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建好的東西為什麼要拆
A. 高樓剛建好就被拆為什麼
高樓見好就被拆的原因可能為以下
還沒經過核准就私自開建
建好之後沒有通過結構安全審核
位於地震帶上或特殊位置上
B. 為什麼要拆遷
有人說拆遷是城鎮發展的需要,原來的老街道太狹窄,不能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原來的老房子太低矮,佔用的土地面積多,原來的老建築太醜陋,影響城市形象......。 我說這些都不是核心原因。核心原因是拆遷符合「發展經濟就是硬道理」的道理。中國自從走上市場化道路,需求就成為拉動經濟的動力,經濟發展速度就成為各方面關心的要事。都說需求有三駕馬車——消費、投資和出口,由於生產資料的私有化,勞動者的剩餘勞動被資本家剝奪,收入水平難以提高,消費需求當然難以增加。西方世界的消費佔到國民生產總值的70%以上,我國的消費水平不到GDP的40%。把出口作為拉動經濟的動力,實質是搶奪其他國家勞動者的飯碗,會遇到各種貿易壁壘的限制。近年來,中國頻頻遭到西方大國反傾銷調查和各種貿易壁壘的限制。事實說明出口貿易不可能長期作為拉動經濟的動力。投資分為實物投資和金融投資,金融投資是實體經濟中由於生產資料私人所有制和社會化大生產的矛盾所產生的生產過剩和資本過剩的體現。因為實體經濟領域過剩,已經不能滿足資本獲取剩餘價值的需要,過剩的資本就要另闢新的場所,這就是金融投資市場。金融投資的本質是財富的再分配,不是財富的創造,所以並不能像實物投資那樣通過乘數效應,刺激需求。所以社會投資(個人投資)不能承擔拉動經濟增長的重任,政府投資就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力軍。 從上面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消費、出口、社會投資(個人實體投資)不能作為沒有能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動力,政府投資就要擔當重任。 當前拆遷重建是政府投資的最重要項目,也是關繫到政府生死存亡的大事。前幾年各地進行基礎設施項目的投資建設,現在道路修得差不多了,連鄉村道路也硬化了,鐵路提速改造也完成了。南水北調正在建設,但不足於拉動全國的經濟增長。於是各地紛紛把眼光瞄準了拆遷。其好處是:第一,可以快速拉動各地的經濟增長速度。各地經濟增長速度的高低關鍵看當地政府有無能力把老百姓的儲蓄全部壓榨出來,用於投資和消費。房地產既可以作為消費,改善居住條件,也可以作為投資,賺取差價收益,還可以降低老百姓儲蓄水平。房地產讓70、80後成為房奴,讓50、60後作為父輩被擠干。第二,滿足地方政府不斷增加的財政開支需要。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地方財政收入有一半以上來自於賣地收入,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收入與房地產的有關。不拆遷,就不會有房地產的發展,地方政府就難生存。近日爆出無錫市太湖鎮拆遷工作難推進,導致政府無錢發工資的局面。第三,滿足地方就業的需要。拆就要建,拆、建,都需要消耗大量勞動。不僅如此,拆就得破壞舊的設施,如門窗、衛浴設施等,新的設施就得生產,就要消耗資源和勞動。據估計,地方三分之一的就業人口與房地產業有關。沒有拆遷,就會出現大量的人口失業,社會就會出現不穩定。第四,拆遷為各級官員中飽私囊提供了一個發財致富的機會。第五,拆遷為地方官員加官進爵提供了一個的機會。