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長牙為什麼不咬東西
1. 嬰兒長牙期亂咬東西會不會對牙齒造成影響
你好,長牙期間建議避免咬過硬的東西,會影響牙齒的正常生長,可以導致畸形的。平時可以給磨牙棒之類給孩子咬。
2. 很多寶寶在長牙期間食慾不是很好,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
很多寶寶在長牙期間食慾不是很好,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一些嬰兒在牙齒生長期間會有厭食症。在出牙初期,嬰兒的唾液量增加並分泌唾液。他喜歡咬硬物或把手伸進嘴裡。母乳喂養時咬乳頭可能是由於牙齒接近出芽時牙齦神經受到壓力引起的反射效應,也可能是由於感覺異常引起的。這時,可以給寶寶一根干凈光滑的木棍或一根小塑料棍,這樣寶寶在咬這些東西時可以得到適當的刺激,從而促進牙齒穿透牙齦。
3、因為當嬰兒的乳牙長出來時,它們會破壞牙齦,導致牙齦腫脹和疼痛。此時,當嬰兒進食時,會使牙齦更加疼痛和發癢。如果嬰兒感到不舒服,就會出現食慾下降的症狀。然而,牙齒萌動是一種正常現象,許多嬰兒並不感到不適。它是否會影響食慾因人而異。在此期間,父母可以用濕紗布輕輕按摩寶寶的牙齒和牙齦,這可以緩解寶寶的不適。
3. 我家寶寶十一個月了牙也長了幾顆為什麼不會咬東西
指導意見: 你好,孩子考慮是缺鈣的,給寶寶適 當的補 充鈣劑,如小兒迪巧,鈣爾奇等配合Ad滴劑同服來促進鈣的吸收,多吃魚湯、骨頭湯、豆製品、乳製品、瘦肉、動物肝臟,多曬太陽來增加鈣的吸收。
4. 三個月的寶寶長牙有什麼症狀
1、觀察寶寶是否流口水
不細心的家長可能會說,寶寶流口水不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嗎,這怎麼就說寶寶要長牙了呢?其實只要家長細心觀察寶寶,就會看到寶寶長牙之前是不怎麼流口水的,會有吐奶的情況,但是流口水真的沒有。之所以說流口水說明寶寶要長牙了,是因為當寶寶第一顆牙要長出了的時候,會刺激三叉神經,刺激唾液大量分泌,由於寶寶全身都在發育當中,口腔的肌肉發育還未完全,還不能像成年人一樣有吞咽的動作,所有寶寶會很容易流口水。所有你的寶寶沒長牙之前一段時間一直在流口水那麼說明你的寶寶要長牙齒啦。長了第一顆牙要注意哪些地方呢?後面會詳細說明。
2.觀察寶寶是否喜歡咬東西
這個是寶寶長牙最明顯的特徵了,就像貓的爪子長了,喜歡磨爪子一樣。當寶寶要長牙齒的時候,牙床也有癢癢的感覺,所以這個時候寶寶喜歡咬東西,這樣可以讓他們的牙床舒服一點
5. 10個月寶寶不懂咀嚼
那是因為他還小,沒長牙還不懂得咀嚼呢,再大點了就知道了,所以大人不要著急。
6. 嬰兒出生時乳牙尚未萌出,不能咀嚼食物,什麼時候開始長牙
一般六個月就開始長牙了吧! 寶寶出乳牙容易發生以下情況: 流口水 出牙前2個月左右,大多數寶寶就會流口水,或把小手伸到口腔內抓撓。爸爸媽媽如果仔細查看寶寶的口腔,就可以看到局部牙齦發白或稍有充血紅腫,觸摸牙齦時有牙尖樣硬物感。 輕微的咳嗽 出牙過程會分泌出較多的唾液,過多的唾液會使 寶寶出現反胃或咳嗽的現象。只要不是感冒或過敏,就不必擔心。 啃咬 寶寶出牙最大的特點,就是啃咬東西。咬自己的手,咬媽媽的乳頭,可以說,只要看見什麼東西,就拿來放到嘴裡啃咬一下。