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尋物指南 » 隕石撞到地面為什麼找不到

隕石撞到地面為什麼找不到

發布時間: 2023-01-12 12:25:21

① 地球上的一些大型隕石坑都是空的,隕石都去哪裡了呢

隕石坑存在卻不見隕石,主要原因有二:

1.隕石撞擊過程瓦解和撞擊後瓦解

隕石也可分為三類:石質隕石、鐵質隕石和石鐵隕石。其中石質隕石較多,也不容易得到完整的。因為隕石墜落地球時速度都很高,和大氣摩擦嚴重,導致隕石溫度高達幾千度。所以隕石在巨大的摩擦力作用下就像是有一個巨大的紗布在擦一樣,會快速地失去一層層石塊(燃燒)。同時,隕石因為摩擦產熱,溫度還會變得極高,甚至溶解變成液態。當隕石達到地面時,很多已經被瓦解殆盡,即便是少部分達到地面,也會因為巨大的撞擊力而變得四分五裂,並且會彈跳出隕石坑很遠,讓我們無法尋找。當然,石隕石好一點,不容易瓦解,但是太空中石隕石又太少。




2.隕石價格走高,堪比黃金,被尋找者獲得。

隕石價格極高,從上世紀七十年代其價格就和黃金差不多了。現在一般的隕石都可以買到一公斤幾萬到幾十萬。這也催生了一批隕石尋找著,一旦發現隕石就是巨大商機。所以,隕石基本上是不可能安靜待在坑周圍的。




話說,各位見過隕石嗎?

曾經有妹子問我,為啥隕石每次都那麼准確撞入隕石坑,我先解釋說就像一個蘿卜一個坑,她不理解。我趕快說:當然是隕石上裝有導航啦,妹子恍然大悟:哦哦,這樣啊。

其實不光是地球上,就連月球上的些月海都是隕石坑,就連金星和水星上也有很多大型的隕石坑,那麼撞出這些大坑的那些隕石都跑哪裡去了?

首先,這些隕石都是在太空中按自己軌道運行,或者游盪在太空中,當靠近行星等大型天體時,就會受到吸引,像蘋果掉到地面上一樣,不過他們撞擊的速度比較大,能量也非常強。

對於一些零碎的小隕石,在進入地球大氣時,就會因為摩擦而銷毀一部分,其他的小碎片落地時,可能會撞入到地面以內,鑽進松軟的土壤中,留下深洞,這樣的小隕石是可以被挖出來研究的。

而當比較大型的隕石撞擊到地面時,由於有較大的質量和很高的撞擊速度,撞擊地面時,巨大的沖擊力會把大隕石撞碎濺射到周圍,而動能轉化的熱量產生瞬間的高溫也足以把殘存的隕石汽化掉。這就是題目所描述的情況,大型的隕石坑看起來都是空的。

如果更大型的天體,比如像六千多萬年前的小行星撞擊地球,那撞擊的能量比地球上所有核彈的能量還要大上幾個量級,撞擊產生的煙塵足以改變地球的氣候,從而引起恐龍的滅絕。

再往早一點追溯,有些理論還認為,在地球形成初期,大約40億年前,地球被來襲的小行星撞擊,濺射出的地球和行星的碎片最終匯合形成了月球,這就是月球的天體撞擊形成學說。


歡迎關注,評論量子實驗室。

地球上的隕石坑不計其數,在地球誕生的46億年以來,被無數大大小小的天體撞擊過,最大的一次撞擊莫過於形成月球。一顆火星大小的天體撞擊地球,導致了月球的產生,這個巨大的撞擊坑也被認為是太平洋。