某市一個區負責人由於拆遷搞得好,善於大拆大建,很快被提拔為副市長。第六,拆遷使地方政府和銀行關系更加密切。當下因社會保障滯後,老百姓不得不節省消費,把結餘存入銀行,忍受銀行負利率政策的盤剝。銀行得到存款後,就得想辦法把資金貸出去。沒有拆遷,就沒有房地產開發商,就沒有房地產貸款。銀行要感謝政府的拆遷政策,就要投桃送李。 英國在發展資本主義的初期,有個羊吃人的「圈地運動」,中國在發展市場經濟的初期階段,出現了房吃人「圈地運動」。其實中國並不缺少房子,房價上漲,供不應求是一個假象。有錢的人希望錢生錢,以資本參與社會財富再分配,多買房,並希望房價上漲,這樣可以得到巨大的差價收益。這下窮人遭了秧,房價高得買不起,「想買房找建行」,忍受銀行的盤剝。這正是銀行和富人們希望看到的結果。 資本主義人口學家馬爾薩斯看到資本主義生產過剩,人口過剩,提出用戰爭、瘟疫的手段消滅過剩人口。拆遷第一是破壞,第二是重建,這和馬爾薩斯的戰爭手段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戰爭是破壞,戰爭結束就要重建。破壞是對供給的暴力毀滅,重建是對需求的再次滿足。資本主義國家除了使用這種殘酷、反人類的手段維持其增長之外,再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中國不可能使用戰爭手段擴大需求,拆遷就成為第一選擇。 為了更好的理解拆遷對經濟增長的推動作用,可以觀察分析一下城市道路挖填過程。城市馬路不斷被開挖,不斷背回填,固然有規劃的問題,但更重要的是這種無效的勞動能夠創造需求,拉動經濟增長。沒有路面被反復開挖,農民就沒有就業機會,路政公司就沒有足夠的利潤,水泥沙石公司的產品就會積壓,築路設備就會滯銷,財政收入就會減少,失業人數就會增加,經濟發展就會停滯,就會和「發展經濟就是硬道理」背道而馳。 研發新產品也能創造需求,但是和拆遷相比,研發投資大、風險高,周期長,所以中國的逐利資本便蜂擁到拆遷領域,用金錢打通一切關節。造成學者為其造勢,警察為其開路,官員為其助威,銀行為其融資。繪就一幅中華大工地的火熱場面。 拆遷給政府、銀行、官員、資本家等帶來了利益,給老百姓帶來苦難。在改革開放的大形勢下,資本和權力仍會將拆遷進行下去,直到那個名叫陳勝、吳廣的人出現。 從從另一方面看,拆遷也是大好事,有了錢了,房子小了,舊了,拆掉它,蓋新的,修大的,改善居住條件是大好事。問題是要建立在民眾自願的基礎上,建立在經濟支持的基礎上,不能逼著人搞拆遷。人家不想拆,你就動用黑社會,暴力拆遷。問一下給你親爹親娘蓋新房你也這樣積極嗎?我看未必,這里還是一個利字在作祟。人家的房,人家不同意拆,你連哄帶騙,強行拆除,你和開發商人相互勾結,你們拆,你們建,你們定價,這和搶劫有什麼兩樣?現在搞城鎮化建設,我看必須尊重群眾的意願,充分聽取群眾的意見,搞暴力那一套,對不起,你就是反革命,你在搶劫人民群眾,共產黨不答應,人民群眾不答應,他們會用革命的暴力對付反革命的暴力。
C. 河南新鄉舉全家之力湊30萬蓋新房,還沒入住就要拆,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房子要求被拆的原因是因為水泥沒有達到質量要求。
一,河南新鄉舉全家之力湊30萬蓋新房。
政府要求拆掉新房,不要給個原因吧,詢問之後才發現,原來自己蓋房子用的水泥不符合質量標准,所以蓋起來的房子有質量安全隱患問題,政府才會強制他們拆掉。他們也只是普通的農民,又不懂蓋房子的事情,所以當時在蓋房的時候就把這個工程承包給了專業的施工隊,包工頭也從來沒有說過這些水泥有問題,現在房子蓋起來了,卻被檢測水泥出現問題,然後中間的責任由誰來負責呢?
