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尋物指南 » 寶寶為什麼不會亂抓東西

寶寶為什麼不會亂抓東西

發布時間: 2023-01-18 19:29:10

Ⅰ 怎樣教育小孩子不亂拿別人東西

不亂拿別人的東西要注重在日常生活中的培養,在平時的生活細節上引導孩子,比如當你在用別人的東西時你首先要對別人申請是否同意你使用,如果答應了你還要禮貌致謝,還有在逛街逛超市時選商品時,也要詢問售貨員的意見,如「這件東西我能拿過來看看嗎」等等,對於教育孩子父母是最好的老師,因為父母是孩子身邊最親密的人,你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在每影響著他們,所以教育好孩子還是首先要多注意一下自己的生活環節吧!

Ⅱ 怎樣教育小孩子不亂拿別人東西

只能是反復說教了,不要斥責孩子,容易逆反

Ⅲ 孩子喜歡伸手探索時,應該阻止他抓一些不幹凈的東西嗎

在寶寶成長的過程中,相信媽媽們一定遇到過這樣的現象--寶寶突然喜歡用小手到處去摳周圍目之所及的一切事物,習慣性的對周圍的東西反復抓握把玩,有時候甚至連垃圾都不放過。

這看似是寶寶成長過程中的一個小小變化,然而媽媽們應對寶寶如此行為的態度和方式將會對寶寶的成長產生重要影響。

前幾天,去表姐家給她的寶貝女兒朵朵慶祝一周歲生日,朵朵由於長的水靈可愛,因此備受家族喜愛。距離上一次相見已經能夠明顯感受到孩子的成長進步,小姑娘已經開始嘗試著蹣跚學步、咿呀學語,再加上孩子特有的天真爛漫,瞬間一股融化人心的超強魔力就撲面而來。


在寶寶成長的過程中,有哪些方式可以助力寶寶精細動作的開發呢?

有意識的引導寶寶「動手」習慣;

一般而言,寶寶在3個月開始就已經對自己的雙手充滿了好奇,不僅時不時會把自己的雙手放在眼前把玩許久,還會無意識的出現想要抓、握周圍物品的動機。

自此。媽媽們就可以有意識的引導寶寶「動手」習慣,例如拿一個寶寶感興趣的玩具在互動中配合寶寶抓、握行為的發生,幫助寶寶手部精細動作早早的得到開發鍛煉。

藉助寶寶感興趣的游戲活動鍛煉精細動作:

對於兩三歲的寶寶而言,媽媽們就可以藉助孩子感興趣的諸多游戲活動來鍛煉寶寶的精細動作,例如串珠子、塗鴉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媽媽們在寶寶穿珠子、塗鴉的過程中也需要全程互動參與指導,這樣不僅幫助寶寶的精細動作得到了鍛煉、專注力得到了提升,還增強了親子關系。

Ⅳ 寶寶不會搶東西怎麼辦

在中國人傳統的價值觀念中,我們比較尊崇的是人際而非法度,所以重人際和諧是我們價值觀念中一個揮之不去的情結,於是我們常常教導孩子要謙讓,分享,但是鑒於孩子有自私這一敏感期,而且孩子的同伴不定處於什麼狀況,這種一味謙讓讓家長也覺得忐忑,有的家長在困惑中繼續堅持,有的家長就開始訓練寶寶的反抗意識,有的家長則堅持折衷的觀念——人不犯我,不我犯人。在美國居住的一位華人BILL媽媽曾經在我的博客留言,分享了自己的困惑。 BILL也是這樣,以前他不願意把自己的東西拿給別人玩甚至還搶別人的東西,被我不斷地灌輸教育後他現在知道主動把東西拿給別的小朋友們玩,他經常被誇贊是GOODBOY.可是問題又出來了,現在變成了別人搶他的東西了,每次別人搶他東西的時候他都很迷惑得望著我.當然,家長在的時候會告訴小朋友應該SHARE,照做了之後家長會誇THAT'S VERY NICESHARING.可是家長不在的時候呢?有一次見到一幫美國小孩在搶一個飛盤...那叫一個勇猛啊!簡直就是一幫小老虎,有的被壓在了下面痛得哭了還不罷休還繼續搶,似乎誰搶到了誰就是WINNER.BILL不會去跟別人搶東西的,似乎看起來又軟弱了....費解... 當時我對的觀點是堅持正確的價值觀念的灌輸,就讓孩子吃點虧,我寫到: 在《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本書裡面,作者尹建莉也描述了這樣的場景和提出了解決的對策。她還是堅持謙讓的,而這種謙讓不應該被解讀為軟弱,而是孩子一貫價值觀的體現。而到將來真的需要他挺身而出的時候,他表現出的一以貫之的優良德行會給我們一個驚喜的。所以BILL媽媽,咱們還是做咱們認為是正確的,有的時候「吃虧是福」! 這種看法其實貌似有道理,但是經過長時間的思考和現實多變的實踐,面對各式各樣的情境,我改變了看法,做法上也從一味謙讓,避讓變成了該旁觀旁觀,該出手出手,該和泥和泥,隨時而動。 這里首先有個前提,就是對自己寶寶的精準分析。我家點點總體上是個乖巧懂事的孩子,他比較聽從大人的意見,不是攻擊性很強的人,而且在本質上他是喜歡人際交往而非拒絕,對自己的東西會堅持,但是別人的東西也不會強要。所以我的做法才得以可行。(如果你的孩子本身攻擊性很強,那就得轉換一種思路啦,不過本身攻擊性強的孩子也可以找到原因,如對家長的模仿和不正當的教育方式,需另當別論。) 1、該旁觀旁觀 遇見別人搶點點東西的時候,如果對方基本上實力相當,大體處於同樣的年齡段,力氣差不多,雙方性格皆溫和為主的,他們之間爭搶玩具基本上算得上一種爭搶游戲,乾脆讓他自己去玩唄。如同一場比賽,冠軍是誰既然不存在不對等的情況,那就來個實力爭奪吧。至於後果誰哭了,誰被抓了,誰被咬了,你就得自己去承受了,我絕對有這個耐心去觀察而不介入。 2、該出手出手 有的時候點點和同伴在一起玩,遇見不講理的,零規矩的,冥頑不化的,我就果斷出手,上去幫忙,將東西搶回,以免讓寶寶處於弱勢。我這樣做並不是要佔強,我依然信奉吃虧是福。但是我在此處是向寶寶傳遞一定的自我防衛的價值觀念,「老好人」並不是我們這個社會需要的價值標准;只有針對一定的情境保持寶寶適度的適應性才是父母應當為的。 3、該和泥和泥 再者當然了,隨著寶寶年齡的增大,獨立游戲逐漸被合作游戲所取代,有的時候在游戲中,難免生出佔有之心,自私之心,嫉妒之心,這些不良的心理火苗是需要立即掐滅的,這個時候咱也要來一番子曰詩雲,進行正規而系統的價值觀教育啦。當然要化解矛盾,爭取人際和諧了。 自評一下你家寶寶是個什麼樣的孩子?你在遇到別人搶寶寶東西的時候你會怎麼做呢?

