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找不到根管口
1. 根管口的幾種尋找方法及開髓圖
根管口的定位是每一個根管正確定位的關鍵步驟。單根管牙的髓室和根管為連續的管狀,很難從形態上辨認根管口;多根牙則有呈漏斗狀的根管口,但要仔細地處理牙冠部髓室里的內容物後才能找到根管口。 臨床上,多根管牙若因某些原因,尋找根管口有困難時,除了應用牙齒髓腔解剖形態的知識外,還可結合使用下列方法來幫助尋找根管口。 1、多根管牙常因增齡性變化或修復性牙本質的沉積或髓石或髓腔鈣化,或根管形態變異等情況,而使根管口不易查找時,可藉助於牙齒的三維立體解剖形態,從各個方向和位置來理解和看牙髓腔的解剖形態;並採用多種角度投照法所拍攝的X線片來了解和指出牙根和根管的數目、形狀、位置、方向和彎曲情況;牙根對牙冠的關系;牙根及根管解剖形態的各種可能的變異情況等。 2、除去磨牙髓腔內牙頸部位的遮攔根管口的牙本質領圈,以便充分暴露髓室底的根管口。 3、採用能溶解和除去髓腔內壞死組織的根管沖洗劑,以徹底清理髓室後,根管口就很可能被察覺出來。 4、探測根管口時,應注意選擇髓室底較暗處的覆蓋在牙骨質上方的牙本質和修復性牙本質上作徹底地探查。並且還應注意按照根管的方向進行探查。 5、髓室底有幾條發育溝,都與根管的開口方向有關,即沿髓室底的發育溝移行到根管口。所以應用非常銳利的根管探針沿著發育溝搔刮,可望打開較緊的根管口。 6、當已經指出一個根管時,可估計其餘根管的可能位置,必要時可用小球鑽在其根管可能或預期所在的發育溝部位除去少量牙本質,然後使用銳利探針試圖刺穿任何鈣化區,以指出根管口除去牙頸部的牙本質領圈以暴露根管口的位置。注意鑽磨發育溝時不要過分地加深或磨平發育溝,以免失去這些自然標志而向側方磨削或穿刺根分叉區。 7、在髓室底塗碘酊,然後用稍乾的酒精棉球擦過髓底以去碘,著色較深的地方常為根管口或發育溝。 8、透照法:使用光導纖維診斷儀的光源透照頰舌側牙冠部之硬組織,光線通過牙釉質和牙本質進入髓腔,可以看到根管口是個黑點;而將光源從軟組織靠近牙根突出處進行透照,光線通過軟組織、牙骨質和牙本質進入髓腔,則顯示出根管口比附近之髓底部要亮些。 全口牙開髓洞型
2. 牙齒找不到牙根無法做根管治療嗎
牙齒找不到牙根?那不就掉下來了。你說的是根管吧,根管一般是都能找到的,通不通的下去才是關鍵,這個要看牙齒的復雜程度,醫生的技術水平,設備,運氣了。絕大部分都可以通的
3. 老年人牙齒根管治療怎麼擴根
找根管:能夠將找根管作為老年人根管治療一項內容的原因是,因為老年人牙齒鈣化問題、齲壞破壞問題、死髓牙問題。如果說根管系統是復雜系統的話,那麼老年人根管系統改變則是復雜+改變的綜合難度指數明顯增加的問題。所以,能不能找到根管不僅是了解根管解剖構成問題,更應該看作是如何運用解剖知識實際運用問題。在老年人牙齒鈣化情況下,如何識別根管口所在位置是關鍵性問題。而鑽磨鈣化組織探尋到根管口應具備條件是,在X 線牙片幫助下結合牙根長軸線作為初步鑽磨點。切忌盲目、無根據地磨牙。雖然說修復性牙本質能改變髓角高度,但可以追尋到牙髓壞死後遺留的印跡,包括根管遺留的線狀痕跡都是探尋根管極為可靠且十分有效的證據,能夠幫助臨床醫生實現找根管目的。
4. 如何提前檢查出MB2(第四根管) 求學·望老師指點一二
一.遺漏根管的發現
遺漏根管是導致根管治療失敗的常見原因之一。X線根尖片是判斷遺漏根管的主要手段。不論X線透照角度如何,當牙根內只有一個根管時,根管的影像總是位於牙根的中央。當X線片顯示根管影像不在牙根中央時,應高度懷疑有其他根管的存在。X線偏移投照(近中或者遠中)最能有效顯示和判斷遺漏根管的存在,並能確定遺漏根管的位置(頰或者舌)。此外,X線偏移投照還能將重疊的根管影像分開,判定根管彎曲的方向和彎曲度,判斷根管內異物和穿孔的位置,以及定位鈣化根管的走向等。
對於單根牙,如果根管影像突然變化,提示以下情況存在:從寬大的髓腔分出兩個根管;一個寬大根管分成兩個根管;前磨牙和下前牙重疊的雙根管開始分開。
採用X線診斷絲照相時,如果根管中上部存在與診斷絲平行的另外一條透射線(根管影像),應該高度懷疑另外一根管。
此外,熟識髓腔根管系統的解剖,觀察根管口的位置變化也將有助於發現遺漏根管。
二.鈣化和彎曲根管的治療
