天生謹慎小心,與慎思明達的人,非常嚴明且能自我控制;土星相位不良時,暗示著你會受到障礙,失望與耽擱,你的態度太過於嚴肅與抑鬱,對於金錢方面你非常的節省甚至是個守財奴。

土星對於水星間的相位良好,帶給你具有深奧的心思,具有優良的集中力與文學、演講的能力;若土星與水星間具有不利的相位,你總是看到事情的黑暗面,思想上容易傾向於懦弱與消極。

土星對於金星相位良好時,你將會忠實於你所喜愛的人;假如土星與金星的相位不佳時,使你變得冷淡,無所謂別人的想法,要不就是不加選擇異性朋友。

土星與火星的相位良好時,會給你力量去控制指導別人;土星與火星間相位不佳的話,使你剛愎頑固且專橫獨裁,使得你有困難去支配別人或主使事務。

土星與木星間存在良好相位的人,你在經濟事務上是受到祝福的;若土星對於木星的相位不好,你會保守的投資,以致你的投資趕不上經濟上資本的上漲趨勢。

土星與你的太陽間有好的相位的話,你的父親會很保守謹慎,且正直堅實,在你一生中都會很富建設性的影響力;土星與太陽間的相位不佳時,你的父親可能很窮困,要不就是很嚴厲且想要壓制你。

土星與月亮間具有良好的相位時,對於男性,你一生中所遭遇的女性都會增加你的聲譽與名望,且會忠實穩固的支持你;若土星不利於月亮,假如你是男性,你可能會遭遇到令人厭惡且自私自利的女人。

什麼是土星星座2

星座配對:土星星座的最佳配對

基本宮:摩羯座(土中之土)

固定宮:金牛座(土中之火)

變動宮:處女座(土中之風)

最佳曖昧配對:金牛座VS處女座

金牛座愛美、處女座則更能挑選美,兩人一見如故,同時個性都很低調內斂,所有人都認為你們是完美一對的時候,你們的感情卻裹足不前了。因為金牛座是外在低調,內里頑固的古墓派;而處女座的好相處更是表面的一套,再溫和的處女座也難改他愛批判、愛挑剔的.個性,相處久了,處女座的碎碎念會逼怒剛毅木訥的金牛座,而金牛座從來聽不進勸的個性更會讓龜毛的處女座時刻抓狂。這對無法體諒彼此的組合,最好的結局也就是曖昧了。

最佳朋友配對:摩羯座VS處女座

摩羯座不僅沉穩踏實,內里更是胸懷大志,是在自信之餘,也頗有點剛愎自用的意思;而同為土象的處女座卻靈動的多,善於察言觀色、善於邏輯分析。摩羯座的韜略可以幫助處女座開闊眼界、朝著人生的金字塔步步邁進;而水星守護的處女座,能幫助摩羯座更加的看清細節、完善不足;同時天生具備服務精神的處女座,很樂意作為摩羯座的助手,管轄摩羯的日常事宜,這一強一弱的組合,非常的恰到好處,很容易成為一生的朋友和夥伴。

最佳情侶配對:摩羯座VS金牛座

摩羯座個性很有點像彬彬有禮的中世紀貴族,這對金星守護的金牛座來說很有吸引力,金牛座會像對待一個寶藏一樣慢慢的挖掘;而金牛座溫文爾雅的個性,對於金錢敏銳的直覺力也會讓摩羯座非常的欣賞,這一對,是和風細雨的開始,漸入佳境的變奏,他們一致的世界觀和價值觀,會讓他們的心靈產生共振,無論現實如何艱難,他們都有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強烈願望,就算不是浪漫的傳奇,也絕對是可以一生風雨不棄的佳偶。

⑦ 誰能幫我講解下土星的基本情況

最美麗的行星——土星
土星古稱鎮星,直徑119300公里(為地球的9.5倍),是太陽系第二大行星。它與鄰居木星十分相像,表面也是液態氫和氦的海洋,上方同樣覆蓋著厚厚的雲層。土星上狂風肆虐,沿東西方向的風速可超過每小時1600公里。土星上空的雲層就是這些狂風造成的,雲層中含有大量的結晶氨。
土星:半徑60268km、質量5.69*10^26kg

土星(Saturn)
軌道距太陽142,940萬千米,公轉周期為10759.5天,相當於29.5個地球年,視星等為0.67等。在太陽系的行星中,土星的光環最惹人注目,它使土星看上去就像戴著一頂漂亮的大草帽。觀測表明構成光環的物質是碎冰塊、岩石塊、塵埃、顆粒等,它們排列成一系列的圓圈,繞著土星旋轉。

土星運動遲緩,人們便將它看做掌握時間和命運的象徵。羅馬神話中稱之為第二代天神克洛諾斯,它是在推翻父親之後登上天神寶座的。無論東方還是西方,都把土星與人類密切相關的農業聯系在一起,在天文學中表示的符號,像是一把主宰著農業的大鐮刀。

在1781年發現天王星之前,人們曾認為土星是離太陽最遠的行星。在望遠鏡中可以看到土星被一條美麗的光環圍繞。土星還有較多的衛星,到1978年為止,已發現並證實的有10個,以後又陸續有人提出新的發現。