地球上大型隕石坑的數量不多,上百個肯定是有的,諸如巴林傑撞擊坑那樣的巨大坑洞也是比較罕見的,因為地質活動可以磨滅這些撞擊坑,這也是撞擊坑中沒有看到巨大隕石的一個原因。隕石撞擊不亞於核彈爆炸,高溫高壓都可以摧毀隕石的主體結構,然後被地質活動掩蓋過去。6500萬年前襲擊地球的小行星摧毀了恐龍,但這個撞擊如今已經沒有了,撞擊地點位於加勒比地區,但在遙感衛星圖像上我們依然可以看到撞擊的輪廓。許多撞擊坑被地質活動掩蓋,有的被海水覆蓋,留下來的就更少了。隕石在撞擊過程中已經分裂,帶到了各個地層中,因此我們時不時都可以看到一些隕石被發現,也有火星上的隕石等。

摧毀恐龍撞擊直徑達到180公里之巨,比巴林傑撞擊坑還要大不知道多少倍,後者只有1200米寬,就已經非常震撼了,形成在5萬多年前。可想而知,撞擊坑、隕石都會隨著地質活動而消失,小行星剛剛撞擊的時候隕石碎片還是有的,比如車里雅賓斯克的隕石雨襲擊,地面上還有隕石碎片。時間可以磨滅一切,包括隕石碎片和巨大的撞擊坑。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石頭砸到土地上,砸出一個坑的同時,石頭也會乖乖的留在坑裡。那隕石在地球表面砸出隕石坑之後,怎麼就不見蹤跡了呢?

其實,隕石並不是不見了,可以理解為「粉身碎骨」了

隕石在進入大氣層之後,在高速運動的過程中會與大氣發生劇烈摩擦,摩擦產生的高溫足以使隕石燃燒起來,因此大部分隕石在這個過程中幾乎燃燒殆盡,只剩下籃球或者玻璃珠大小的碎屑。

然鵝,一些個頭比較大的隕石,在突破大氣層這道屏障之後,個頭依舊比較大,這樣的隕石在高速狀態下撞擊地面,會產生巨大的沖擊力,從而在地表留下比隕石本身要大得多的隕石坑。

這個撞擊的過程可以說是「傷敵一千,自損一千」,一損俱損

一個從高空墜落的物體落在水面上都會「土崩瓦解」,更何況隕石墜落的速度比高空墜物要快得多,別說是撞在比水面堅硬的陸地上,就算是砸在了海里,也會砸得「粉身碎骨」!

同時,撞擊的過程中產生的高溫高壓狀態,會使得金屬含量高的隕石塊熔化,金屬含量低的隕石塊更是直接汽化(或者你可以理解為「人間蒸發」了)。

所以,撞擊出隕石坑的隕石塊,一部分被熔化和隕石坑裡的岩石融為一體,一部分被汽化後隨著塵埃落定留在了隕石坑及坑的周邊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您有幫助!

如有不準確之處,望不吝賜教!

我們在網上看到的大多數圖片都是只有一個隕石坑而從沒見過完整的隕石落在隕石坑內,這里以地球為例,其實答案非常簡單:隕石撞擊地球後隕石內的礦物質會被迅速氣化,變成類似蘑菇雲的蒸汽柱,另一部分隕石內的金屬物質會在撞擊地球後的高溫高壓環境下變成熔融狀態。

一般來說,隕石撞擊地球的速度大概是10公里每秒,撞擊地表的時間大概在千分之一秒左右,撞擊後的沖擊波會自下而上地沿著隕石和自上而下沿著地面傳播開來,半徑20千米的隕石會在接觸面上會產生最多500多萬倍的大氣壓力。

隕石瞬間就會被壓扁,同時沖擊波沿著地面傳播開來,如果隕石的半徑有20千米,那麼隕石坑的半徑至少有100千米,在這樣的高壓條件下加上隕石和大氣摩擦產生的高溫環境,隕石會產生原子彈那樣的蘑菇雲。

隕石內的硅酸鹽等礦物會被氣化和地表的塵埃一起漂浮在空氣中,變成濃濃的煙柱,最後灑落在隕石撞擊點的周圍,另一小部分沒有被氣化的隕石金屬,例如鐵、鎳則會變成熔融態冷卻後遺留在隕石坑內。