Ⅳ 嬰兒幾個月手才會抓東西

孩子出生後6周內,手總捏成拳頭,只在啼哭時,有時才可能張開一下。到了8周後,孩子張開手的時間多了,會表現出有意識的運動,代替了抓握反射。這時有些父母看到孩子抓東西不如以前有力時,感到很擔心,其實沒有必要擔心,因為孩子是在學習新的技能,幾周以後,就可以運用自如了。 在此之前,孩子不想把手與手指的動作協調起來,只把時間用在觀察手的外形、感覺和動作上。孩子會常常張開小手,活動一下手指,進行仔細的觀察。從外表看,孩子好像在利用手之前檢查一下手的能力。 在4-5個月時,孩子能夠有意識地控制伸手,可能會同時向物體伸出雙臂,並用雙手抓住。 6個月後,孩子可以用雙手抓住物體,或是將物體夾在手指與手掌之間,但靈活控制能力還不強。這時孩子能夠區分出物體的大小,並能根據物體的大小張開手。孩子特別喜歡感受物體,所以盡量給孩子不同質地、不同形狀的東西。在孩子躺著的時候,孩子可能會抓住自己的腳,再將其放在嘴裡。但孩子不理解物體有什麼用途,所以如果給孩子一個方塊,他就會抓住它,如果再給他一個方塊,他便會丟掉第一塊,去接第二塊。這時,孩子開始用自己的手學習吃東西。孩子的手一眼協調能力有了很大的發展,能夠抓起小食品,放在自己的嘴裡,但放得還不太准。 8個月的孩子能把東西遞給你,但還沒有學會怎樣鬆手、怎樣給你。能完整地做出這一點必須在1歲以後,這時孩子可能喜歡從高處或是小車上故意讓東西掉下去。 從8個月起,孩子的抓握精確性越來越好。到了9個月,不再把東西夾在手指與手掌之間,而是夾在拇指與食指間。到了1歲後,孩子可以用拇指尖與食指尖抓起很小的物體。孩子可以把物體從—只手放到另一隻手,兩只手可以同時各拿一件物品。 到了8-10個月,孩子開始學習操作能力,可以在物品上進行擠、拍、滑動、捅、擦、敲和打。孩子用手探索所有的東西,包括食物等,並混合在一起,可以塗抹或倒出流質物質。孩子可以准確地把大多數固體物質放入嘴裡,例如腳、手指、塑料玩具或蓋子等。 隨著孩子操作能力的提高,孩子不再喜歡把東西放進嘴內,轉而開始玩一些像拍餅這樣的游戲。同時孩子也學會了—些社會交際能力,可以用手向別人告別。 http://www.outini.com/

熱點內容
為什麼文件無效或損壞 發布:2025-07-18 05:43:18 瀏覽:325
為什麼會經常產生tmp文件 發布:2025-07-18 05:36:44 瀏覽:299
為什麼你這眼睛 發布:2025-07-18 05:36:41 瀏覽:29
為什麼左邊眼睛下臉角疼 發布:2025-07-18 05:30:07 瀏覽:380
華為手機鎖屏後為什麼響一聲 發布:2025-07-18 05:28:22 瀏覽:131
閑魚羽絨服為什麼這么便宜 發布:2025-07-18 05:27:45 瀏覽:907
小超人空調為什麼便宜 發布:2025-07-18 05:27:04 瀏覽:183
為什麼榮威360銷量不好 發布:2025-07-18 05:23:22 瀏覽:533
有的淘寶群為什麼加不了 發布:2025-07-18 05:12:46 瀏覽:322
微信賬單下載為什麼查不到 發布:2025-07-18 04:57:36 瀏覽: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