目的就是想借啃咬的施力,來減輕牙床下長牙的壓力。 疼痛 疼痛和不舒服,是出牙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疼痛的原因,是因為牙床發炎,而發炎是柔軟的牙床纖維對付逼近的牙齒唯一的辦法,尤其是長第一顆牙及臼齒時最不舒服 易怒 當齒尖愈來愈逼近牙床頂端,發炎的情形愈嚴重,不斷的疼痛使寶寶變得易怒和煩躁。 拒絕進食 長牙的寶寶在餵奶時,常變得浮躁不定。因為很想把個東西塞進嘴巴而顯得急欲吸奶,而一旦開始吸奶又會因吸吮而使牙床疼痛,於是就拒絕進食。 不眠 寶寶不只是在白天長牙,晚上也一樣在長。寶寶常會因牙不舒服而夜裡睡不踏實甚至煩躁。這種情形多發生在長第一顆牙及臼齒時。 牙床出血 有時候,長牙會造成牙床內出血,形成一個瘀青色的肉瘤。一般冷敷可以降低疼痛並加速內出血吸收消失。 拉耳朵、摩擦臉頰 出牙的寶寶,常常拉自己的耳朵,這是因為,牙床的疼痛可能沿著神經傳到耳朵及顎部,尤其是長臼齒時,所以寶寶會出現抓耳朵或摸臉頰的舉動。
7. 寶寶出牙是不是很煩躁都有哪些表現
出牙的常見反應
1、流口水: 大約到3、4個月時,隨唾液腺發育,寶寶流口水明顯增加。長牙時的刺激,更會增加寶寶口水的分泌。同時,長牙時的不適,使寶寶更喜歡張嘴和啃咬,口水流出也明顯增加。
2、啃咬: 長牙時的寶貝可能見人(或物)就咬,從自己的手到媽媽的乳頭,還有拿到手的任何玩具,都會放進嘴裡好好啃咬一番。不過,這種啃咬一方面是寶寶借來減輕長牙時局部牙床的不適感,另一方面也是寶寶認識世界的獨特手段。媽媽不必阻止,洗干凈玩具就好。
3、煩躁不安: 長牙時的寶貝常常顯得浮躁不定,餵奶時猛咬奶頭,拒絕用小勺喂的輔食,晚上睡眠也輾轉不安。這可能是因為,寶寶長牙時牙床有不適感、疼痛感,奶頭或者喂輔食的小勺碰到牙床,讓寶寶感覺更不舒服。同時由於這些不適感,會讓寶寶顯得比較煩躁,容易發脾氣,甚至影響到晚上睡覺。
4、輕度發燒: 有些寶貝在牙齒萌出,尤其是4顆牙齒一起萌出時,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發熱。不過,只要體溫不超過38℃,寶寶精神好、食慾好,就無需特殊處理,多給寶貝喝些水就行了;如果體溫超過38.5℃,並伴有煩躁哭鬧、拒奶等現象,則應及時就診。
5、下巴起疹: 由於口水流的多,流出的口水浸漬寶貝的下巴,可能造成局部的發紅和皮疹。媽媽要經常用柔軟的毛巾輕輕擦去寶貝流出的口水。還有,每天兩次,用溫水幫寶寶洗臉,並抹上溫和的潤膚乳來滋潤皮膚。
當有家長向我咨詢孩子為什麼這段時間晚上經常會夜醒時,而且比較煩躁的時候,我除了了解孩子是不是沒有補充維生素D外,還會了解是不是正在長牙期。
怎麼知道孩子是不是長牙齒了?孩子長牙齒一般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流口水
因為孩子長牙期間口水會比較多,甚至我們能聽到孩子嘴巴裡面發出的水聲,
二、長口水疹
很多家長就覺得長口水疹是因為奶粉有問題,以為孩子長濕疹了呀,其實是因為長牙齒的時候孩子的口水比較多,而敏感的皮膚又比較敏感,所以就會導致孩子出現口水疹。
這個時候經常用溫水給孩子洗,可以用一些橄欖油,或者茶籽油塗在孩子長口水疹的地方上。
三、咳嗽
寶寶因為口水太多,流不了那麼快的話,可能就會從後門滴到寶寶的喉嚨,引起咳嗽甚至嘔吐
四、腹瀉
