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早產兒不會吃東西
1. 早產兒不吃奶怎麼辦
若早產兒表現其他狀況很好,體溫穩定或氣息穩定、心率穩定,胃脹鼓鼓的,暫時不願意吃奶,可再稍微等一等。部分早產兒需要胃管喂養,可回抽查看胃裡是否有很多液體。而原本正常吃奶突然不願意吃奶,可能有新的情況,如感染,或嗓子有問題,需醫生進一步檢查。
2. 新生兒不會吃奶怎麼辦
新生兒不吃奶的原因
母親看到自己的寶寶不吃奶時,總是很著急,找不到對策。其實只要找到寶寶拒哺的原因,情況就會有所轉機了。新生兒不吃奶的原因很多,大概可以歸納為以下幾方面:
1、母親乳房脹奶後,比較硬,新生兒不會吸,這時可以用熱毛巾敷一敷,把奶擠出來一些,使乳房變軟,這樣他們就會吸了;還有若是人工喂養,奶瓶上的奶嘴太硬,或上面的吸孔太小,吮吸費力,都會使他們厭吮。
2、新生兒患一些疾病時,如消化道疾病,就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厭吮。
3、新生兒鼻塞後,就得用嘴呼吸,如果吮乳,必然妨礙呼吸,往往剛含住奶頭就放棄了。
4、一些生理缺陷也會影響新生兒吃奶,如唇裂、齶裂等,其吮吸困難,亦會出現拒吮現象。
5、當新生兒口腔感染了,他們會因疼痛而害怕吮乳。新生兒口腔黏膜柔嫩,分泌液少,口腔比較乾燥,再加上不適當的擦拭口腔,常常引起感染。
6、若是早產兒,則因為身體機能尚未發育完善,吸吮能力低下,甚至吞咽困難,常常是口含奶頭而不吸吮或者稍吮即止。
寶寶不愛吃奶怎麼辦
寶寶有時候會經常出現不愛吃奶的時候,當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應該及時發現寶寶不愛吃奶的原因及時的解決。下面分享一下寶寶不愛吃奶該怎麼辦?
1、如果寶寶消化不良的時候就會不愛吃奶,這時查看寶寶是不是有放屁大便黃色等症狀,如果有的話應該就是消化不良,這時找醫生開點葯治好以後就沒事了。
2、寶寶隨著年齡的增長會對很多事物好奇,注意力會分散,在吃奶的時候會到處看不愛吃奶,這時候只要想辦法把寶寶喜歡的東西給寶寶讓寶寶集中精神吃奶就好了。
3、媽媽的奶頭或者是奶瓶的奶嘴有異味的時候寶寶就會不愛吃奶,這個時候媽媽要及時的清洗奶頭,或者是清洗更換奶嘴及奶瓶,這樣寶寶就會吃奶了。
4、寶寶上火最裡面起了小泡泡吃奶會疼,這時寶寶就會不愛吃奶,發現寶寶嘴裡起泡後要立即就醫查看病因並進行治療,康復後即可解決。
5、喂寶寶吃奶的時候,如果抱著寶寶吃奶,餵奶的姿勢讓寶寶不舒服的時候寶寶也會不愛吃奶,這時只要把寶寶放在床上躺著
寶寶不吃奶粉怎麼辦
1、選擇合適的奶嘴:雖然再好的奶嘴和吃媽媽奶的感覺仍會不一樣,但可以選擇接近一點的奶嘴。還有一種說法是把奶嘴多煮煮,讓它變軟,可能寶寶會接受一點。