坑越大,越找不到隕石。能找到隕石的,一般都沒什麼坑。


原因很簡單,能撞出大坑的,都是能量巨大的,在這樣的撞擊下,隕石還有地面被撞處的地表岩層,都會在巨大的能量下高溫、汽化,變成一堆渣渣,或者可能連渣都不剩,而是粉末了。風一吹,散了。


那麼什麼樣的地方能撿到隕石呢?比較多見的是,是在半空中爆炸的隕石。隕石落入大氣層後,在下落的過程中,與大氣摩擦摩擦,變得很熱,然後爆炸,炸成很多小碎片。這些碎片掉在地上,雖然也會砸壞花花草草,但是體積小,一般砸不出大坑。這樣的隕石,一般可以在地上撿到。


可以參考俄羅斯車里雅敏斯克的,隕石爆炸,震碎了很多窗戶,人們從四周幾十公里的范圍內,一共撿到上千塊隕石。


也曾經有人打隕石坑的主意,有名的故事是美國的巴林傑隕石坑,一個叫巴林傑的工程師,傾家盪產地挖了很久,期望能在隕石坑裡弄出隕鐵,但是鐵礦還比較值錢,但是最後毛也沒找到。


如果真的特別想找隕石,有一些地方可以去。最有名的是南極的格羅夫山,那是咱們中國科學家的勢力范圍,從哪裡找到了上萬塊隕石了。倒不是那邊特別吸引隕石,而是隕石掉到南極冰蓋、進入了冰層之後,冰層運動,正好到格羅夫山,冰層消融,隕石就留下來了,於是富集到那裡。

隕石其實在宇宙當中非常常見!

有一個數據是,地球每天都接受5萬噸隕石……當然,實際能夠落到地面的並沒有這么多,高速運動的隕石在進入大氣之後會和大氣劇烈摩擦,然後燃燒,很多隕石在這個過程中就化成灰了~

也有一些隕石呢,成功穿過了大氣層,准備撞擊地面!

不過這個撞擊地面仍然是一個超高速撞擊的過程,一般來說,隕石撞擊地面時間只有短短不到1秒,但這時隕石的速度卻高達10km/s,相當於36000公里每小時。。。而高鐵的速度也就300公里每小時吧~

這種短時高速的沖擊帶來的能量,如果是個頭比較大的隕石,砸出一個巨大的隕石坑實在是太正常不過了。

但是撞擊之後,隕石自身也會因為高溫高壓而粉身碎骨。

特別是在撞擊速度比較高的時候(大於12km/s)。成分主要是礦物質的石隕石,會直接化成粉末,而成分主要是鐵和鎳的鐵隕石,也會再熔化之後再氣化,空餘一個隕石坑~

但也有些隕石撞擊速度相對低,就還能夠保全或者部分保全自己,不會完全氣化消失。

地球上有那麼多大型隕石坑都是空的,隕石都去哪裡了?為了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先必須了解隕石和隕石坑的基本知識!

隕石是從行星際空間隕落到地面的固態物質。在隕落過程中,由於這些固態物質與如地球等星體大氣層碰撞,通常出現火球和雷鳴般的音響,俗稱火流星。而穿過大氣層的剩餘固態物質最終必然要和行星體進行碰撞,就會形成低窪地,就稱為隕石坑或環形山。

而在這一碰撞過程中,這些固態物質必然會碎片化,變成很多更小的碎片。其中的很多碎片隨著時間的推移,由於侵蝕作用和古老地貌被較年輕沉積物覆蓋而不能被發現。而只有其中的一少部分可以被後人所發現。

因此,很多隕石坑裡面看不到太多隕石碎片,是由於物理作用加侵蝕作用加沉積作用。但是科學家依然可以從隕石坑中的鎳元素及其它微量元素的超高含量來推測它們是來自於太空,而不是地球自己的岩石!