經常流口水或者愛啃東西,很多東西不太干凈,會引起孩子的腸胃不適,長牙期間,如果大便比較稀,因為大便稀還會引發孩子出現輕微的尿布疹
這時注意喝點溫開水或者用益生菌,給孩子調節一下腸胃
拉完大便後注意要用護臀膏或者是茶油,減少尿布疹的發生。
五、發燒
大多孩子會在長牙齒期間會有小麻煩,還有孩子精神上也會出現不太妙的情況,有孩子在長牙齒的時候可能會引起發燒,而且孩子會非常的煩躁,當堅硬的牙齒,在突破牙齦的時候可能會導致炎症。
如果發燒超過38.5度可以使用 布洛芬或者對乙醯氨基酚 來退燒。
六、愛咬東西
牙齒不舒服,就會導致孩子看到什麼咬什麼,有時候咬手,有時候咬媽媽,有時候會咬勺子,有時候也咬桌子,反正見什麼咬什麼。
建議家長消毒後的勺子,剛買的麵包啊,磨牙棒啊,可以放冰箱裡面冷凍一下,冷凍後再給孩子吃,這些冰冷的口感可以讓孩子的口腔緩解一些。甚至可以給孩子吃一些自製的冰棒,對於緩解孩子同牙的不適,煩躁的症狀都是大有幫助的。
出現以上六種情況,家長可以用洗干凈的手指放到孩子的口腔內就會摸到比較硬剛冒出來的牙齒。
每個孩子出牙時間不完全相同。通常,早的4個月左右就出牙,晚的10個月到一歲才出牙,一般孩子都在六七個月出牙。如果孩子一歲後還沒有出呀,則應該去看醫生,診斷是否由其它原因引起。
剛出牙的寶寶,之所以煩躁不安,是因為他們常會感覺牙齦發癢,所以,他們喜歡啃咬手指或者玩具,因為啃咬的過程能緩解萌牙時的癢痛,當然,孩子的口水也會增多,這同樣是牙齦問題引起,父母要注意多給孩子補充水分。
如果發現孩子牙齦充血甚至腫大,不要自己處理,最好是送醫,以避免發生口腔感染。
孩子出牙期,父母可給孩子准備一些磨牙棒或適合抓握的硬一些的胡蘿卜條,讓他磨牙。這個階段也是他添加輔食的時期,不過添加輔食要逐步,不要過於精細,少給孩子吃糖果,糕點類含糖高的食物,因為會為細菌繁殖提供營養,造成齲齒。
孩子萌牙開始,父母就需要注意孩子的口腔衛生了。每次哺乳或餵食後需要喂幾口溫水,幫助孩子沖洗口腔內食物殘渣。另,最好養成給孩子擦洗牙齦和小牙齒的習慣,可用消毒紗布或嬰兒專用牙刷套,一是幫孩子清理牙齒,二是幫孩子按摩牙齦,緩解不適。
當我們看到寶寶長牙的時候,應該都會特別高興,剛冒出一點牙尖的寶寶笑起來特別可愛。但是,對於寶寶來說,長牙並不是那麼開心哦,因為,長牙會很不舒服。
有一種疼叫寶寶「出牙疼」
大多數寶寶從6個月開始萌牙了, 乳牙萌出時,會導致牙齦組織輕度腫脹,會刺激到牙齦上的神經 ,如果家長仔細觀察,出牙的地方牙齦都會發紅,小乳牙要頂破牙齦露出頭,必然會帶來腫脹和疼痛。
這種時不時發作的隱隱作痛,小寶寶無法用語言表達出來,就會變得煩躁不安,性情大變,平時很乖的寶寶突然開始變得焦躁起來。
寶寶出牙時會有哪些表現1. 流口水
出牙的寶寶會流口水,而且口水特別多,我家寶寶出牙的時候口水巾隔一兩個小時就需要更換,經常流一脖子晶瑩剔透的口水。
口水特別多的寶寶需要注意預防口水疹,家長要經常用紙巾幫寶寶擦乾口水,同時要經常給下巴塗抹面霜。
2. 咬媽媽乳頭、奶嘴、咬手
由於寶寶牙齦不舒服,就需要通過磨咬東西來緩解,最「倒霉」的有可能就是媽媽的乳頭了,冷不丁的被寶寶咬一口,或者不停吸吮,吸到媽媽乳頭紅腫。
還有的寶寶吃手會更加頻繁,用手指的手指磨牙。
3.夜醒頻繁
出牙的寶寶普遍會發生夜醒頻繁的現象,因為晚上更容易感受到疼痛,有的寶寶一晚上會醒來五六次,找奶吃,含上乳頭吸吮兩口再繼續睡。