2、看寶寶是不喜歡奶嘴還是不喜歡奶粉的味道:試著擠出母乳在奶瓶里給寶寶吃,如果他接受了,可能他不喜歡奶粉的味道,可以換一個牌子試試。另外可以把奶粉調淡一點或冷一點或熱一點試試。
3、及時添加輔食:如果有些寶寶真的很不喜歡奶粉,那麼到了4個月,媽媽就可以考慮給寶寶添加輔食了,米粉、蛋黃、肝粉、果泥逐漸到菜肉粥、爛面條等,能吃輔食後,就好多了,至少能從其他方面吸取營養。不過輔食吃得多了會影響奶量,要注意一下。
4、給母乳多點信心:如果寶寶太小還沒吃輔食,就要多吃母乳。很多媽媽都覺得自己母乳很少,實際上母乳可能比你想像的多。在寶寶不願吃奶粉的時候,更要發揮母乳的作用。
5、奶嘴口弄得大點:把奶嘴口開大,漏到嘴裡寶寶也會吃點。雖然比較慢,但總比不吃的要強。
6、在寶寶面前吃吃喝:到了一定階段,寶寶會對外界很新奇,看到你在吃什麼會很饞,也想要嘗嘗。所以有時故意在他面前喝東西或假裝喝奶,他會一直看著,然後快給他吃,有時會吃一點,這個對吃輔食也適用。
7、嘗試除了奶瓶外的東西:大多數寶寶會接受小勺,但也有寶寶不接受。這時媽媽可以試試用學飲杯,或者奶瓶上面的蓋子,或者小滴管等。
8、餓餓:可以稍微餓餓寶寶,比一般餵食的時間晚點,才給他吃奶粉,寶寶飢腸轆轆就會吃點。
9、少食多餐:一頓吃很少的話,就多吃幾頓。媽媽可以在平時多培養寶寶吃奶粉的興趣,有機會就喂寶寶吃,寶寶不吃就算了,也不要強迫,多試幾次寶寶就會接受了。
10、其他方法:睡覺時迷迷糊糊地吃,或吃著母乳突然換成奶瓶,被認出來再趕快換回來,這個方法多數寶寶可以。洗完澡寶寶口乾可以趁機給他吃奶粉。補鈣補鋅,寶寶缺少微量元素時也會產生厭食的情況。
寶寶不吃奶瓶怎麼辦
寶寶不吃奶瓶怎麼辦
1、用奶瓶在寶寶還沒餓之前先餵食。
2、用奶瓶餵食時,拿媽媽的衣服包著寶寶。
3、不要將瓶嘴放入寶寶的口中。而是把瓶嘴放在旁邊,讓寶寶自己找尋瓶嘴,主動含入嘴裡。
4、把瓶嘴用溫水沖一下,讓它和人體溫度相近。
5、讓寶寶試用不同形狀、大小、材質的奶嘴,並調整奶嘴洞口的大小。
6、試著用不同的姿勢給寶寶餵食。有些寶寶吃奶瓶時,喜歡喂他的人把腳抬高;有些則不喜歡看著媽媽的臉,喜歡背向著媽媽的胸前時較願意吸奶瓶。
7、試著抱抱他、搖搖他、走一走等,使他安靜下來。
8、在寶寶睡著的時候,把奶瓶放入他的嘴中。
嬰兒吃奶量
怎麼才知道寶寶吃奶量是否足夠呢?只要掌握好以下五點,就知道哺乳量適宜不適宜了。
1、哺乳次數。出生後頭1—2個月每天需要吃8—10次,3個月齡時間每天至少要吃8次。
2、排泄。每天換6塊以上濕尿布。如果單純依靠母乳喂養,嬰兒的24小時小便次數達6次以上,是奶量充足、嬰兒吃飽的一種表現。如果每天24小時的小便次數不足5次,就說明奶量不足,嬰兒沒有吃飽。由母乳喂養的嬰兒大便的形狀是黃油油的軟便,每天大便2—4次,這表明奶量充足,嬰兒吃飽了。如果母乳喂養的嬰兒大便量少,並呈綠色泡沫便,這說明母親的奶量不足,寶寶沒有吃飽。
