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的東西統稱為什麼
⑴ 全屋要買的東西統稱是什麼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5-14
⑵ 梳子,筆,文具盒等小東西的統稱是什麼
小商品 望採納
⑶ 為什麼漢語里把許多物品都統稱"東西"
1。東西這個詞出現在清朝乾隆年間
從前人家把東西叫物事。有一天晚上,乾隆皇帝微服私訪翰林書院,翰林書生因不被賞識,閑得無聊正在打牌賭錢。乾隆很生氣,心想你們這些知書達理之人竟然知法犯法,該當何罪!待四人收拾賭具放到一隻柳條筐里之後,乾隆進去和他們閑聊。故意問及那柳條筐里是什麼。四人十分緊張,一老翰林不慌不忙回答,「盛東西的」。乾隆沒聽說過這詞,就問,盛東西,怎麼不盛南北?老翰林說,這可不行,東方甲乙木,西方庚辛金,南方丙丁火,北方壬癸水,所以,只能盛東西不能盛南北,盛南就是盛火,要燒起來的,盛北就是盛水,要漏的。這是五行之道,婦孺皆知。乾隆一聽,驚嘆不已。回去以後,乾隆召見全體翰林書生,那四個賭錢的翰林一看乾隆就是微服私訪者,驚嚇不已,連忙下跪,沒想到乾隆誇獎了這幫學士,說自己輕慢了國家棟梁之材。宣布「東西」這個詞從此可以使用,於是,中國詞典里,就有了「東西」一詞
2。稱物體為「東西」的來由
世界上的一切物體,中國人泛稱為「東西」。東,是太陽出來
的地方,西,是太陽落山的地方。用東西兩字泛指世間萬物不是無緣無故的。
太陽出來了,光亮來到了,萬物復甦了,天下躁動開始了。中文與「東」發音相近的字詞,大都取於這個意思,運動的「動」音,痛苦的「痛」,咕咚的「咚」等等,大都是由此引發出來。甲骨文的「東」字是會意字,意指太陽從草木頂端露出來的地方。
太陽落山了,黑暗來到了,休息開始了,不再躁動了。中文與「西」發音相近的字詞,大都取義於休息、安靜的意思。實際上,中國人還保留了最原始的本能反應。如你要制止對方說話而又不被第三方發覺,會用食指擋在嘴邊發出的「唏」的聲音來。「唏」聲,只需齒間輕微的氣流震動就可形成,傳播距離最小。「唏」是表示不出聲,不動作、安靜的意思。死亡的「死」、犧牲的「犧」、夕陽的「夕」、潮汐的「汐」不外乎是這個意思。「西」字在甲骨文也是會意字,把口與上下兩排牙齒畫出來,隱示從齒間擠出「西」聲。甲骨文的「西」字也是音、形、義的絕妙揭示。
用「東」指大陽升起來的地方和用「西」指太陽落山的地方是有其原始含義的。
東西是安靜與躁動的分界點,是時間的分界點,是光明與黑暗的分界點,是生與死的分界點。世界上一切有聲的、無聲的;躁動的、靜止的;光亮的、黑暗的;有生命的、無生命的總和,不就是普天下的所有物體———東西嘛!(羅清明)
⑷ 家居用品有哪些
家居用品有:
1、床上用品指擺放於床上,供人在睡眠時使用的物品,包括被褥、被套、床單、床罩、床笠、枕套、枕芯、毯子、涼席和蚊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