4.發燒
有的寶寶可能會因為出牙導致牙齦發炎,發燒,這種情況,最好是咨詢醫生,因為引起發燒的原因有很多,不能單純歸結於出牙。
5.情緒煩躁,脾氣大
寶寶要萌出20顆乳牙,確實是件辛苦的事情,而且小寶寶又無法用語言表達出來,大人也無法替代孩子承受出牙之痛,所以,孩子難免會變得煩躁不安,發脾氣,這都是可以理解的。
1. 多准備一些口水巾,及時更換清洗,如果不用口水巾,寶寶的衣服胸前很快就會變得濕漉漉的,如果是夏天,穿的少,衣服也容易清洗,但是冬天就不太方便了。
2. 及時輕輕的蘸干寶寶下巴周圍的口水,防止口水疹,不要來回擦拭,容易擦傷寶寶皮膚。
3. 給寶寶提供安全乾凈的牙膠,一定要選擇質量過關的品牌,畢竟是寶寶每天放在嘴裡啃咬的東西。
4. 寶寶萌出第一顆牙的時候,大人就應該開始給寶寶刷牙了,剛開始可以先使用牙齒清潔手套或者紗布,並且要使用含氟牙膏,預防齲齒,培養刷牙好習慣。
我家二寶現在7個月,正是出牙的時候,現在下面兩顆小牙已經冒出頭了。
說說我家寶寶這階段的表現:
首先,二寶六七個月的時候就喜歡啃咬東西,見什麼就想拿起來吃。好多人說是牙齦癢。我給他買了牙膠,讓他啃咬,同時他想啃咬的東西我都提前給他擦洗消毒,不能清洗的也用濕紙巾擦乾凈。
其次,有時吃奶的時候會咬人,但是次數不多。出現這種情況,我也沒有嚴厲的呵斥,因為他每次咬人的時候,都看著我的眼睛,觀察我的反應,我覺得他就是在試試自己的咬合力。
第三,流口水。我家二寶不是口水特別多的,但是每次在啃咬東西的時候口水特別多。看到感興趣想啃咬的物品時,很興奮的就要過去拿,同時嘴巴會砸吧砸吧的。
第四,他會不由自主的用剛冒出頭的下牙咬住下嘴唇,同時上嘴唇包住下嘴唇,樣子特別可愛。我覺得他是對於新出的牙齒好奇,覺得嘴裡多了個東西,在體驗牙齒,感覺牙齒。
第五,會用剛冒出頭的下牙,嗑東西,比如瓶蓋,或者給他的水果等。他開始知道怎麼用牙齒借力了。
以上就是我家二寶出牙的表現。每個孩子不同,表現估計也不太一樣,只要媽媽細心觀察,還是會發現他們出牙和不出牙的不同表現狀態。
出牙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嬰兒出牙,也是在慢慢接受,慢慢適應的過程。對於口腔里多出來的牙齒,他們也在學習怎麼使用。所以會有一些情緒上和行為上的表現。媽媽們要細心觀察,耐心引導,同時也要保護好他們的小乳牙。
寶寶出牙時情緒躁動不安是十分正常的現象,這是出牙帶來的疼痛以及不適造成的,由於缺乏完善的表達能力,因而會通過情緒表達出來。
如果你發現抱遲了一會兒,寶寶就尖叫著大哭起來,一抱起來又開始笑,情緒波動大且十分激烈,就可以檢查一下口腔內是否已經冒出了牙尖。
實際上,除了情緒暴躁之外,寶寶出牙的表現還有很多,有此類懷疑的寶媽可以對號入座一下。
寶寶出牙有哪些表現?1)睡不踏實,夜醒頻繁
哪怕是之前很好哄的「天使寶寶」,到出牙時期也會開始讓寶媽頭疼起來。
尤其是到了晚上即將睡覺之時,會變得特別難哄,總是鬧騰著不願意睡覺;好不容易哄睡著,沒過多久又醒來了,如此反復頻繁,多半就是出牙了。
2)喜歡啃咬東西
出牙期的寶寶由於不適,會喜歡通過啃咬東西來緩解,看到玩具就往嘴裡塞,也可能冷不丁咬你一口。
總之,這個階段的寶寶嘴就不閑著,父母要予以理解,幫助寶寶一起度過這個重要的出牙期。
3)腹瀉、紅屁股
出牙期長久腹瀉,很可能會導致紅屁股現象,沒准上一秒剛換完紙尿褲,下一秒就又出現「噗噗」的聲響了。