3、睡眠。能夠安靜入睡4個小時左右,不哭鬧能夠深度睡眠表示孩子已經吃飽。
4、體重。嬰兒體重的變化狀況,往往能表明寶寶是吃飽了還是飢餓。每星期平均增加體重0—170克,3個月時則為200克左右。6個月內的嬰兒,平均每月增加體重600克或至少每周遞增125克。大於6個月的嬰兒平均每月體重增加500克。這些可說明母乳充足,嬰兒吃得飽。如果嬰兒的體重增加達不到上述標准,而且相差較大,在排除了疾病之後,多說明奶量不足,嬰兒吃不飽。
5、神情。寶寶吃飽了就會情緒良好,表現愉快,玩笑自如,小眼睛閃亮,反應靈敏。
兩個月寶寶不愛吃奶
兩個月寶寶不愛吃奶怎麼辦
兩個月寶寶不愛吃奶一般是因為生理性厭奶或者病理性厭奶。大多數寶寶屬於生理性厭奶,醫生們普遍認為生理性厭奶無需治療,過一段時間會自愈。可是眼見著寶寶每日奶量攝取不足,到吃奶的時間了,寶寶小腦袋就開始左右晃動,眼睛也開始東張西望,不肯繼續吃奶;吃奶的時候,吃吃停停,跑起「馬拉松」,遇到這種情況家長可以採取以下的措施:
1、有條件的情況下,餵奶時房間里最好只有媽媽和寶寶,平時有很多人陪著寶寶玩耍的家庭,在寶寶吃奶的時候,其他的人可以暫時迴避一下。
2、餵奶的小環境光線可以暗一點,最好沒有嘈雜聲音的干擾。
3、對於個別超級敏感的寶寶,吃奶的時候可以暫時拔去電話線,關掉手機。
4、適時調整寶寶的吃奶情緒:在餵奶前一段時間,不要讓寶寶做劇烈的運動。對於按照時間表喂養的寶寶,最好在每次吃奶前的半個小時,讓瘋玩的寶寶慢慢地安靜下來,這樣寶寶到了吃奶時,比較能進入狀態。
三個月寶寶不愛吃奶
三個月寶寶不愛吃奶的原因
當寶寶出現不想吃飯、惡心及嘔吐等症狀,或吃奶時表現出吸吮無力或閉嘴搖頭,這個時候,媽媽就要注意了。引起三個月寶寶不愛吃奶的原因很多,有以下幾種情況:
1、胃腸道疾病:如果寶寶不肯好好吃飯,不斷打嗝或放屁,且散發濃烈的酸臭味,那麼應該是因為食物積滯導致的消化不良。其他的消化道疾病,如便秘、腹瀉等也會引起寶寶食慾不振。媽媽最好結合寶寶的大便來判斷。
2、口腔感染:如果寶寶不肯吃奶,或者吃奶以後就不斷哭泣,並且伴有流口水。媽媽就要注意觀察寶寶的嘴巴裡面,是不是有破損,或口腔感染。比較常見的原因是寶寶得了鵝口瘡。
3、感染症:如上呼吸道感染、全身性感染症等都會引起寶寶食慾下降,通常還會伴有全身性的症狀,如咳嗽、精神不振等。
4、鼻塞、紅臀:如果寶寶不肯吃奶,還大聲地哭鬧、張著嘴巴呼吸。就可能是因為鼻腔裡面有污物堵住,沒辦法順暢地呼吸。媽媽可以檢查一下寶寶的鼻子,把裡面的臟東西清理出來。
四個月寶寶不愛吃奶
四個月寶寶不愛吃奶的原因