根管鈣化是根管治療中經常遇到的問題,它能造成根管不通暢,甚至根管口尋找困難。牙髓鈣化是牙髓受到外界刺激的病理改變過程,鈣化程度與不同刺激有關,臨床治療難度也不一樣。
1.對於彎曲鈣化根管開髓孔應該盡可能採取便利型,去除全部髓頂,有時需要犧牲更多的牙體組織,開髓孔的壁應該與根管壁形成直線通道。
2.尋找和確定根管口:是處理鈣化根管關鍵的第一步。最重要的工具是直頭牙科尖探針和根管口探針。髓室底是堅硬的牙本質,探針在一定的壓力下能在根管口位置進入少許,有卡住感,此時再用X線確定是否是根管口,必要時候應該使用顯微鏡確定。大多數根管口1~2mm處彎曲,應該去除頸部牙本質;如果還找不到根管口,可以用2#長圓鑽或者超聲進入根管口1~2mm。黑色的髓室底與白色的修復性牙本質是尋找根管口的標志。根管潤滑劑(含EDTA)對尋找根管口有幫助。
(1)鈣化根管的通暢和預備:08#和10#銼是最有效的擴通根管的工具,注意將尖端1mm預彎,用止動片標識銼的彎曲方向,銼尖端蘸根管潤滑劑,用大量沖洗劑沖洗,根管銼逐漸銼入,反復重復,每次加深1~2mm。當銼達到工作長度時,應照X線片確定,並做上下提動作,使根管擴大到足夠的工作長度。根管通暢後可採用各種方法預備。
(2)彎曲根管的預備:首先要預彎根管銼,預彎的根管銼易於通過彎曲處,能滑過障礙點到達根尖區。預彎分兩種,銼尖端預彎和全銼預彎,採用向彎曲相反方向預備。根管口和根管冠2/3的預先擴展和預備便於預彎的根管銼順利進入。選擇中間號根管銼如12#,17#,22#,27#,32#,37#。小號銼充分預備後再換下一號銼。彎曲根管預備時候,每擴大3#應該注意重新確定工作長度。嚴重彎曲根管,初銼能反映根管的彎曲方向和程度,應仔細觀察,隨時注意根管的形變。根管銼造成的一次根管形變不明顯,但多次預備效果的累加會產生較大的根管形變,致使根管預備後狹窄處不在根尖區,而是遠離根尖區幾毫米,呈淚滴狀。為避免根尖孔拉開,最好去除根管銼尖部外側的切割能力。選擇中間號根管銼,根管冠部先擴展,採用逐步深入法或冠向下預備法。注意要有足夠沖洗並使用根管潤滑劑;不要過度旋轉器械;根管銼進入困難時候,一定要使用中間號;預備時候要緩慢進行。 雙彎根管預備時根管冠部要充分擴展,盡可能去除或者拉直冠部彎曲,獲得進入根尖區的良好通道;一旦細小根管銼到達根尖區,不要將銼完全提出。而要用銼作幾毫米的上下提拉,直到阻力消失。否則,即使同一根管銼再次進入也可能有困難。
三.上磨牙近中頰根第二根管(mb2)的發現和治療
臨床上,一些上頜磨牙根管治療後,近中頰根根尖病變依然存在或者形成新的病變,常常是由於遺漏MB2所致。以往報道MB2的發生率在離體牙為51.5%~95.2%,臨床為18.6%~77.2%應用顯微鏡可使mb2的臨床治療率達90%以上。
上頜磨牙近中頰根根管可分4型:1型:從一個根管口至一個根尖孔;2型:從兩個根管口進入,但在根尖孔以上融合成單根管形成一個根尖孔;3型:兩個根管口和2個根尖孔形成獨立的2個根管;4型:從一個根管口進入根中分開形成2個根尖孔。
MB2根管口位於近中頰根根管口舌測,MB2和MB距離為(0.93~2.01)mm。MB2根管口位於近中頰根和齶根(MB-P)連線的近中,與MB-P連線的垂直距離為(0.25~0.81)mm;MB-MB2與MB-P連線的夾角為9.99~36.15度。
MB2的臨床檢查:X線片平行或者偏移投照發現根管影像或者診斷絲不在根管中央時,應高度懷疑MB2的存在,應遵循MB2和其他根管口的關系,應用超聲方法或者長圓鑽沿MB-P連線的近中側,適當去除牙本質1~2mm,就可用DG16探針或者根管口探針找到根管口,最好採用08#或10#k銼結合根管潤滑劑擴通根管。應注意避免過度尋找造成底穿或者側穿。
四.下頜磨牙c型根管的發現與治療
C型根管多發生在下頜第二磨牙。我國人群中下頜第二磨牙C型根管系統發生率很高,為15.8%~45.5%,明顯高於歐美人群(8%以下)。由於根管形態復雜,及較高的副根管,交通支根尖三角等根管變異的發生,容易造成遺漏根管或根管充填三維不完善,因此c型根管的治療被認為是對臨床醫生的一項挑戰。