我也撿了一塊,剩下的就是坑了,


瑪瑙奇石《中國地圖》

② 明明有那麼多隕石撞地球,為什麼隕石坑裡找不到隕石誰拿走了

在地球演化的過程中,隕石是最頻繁的「天外來客」,現代科學研究認為,一直到38億年前,大量隕石密集落在地球之上,不僅為地球送來了水,可能也為地球送來了生命的種子。當然,在那之後,地球上也經常有隕石撞擊,而且還引發過多次的生物大滅絕。


隕石和生物大滅絕

通過考古發現,在人類誕生之前,地球上一共發生過至少5次的生物大滅絕,其中絕大多數,似乎都與小行星撞地球有關。

比方說距離我們最近的第五次生命大滅絕,以及2億多年前的二疊紀生命大滅絕,通過考證,都與隕石撞擊有關,其中一次為恐龍的誕生鋪路,而另一次則斷送了恐龍的未來。

當然,這兩次大滅絕對於人類出現來說,也是至關重要的。比方說,2億多年前的二疊紀大滅絕結束後,爬行動物迅速成為了地球上的主要種群,然後快速演化,不僅成為了恐龍的祖先,同時,也成為了哺乳動物的祖先。


而在第五次大滅絕之後,原本受到恐龍壓制的早期哺乳動物,也終於在失去天敵的情況下,飛速演化,迅速在生態圈中補位,這也為後來人類的出現打下了基礎。

現代科學研究認為,地球上這種大滅絕,是具有周期性的,而且未來仍然會有巨型隕石撞上地球,這也意味著,人類並不是安全的。


為何隕石會撞擊地球?

事實上,隕石不僅會撞擊地球,同時也會撞擊其它的天體,太陽系中基本上沒有任何天體可以倖免永遠不受到撞擊。

比方說月球,月球表面坑坑窪窪,都是由於隕石撞擊造成的,同時,科學家們研究後也發現,火星變成今天這般荒涼的模樣,也與39億年前一顆巨型隕石撞擊火星,導致火星磁場受損,從而失去了保護傘,變得不再宜居有關。

那麼,為何隕石沒有一個固定的軌道運行,經常會在太陽系之內「橫沖直撞」呢?研究者認為,太陽系內的隕石,一部分來自於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而另一部分,則來自於太陽系外側的柯伊伯帶,或者是奧爾特雲之中。


這些小天體因為數量非常多,這就導致它們的軌道經常會發生重疊的情況,同時,其它的天體,也會在運動的過程中,對於這些小天體進行引力操控,這樣一來,它們就會在外力的作用下,離開了自己原本運行的軌道,開始朝著太陽系內部飛來了。

地球作為太陽系內部的行星之一,自然也就無法倖免了。去年,來自於英國多所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為期2年的調查分析,最終通過計算機建模,估算出了每年大約會落在地球上的隕石數量。


這個結果是非常驚人的,答案是每年至少有1.7萬顆隕石墜入地球,此外,每年從太空中進入地球的外來物質重量,也超過了4萬噸。

那麼,既然每年有這么多的隕石落在地球上,為何我們無法察覺呢?還有,為何地球頻繁遭遇隕石撞擊,但是隕石坑卻沒有那麼多呢?


為何感覺不到隕石撞地球?

上文中我們提到過,只有大質量的巨型隕石撞擊地球,才會為地球帶來災難,比方說引發局部氣候異常,或者是導致生命大滅絕。

不過,一般來說,這種情況是非常罕見的,一般上億年的時間才有可能發生一次,這也意味著,平時落在地球上的隕石,基本上都是不會對地球構成任何威脅的。

此外,人類雖然生活在地球上,但是,地球上71%的面積都是海洋,同時,人類生活的陸地面積,大約是陸地總面積的83%,這也意味著,事實上人類在地球上活動的范圍,大約僅為地球總面積的20%左右。

而當隕石墜入地球的時候,絕大多數都是落在了海洋之中,或者是直接落在了無人區之中,自然,人類也就察覺不到了。接下來,再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另一個問題:為何地球上隕石坑這么少?