四個月寶寶不愛吃奶,對於這種情況媽媽們不必擔心。家長先要了解,四到六個月大的寶寶有50%以上會經歷厭奶期。甚至有的寶寶在三個月左右發生。既然出現了厭奶期,那麼四個月寶寶不愛吃奶也屬正常現象。首先要知道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四個月寶寶不愛吃奶。其發生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如:
1、好奇心:對周圍所有的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心,很容易分心而無法專心喝奶。
2、喜新厭舊:不再只喜歡奶粉,想嘗試其它食物。
3、環境氣氛不好:穿太多衣服,家中悶熱,感受到責罵等原因使寶寶的感覺不舒適。
4、成長速度趨緩:對營養與熱量的需求不像新生兒時那麼大。
5、生病:基本上非疾病性的厭奶較常見。所以爸媽最好能夠多花點心思和耐心觀察照顧、畢竟寶寶還不會表達,還是得靠爸媽的細心了解原因滿足需求。
五個月寶寶不吃奶
五個月寶寶不吃奶怎麼回事
五個月寶寶不愛吃奶,遇到這種情況的媽媽們不要擔心,這一時期寶寶不吃奶 有可能是到了厭奶期。大部分寶寶,都會經歷一段時間的「厭奶期」,也就是忽然不愛吃奶了,這時除了順其自然,不強迫寶寶進食之外,還應該了解寶寶厭奶是生理性的,還是病理性的。只有分清原因,才能盡快調整五個月寶寶不愛吃奶的問題。
五個月寶寶不愛吃奶所說的「厭奶」分為兩類:生理性厭奶和病理性厭奶。大多數寶寶屬於生理性厭奶,醫生們普遍認為生理性厭奶無需治療,過一段時間會自愈。
下列狀況時可能導致五個月寶寶不愛吃奶,喝奶量減少:
1、寶寶生病或在恢復期時食慾會較差,待病痊癒後可逐漸恢復喝奶量。
2、寶寶4-7個月大時,好奇心較重,易轉移注意力。你可在餵奶時間將寶寶抱至光線較暗且安靜的地方喂哺。寶寶厭奶期間不要強迫寶寶喝奶,可趁機訓練寶寶吃副食品。
3、寶寶長牙時牙齦會痛癢,可將餵奶時間分成幾小段,讓寶寶吃吃停停,並加大奶嘴的洞,讓寶寶在較短的時間內喝完奶
六個月寶寶不愛吃奶
六個月寶寶不愛吃奶的原因
1、輔食添加得不合理
為了滿足嬰幼兒快速生長的營養需要,應在嬰幼兒4-6個月時適時地添加輔食,但仍應以奶類為主食,搭配適量的輔食。有的父母為嬰幼兒添加輔食的時間過早,或是雖適時添加了輔食,但與奶類的搭配不當,嬰幼兒想吃多少輔食就給多少,這樣嬰幼兒在進食後,整天幾乎沒有飢餓感,對再吃奶失去了食慾。
有的父母在添加輔食時,為使嬰幼兒易於接受,採用鮮湯煮粥或蒸蛋,使輔食的口味遠遠勝過奶類,嬰幼兒吃了口味鮮濃的輔食,對淡而無味的奶類,就失去興趣,這是又一原因。 還有些嬰幼兒在6-7個月時,就上桌嗜食成人菜餚(對嬰幼兒來說口味過鮮過咸),使嬰幼兒味覺產生改變,也會使嬰幼兒不願再吃奶,造成「罷奶」。
2、母乳喂養時間過長,未及時添加輔食
嬰幼兒6個月前,雖母乳中鐵與維生素B1的含量不能滿足嬰幼兒的需要,但可以依賴嬰幼兒體內貯存的營養來滿足,但到6個月以後,若仍只喂給母乳而未及時添加輔食,這些營養素就明顯不足,將會因此產生..