由於C型根管的形態特殊,為了表明C型根管的特點,1991年Melton等對C型根管離體牙橫加面形態進行了分型,1999年Haddad參與其分型將C型根管分為三型:1型:根管口到根尖孔為連續的C形;2型:根管口呈分號形,有牙本質將獨立的近中根管口與遠中C形根管口分開;3型:根管口不連續,排列成C形,向下分為獨立的2,3個根管。
C形根管由於發生在融和根中。很多學者認為無法用X線對其進行診斷,但我們通過研究發現,C形根管術前水平投照X線具有以下特點:
(1)牙根特點:a 呈現單根、根尖錐形、方圓形或者結節狀,中間有條索或者紡錘狀X線密度降低區。b似雙根,根尖呈較寬的方圓形,「雙根」根尖之間有牙周膜影像相連;「雙根」之間骨小梁、牙周膜和「根分歧」顯示不清。
(2)髓腔特點a在錐形單根中常可見兩根管影像在根尖1/3區靠攏並匯入X線低密度區內。b在近遠中根管影像之間可見細小模糊的第三根管影像。
(3)這些X線特點有助於臨床術前判斷C形根管的存在。
C形根管由於存在比較高的副根管、交通支、根尖三角等根管變異的發生率,因此在進行根管預備的過程中要注意機械預備和化學預備的結合,如果有條件預備後可用超聲銼加沖洗液進行根管內盪洗。完善的根管預備後,最好採用熱牙膠垂直加壓法根充,以便能更好地充填交通支和根管郟部。
五.根尖未發育完成的牙齒地治療
根尖未發育完成地情況可以在炎症牙髓、牙髓壞死或根尖兵變的患牙中可見,應根據牙髓地狀況和牙根發育水平確定治療計劃。活髓切斷術使用於年輕恆牙外傷或齲病去腐露髓地情況,可用Ca(oh)2或者根管水泥(MTA)蓋髓,定期觀察,牙根形成一般需要2~3年,如果失敗,要進行根尖誘導成形術或者根管治療術。根尖誘導成形術適用年輕恆牙根尖未發育完成地病例。
Ca(oh)2根尖誘導成形術步驟:開髓後拔髓,根管完善預備,工作長度要短於X線根尖長度,成品Ca(oh)2糊劑或Ca(oh)2與BaSO4(9:1)加生理鹽水調和後,嚴密充入根管,並進行冠部地嚴密充填,定期觀察。根尖區的滲出液可能溶解根管內的Ca(oh)2,一旦X線發現根管區的Ca(oh)2不緻密,應重新處理後再次充入Ca(oh)2。根尖形成後,取出Ca(oh)2糊劑,進行根管充填。MTA根尖誘導成形術步驟:根管預備完成後,用Ca(oh)2糊劑封閉消毒一周,講MTA放在根尖區3~4mm,嚴密充填,於MTA表面放置濕棉球暫封一周後,上部用牙膠根充以及冠部嚴密充填。
根尖誘導成形術對有些病例在早期成功後有可能再次失敗,可能由於髓腔根管系統封閉不夠嚴密,細菌以及毒素再次侵入,或者根管壁縱裂或者橫折等。因此至少應該觀察4~5年。應該注意,根管系統地完善清潔和預備、冠部的嚴密充填與Ca(oh)2或MTA根尖誘導材料的作用同等重要。
六.根尖手術
根管治療失敗後應首先根管再治療,根管再治療的成功率在60%以上,因此,只有少數病例學要根尖手術。根尖手術適應症:a解剖因素:如根管鈣化堵塞和嚴重彎曲等,不能進行完善根管預備和充填,以及根尖區廣泛吸收導致治療失敗。b治療中的意外:器械折斷、肩台、穿孔、過度超填導致治療失敗。C根管不能通暢:如樁核、銀針、不可取出根充物和銀汞等阻礙根管再治療。d症狀持續:完善根管治療後,症狀持久不見好轉,排除各種可能因素後,可考慮根尖手術探察,尋找和處理可能的病因:如根縱裂遺漏根管遺漏副根尖孔、根尖分叉、穿孔、超填和其他原因。
根尖手術的禁忌症:首先應注意患者的全身情況、排除非手術適應症。其次患牙和上頜竇和下頜神經管的位置遠近以及患牙的牙根過短和嚴重牙周病均是禁止根尖手術。
根尖手術的注意事項:1根尖切除的長度和角度:根尖區平行切除3mm可以去除93%以上大的側副根管,是適當的切除長度。傳統切除斜面是45度,便於觀察和操作,目前認為小於10度的切除面是理想的。2根尖倒預備:理想方法是用超聲倒預備頭,沿根管走向預備3mm,去除根管內容物和預備根管的郟部,形成倒充填的固位形。3根尖倒充填材料:倒充填材料很多,如銀汞、玻璃離子水門汀、IRM、Super-EBA和MTA等。目前最理想的材料是MTA。4根尖手術過程中止血非常重要,可使用含腎上腺素的麻葯,將含腎上腺素的紗布壓入骨腔,可以用硫酸亞鐵溶液或者硫酸鈣等輔助止血。5倒充填結束,縫合前應注意用生理鹽水沖洗骨腔,以避免碎屑留在骨腔內。
七.牙根內外吸收的處理
牙根內外吸收的原因不同,治療方法和預後也不一樣。因此,應根據X線和臨床表現,區分內外吸收,選擇適當的治療方法。
