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尋物指南 » 康熙乾隆為什麼賞賜西藏很多東西

康熙乾隆為什麼賞賜西藏很多東西

發布時間: 2022-09-28 04:27:34

1. 分別比較康熙;雍正;乾隆的政績!

一、康熙

1、削平三藩

康熙十二年吳三桂在雲南提出反清復明,殺雲南巡撫朱國治。 並於次年派將率軍進攻湖南,攻陷常德、長沙、岳州、澧州、衡州等地。他又派人四齣散布檄文。

康熙帝的對策是堅決打擊吳三桂,決不給予妥協講和的機會;而對其他的叛變者則大開招撫之門,以此來分化敵軍,削弱吳三桂的羽翼,從而孤立吳三桂。

康熙十七年(1678年)三月,吳三桂在衡州稱帝,國號周,大封諸將。未幾即憂憤成疾,於八月病死。

吳三桂死後,其部將迎立其孫吳世璠繼位,退居雲貴。此後,清軍先後收復湖南、廣西和四川。康熙二十一年(1681年)冬,清軍攻破昆明,吳世璠自殺,三藩平定。

2、統一台灣

康熙二十年(1681年),鄭經中風而死,明鄭發生政變,年僅12歲的鄭克塽繼任延平王,大權實際上為馮錫范、劉國軒掌握,鄭氏官員向心力開始動搖,負責與清朝談和的傅為霖甚至願當內應。

福建總督姚啟聖認為是進攻台灣的好時機,向康熙帝推薦施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康熙以施琅為福建水師提督,出兵攻台,在澎湖大敗劉國軒所率領的鄭氏海軍,隨後明鄭納土歸降。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政府在台灣設一府(台灣府)三縣,即台灣縣(今台南)、鳳山縣(今高雄)、諸羅縣(今嘉義),隸福建省,並在台灣設巡道一員,總兵官一員,副將二員,兵八千。

在澎湖設副將一員,兵二千。從而加強了中央對台灣的管轄,促進了台灣經濟文化的發展。

3、驅逐沙俄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秋,沙俄卷土重來,再次佔領雅克薩城。俄軍這一背信棄義的行為引起清政府的極大憤慨。次年初,康熙接到奏報,即下令反擊。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七月二十四日,清軍2000多人進抵雅克薩城下,將城圍困起來,勒令沙俄侵略軍投降。托爾布津不理。八月,清軍開始攻城,托爾布津中彈身亡,改由杯敦代行指揮,繼續頑抗。

八月二十五日,清軍考慮到沙俄侵略者死守雅克薩,必待援兵,且考慮隆冬冰合後,艦船行動、馬匹糧秣等不便,於是在雅克薩城的南、北、東三面掘壕圍困,在城西河上派戰艦巡邏,切斷守敵外援。

侵略軍被圍困,戰死病死很多,826名俄軍,最後只剩66人。雅克薩城旦夕可下,俄國攝政王索菲亞公主急忙向清廷請求撤圍,遣使議定邊界。清廷答應所請,准許沙俄軍殘部撤往尼布楚。

雅克薩之戰結束後,雙方於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七月二十四日締結了《尼布楚條約》,規定以額爾古納河-格爾必齊河-外興安嶺為中俄兩國東段邊界,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和烏蘇里江以東地區均為清朝領土。

二、雍正

1、推行新政

雍正帝登基伊始就說:「朕在藩邸四十餘年,凡臣下之結黨懷奸,夤緣請托,欺罔蒙蔽,陽奉陰違,假公濟私,面從背非,種種惡劣之習,皆朕之深知灼見可以屈指而數者,較之古來以藩王而入承大統,如漢文帝輩,朕之見聞更過之」。