3. 早產嬰兒出現不吃飯情況怎麼辦
早產兒喂養原則及注意事項 早產兒更需要母乳喂養。因為早產母親的奶中所含各種營養物質和氨基酸較足月兒母乳多,能充分滿足早產兒的營養需求而且早產母親的奶更利於早產兒的消化吸收,還能提高早產兒的免疫能力,對抗感染有很大作用。所以媽媽一定要有信心,相信自己的乳汁最適合喂養孩子,要想辦法讓孩子吃到母乳,或者想辦法讓孩子出院後吃到母乳。母親要盡可能地與早產兒接觸,如住院的醫院有母嬰同室病房,媽媽一定要陪伴寶寶入住母嬰同室病房。對不能吸吮或吸吮力弱的嬰兒,媽媽要按時擠奶(至少每3小時擠1次),然後將擠出來的奶喂嬰兒。 第2周的早產兒,生活能力有了較大的提高,出生體重較大的早產兒,喂養已經不會有困難了。體重輕、發育不健全的早產兒,經過在醫院新生兒病房的治療,如果情況好轉,可以回家由媽媽自己哺乳。我們還是強調早產兒最好用母乳喂養。如果孩子一生下來就住院,母親能夠堅持擠奶,孩子出院後開始母乳喂養,問題不是太大。如果母親的乳汁已經很少或幾乎沒有了,要開始母乳喂養就有一定難度。不過媽媽還是不要放棄,不要喪失信心,堅持讓孩子吸吮,許多媽媽的乳汁可以增多。對於母乳一時不能滿足孩子的情況下,可以採取混合喂養,然後過渡到母乳喂養。 由於種種原因,的確不能母乳喂養時,只好採用人工喂養。一周以後早產兒的人工喂養與正常新生兒有許多不同之處,下面分別予以敘述。 7天~14天的早產兒,每天能量供給以100千卡(約419千焦)/千克體重計算;也可以用簡便的記憶法,即日齡每增加1天,每千克體重增加10毫升稀釋牛奶。孩子7天時每千克體重的稀釋牛奶量為170毫升,8天時就是每千克體重180毫升,9天時為每千克體重190毫升,10天為每千克體重200毫升。10天以上應根據孩子的實際體重來增加。1~2周的早產兒仍然喂給2:1的稀釋牛奶。早產兒滿1周,最遲2周後,應添加維生素A、維生素D(即濃縮魚肝油),主要是為了促進鈣的吸收。一般用魚肝油滴劑,每日滴4滴,也可以選用維生素AD混合膠囊。但要注意不能直接把膠囊放在嬰兒嘴裡,以免引起窒息。 15天~28天的早產兒,每天能量供給以120-140千卡(約502-586千焦)/千克體重計算;也可以用簡便的記憶法,即以孩子目前體重的1/5為每天的稀釋牛奶總量。比方說一個孩子體重25千克,1天的牛奶總量即為500克,也就是500毫升。這個時期的早產兒仍然喂稀釋牛奶,不過牛奶的濃度可以逐漸增加,慢慢由2:1奶增加為3:1奶(3份牛奶:1份水),再逐漸增加為4:1奶(4份牛奶:1份水)。 早產兒人工喂養時,也要對牛奶進行消毒、加糖和稀釋,奶具的消毒更應該特別地注意。在增加牛奶的量時,要參照第1周內早產兒的喂養方法進行。 早產兒喂養注意事項 早產兒是指胎齡未滿37周,出生時體重低於2.5千克,身高少於46厘米的寶寶。寶寶早產的原因很多,孕婦高血壓、急性感染、重體力勞動或多胎等都可以引起早產。 一般早產兒在肝臟貯鐵、骨骼貯鈣、消化功能及免疫機能等方面都尚未發育完全。 多數早產的寶寶一般身體瘦弱,皮膚薄而發亮、哭聲細微、肌肉無力、體溫偏低、呼吸困難,對各種疾病的感染率明顯增高。照料早產的寶寶,除在維持體溫和避免感染這兩個方面應特別關注之外,還必須格外細心地喂哺。凡出生體重低於 1.5千克以及不能吸吮的早產嬰兒,剛出生時般家庭是無法自行喂養的,必須留在醫院繼續觀察。我們這里介紹的是出生體重為1.5~ 2.5千克的早產兒的喂養。 首先需要考慮的是用什麼乳類來喂養早產的寶寶。