用X線根尖片和咬合翼片的表現區分牙根內外吸收:內吸收邊界光滑,形狀多對稱,吸收部位根管粗大,外吸收邊界粗糙、密度不一、呈蠶食狀,形狀多不對稱,在破壞未穿通根管前,還能尋找到根管的原始輪廓。偏移投照時,內吸收與根管的位置關系不變;而外吸收部位發生變化。內吸收是從髓腔或根管內壁開始,與牙髓炎症合細菌感染有關。一般沒有症狀,多位X線照相時發現。應該盡早進行根管治療,去除感染組織後,預後良好,否則進一步發展會造成根管壁的穿孔。去除內吸收部位的感染組織比較困難,充分沖洗或者超聲盪洗是有效的清潔方法,並在根管內封Ca(oh)2糊劑一周後再根充。由於內吸收的不規則,最好採用熱牙膠垂直加壓技術根充。如果內吸收過大,根管壁很薄,應該避免過大壓力,要選用Ca(oh)2的糊劑與牙膠根充。根管壁穿孔比較小,可用Ca(oh)2糊劑根充3個月,誘導硬組織形成後再根充;或用MTA根管內根充並修補。比較大的根管壁穿孔可用MTA從根管內或者手術修補。內吸收近根尖區可考慮根尖手術,多根牙可考慮截根術
牙根外吸收是從牙周組織開始,原因多為創傷、矯正力過大、埋伏牙、牙齒漂白、再植牙合根尖周炎症等。因根尖周炎症造成的根尖區外吸收處理方法同內吸收,其他因素造成的外吸收採用相應的對因處理合根管治療。
八.折斷器械的取出
根管治療過程中可能會發生器械折斷,影像根管的通暢、預備和完善充填,導致治療失敗。因此,根管內異物取出或者是通過是必要的。臨床上有多種根管內折斷器械的取出方法,包括超聲、H銼、套管和根尖手術等。器械折斷原因主要有:1根管銼本身質量不合格,或銼在消毒液中浸泡時間過長,銹蝕;2預備根管時,根管銼使用不當,跳號使用,或過度用力扭轉;3由於牙齒增齡性變化,根管過細、彎曲;4根管銼反復使用,導致金屬疲勞;鎳鈦器械疲勞時一般無肉眼可見破損等。
不同根管內折斷器械取出方法的設備以及操作技術÷;
(1)通路建立:臨床操作中,X線明確斷針位置後,在根管顯微鏡(放大10~20倍)觀察下,先用帶柄根管銼插入根管,直到斷針冠方斷面,用止動片標記,確定斷針深度。然後用K銼或者H銼將斷針上部的根管預備到30~40#,將GG鑽2#和3#尖端磨平,使GG鑽尖端平面的直徑大於斷針的直徑,用2#或者3#調磨後的GG鑽從根管口預備到斷針的位置,建立通道,使斷針以上部分根管明顯通暢,便於顯微鏡觀察和術中操作。
(2)超聲取出法:超聲儀(85-264VAC,SATELEC),手柄配有可以更換的K銼以及ET20/ET40根管擴大器械。臨床操作中,首先用棉球封閉其他根管口,然後將有斷針的根管在顯微鏡下建立通路後,將超聲功率設定在根管治療檔,用超聲K銼在冠方輕輕向下加壓,使超聲銼或ET20/ET40進入斷針和根管壁之間,直到斷針的中上部,逆時針圍繞斷針震動,多數情況下,斷針常隨沖洗液漂出,或被銼帶出。
(3)H銼取出法:建立通路後,用超聲方法在斷針周圍形成一定的間隙,用3根H銼插到斷針周圍,逆時針旋轉,3根H銼相互交織在一起,緊緊咬住斷針,將斷針取出。適用於折斷螺旋充填器和H銼的取出。
(4)套管取出法:建立通路後,用超聲暴露根管內斷針冠方1/3,用外套管套住斷針,將楔子插入套管就位,此時斷針的頭部將被楔出套管尖端的側方窗口,此時提出套管和楔子,斷針就隨子取出。
(5)鉗出法:要是斷針位於根管上1/3,建立通路後,可用斷針取出鉗單獨取出,或者用超聲將斷針震松後,用斷針取出鉗取出斷針。
(6)拔髓針輔助取出法:當折斷器械時拔髓針或者時螺旋充填器時,藉助拔髓針的倒刺,用於斷針的試取。
盡管折斷器械取出的方法很多,但是還有很大部分折斷器械比較難取出。影響折斷器械取出的主要原因有兩點:首先是斷針所處根管深度,橫截面直徑和根管彎曲度。一般情況下,如果能暴露折斷器械長度的1/3,常可以取出;如果折斷器械處於比較直的根管中比較容易取出;如果折斷器械部分處於根管彎曲處,並且牙本質厚度容許建立從根管口到器械冠方的通道,斷針也是可能被取出的:但是如果斷針處於根管彎曲處以下至根尖區,則是很難建立安全的通道,折斷器械很難取出。其次,折斷器械的種類也是影響取出的重要因素。螺旋充填器等折斷比較長的器械比較容易取出;而鎳鈦在超聲的熱作用下可能再次折斷,比較難取出。