需要注意的是,出牙期的大便味道與平時略微不同,酸臭味,且比較稀,速度往往讓人措手不及。
4)莫名其妙發燒
這種情況發生得也很突然,但通常都只是低燒,不會超過38.5℃。
而且發燒來得快去得也快,根本不影響吃喝玩樂,精神狀態仍舊不錯。
這種狀況下寶媽不用慌亂,只要多給寶寶喝母乳或是喂水就可以了。
5)口水分泌量多
伴隨著出牙這個漫長的過程,孩子流口水的「小毛病」也會持續很久,整天都是濕噠噠的,可知孩子本身也是比較難受的。
由於長時間流口水,臉頰和嘴角還可能出現紅疹,家長可以適當塗抹些臉霜進行呵護。
在寶寶的出牙期間,如何正確護理?1)幫助按摩牙床
父母清潔雙手後,可以用手指輕輕按摩寶寶因出牙而紅腫的牙齦,能一定程度上緩解疼痛。
2)食物軟硬度要做改變
這個階段的寶寶通常沒什麼食慾,家長可以適當准備些較為冰涼、柔軟的食物,效果可能會更好些。
3)給寶寶准備「啃咬器具」
出牙期間的寶寶喜歡啃咬硬的東西,為防止寶寶隨便咬東西導致細菌感染,父母要提前准備好給寶寶的「啃咬器具」。
比如固齒器、可以食用的胡蘿卜、蘋果或啃咬棒、磨牙膠等。當然,此時寶寶容易發生誤吞意外,因而家長要注意收納好家裡的硬幣、紐扣電池、花生等小物件。
4)悉心呵護的安全感
由於此時寶寶的情緒比較不安,因而父母要給足寶寶安全感,讓寶寶感覺到情緒上的舒適和溫暖,會緩解很大的心理壓力。
出牙的不同階段,寶寶適合吃什麼?✔2顆牙期:土豆泥、蛋黃泥以及麥片粥等半固態食物,或者稍有稠度的糊狀輔食。
✔4顆牙期:出於寶寶更高的營養需求,可以提供肉泥、肉末或豆腐等食物。
✔6-8顆牙期:可以給寶寶吃軟飯、麵包、肉片等固態食物了。
✔12-20顆牙期:由於牙齒幾乎長齊,且具備自己吞咽食物的技能了,可以喂米飯、面條等普通偏軟的食物。
✔恆牙萌出期:增加芹菜、玉米、蘋果等食物。
總而言之,寶寶牙齒的發育和成長過程,雖給寶寶和家長都帶來不少困擾,但也是成長的見證,懷揣著正確的態度應對就可以啦~
寶寶在出牙期的確會比之前煩躁許多,除此之外,還會表現出其他生理反應。
一般寶寶是4~6個月開始出牙。在出牙期間會出現多種不適,比如牙齦癢、流口水、抓咬東西或哭鬧不止,這期間,爸爸媽媽要安撫,同時做好口腔護理,讓寶寶牙齒整潔齊整。
根據不同寶寶的不同體質,寶寶萌牙時間存在著很大的個體差異,一般1歲以內萌牙都是正常情況。
但是滿1周歲後,尚未長出第一顆乳牙,稱乳牙晚萌,是一種病理現象,常由佝僂病或其他原因引起,應當請醫生診治。
如果1歲半寶寶仍然沒有萌牙,就建議家長帶寶寶去醫院全面檢查,尤其是甲狀腺功能的檢查,以免影響寶寶以後的生長發育。
寶寶出牙大概分5個階段:即
4~8個月——萌牙2枚
8~12個月——萌牙2~4枚
9~13個月——萌牙6~8枚
13個月~1歲7個月——萌牙8~12枚
1歲4個月~1歲8個月——萌牙20枚
1、持續流口水: 流口水是最直接的表現。
原因: 當寶寶到了萌牙期,唾液腺同時也在發育,此時會反應性出現三叉神經刺激,從而增加唾液分泌,寶寶的口腔小、而且不會吞咽和調節口腔唾液,因此積存在口腔的「口水」就會自然而然溢出,我們說「流哈喇子」。
護理: 要用干凈的口水巾幫寶寶擦拭,最好是沾干凈口水,主要防止寶寶嘴唇和下頜皮膚持續受到唾液刺激而引起皮炎。與此同時,給孩子戴上柔棉的圍脖,防止口水把衣服弄濕。另外給孩子口腔周圍塗抹適量的潤膚乳,這樣能減輕口水對皮膚帶來的刺激。