事實上,母乳是早產兒最理想的天然營養食品。早產兒生理機能發育不很完善,要盡一切可能用母乳 (特別是初乳)喂養。母乳內蛋白質含乳白蛋白較多.它的氨基酸易於促進寶寶生長,且初乳含有多種抗體,這些對早產兒尤為可貴。用母乳喂養的早產兒,發生消化不良性腹瀉和其他感染的機會較少,寶寶體重會逐漸增加。 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才考慮用代乳品喂養早產兒。首選為優質母乳化奶粉,它的成分接近母乳,營養更易吸收,能使寶寶體重增長較快;也可考慮用鮮牛奶喂養,但採用時應謹慎從事,以減低牛奶脂肪含量,增加糖量,使之成為低脂、高糖、高蛋白的乳品。在用代乳品喂養的過程中,要密切注意寶寶有無嘔吐、腹瀉、便秘以及腹脹等消化不良的症狀。 其次需要注意的是早產寶寶的喂養量及喂養次數。早產兒的吸吮能力和胃容量均有限,攝入量的足夠與否,不像足月新生兒表現得那麼明顯,因此必須根據寶寶的體重情況給予適當的喂養量。母乳喂養的早產寶寶應該經常稱稱體重,觀察早產兒體重的增加情況,這是判斷喂養是否合理的重要指標。一般足月新生兒在最初幾日內由於喂哺不足或大小便排泄的原因,體重略有減輕,這是正常現象。但早產兒此時體重的維持至關重要,要重視出生後的早期喂養,設法防止寶寶體重的減輕。 由於早產兒口舌肌肉力量弱、消化能力差、胃容量小,而每日所需能量又比較多,因此可採用少量多餐的喂養方法。如果採用人工喂養,一般體重1500–2000克的早產兒一天喂哺12次,每2小時喂一次.2000–2500克體重的寶寶一天喂8次,每3小時喂次。每日的餵奶量不同寶寶差別較大,新生兒期每日可餵奶10-60毫升不等。如寶寶生長情況良好,則夜間可適當延長間隔時間,這樣可以在保證攝入量的基礎上逐步養成夜間不喂的習慣。 母乳餵食為最佳選擇 早產兒配方奶熱量為700-850卡(約3~ 3.6焦)/千克,這可提供適當的熱量而不含多餘的液體,適合胃容量有限的早產兒。 碳水化合物占總熱量約為40%~50%,其來源是玉米糖漿固形物或葡萄糖聚合物,兩者可使配方奶有較低的滲透壓。脂肪方面,早產兒配方奶含有容易吸收的中鏈脂肪酸。足月兒使用的配方奶其礦物質及維生素含量無法滿足早產兒的需要,因此早產兒配方奶中應特別添加鈣、磷、鈉及維生素。 早產兒以母乳餵食是最佳選擇,但仍需加鐵補充。若沒有母乳,則體重低於2千克的早產兒要加鐵強化的早產兒配方奶餵食。 可不可以用配方奶粉喂養早產兒? 現在市面上有許多配方奶粉,由於配方奶粉加入了一些乳清蛋白、類脂、糖類、維生素,並去除了一些礦物質,使牛奶的成分更接近母乳,所以早產兒也可選用配方奶粉。用配方奶粉喂養早產兒,要注意奶粉的質量,如生產廠家.營養成分的含量.出廠日期等等。特別還應注意的是:你要選擇適合你的嬰兒年齡的奶粉,不要選用適合大孩子的奶粉來喂養孩子;另外,你應當先少買一些奶粉,試一試,看看嬰兒是否適應。奶粉的配製方法可以按照奶粉包裝上面的說明書進行,並注意遵照日齡進行必要的稀釋。
4. 35周早產女嬰,在保溫箱里住了6天,現在34天了,一直是不太吃東西,一直睡,有人說讓她睡,睡了就長
指導意見: 這個就是腦缺氧引起的輕度腦發育不良。繼續在保溫箱呆幾天吧
5. 寶寶早產,還不足24小時精神不好又不怎麼愛吃東西怎麼回事呀
早產兒生後易出現低血糖現象。也出現精神差,應重點護理。再就找兒科醫師看有無神精系統異常情況。
6. 早產兒不愛吃奶怎麼回事