在取折斷器械時候應該注意以下幾點:1在多根牙中使用超聲取斷針,當斷針從一個根管流出後可能流入另一個根管口,為了預防其發生,應提前在其他根管口放置棉球或者提前將其他根管充填;2在超聲的熱作用下鎳鈦器械可能會再次折斷,並落入根管更深處,因此超聲取斷針應注意避免功率過大,以防產熱過度;3為避免側穿或者將斷針推出根尖孔,去除斷針周圍的牙本質時,要視野清晰,避免在斷針上加力。
預後和觀察:並非所有折斷器械都會影響根管治療的效果,斷針取出術和斷針通過術,均能完成根管深部的預備、清潔和充填。如果折斷器械位於根尖部楔入根管內不能取出,根管內基本清潔,患牙沒有臨床症狀,未取出的器械液起到根充物的作用。應進行預備和根充,並定期觀察,必要時進行根尖手術。如果折斷器械超出根尖孔,患牙炎症消除後,可行根尖手術;可以進行預備和根充,並定期觀察,必要時進行根尖手術。
九.根管治療過程中的急性發作
根管治療過程中的急性發作包括約診間痛和根充後發應。盡管治療過程的操作十分仔細,術後的疼痛和腫脹有時候也是不可避免和不能預測的。絕大多數的術後反應為輕度不適(40%),約25%的病例會出現中重度疼痛,2%~4%出現急性發作。術後反應和患者的狀況、牙髓和根周組織的狀況和治療步驟有關。術前存在疼痛和腫脹、牙髓壞死或者急性根尖周炎的病例,更有可能出現急性發作。使用長效麻醉劑、完善根管成形和清潔、給予鎮痛劑以及讓患者有心理上的准備能有效減低約診間痛的程度。因此,術後叮囑患者可能出現疼痛的情況、程度和持續時間是十分必要。預防性使用抗菌素減輕術後疼痛作用不大而且沒有必要,但對存在感染或有系統性疾病的患者,應在內科醫生指導下使用抗菌素。急性根尖症狀出現或膿腫形成應將髓腔開放或切開引流。輕中度疼痛可以服用阿司匹林和布洛芬類葯物;中重度疼痛可服用布洛芬和可待因類,一般不使用激素類葯物,此外,長效局部麻醉劑的使用也是有助於延緩根管治療重的疼痛。十.影響根管治療長期療效的因素分析
1.根管治療前的牙髓狀態:根管治療前的牙髓狀態是一個有爭議的影響因素。一般認為活髓牙根管治療的成功率比死髓牙高。
2.根管治療前根尖狀態:根管治療前根尖兵變會使根管治療成功率降低7.5%~14%。但根尖兵變的大小是否影響根管治療遠期效果還存在爭議。
3.根管預備方法和充填技術:不同預備方法對根管治療成功率的影響差異沒有顯著性;冷側壓充填的病例比無側壓充填的成功率高,根管全長充填比僅根尖部填充成功率高,但是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根管預備的主銼大小對根管治療遠期療效沒有顯著影響。
4.根管充填材料:牙膠尖和根充糊劑結合使臨床最常用的方法。單純用糊劑根充或者銀針和糊劑結合根充存在比較多問題,是不可取的方法。
5.根尖區充填質量:分為根尖區充填位置和根尖充填置密度兩個因素。國外對根尖區位置的評價標准比較一致:根管充填物距離X線根尖位置在0~2mm范圍內是可以接受的,欠填或者超填都會減低根管治療的效果。此外,根尖區充填不緻密也會明顯降低根管治療的遠期效果。根尖區充填不緻密使微生物有生存的空間;而根尖側枝根管比較多,在充填不緻密的情況下組織液容易滲入,為細菌提供營養,最終導致根管治療的失敗。
6.根管治療後冠修復的情況:冠修復應成為完善的根管治療的必要步驟,如果沒有良好的冠修復將會影響根管治療的遠期療效。
7.根管治療重出現的意外:根管治療中的側穿和器械折斷對根管治療效果有一定的影響。主要因為側穿或者器械折斷下方的根管難以進行預備、沖洗和充填,導致根管治療的失敗率增高;但是隨著根管顯微鏡、超聲和良好的修補材料的應用(如MTA),可以對根管治療中出現的意外進行及時處理,改善了遠期療效。
通過對文獻的回顧,上述對根管治療長期療效有顯著影響的因素為:根尖區充填質量、根管治療前根尖狀態和根管治療後冠修復的情況。因此,保證根尖充填物位置和三維緻密,依據牙髓狀況進行適當封葯,治療後及時進行冠修復並確保質量,是取得根管治療良好遠期的前提 ,我不知道
5. 我是一個實習生。給病人最後做根冠充填的時候,總是找不準後牙根管的位置,有什麼方法解決么
醫生都是這樣走過來的,慢慢摸索吧,真要說訣竅,找根管的位置是做RCT里的基本功,多看看口腔解剖和牙體牙髓再結合臨床,比如髓腔染色根管口顏色相對較深,主要還是看書看仔細看活來,千萬別因實習就把書放一邊了,對書本的熟悉程度基本上決定了你未來在口腔的路上能走多遠,找根管口沒什麼特別的訣竅。一句話,熟能生巧吧!