D. 江蘇常州73幢別墅僅建成15年就要拆是怎麼回事
近日有讀者向現代快報反映,常州有73幢建成剛滿15年的別墅被列入棚戶區改造項目,將被當成危舊房拆遷。現代快報記者調查發現,這一情況確實存在。對此,當地街道辦相關負責人回應稱,因別墅區所處位置特別,被包圍在棚戶區之中,不拆除的話,新的建設規劃將無從實施,土地的利用率也會大大降低。
E. 剛建好的大樓,質量不合格被拆除,誰的問題
剛剛建好的大樓,如果是因為質量不合格被拆除了,那肯定是由開發商或者是由建築單位來承擔這個責任。事實上最近這些年全國各地都是豎起了很多的高樓大廈,但是這些高樓大廈的質量怎麼樣,很多人心裡是沒有底的。作為開發商或者說作為承建單位來說,他們有這個責任和義務,保證所有房子的質量,如果連房子的質量都沒法保證,那消費者肯定也不願意去購買他們的房子。
當然作為消費者來說,在買了房子之後,我們肯定也是要驗收房屋,在驗收房屋的時候,如果發現房子有問題,那我們可以直接拒收。在這種情況下,開發商還必須要賠償我們一定的損失,你比如說如果到了該交房的時間,如果開發商由於質量問題不能交房,那麼將會嚴格的按照合同裡面規定的內容來進行賠付。
F. 剛建好房子是地質災害房但政府又要讓你拆該怎麼辦
按照規定,政府部門讓你拆肯定是有道理的。也就是說你蓋房時就沒有考慮地點是不是影響到某種危害,隨心所欲的ha蓋上房屋。等有災害發生不止是財產損失也會危機到你和你家人的生命安全。如果你是明智里的公民一定要遵從政府部門的要求改拆就要拆。
G. 河南商丘夏邑縣新農村建設 剛建好的樓房可要拆除
如果你家的房子剛好被建設新農村劃上 在你家哪個地方建設.那就要拆除 如果沒有劃上 那就不需要拆除 如果劃上補款的問題以每平方300元 !
H. 為什麼上百萬建的售樓處,樓盤買完之後就要拆掉
相信大家都知道,現在的房地產業發展的相當迅速,很多人都靠著房地產發了一筆大財。現在不僅是城裡,就連農村也逐漸蓋起了這種高樓大廈,放棄了最開始的一家一戶的獨家院。在這些商品房進行售賣的時候,幾乎每個開發商都會有一套房子專門用來當做售樓處。這些售樓處的價格也不低,大多數都是上百萬的。然而大家可能會發現一個問題,當這些樓房全部售賣完以後,售樓處就會被拆除掉,那麼很多人可能就會產生疑問了,為什麼花費好幾百萬建成的售樓處,等到樓房賣完以後就要拆除呢?內行人道出實情。
首先,售樓處跟其他的商品房不一樣,像普通的商品房是賣給這些顧客的,而售樓處卻是一種售賣房子的途徑。實際上售樓處只是一種為顧客提供方便,解答疑問的一個場所。
綜上所述,即使售樓處在建造的時候需要花上百萬,但是等到樓盤售完以後還是會被馬上拆除。這主要是因為開發商為了賺取更多的利益,或者是為了避免損失更多的資金才迫不得已這樣做的,否則的話誰會願意白白扔了這幾百萬呢?
I. 耗資百萬的雕像剛建成3天就被拆除,阿倫卡的紀念雕像為何成為了獨特
為了紀念當地的城鎮奠基人,他們建造了一座雕像,命名為阿倫卡,但是沒想到雕像在坐落在這里剛剛三天就已經收到了無數的投訴,所以當地的投資方又馬上將這個雕像給拆除。對於這件事情,網友也是議論紛紛,畢竟像這樣的烏龍事件的確很少見。而且這樣的事情還是發生在比較嚴肅的俄羅斯,更是引起了網友的廣大關注,接下來我就帶大家看一下俄羅斯的阿倫卡雕像。
如何評價這一次的事件?
如果簡單來看的話,這次的事件很可能看起來非常的搞笑,但是實際上也反映了俄羅斯的工藝的確有很大的落後,要知道在前蘇聯時期俄羅斯的手工製作品可是非常高超的,但是沒想到現在製作出來的雕像卻被當地居民投訴。在僅僅擺放三天就要被強制拆除,這不僅僅是一個搞笑的事情,同時也折射了俄羅斯工業的倒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