地球的隕石坑中為何沒有隕石?

什麼是隕石坑呢?簡單來說,就是隕石落在地球上,在地球表面留下來的撞擊坑。當然,不止是隕石,其它天體在質量足夠大的情況下,只要落在了地球表面,也都會形成隕石坑。

目前,科學家們在地球上找到的隕石坑數量,大約有150個左右,而且絕大多數都是非常難以分辨的,需要通過長時間的地質勘測分析,才可以給出答案。

為何會這樣呢?這是因為在地球上存在著風化作用,因為這些隕石坑普遍都來自於地球演化早期,在漫長的時間推移中,自然風化加上地球活躍的地質運動,自然,也就會導致隕石坑一點點被磨平了。


既然隕石坑的問題解答了,那麼,落在隕石坑中的隕石,又去了哪裡呢?我們都知道,隕石坑本身是隕石撞擊地球的產物,這也意味著,這些隕石在墜入地球後,事實上並沒有和大氣層高溫摩擦消耗掉。

不過,當隕石撞上地球的會後,可是會產生巨大能量的,舉個例子,導致恐龍大滅絕的那顆隕石,和地球表面相撞後,產生的能量大約為1億兆噸TNT爆炸所產生的能量。

在這種巨大能量的撞擊下,隕石和地球表面,都會產生大量的碎片,而且其中很多都是直接被汽化掉了,說白了,就是力量太驚人,導致隕石和地球相撞的一瞬間,直接就自我毀滅了,所以,只能留下來隕石坑,卻留不下來隕石。


如今,科學家們也是在世界各地去尋找隕石,以及對它們進行研究,希望可以通過對隕石的研究,揭曉太陽系早期的演化之謎,同時,也幫助人類了解自身的起源之謎,一次拭目以待吧!

③ 巨大隕石撞地球,只留下一個大坑,為何坑中不見隕石

隕石是一種從天而降的東西,對於人類來說這是一種礦物質,所以一直以來都是非常珍貴的,如果有人真的能夠在某個地方撿到一塊隕石的話,肯定會非常值錢。這些隕石從天上掉下來,先會經過地球的大氣層跟大氣層產生劇烈的摩擦,然後可能會因為高溫而燃燒,最後只留下一小部分會降落到地面上,給地面砸成一個巨大的坑,就變成了隕石坑。但是一般大家只能夠看到隕石坑而見不到隕石,因為隕石很可能已經變成粉末了。

如果隕石飛行的速度比較低的話,在撞落到地面之後,還會留下一些比較碎的石頭,也許這些石頭能夠保存下來。但是大多數隕石最後都會變成金屬的粉末,然後分布在隕石坑的周圍。之前人們對於這種巨大的隕石坑也是相當困惑的,有些人甚至堅信這些隕石坑下面一定有隕石的存在,甚至有人專門花錢去挖,但是基本上都是血本無歸的,不過也有些人在隕石坑的深處挖到了金礦或者是銀礦。

④ 地球上的一些大型隕石坑都是空的,為何不見隕石

地球上的一些大型隕石坑都是空的,為何不見隕石?

在地球的歷史上,早已被來源於太陽系的行星圍攻了一次次,特別是地球上剛誕生的情況下,太陽系行星十分錯亂、一片黃沙漫天;每時每刻都有大量的小行星撞擊地球,造成那個時候的地表一片溶岩,呈現出了粘稠的液體,這時候的一切碰撞也不會留下任何印痕。可是當地球漸漸地製冷以後就是此外一回事了,隕鐵的碰撞便會在地表留下一個撞擊坑,不過由於地表有空氣、存水、地質環境活躍性,在漫長的歲月中以前撞擊地球留下來的絕大多數隕坑也被遮蓋沒了。