6. 急----上第二磨牙根尖周膿腫且開髓後找不到根管跡象怎麼辦請教教
患者年齡多大?拍片是肯定的,還有一點有的人上七的髓室頂很低,你可要判斷是穿髓點還是根管口。
7. 根管治療
一根管治療術概念 :專用器械方法清理、成形根管,徹底去除根管內感染源(根管預備)、然後對根管進行消毒滅菌(根管消毒)、最後嚴密填塞根管,隔絕細菌再進入(根管充填)、促進根尖周病變癒合或防止根尖周病變發生、牙髓病、根尖周病治療的首選方法
二根管治療原理 :①根管預備一「清創」徹底清理感染物質②根管消毒一「滅苗」廣消除殘余細菌和毒素③根管充填一「縫合」嚴密封閉根管系統防止再感染
四、根管治療器
按用途分類:①探測器械(根管探針/根尖定位儀等)②根管預備器:(拔髓針、根管鑽擴孔鑽及護孔銼)③根管充填器械④多用途設備(超聲根管儀、根管治疔機)
按形式①驅動方式:(手用;機用)②器械錐度(標准錐度器械:0.02錐度、非標錐度器械:0.04、0.06錐度,不連續錐度)
按材質:不銹鋼、鎳鈦合金
五、根管治療術適應證 :①各類不可逆牙髓病②牙髓牙周聯合疾病③正畸、修復所需④急、慢性根尖周病⑤不宜拔除暫時保留
根管治療 禁忌症 :①無功效或無修復價值的牙②無足夠牙周支撐的牙③患牙預後不良④患者不能合作、患者有嚴重的全身體系性疾病不能耐受治療。
六、術前准備 :拍X線片:了解尖周、牙周、根管狀況
器械籌備:高壓消毒的金屬器械、5.25%次氯酸鈉或3%雙氧水、生理鹽水、75%乙醇或碘伏、牙膠尖、根管充填糊劑、根管長度測量儀等等。
七、根管預備 (Root Canall instrumentation
根管預備的目標(清理和成形Cleaning Shaping)①生物學目標廣去除根管系統內病變牙髓組織、細菌及其代謝產物(毒素、酶等)目的是消除感染源②機械學目標:預備成入ロ直徑最大、根尖孔處直徑最小的逹續錐度形態廣保持根尖孔的位置和大小不變;根管原有外形、錐度趨勢以及解剖走向不變目的是便於徹底清理消毒、嚴密充填根管)
(根管預備步驟:常用的根管預備方法重要為不銹鋼K銼、鎳鈦K銼結合運用G鑽的逐步深入技術及逐步後退技術,預備原則如下1.根尖1╱3預備之前一定要有正確的工作長度。2.根管預備時一定堅持根管濕潤。3.預備進程中每退出或換用一次器械需用根管沖刷液沖洗根管,防止碎屑阻塞。4.根管銼不可跳號。5.對曲折根管,根管銼應預彎:。6.為便於根管充填,根尖最小擴大為25#。7.主尖銼一般比初尖銼大2-3號。
後牙根管通暢和預備:10#銼通常太粗:06#太軟,鎳鈦銼彈性大。21mm長的08#K銼是最有效的穿通根管的工具。注意將銼尖端Imm預彎。根管通暢時大批 NAOCI沖刷: NAOCI沖洗溶解碎屑。每次1-2mm銼進根管,NAOCI沖洗,重復反復每次加深1-2mm。當08#銼到達工作長度時,應照X片斷定:並作高低提拉動作,擴根管,直到10#経可自由達到工作長度。EDTA、超聲波根管預備與 NAOCI聯合也可預備鈣化根管。)
髓腔入口准備:開髓基本要求①揭除髓室項②暴露所有根管開ロ③器槭能直線到達根管口④盡可能保存牙體組織
根管探查和初通:①手用小號不銹鋼K銼探查②在90度范圍往復旋轉並推進③探查至術前估計的根管長度④必要時對器槭進行預彎⑤探查和初通對後續預備十分必要
根管入口准備:→(1.尋找根管口的最主要的工具:直頭的牙科尖探針①髓室底:堅硬的牙本質,無卡住的感到。②根管口:必定的壓力,探針能進入少許,有卡住,此時可再用X線斷定是否是根管口。用6#、8#、10#銼,逐步擴通根管2.有的根管口1-2mm處彎曲,應去除頸部牙本質懸突;假如仍找不到根管口,可用2#長圓鑽鑽入根管口1-2mm。應注意隨時乾燥髓室底,玄色髓室底與白色的修復性牙本質的根管口是尋找根管口的標記。3.可使EDTA,對尋找根管口有輔助。)①目的敞開根管入ロ、去除牙本質領、建立上段直線通路②器械GG型鑽、其它專用器械
測定工作長度:→(測定確定工作長度是為了根管預備盡可能地止於根尖最狹窄處(牙本質牙骨質界)。質控標准:將距根尖0.5-1mm處作為根管預備的工作長度。慣例應用平行投照X片+根尖定位儀測定工作長度做根尖預備之前,必定要有正確的工作長度。06或08#銼並做尖端預彎插到估測根管長度,准備根管到10或15#銼進進根管,並有嘬住的感到,假如開端根管直徑大於10或15#銼,可直接選擇可嘬住的銼做診斷根長長量。)①目的確定根尖縮窄位置②工作長度( working length)根尖止點至洞緣距離③方法指感法、患者痛感法X線照片法電測法:根尖定位儀
根管預備方法:⑴標准法:基本淘汰
⑵傳統逐步後退法(step-back):——1.根尖段預備2.根中段預備3.根上段敞開4.根管再修整缺點較多