2、牙齦痛癢伴有腫脹: 牙齦痛癢甚至腫脹是出牙期主要的生理反應。
原因: 隨著寶寶的萌牙期到來,會對寶寶牙髓神經帶來一定刺激,牙齦難免會有不適感,主要表現牙齦疼癢,甚至腫脹不適,為了緩解,寶寶本能的喜歡亂咬東西,比如咬媽媽乳頭、咬玩具。
護理: 爸爸媽媽要仔細觀察寶寶的出牙情況,發現寶寶牙齦有些紅腫,用紗布蘸取適量冰水,對腫脹的牙床輕輕擦拭,能緩解寶寶不適感。現在還可以購買嬰幼兒專用的磨牙棒或牙膠,刺激寶寶牙髓,讓牙齒順利萌出。
3、煩躁不安伴有食慾不振:
原因: 當寶寶的牙尖即將冒出,越來越臨近牙床頂端時,可能此時牙齦發炎(非感染性炎症反應)也會變得更加嚴重。由於持續感覺疼痛不適,而讓寶寶變得煩躁不安,同時伴有不好好哺乳和睡眠不安的症狀。
護理: 此時,爸爸媽媽不要跟著著急上火,而是用轉移注意力的方法安撫。可以給寶寶吃咬磨牙棒,還可以聽音樂、講故事、看繪本,玩智力 游戲 等轉移寶寶注意力。另外出牙時,可以試著用手指在寶寶口腔周圍按摩,放鬆肌肉和緩解精神緊張。如果,寶寶持續性煩躁不安、拒食、局部腫脹較明顯,應及時去醫院檢查處理。
4、發低燒: (個別現象,別緊張)
原因: 當乳牙「破土而出」時,這里叫乳牙的牙尖穿過牙齦,難免會把局部皮膚粘膜損傷,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寶寶可能會引起一種出牙「免疫反應」——發熱。
爸爸媽媽記住,不是所有寶寶都這樣,是根據個人體質出現的,這種發熱是對寶寶身體的一種保護。當然,個別是由於口腔護理沒有做,引起牙齦發炎而發熱。
護理: 在做好口腔護理的基礎上,讓寶寶多喝水,添加輔食以後要漱口,讓寶寶從小養成口腔衛生習慣。出牙引起的發熱多是低熱,多在37.5~38℃以內,家長不必太擔心,多喝水、物理降溫就可以了。不要吃退燒葯。如果發熱持續不退或體溫持續超過38.5℃,結合局部牙齦腫脹、寶寶煩躁不安,及時就醫。
總而言之:寶寶萌牙的過程大約要經歷從6個月到2歲的時間,在此過程中寶寶會出現生理期反應,都是正常的,家長要細心觀察,加強口腔護理及安撫,順利渡過出牙期的生理反應。
出牙期的寶寶都有那些症狀呢?
1、頻繁的流口水
注意寶寶有沒有經常流口水或寶寶的嘴角總是特別潮濕。這是寶寶即將出牙的明顯徵兆哦。
2、牙齦腫脹
輕輕扒開寶寶的嘴唇,檢查他的牙齦。如果看到牙齦腫脹,尤其是臼齒周圍腫脹,可能還會有液體產生。不用擔心,這是正常的出牙現象。
當感覺到寶寶的牙齦有硬點時,可以按摩牙齦,幫助寶寶出牙,也能緩解出牙的疼痛。
3、啃咬玩具或其他
在出現第一顆牙齒之前,許多寶寶都會特別喜歡咬或是吸吮玩具、自己的手指或其他東西。
4、低熱
如果寶寶的臉頰皮膚呈粉紅色或摸起來溫熱,那可能是因為寶寶在長牙,出牙有時會伴隨低熱,但是需要注意溫度,過高也有可能預示其他疾病。
5、煩躁和過度哭鬧
除了出牙的身體症狀外,寶寶還可能表現出行為跡象。
最常見的就是煩躁和過度哭鬧,或者喜歡拉扯耳朵,這可能是因為寶寶出牙的疼痛造成的。尤其晚上的煩躁情緒更嚴重,因為晚上是牙齒萌出最活躍的時間。
6、厭食
出牙期的寶寶可能會經常拒絕餵奶,因為吸吮奶瓶會使他的牙齒疼痛更加敏感。
如果寶寶已經吃固體類的輔食,突然之間又開始喜歡喝奶,這可能是因為吃食物的過程中使用勺子刺激了寶寶發炎的牙齦。
但是,還是需要給寶寶多添加輔食,因為餵食的時候使用餐具,餐具的碰撞會對他的出牙很有益。
如何幫助寶寶緩解出牙疼痛?