月球上又沒有空氣、降水、地質環境主題活動,隕坑的邊緣又不會往下滑,為啥隕坑的底全是平的?所關鍵是隕坑裡的隕鐵去哪兒了?坑中的小山坡堆是怎麼來的?底端為什麼是平的?隕石撞擊是一個巨大能量釋放的事件,跟我們過去認為的撞擊是有卻其他,主要是動能不會再一個層面上,日常生活普通撞擊事情速率其實就是一小時數百公里。

⑤ 為什麼隕石坑裡沒有隕石撞擊地球後,坑裡的隕石去哪兒了

很多人都喜歡去看流星,在看流星的時候感覺可以這是一個非常美妙的事情,也有很多人會天空當中的流星去許下心願,那麼也是希望自己的願望能夠成真。那麼這樣美麗的流星帶著一抹明亮閃過的是活,的確是非常的美,不管是為了見證愛情還是見證什麼美麗的閻王,或者只是單純的觀察天文現象,這都是不能夠錯過的,但其實流星就是天外隕石墜落在地球上,是一種不常見的天文現象,那麼眾所周知,隕石是從宇宙飛來的,那麼在這時候降臨在地球上的時候就會砸出一個大坑,但是在很多時候我們都只是見到了這個大坑卻見不到隕石,那麼在這時候大家一定會好奇,隕石到底去哪裡了呢?

再來就是還有一種比較特殊的情況了,那就是彗星撞擊地球,其實是因為彗星大部分時候是由冰和塵埃所構成的,還有就是彗星的速度是比較慢的,那麼隕石被埋入了隕石坑的下面,這時候冰是會慢慢地被融化的,那麼最後也就剩下了塵埃了。

⑥ 無一例外,巨大隕石坑就是找不到隕石!隕石是怎麼憑空消失了

隕石坑是由隕石撞擊天體表面形成的,隕石坑這個定義,已經廣泛被地質量界接受。

全球已經發現了大約150個隕石坑,無一例外的,這些隕石坑只有坑,並沒有隕石,因此這個地表大坑是被隕石撞擊形成的觀點,很長時間都沒有被地質界接受,大多數地質學家認為:地球上這些大坑是由於火山爆發或者氣體爆炸造成的。


直到阿波羅計劃給科學家提供了月球隕石坑數據,隕石坑的定義才真正被接受。

那麼,問題來了,隕石坑裡為什麼會沒有隕石?為什麼隕石落在海洋里的危害比落在陸地上的危害更大?你知道地球上有個隕石坑的深度已經超過了地殼厚度嗎?


這么多隕石

隕石又叫隕星,是地球以外,脫離原有運行軌道的宇宙流星或塵碎塊,飛快散落到地球或其它行星表面的未燃盡的石質、鐵質或是石鐵混合的物質。

英國南極考察處聯合劍橋大學等多個知名高校,收集了2019年和2020年南極洲東部沙克爾頓嶺片區隕石,總共收集到120枚隕石,他們採用計算機模型推演,推算出每年約有1.7萬枚隕石墜落地球[1],並將這一研究成果發表在知名期刊《地質學》。


這一研究結果的發表,也就直接地告訴人類,大多數隕石都無法形成隕石坑。

隕石坑形成

實際上,地球上的隕石坑形成的條件是:一個物體以11.6km/s的速度從外空與地球相撞。

在這個過程中,物體的動能轉變成熱能。

如果隕石的重量超過1000噸,那麼地球的大氣層基本上對其沒有任何減速作用,這樣的隕石表面溫度和壓力非常高。


在這種狀況下,一般的球粒隕石和碳質球粒隕石,會在它們與地面撞擊以前就被破壞,但是鐵-鎳金屬隕石的結構足夠強大,與地面撞擊會造成巨大爆炸。

隕石坑哪裡去了

因此,要想形成隕石坑,隕石要足夠大,那麼這么大塊的隕石哪去了呢?