土星在很多方面像木星,如它與木星同屬於巨行星,它的體積是地球的745倍,質量是地球的95.18倍。在太陽系九大行星中,土星的大小和質量僅次於木星,占第二位。它像木星一樣被色彩斑斕的雲帶所繚繞,並被較多的衛星所拱衛。它由於快速自轉而呈扁球形。赤道半徑約為60,000公里。土星的平均密度只有0.70克/厘米立方米,是八大行星中密度最小的。如果把它放在水中,它會浮在水面上。土星的大半徑和低密度使其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和地球表面相近。土星在沖日時的亮度可與天空中最亮的恆星相比。由於光環的平面與土星軌道面不重合,而且光環平面在繞日運動中方向保持不變,所以從地球上看,光環的視面積便不固定,從而使土星的視亮度也發生變化。當土星光環有最大視面積時,土星顯得亮一些;當視線正好與光環平面重合時,光環便呈現為一條直線,土星就顯得暗些。二者之間的亮度大約相差3倍。

土星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半徑約為14億公里,它的軌道是橢圓的。它同太陽的距離在近日點時和在遠日點時相差約1 .5億公里。土星繞太陽公轉的平均速度約為每秒9.64公里,公轉一周約29.5年。土星也有四季,只是每一季的時間要長達7年多,因為離太陽遙遠,即使是夏季也十極其寒冷。土星自轉很快,但不同緯度自轉的速度卻不一樣,這種差別比木星還大。赤道上自轉周期是10小時14分,緯度60度處則變成10小時40分。這就是說在土星赤道上,一個晝夜只有10小時零14分。

土星大氣以氫、氦為主,並含有甲烷和其他氣體,大氣中飄浮著由稠密的氨晶體組成的雲。從望遠鏡中看去,這些雲像木星的雲一樣形成相互平行的條紋,但不如木星雲帶那樣鮮艷,只是比木星雲帶規則得多。土星雲帶以金黃色為主,其餘是橘黃色、淡黃色等。土星的表面同木星一樣,也是流體的。它赤道附近的氣流與自轉方向相同,速度可達每秒500米,比木星上的風力要大得多。

土星極地附近呈綠色,是整個表面最暗的區域。根據紅外觀測得知,雲頂溫度為-170℃,比木星低50℃。土星表面的溫度約為-140℃。土星表面有時會出現白斑,最著名的白斑是1933年8月發現的,這塊白斑出現在赤道區,呈蛋形,長度達到土星直徑的1/5.以後這個白斑不斷地擴大,幾乎蔓延到整個赤道帶。

由於這顆行星表面溫度較低而逃逸速度又大(35.6公里/秒),使土星保留著幾十億年前它形成時所擁有的全部氫和氦。因此,科學家認為,研究土星目前的成分就等於研究太陽系形成初期的原始成分,這對於了解太陽內部活動及其演化有很大幫助。一般認為土星的化學組成像木星,不過氫的含量較少。土星上的甲烷含量比木星多,而氨的含量則比木星少。

1973年 4月美國發射的行星際探測器「先驅者」11號發現土星有一個由電離氫構成的廣延電離層,其高層溫度約為977℃。觀測結果表明,土星極區有極光。

目前認為,土星形成時,起先是土物質和冰物質吸積,繼之是氣體積聚。因此,土星有一個直徑20,000公里的岩石核心。這個核占土星質量的10%到20%,核外包圍著5,000公里厚的冰殼,再外面是8,000公里厚的金屬氫層,金屬氫之外是一個廣延的分子氫層。

1969年,一架飛機在地球大氣高層對土星的熱輻射作了紅外觀測,發現土星和木星一樣,它輻射出的能量是它從太陽接收到的能量的兩倍。這表明土星和木星一樣有內在能源。後來「先驅者」11號的紅外探測證實了這一點,測得土星發出的能量是從太陽吸收到的2.5倍。
(其它補充接下面)

熱點內容
手機為什麼突然顯示無服務 發布:2025-05-23 17:53:50 瀏覽:845
為什麼戴耳機鈴聲不一樣 發布:2025-05-23 17:50:01 瀏覽:777
為什麼換完鋼化膜之後觸屏不好了 發布:2025-05-23 17:41:40 瀏覽:185
撿到東西報警後為什麼登記身份證 發布:2025-05-23 17:18:06 瀏覽:448
為什麼搓眼睛會痛 發布:2025-05-23 17:12:51 瀏覽:558
蘋果新手機為什麼備份是之前的 發布:2025-05-23 17:09:51 瀏覽:470
為什麼我快捷指令輸入支付寶找不到健康碼 發布:2025-05-23 17:08:57 瀏覽:781
為什麼電腦每天晚上殺完毒後關機 發布:2025-05-23 17:02:35 瀏覽:486
為什麼蚝油不能長時間煮 發布:2025-05-23 17:02:32 瀏覽:847
女人為什麼會尿聲音響 發布:2025-05-23 17:01:08 瀏覽: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