他深知康熙後期的社會問題,如朋黨斗爭;吏治不清;依靠富民政策的實行,加速了貧富矛盾的積累;西北用兵不停,需要繼續解決與准噶爾部的矛盾。

國帑空虛。他針對現實,結合自己的理想,產生他的政治綱領。雍正帝在即位的當月,諭令大學士、尚書、侍郎:「政事中有應行應革能裨益國計民生者,爾等果能深知利弊,亦著各行密奏」。

緊接著,在雍正元年(1723年)元旦,給地方各級文武官員分別發布的上諭中,講古代純臣,皆「興利除弊,以實心,行實政」, 發出為國計民生進行興利除弊的政治改革的號召。

2、收復青海

雍正帝繼續執行清朝的擴張政策。康熙帝三征噶爾丹,噶爾丹之侄策妄阿拉布坦於雍正元年(1723年)支持青海和碩特部首領羅卜藏丹津糾集二十萬人進攻西寧反清,雍正命年羹堯、岳鍾琪率兵討伐,大勝,青海完全歸入清朝版圖。

三、乾隆

1、摒除困局

乾隆六年(1741年)七月,乾隆帝首次舉行木蘭秋獮典禮。奉崇慶皇太後至避暑山莊,免除所經過地區額賦之十分之三,減行圍所經過州縣額賦,歲以為常。

乾隆帝堅持行圍木蘭,並非為了狩獵取樂,其目的是為了遵循祖制,整飭風氣日下的軍隊作風。乾隆帝在即位第六年恢復木蘭秋獮,並非偶然,繼平定貴州苗疆之亂,清朝與准噶爾部息兵議和,雍正帝留給乾隆的兩項未竟之業都已經完成。

更為重要的是,他雖即位伊始,著手調整政治經濟政策,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並不盲目樂觀。他曾多次就軍隊中貪圖安逸、軍備廢馳的現象,申斥將領。因此乾隆六年的木蘭秋獮有重要的開局意義 。

乾隆帝「冀為成康」之治,除了通過木蘭秋獮整頓軍隊之外,還通過解決經濟上面臨的最嚴重困擾,即糧價上漲、民食艱難問題。起初他以為造成糧價上漲的問題是浪費,特別是燒鍋釀酒,因此頒布了「禁止燒鍋令」。

2、戡亂邊疆

乾隆初年,大金川日益強盛,該土司頭目莎羅奔興兵攻打小金川,劫持了土司澤旺及其印信。不久,又出兵攻掠革布希札、明正兩土司。

為了懲治大金川對鄰部的侵犯,乾隆十二年(1747年),乾隆帝調動三萬大軍,分兩路進攻大金川。

然而,由於當地山勢險峻、氣候惡劣等許多原因,直到乾隆十三年(1748年)夏秋,清軍仍然沒有取得什麼進展。乾隆帝勢同騎虎,又增兵增餉,特派大學士傅恆前往該地指揮作戰。

傅恆至軍後,採取了岳鍾琪選銳深入的作戰方略。[42-43]乾隆十四年(1749年)二月,清軍進逼莎羅奔老巢勒烏圍,莎羅奔被迫乞降。

乾隆十五年(1750年),西藏發生了以郡王珠爾墨特那木札勒為首的地方貴族割據勢力的武裝叛亂。

以達賴喇嘛為首的廣大僧俗和入藏清軍聯合作戰,這次叛亂很快即被鎮壓下去。乾隆帝意識到讓西藏個別貴族擁有過大的權勢,很不利於西藏政局的安定和中央政府對西藏的統治。

便於乾隆十六年(1751年),在平叛斗爭勝利後,立即廢除了舊有的藏王制度,並成立了由四名噶隆組成的西藏地方政府噶廈。不久,又制定《西藏善後章程》,提高了達賴喇嘛和駐藏大臣的權力。

(1)康熙乾隆為什麼賞賜西藏很多東西擴展閱讀:

康乾盛世又稱康雍乾盛世、康雍乾之治、康乾之治,是中國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後一個盛世,同時是中國封建社會的迴光返照。