三改良逐步後退法( modified step-back):不銹鋼標准器槭常用方法——1)前期開髓,初步冠部敞開、根管探查及疏通工作長度的確定已完成。2)選擇初尖銼:常選用10或15 3)根尖部預備:從初尖銼開始依次預備到比初尖銼3號(此時使用的銼即為主尖銼),均要達工作長度。#10 20mm、#15 20mm、#10 20mm、#20 20mm、#15 20mm、#25 20mm、#20 20mm
預備要求:1主尖銼能無阻力進入根管至全工作長度2加壓使主尖銼向根尖方向推進,在根尖狹窄部遇到阻力而無法前進5)根管冠部預備:2#或3#GG鑽將根管冠部擴大,再用主尖銼回銼 #2根管上13、#3根管上1/3 #2520mm逐步後退法優點①技術依從性好,容易掌握②傳統不銹鋼預備器械適用
逐步後退法缺點①銼全長切割面同時工作、較費力②容易發生器械卡緊、器械斷裂現象③根尖部難以徹底沖洗,碎屑堆積④容易將感染碎屑推出根尖孔⑤所需器槭較多、交換頻繁、操作耗時
四逐步深入法(step-down, crown-down):鎳鈦非標准器槭均採用此法 基本思路:①根上段清理敞開②根中段清理成形③根尖段清理成形
思路優勢:①排除了根管入口處狹窄②根尖區預備前上部已清潔③利於器械和沖洗液到達根尖區④便於有效清除根尖區感染碎屑⑤減少碎屑推出根尖孔⑥根尖預備時具有良好的手感反饋
傳統器械不宜逐步深入預備
操作步聚①冠方預備:確定根管入口長度、確定臨時工作長度、確定實際工作長度②根方預備:逐步深入達工作長度並達主尖銼
根管沖洗和潤滑
①根管沖洗操作基本要求⑴足量:每次不小於2ml⑵反復:每更換器槭均需沖洗⑶深入:沖洗器無阻擋至中下段
沖洗劑要求⑴溶解壞死組織和碎屑⑵無毒,對尖周組織無害⑶殺茵和潤滑作用作用
沖洗液的作用:(沖洗,消毒,潤滑,溶解有機物,漂白)常用沖洗劑⑴3%6H2O2、生理鹽水⑵次氟酸鈉、EDTA
②根管潤滑 根管潤滑劑⑴主要成分為螯合劑⑵乳化懸浮預備碎片⑶阻止碎屑重新粘附⑷減小阻力提高效率⑷防止器械折斷
八、根管消毒 ⑴葯物消毒①樟腦CP②甲醛甲酚FC③氧化鈣糊劑⑵電解消毒⑶微波消毒⑷激光治療⑸暫封
根管消毒(①兩次治療間期,經預備的根管需進行根管封葯消毒以防止殘留於根管內的細菌生長滋生。對於活髓牙如冠折露髓及因修復請求需行根管治療的牙可在局部麻醉下行一次根管治療,需根管封葯。②根備完成後可使用超聲根管治療儀盪洗消毒。③慣例採取氫氧化鈣糊劑行根管封葯,具體操作如下(用適量生理鹽水或碘甘油將氫氧化鈣粉調製成糊劑狀,可用紙尖或棉捻導進已預備好的根管,用氧化鋅丁香油粘固劑暫封:請求至少封一周以上。)
九根管充填 (Root Canal Obturation)①目標:嚴密堵塞根尖孔,消除根管死腔並藉助根管封閉劑緩慢而持續的消毒作用,消除根管內殘余感染,促進尖周病變的癒合②位置:根管充填應該到達根尖的牙本質牙骨質交界處(根尖止點)③時機:根管預備及消毒後,如無自覺症狀、無明顯叩痛、無惡臭、無大量滲出物、無急性發作可能,即可充填根管
(根管經預備、消毒後應進行周密充填,有效消滅逝世腔,阻斷來自根尖及冠方的各種微漏,禁止外界細菌和污染物環境。通常情形下,只要患牙無疼痛或其不適,根管無臭味,無9出液,竇道完整閉合即可進行根管充填慣例使用側向加壓根管充填技巧,資料重要選用尺度牙膠尖和根管封閉劑
①主牙膠尖的選擇:可自由地進入距根尖1-2mm,並有壓縮感;與主尖銼相一致或稍大:能達到工作長度0.5mm內;在根尖狹窄處被阻。②根充注意事項:根充糊劑應只塗於根管壁應用紙捻或主牙膠尖尖端蘸上糊劑插到工作長度側壓器應能到達距工作長度1-2mm一般插入2-3根與側壓器錐度一致的輔尖術後根尖片發明假如主尖短或超2mm,應重新充填。②側向加壓充填技巧原則:副牙膠尖應與側壓器一致或少小、主牙膠尖應與根尖區密合側壓器進入根管前,應清潔用止動片標志側壓器的深度:側壓器的錐度應小於根管的錐度預先選擇,預彎和試插入側壓器拔出側壓器前,應向側方加壓,使側壓器松動側向加壓力氣不宜過大副牙膠尖應蘸糊劑。
1.選擇側向加壓器:側向加壓器應能無阻力地插入至距工作長度1-2mm 。2試尖:根管充填前需進行試尖,主尖的大小通常與主尖銼一致。選擇相應大小的標准牙膠尖作為主尖,依據操作長度用鑷子在主尖相應部位夾一壓痕,將其插入根管內至正好到達作好標志的工作長度處,插至工作長度處應有摩擦感,如不能到達工作長度則應換小一號牙膠尖,如果無摩擦感則需剪除牙膠尖尖端後再試直至有摩擦感為止。拍插有主尖的X線片確定主尖在根管內的具體位置,如X片顯示主尖位於距根尖1-2mm,可行根管充填;如果主尖位於距根尖2-3mm或超越根尖,則需重新試尖:如果距根尖3mm以上,則需重新行根尖預備和試尖。3.放置主尖:將選定的主牙膠尖蘸取根管封閉退緩插至工作長度4.側向加壓法:側向加壓器緊貼主尖遲緩旋轉插入至距工作長度1-2mm處,放置幾秒鍾,旋轉180度後退出側向加壓器:沿形成的空隙插入副牙膠尖,如此重復操作直至全部根管充填緊密,加壓器只能進入根管口2-3mm為止5.垂直加壓:用燒熱的挖匙將過剩的牙膠從根管口切斷去除,選用適合的垂直回壓,使牙膠緊密充填根管頸1╱3區。