高速隕石在撞擊地球表面時,由於其重量非常大,會在接觸面形成強大的沖擊波。

沖擊波在兩者的接觸面,分別向地表和隕石產生強大的壓強,隕石也將受到非常大的壓強。

在這一過程中,隕石瞬間被壓縮成高壓狀態,壓強瞬間能夠達到幾百Gpa,隕石處在高溫和高壓狀態,隕石和接觸地表會瞬間熔化或氣化。

也就是說,此時隕石基本已經成為氣體狀態,在撞擊過程中,被氣化的物質迅速射向撞擊坑,然後形成一個蒸汽柱,隨後蒸汽柱會射向周圍,如果撞擊速度足夠大,甚至有可能會有部分隕石顆粒飛出天體,造成「撞擊污染」,不過,地球有足夠厚的大氣層,要逃逸出地球,其難度很大[2]。

實際上,越大的隕石坑,越難發現隕石的蹤跡,反而,越小的隕石坑,還會可能發現小塊隕石。這是因為,大型隕石的動能更大,速度和沖擊力也更大,加上隕石屬於「脆」的質地,很快會形成隕石渣渣。

希克蘇魯伯隕石(距今6576萬年)

坑為什麼這么少

地球距今已經有46億年的 歷史 了,每年掉落地球的隕石超過1.7萬顆,為什麼總共才找到150個隕石坑?

這主要是因為地球的侵蝕作用,以及古老的地貌被沉積物填埋了,慢慢的古老隕石坑不易辨識甚至消失。

目前,人類發現的最大隕石坑是弗里德堡隕石坑,形成於21億年前,它位於南非的自由邦省,這個隕石坑的直徑約為250-300公里,這么大的隕石坑是由直徑為5-10公里的小行星撞擊形成的。

如果按照原始隕石坑「深度/直徑」比為0.15計算,其撞擊後深度約為37.5-45公里,已經超過了地球地殼平均厚度(35-40km)。


恐龍是地球上出現過的最大的陸地脊椎動物。它們突然滅絕的謎團已經被人類慢慢揭開。科學家表示:它們滅絕的原因可能是因為:6500萬年前有一顆小行星撞到了墨 西哥尤卡坦半島上, 這個天體當時可能以相當於100億顆原子彈的沖擊力,在地球表面撞出了幾公里深的裂縫。撞擊的碎片紛紛散落,引起了強烈地震、海嘯、大洪水和大火災,進而導致氣候異常,先是大火,再就是冰川期,目前,美國已經把這一過程通過計算機模擬驗證了。


隕石掉到水中

海洋佔地表面積為71%,所以大的隕石落到海面的概率比陸地要高,那落在海里是不是會更好些呢?畢竟海水能夠起到緩沖作用。

可事實並非如此,大的隕石撞擊海面,比撞擊陸地危害大多了,大的隕石可以一直沖到海底, 大的隕石可以一直沖到海底,在海上會造成巨大 的海嘯。 據計算推測,尤卡坦希克蘇魯伯的撞擊造成了50至100米高的海嘯,在內陸數千米處形成了堆積,可見其危害。

熱點內容
為什麼找不到哈利波特設定集 發布:2025-07-16 06:48:01 瀏覽:145
手機軟體不多為什麼會卡 發布:2025-07-16 06:47:25 瀏覽:49
為什麼女生玩和平精英都比男生菜 發布:2025-07-16 06:41:35 瀏覽:1000
蘋果系統色彩為什麼這么漂亮 發布:2025-07-16 06:27:30 瀏覽:713
小米手機壁紙為什麼會突然變黑 發布:2025-07-16 06:25:26 瀏覽:52
眼睛為什麼會三眼皮 發布:2025-07-16 06:21:36 瀏覽:159
生了孩子後為什麼撞一下就有淤青 發布:2025-07-16 06:11:30 瀏覽:526
意蜂箱為什麼養不好中蜂 發布:2025-07-16 06:11:24 瀏覽:48
為什麼高清照片做微信頭像就模糊 發布:2025-07-16 06:01:59 瀏覽:908
為什麼有些男人沒朋友 發布:2025-07-16 06:00:26 瀏覽: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