該時期經歷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持續時間長達一百三十四年,是清朝統治的最高峰,在此期間,中國社會的各個方面在原有的體系框架下達到極致,改革最多,國力最強,社會穩定,經濟快速發展,人口增長迅速,疆域遼闊。

台灣等地的史學界及教科書中,將此時期稱為康乾之治。西方傳統史學界對此有不同看法,支持的人稱這段時期為"High Qing",即清朝的高峰期。

不支持的人之指出此期間制度僵化,對內實行民族壓迫、對外閉關鎖國,使得這一局面無法長久。

盛世局面下隱藏著巨大危機,政治的腐敗與社會矛盾愈演愈烈,各種衰敗之象逐步顯露出來,而清廷社會統治和管理能力日漸衰微。乾隆後期各種民變相繼爆發,也標志著清朝開始走向衰落,清朝遂陷入蕭條冷落的嘉道中衰之世。

康乾盛世也是一個頗具爭議的時期,學界對「康乾盛世」是否真的存在尚存爭議,爭議的原因:一方在用傳統史學話語敘述,另一方則在用近代化全球視野敘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康熙

網路——雍正

網路——乾隆

2. 乾隆、康熙、雍正皇帝是如何管理西藏地區的

在這里設立了督戶,擁有著非常高的自主獨立權,這也是為了能夠加強對西藏的統治,同時也是為了維護自己的中央集權統治。

3. 康熙為什麼要平定西藏

康熙平定西藏是為了不讓准葛爾進行領土擴張,要知道一旦准葛爾拿下了西藏,就會威脅到蒙古各部的安全,所以說康熙必須要平定西藏。

4. 乾隆的裹屍布值多少錢,乾隆的裹屍布為什麼會值錢呢

在2005年乾隆的裹屍布在拍賣會上出現,但當時還不知道這是乾隆的裹屍布,只是聲稱它為清末的一件袈裟,被拍出九萬元的價格。在2010年,這件裹屍布再次被拍賣,拍出了1.3億的天價。前後不過五年,為何乾隆裹屍布的身價翻了一千四百多倍。

裹屍布的來歷

綜上所述,乾隆的這塊“裹屍布”的價值翻倍似乎是必然的事,有價值的物品無論經歷了怎樣的過程,它的價值是一定會被發現的。

5. 乾隆時建立什麼加強對西藏管轄

乾隆時建立(「金瓶掣簽」制度)加強對西藏管轄。

乾隆五十七年,乾隆帝頒布《欽定西藏章程》,對西藏地區的政治、宗教、軍事和外交進行了全面的整頓和改革。「金瓶掣簽」制度便是其中宗教事務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

乾隆帝推行的「金瓶掣簽」制度,是規定在拉薩大昭寺內供奉一尊金瓶,「靈童轉世」時,由駐藏大臣將數名「靈童」的姓名、生辰用滿、漢、藏三種文字寫在簽上,轉入金瓶內,然後誦經七天,在駐藏大臣的監督下抽簽決定一名「靈童」。

「金瓶掣簽」的制度很好地維護了公正性,也讓農奴主們無法暗箱操作人選,如此一來,朝廷對西藏的治理也得到了加強。

附:

金奔巴瓶即金瓶,珍藏於西藏拉薩大昭寺,為清代乾隆五十七年(1792)所賜,通高34厘米,通體以蓮瓣紋、如意頭紋、纏枝紋等圖案組成。


金瓶外包五色錦緞製成的瓶衣。瓶口內插有簽筒,筒內放置如意頭象牙簽五支,供尋找活佛和呼圖克圖靈童時用。

清政府為防止蒙藏貴族操縱大活佛轉世,於乾隆五十七年(1792)而特意頒發的,共兩只,一隻貯北京雍和宮,一隻存拉薩大昭寺。

6. 歷史上的乾隆、康熙和雍正,都是怎麼管理西藏的

因為在那個時候為西藏設立了制度,而且西藏的大臣也可以治理西藏,而且西藏也有軍隊,也可以有自己的權利,但是都要聽從皇帝的安排。

7. 乾隆隨身下葬的遮布被孫殿英棄掉,為什麼拍出1億多天價

孫殿英乃近代大軍閥,不以所謂的軍事才能和智才謀略出名,而是以「盜墓」名聲遠揚。而他因盜墓所帶來的「成就」,使得作為一個盜墓犯罪分子,也逍遙法外地度過了精彩傳奇的一生。