質控標准1.適充:根充材料距根尖≤2mm,根管充填緻密。2欠充:根充資料距根尖2mm以上或根管充填不緻密。3.超充:根充材料超越根尖。)
學硬性材料①包括牙膠、塑料、金屬等,牙膠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根管充填材料②傳統牙膠尖由β牙膠製成,與標准化根管器械相適應③非ISO器械配有相應的專用牙膠尖④經過處理的a牙膠在熔點、黏性和附著性上更適合熱塑充填
糊劑性材料①氧化鋅丁香油(ZOE)類②氫氧化鈣類一CRCS、 Sealapex③玻璃離子類④樹脂類一 AH plus
根管充填方法(主牙膠尖選擇、側壓針選擇、封閉劑使用、側壓和加入副尖)
①冷牙膠側方加壓充填優點:設備要求簡單,容易掌握,操作可控性好,再治療方便 缺點:根管彎曲度較大、根管形態異常時難以獲得較好的充填效果但它可以滿足臨床大多數根管治療的要求,因此仍是目前使用最為廣泛的充填方法②熱牙膠垂直加壓充填 優點:能夠將牙膠和封閉劑充填至各種不規則根管,甚至側副根管不足:步驟繁瑣、可控性較差、技術要求高、設備復雜、一般需要四手操作。熱牙膠垂直加壓充填簡要操作步驟乾燥根管、試合主尖、預試加壓器、塗布封閉劑、插入主尖、去除髓腔多餘牙膠、用熱加壓器垂直加壓牙膠塊,完成根尖充填、逐步回填,完成根尖充填
根管充填質量評價①症狀:無明顯臨床症狀②體征:牙體、牙周情況③x線:⑴密度:是否密實均⑵長度:是否至工作長度⑶錐度:是否反映根管形態
十、根管治療療效評價 ⑴隨訪時間:術前病變越大,癒合時間越長⑵3個月為觀察期,6個月為初步評價期,此時如見病變縮小,表明正在癒合;如繼續擴大,為失敗需重新做RCT
根管治療成功的標准⑴患者感受:無不適症狀,咀嚼功能正常,對醫療過程和結果滿意,對患牙功能及外形滿意⑵臨床檢查:無叩痛,無竇道或竇道在治療後1~2周內閉合⑶X線片:牙周膜間隙正常或輕度增厚;原有根尖病變縮小或消失;根管腔隙緻密的三維充填,根充物距X線片的根尖0.5~1.5mm
十ー、根管治療並發症 : 急性炎症反應、根管內器械分離、髓腔穿孔、皮下氣腫、牙折、器械誤吞或誤吸
8. 人得全口牙都有多少個根管,根管的位置都在哪裡
一般35個左右,根管應該在頜骨上,牙體中·
9. 根管治療第一二次封葯醫生總說找不到牙根是怎麼回事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有的牙齒變異比較大,根管彎曲或者根管鈣化都有可能找不到,最好拍片看一下是否有根管的走形,然後再繼續治療
10. 根管治療中找不到根管或擴不通根管怎麼辦
北京大學口腔醫院牙體牙髓科沈嵩:根管治療中經常會碰到找不到根管或根管不通的情況,這也是讓醫生感到很頭疼的一件事。 找不到根管的主要原因是牙齒內部根管系統的解剖結構非常復雜,根管口經常被鈣化組織覆蓋,有時還會發生根管口位置變異的情況。而根管不通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根管被鈣化組織、牙科材料、異物等阻塞,阻塞物會妨礙根管治療器械進入根管下段清除感染。 為了找到根管,一般情況下,醫生會根據髓腔的解剖形態、根管口的分布狀態以及X線片上根管的影像等綜合判斷根管位置,而且醫生會盡最大的努力找到所有的根管 並將其清理干凈。之所以要花很大的精力和時間找根管和擴根管,就是為了盡可能地控制根管系統的感染,感染清除得越干凈炎症就治療得越徹底。 但是,並非每個根管都能順利地擴通,有時碰到阻塞根管,即使動用顯微鏡和超聲器械,也不一定就能將阻塞物打通,那就只好把已經找到和擴通的那一段根管做完善的治療。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沒有擴通的下段根管內殘留細菌的話,就會成為一個潛在的感染來源,可能對健康造成威脅。感染是否發作決定於互相對抗的兩種力量的對比關系,一是殘留細菌的數量和毒力,二是人體免疫系統的狀況。一般情況下細菌都是處於一種靜止狀態,與人體和平共處,患牙仍然可以行使功能。當然,遺留未經完善治療根管的患牙發生炎症的可能性確實比經過完善治療的患牙要高。 臨床上根管治療的觀察期最長是兩年,如果經過根管治療的患牙在兩年觀察期內都沒有不適症狀,X線片也未見到根尖區骨質有異常,就認為治療是成功的,遠期的療效一般也較好。牙根尖周圍牙槽骨內有慢性炎症的患牙,X線片上表現為牙槽骨內有陰影。如果根管治療後牙槽骨陰影不縮小或甚至變得更大,就認為牙槽骨內的炎症未得到控制,如果還合並有其他症狀,如咬合不適、牙床腫包、流膿等,應該重新做根管治療或做根尖手術,炎症控制不住的應該拔除患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