1、按摩寶寶的牙齦,可以減輕他的不適。用手指輕輕擦拭寶寶的牙齦,按照畫圓的方式輕輕按壓牙齦周圍。
在按摩寶寶的牙齦之前先洗手,沖洗干凈,防止肥皂殘留物吸入寶寶口中。
2、如果發現寶寶有任何出牙跡象,特別是流口水,要避免出現口水疹,用柔軟的干毛巾蘸干口水,然後擦保濕霜,隔離口水刺激。
也可以用毛巾按摩牙齦,不僅緩解了出牙疼痛,也幫助寶寶清除了口腔內外的細菌。
3、涼毛巾是最簡單、最低成本緩解出牙不適的方法之一。只需浸泡在水中,然後放入冰箱約30分鍾左右拿出來,讓寶寶用手拿著毛巾咀嚼。
4、磨牙環、牙膠、出牙餅干……可以嘗試不同的玩具來安撫出牙期寶寶。
最後還是要啰嗦一句,大多數寶寶的第一顆乳牙一般都會在4-6個月左右長出,稍晚一點的寶寶可能會延遲到8個月左右。這都是正常的,如果一時半會兒沒萌出,也不需要太著急哦!
大多數寶寶的第一顆乳牙一般會在六個月左右長出,稍晚一些的寶寶可能會延長至八個月左右,但如果寶寶超過一歲以上或長期不長,第一顆乳牙時,就應該考慮到有無全身疾病的影響。
那麼,寶寶長第一顆乳牙時會有哪些症狀呢?
1.吸吮手指和咬乳頭,出牙期的寶寶會因為牙床不舒服而喜歡咬東西,一般表現為愛咬媽媽乳頭,奶嘴及自己的手指,這是由於牙齒萌出時刺激牙齦充血,水腫,寶寶牙床發癢等不適所致。
2.口水增多,出牙的時候,王八的口水會明顯增多,寶寶剛開始液腺不發達,口水量小,到六七個月時,口水量增多,所以會時常流口水。
3.煩躁,大多數這個時期的寶寶會情緒不穩定,因為長牙會導致牙床不舒服,容易造成寶寶的哭鬧,這時候媽媽要分散寶寶的注意力,可以陪他一起玩玩具,做些其他開心的事,盡量忽略不舒服的感覺。
4.注意口腔清潔,可以用棉布沾點溫水給寶寶擦拭牙床,給他輕輕的按摩,既清潔了口腔也能讓寶寶覺得舒服,刷牙要從小時候做起來,提高的清潔意識。
5.寶寶在長牙階段,口水會增多,這個時候可以給寶寶准備一些磨牙餅干,不僅能改變寶寶亂咬東西的現象,也助於寶寶練習咀嚼能力。
6.陪伴寶寶,幫我再張牙出氣,身體會感到非常不舒服,容易形成暴躁的情緒,哭鬧不止,這時候家長們就要時刻陪伴在寶寶身邊,帶她一起去做 游戲 ,一起親近自然,分散把波的注意力,這樣能有效緩解她的身體不適合。
每個寶寶都是爸爸媽媽的心肝寶貝,孩子哭一點鬧一點,家長就會緊張起來,所以家長這時候要多儲備一些 育兒 知識,防止在寶寶身體不適的時候手忙腳亂。
寶寶出牙的8大不適症狀,你了解多少?