其中最著名的就數「慈禧東陵、乾隆裕陵、康熙景陵」。而從這三座陵墓中獲得的不計其數的財富,讓孫殿英在抗日戰爭時期成為了「民族英雄」,抗日勝利後成為了「愛國忠臣」,國民戰爭時期委任先遣軍總司令。

文化價值

這件經被上包含了梵、藏、滿、漢四種文字,主體是一座佛塔,因為是壽禮,所以有多個圓圈,這些圈圈代表的就是吉祥驅邪。

文物價值

這件高2米、寬1.38米的巨幅經被上標注了「左腳掌」、「右腳掌」、「左肩」和「右肩」的位置,尤其是乾隆的身高,據記載,乾隆身高1.8米,這也給這件經被增加價值,況且300多年保存完好,要知道清代的瓷器經過300年的歷史都是古董。

研究價值

畢竟是一種工藝品,上面可供研究的內容太多,不僅可以了解西域文化,還可以了解清朝的歷史以及西藏和清朝的祭奠文化。

8. 乾隆、康熙、雍正皇帝在當初是如何管理西藏地區的

設立了很多管理人,讓這些人一人管一片地方,這樣就可以了解這個地方,可以控制這個地方。

9. 康熙賞賜弘歷金如意,背後有何含義

康熙帝把金如意賞賜給弘歷是因為弘歷出來幫助了康熙解圍,另一方面弘歷嘴甜誇了康熙,康熙心裡也很受用故賞賜於他。

康熙原本拿出金如意出來是為了獎賞當天狩獵最多的人,這個決定在當時讓眾人以為最終誰得到金如意誰就是太子,於是皇子們狩獵都很積極。等狩獵歸來,十三王爺狩獵最多,但是八王爺狩獵的活物最多。十三王爺本就無意儲位,而且他為人心眼少,過於仗義,不適合當帝王,康熙為了保護十三王爺,不給他樹敵所以沒有打算把金如意給十三王爺。

在康熙不知如何應對接下來局面的時候,弘歷站了出來說:“皇爺爺是大清第一巴圖魯”,此時弘歷即討好了康熙又幫助康熙解了圍。康熙就順勢把金如意賞賜給了弘歷,也順便警告了當時個蠢蠢欲動的勢力:何必這么當真,朕又沒說金如意賞給誰,誰就是太子。

熱點內容
晚上戴著眼鏡照相為什麼有雙影 發布:2025-05-19 14:49:48 瀏覽:103
重慶兩江顏色為什麼不一樣 發布:2025-05-19 14:45:32 瀏覽:642
小愛為什麼我找不到男朋友 發布:2025-05-19 14:41:02 瀏覽:895
為什麼學編程都是自己帶電腦 發布:2025-05-19 14:29:20 瀏覽:420
為什麼有蛀牙吃東西沒胃口 發布:2025-05-19 14:24:17 瀏覽:774
為什麼恢復聊天記錄還找不到 發布:2025-05-19 14:08:38 瀏覽:218
女人為什麼無視我付出的感情 發布:2025-05-19 14:07:08 瀏覽:903
老婆微信為什麼上鎖 發布:2025-05-19 13:54:24 瀏覽:176
為什麼指甲油買了後不好用了 發布:2025-05-19 13:45:42 瀏覽:698
保利芳園為什麼便宜 發布:2025-05-18 04:11:20 瀏覽: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