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直升機後面有個長長的東西
❶ 中國的直升飛機為什麼有個長尾巴可以坐多少人
美國的也有啊。直升飛機除了垂直雙旋翼如ka28或者縱向雙旋翼如支奴干那樣的,或者橫向雙旋翼如v22那樣,後面都要有個尾巴。原因就是直升飛機的大旋翼旋轉時,會產生反向旋轉的反作用力,如果沒有尾部旋翼的話,飛機的主體就不可避免地要向反向旋轉,這樣不僅無法保證飛機主體穩定,而且還由於這種旋轉降低了旋翼的轉速,導致無法飛起。這樣就需要一個尾旋翼產生一個力,不使飛機主體因主旋翼的反作用力而旋轉。為了把尾翼做得小一些,就需要一個比較長的尾巴放大尾旋翼產生的較小的力來平衡飛機。而卡28垂直布置的兩個螺旋槳旋轉方向相反,正好把這種力抵消了。缺點是這樣飛機復雜性比較高。支奴干則是通過縱向布置兩個旋轉方向相反的主旋翼,抵消這種力。
坐人的話,直9的最大載荷 2038千克,最大乘員14人,但是載重可以達到20個胖子的重量。直9並不是為運輸用途設計的,因此一般連駕駛員一起也就坐三四個人。
直8 空間較大,最多可載39人。
直11乘員6人
武直10可乘兩名駕駛員
武直19可乘兩名駕駛員
❷ 為什麼飛機飛行時,後面帶有一條長長的白霧樣的東西
您的觀察真細致。
首先,這種「白煙」是水蒸氣凝結成微小液滴而組成的。
這些液滴是如何形成的呢?
我們知道,大氣層中的對流層高度一般為10-18公里,在對流層內大氣的溫度隨著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大約是每增加100米,溫度降低0.65℃。就是說在高空,常年都處在寒冷的低溫之下。在民航機經常飛行的7000-12000米高空,溫度也已降低到零下20-60℃。
另一方面,空氣中通常都能容納一定量的水蒸氣,溫度越高,空氣中能夠容納的水蒸氣就越多。
當含有較多水蒸氣的、溫度較高的空氣降溫時,其中的水蒸氣就會附著於一些固體微粒(這里叫做「凝結核」)表面,凝結成液態的水滴。
但是當空氣中沒有凝結核的時候,含有大量水蒸氣的空氣降溫時,水蒸汽也不會凝結。此時降溫之後的冷空氣就處於「過飽和」狀態。很顯然,如果向處於「過飽和」狀態的冷空氣中加入一些固體微粒,就會起到「凝結核」的作用,導致水蒸汽凝結。
對流層低處的溫度較高、含有較多水蒸氣的空氣上升時,溫度必然下降。此時如果空氣中含有足夠的「凝結核」,水蒸汽就會凝結成小液滴,形成雲。但此時如果沒有「凝結核」,上升到高空的冷空氣就會處於「過飽和」狀態。
再來說飛機。飛機尾氣中含有一些炭黑等固體微粒,這些顆粒就是很好的「凝結核」。當飛機在上述高空的「過飽和」冷空氣中飛行時,這些「凝結核」就會促使空氣中的水蒸氣凝結,這就是「白煙」的來歷。
那麼為什麼在低空飛行的飛機不會「拉白煙」呢?很簡單。低空空氣溫度比較高,沒有形成「過飽和冷空氣」的條件,所以就不會出現這種現象了。
❸ 飛機飛過後為什麼會有長長的尾巴
不是所有飛機飛過去都有尾巴哦,但是我之前看過一個飛機拉線過去,在天上懸浮了幾個小時。
❹ 直升機為什麼需要裝長尾巴
任何設計專家在設計一種東西的時候,都要考慮 到它的形狀和它的實用關系。直升機也是一樣。如單有旋翼,就只能使飛機上下升降,不能前進、後退和左、右轉向,因此,在 飛機尾部側面裝有一副小型螺旋槳。有了它,就能使飛機左轉、 右轉或保持穩定航向。而為了不使尾槳碰到旋翼,就必須把直升機的機身加長,所以直升機有一個蜻蜓式的尾巴。
因為直升機是使用機頂的旋翼產生的上升氣流來飛行,當機體抬升離開地面,脫離了摩擦力的制約後,有可能造成機身和螺旋槳反向旋轉,比如螺旋槳順時針方向旋轉,機身就逆時針方向旋轉了,所以需要一個尾槳來產生平衡的力。直升機的主旋槳一般都很長,所以尾旋槳要安裝在安全的距離以外,所以直升機就有一個長尾巴了。
1,不是所有直升飛機都有長尾巴。
2,有長尾巴的原因:直升飛機主旋翼高速旋轉起來,會有一個側拉力(向心力,自己轉一個一頭綁個石頭的繩子,會感覺到有向外偏的力,轉越快,力越大。)。長尾巴後面裝一個垂直旋轉的尾旋翼,抵消這個側拉力,不然飛機會跟著旋轉。
3,如果是共軸雙旋翼的直升飛機(上面兩個旋翼,互相以反方向旋轉,就可以抵消側拉力,這種布局的直升飛機就沒有長尾巴和尾旋翼,如俄羅斯的"卡"系列的直升飛機(K30,K31,K28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