寶寶「萌牙的徵兆」一般會提前1~2個月出現,如果沒有及時恰當的處理,這些症狀也許會拖得更久一些~
徵兆1:口水流得特別多
寶寶出牙時會刺激牙齦神經,從而引起唾液腺分泌增加,寶寶就會出現流口水的現象。有些寶寶會分泌的比較多,導致嘴部周圍的皮膚在口水的不斷刺激下,變得粗糙皸裂甚至長出皮疹。
【對策】:可以准備一塊柔軟的棉布,用蘸溫水的軟毛巾擦去口水,動作一定要輕柔,避免擦破皮膚引起感染。也可在嬰兒睡覺時,用溫毛巾輕擦局部後,塗些潤膚露防止皸裂。
徵兆2:牙齦紅腫、疼痛
有時候你會看見寶寶的牙齦部位有些青紫或者紅腫,偶爾還會出現血點。嚴重時牙齦腫痛還會波及到耳朵和臉部周圍的部位,此時寶寶會出現揪耳朵或者揉臉頰的小動作。
【對策】:可以給TA一些有一定硬度的涼爽的東西按摩牙齦。比如,乳牙萌出之前可以給TA一根冰凍的胡蘿卜條或者黃瓜條,不過乳牙萌出之後就不要用了,防止寶寶咬下之後噎著。
徵兆3:啃咬任何入嘴的東西
從咬自己的小手,到咬媽媽的乳頭,甚至是咬陌生人的手指。TA會啃咬任何入嘴的東西,去釋放牙齦內部的壓力,讓自己感到舒服一點。
【對策】媽媽可以在手指纏上濕紗布,輕輕給寶寶按摩牙齦。平時也要多留心寶寶的舉動,如果發現寶寶咬嘴唇就要及時制止。
徵兆4:煩躁易怒
乳牙慢慢頂出牙齦時,疼痛可能會加劇,寶寶不能用言語表達痛苦,就會變得煩躁易怒、愛哭鬧,媽媽們也會感覺孩子沒有之前那麼乖了。
【對策】:可以讓寶寶咬磨牙棒,轉移其注意力,同時還要用語言和擁抱給予寶寶情緒上的安撫。
徵兆5:食慾不振
長牙的寶寶在餵奶時常變得浮躁不定。他可能因為很想塞個東西進嘴巴而顯得急欲吸奶,但一旦開始吸奶又會因為吸吮的動作而使牙床疼痛,這會讓寶寶拒絕食物。
【對策】:因為牙齦腫痛,寶寶可能不願意吃較熱的食物,媽媽可以給寶寶一些涼爽的流質、半流質或者軟食。吃奶瓶的寶寶可以適當把奶嘴孔調大,易容易喝到又不嗆奶為適宜,實在不願意吮吸,可以改為用杯子或勺子喝。如果寶寶拒絕進食的情況嚴重,就要帶去看醫生了。
徵兆6:拉肚子
有些寶寶出牙時會有腹瀉。這是因為寶寶出牙時,會有過多的口水,而吞食的過多唾液,可致食慾略低,或大便偏稀。
【對策】:讓寶寶多喝水。當寶寶大便次數增多、但水分不多時,應暫時停止給寶寶添加其他輔食,以粥,細、爛面條等易消化食物為主,並注意餐具的消毒;若次數每天多於10次、且水分較多時,應及時就醫。
徵兆7:發燒
有些寶寶出牙也會伴發熱。其實,發熱僅是一種症狀,本身不是一種疾病,代表人體針對炎症的反應,是好現象。感染、創傷等都可引起炎症反應,出牙就是小創傷過程。
【對策】:只要體溫不超過38℃,且精神好、食慾旺盛,就無需特殊處理,可自行緩解消退;如果體溫超過38.5℃,並伴有煩躁哭鬧、拒奶等現象,則應及時就診。
徵兆8:睡眠可能受到影響
萌牙影響睡眠的情況最容易發生在萌出第一顆牙和磨牙時,疼痛會讓寶寶突然在夜間醒來,這時不要急著哄他或餵食,看看他自己能否安定下來。
8. 寶寶長牙,整天哭鬧。寶寶長牙要注意什麼
寶寶長牙會引起牙床疼痛、流口水等一系列不適,父母應當要做好護理,為寶寶減輕痛苦。
③出牙引起的不適會使得寶寶變得更愛哭鬧更加容易煩躁,這時候可以通過給寶寶玩具、陪寶寶做游戲等方式安撫寶寶,
④出牙期寶寶吃奶的時候很容易變得煩躁,有時很因為很想把某個東西塞進嘴巴而顯得很想吸奶奶,開始吸奶後又會因為牙床特通而咀嚼進食,父母可以幫助寶寶按摩一下牙床來緩解寶寶的疼痛。
9. 寶寶在長乳牙期間,會有哪些不舒服的表現呢
嬰兒在漫長的牙齒期間,通常有點不舒服的感覺,這個過程從人身上變化,有些不會出現,有些是一兩天,有些時間一顆牙,會有低燒和哭泣
10. 寶寶不愛咬東西,所以牙齒都長不出來怎麼辦
病情分析: 你好,看了你的描述,基本了解情況。 這種情況,也有可能缺鈣。 指導意見: 一般缺鈣,牙齒就會長得慢一些。所以我建議補補鈣,這樣能效果好一些。 鈣含量上去了,長牙了,自然就喜歡咬一些硬的東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