早產兒身體各項指標都低於普通嬰兒,不愛吃奶也是正常的,可以住院觀察治療。
7. 早產兒出生兩個多月了,還不會吞咽是怎麼回事
實際上,人天生就會吞咽,但咀嚼能力是從添加 輔食 時開始培養的後天能力,而從4個月開始寶寶進入了學習咀嚼,及味覺發育的敏感期。寶寶不會吞咽只是因為她還沒有掌握這種能力,比如說她只接受可以 吸吮 的 奶瓶 而不接受勺子等。寶寶不會吞咽糊狀、泥狀食物,只要成人堅持練習,不斷地讓寶寶嘗試,哪怕每天只試一口輔食,只要不停地刺激寶寶訓練寶寶,這種情況會改善的。
8. 寶寶早產不怎麼吃奶是什麼原因
早產不吃奶是很正常的現象,不用擔心一般說,孕期滿36周以後生產的嬰兒都不算是早產兒的。新生兒睡眠時間較長,一天可能有20個小時左右是睡覺的。隨著寶寶成長,睡眠時間會逐漸縮短。暫時不用擔心睡眠時間,等醒了能正常吃奶和排泄就行。
9. 32周早產的嬰兒在保溫箱快3周了為什麼吃不下東西
現在這個時候你也不要擔心,這個時候需要多注意休息,需要注意適當的給孩子少吃多餐,畢竟現在孩子是早產兒的,自己要多注意一下
10. 寶寶不肯吃東西怎麼辦
嬰兒拒哺的原因
·奶嘴不適,如人工餵奶奶瓶上的奶嘴太硬,或上面的吸孔太小,吮吸費力,從而使嬰兒厭吮。
·疾病:嬰兒患一些疾病,如消化道疾病,面頰硬腫時,均會不同程度的出現厭吮。
·鼻塞:因為嬰兒鼻塞後,就得用嘴呼吸;如果吮乳,必然妨礙呼吸,往往乍吮又止。
·口腔感染:此因疼痛而害怕吮乳,原因是嬰兒口腔黏膜柔嫩,分泌液少,口腔比較乾燥,再加上不適當的擦拭口腔飲料過熱,常使嬰兒的口腔發生感染。口腔感染後,吮奶時即可產生疼痛,從而出現拒吮。
·早產兒:原因是其身體尚未發育完善,吸吮機能低下,故常表現出口含奶頭不吮或稍吮即止現象。
有的嬰兒經常2~3天或4~5天才排便一次,但糞便並不幹結,仍呈軟便或糊狀便,排便時要用力屏氣,臉漲得紅紅的好似排便困難,這其實並不屬於便秘。
寶寶幾天不拉,可能是寶寶根本沒吃飽,所以你首先要保證寶寶每天吃飽了。
你還要看他拉出來的是軟便還是硬便。
我的寶寶50天左右時也開始幾天一次大便,最長的一次四天才拉,但是他拉出來的仍是糊狀的軟便,我就知道他不是便秘。便秘是指拉出來硬硬的條狀或顆粒狀的大便。你不用著急,這么小的寶寶是這樣的,她還沒養成每天定時拉大便的習慣,也就是說她還根本不會大便,這樣你就更不能用開塞露了,越用越依賴,大便反射越麻木,越用越不知道自己拉。
你需要每天幫寶寶按摩肚子,就是用你中間的三個手指,繞著寶寶的肚臍順時針按摩,一次5分鍾,每天早晚各一次,能幫助寶寶加快腸蠕動,使寶寶產生大便反射。
另外,從孩子兩個月起就應該訓練良好的排便習慣,使他按時排便,排便最好在清晨或晚上臨睡前,早晨排便最好,晚上大便則可使孩子夜裡睡得踏實。飯前大便可使孩子吃得好,但不要飯後大便。媽媽先觀察孩子排便的情況,然後根據孩子的情況,有意識的定時排便,排便時媽媽要和他一起發出「恩恩恩」的聲音。
新生兒胃腸功能不完善,有的到7、8個月了大便還不一定正常,有的大人還每天一瓶益生菌(酸奶)呢。調理腸胃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我兒子整整吃了一年的媽咪愛呢!媽咪愛與合生元都是有益菌,是調理胃腸道系統的,拉稀的調到不稀,便秘的調到不幹。媽咪愛價格適中,合生元價格偏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