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尋物指南 » 王朝為什麼只有東西南方向

王朝為什麼只有東西南方向

發布時間: 2023-01-23 18:32:33

① 為啥中國古代王朝都是前西後東,前南後北

中國古代數十個朝代及割據政權,國號相同者甚多,為了區分,史學界用「東西南北前後」加以命名,或冠以國主的姓氏,如曹魏、劉宋等。其中,「東西南北」的多為同一皇族所建,因種種原因亡國,皇族重建政權,遂沿用國號,而都城也往往變遷,例如,東周、東漢、東晉、南宋、南明、北漢、西遼、北元,均為此類。以「前後」冠名的,多是不同族群的不同朝代,兩者無親緣血緣關系,如周與後周、金與後金等。
然而,歷史上的國號命名也有不確定因素,像五胡亂華時期,北方加上西南出現的政權何止「十六國」,國號重名現象無可避免,管你是不是同姓同族,有好國號盡管拿來,如前秦後秦、前趙後趙相繼:氐人苻氏、羌人姚氏用的都是「秦」;匈奴漢國後來來叫「趙」、羯人石勒也建立趙國,後人遂用「前、後」區分;鮮卑慕容家廣建政權,燕國甚多,自然容易混淆,因而史家將「東西南北前後」幾乎用了個遍,這才解決問題。因而魏晉南北朝時期,我以上所提的情況基本不適用,看看北魏拓跋氏,跟曹家八十竿子打不著,可「後魏、元魏」遠不如「北魏」知名;高家的齊國晚於南方的蕭齊,本應稱為「後齊,可南北朝是個很微妙的時代,南北雙方爭正統,口水戰打了上百年,而且兵連禍結,就為了中華之「正名」。可能是為了平衡一下吧,就把雙方稱為「南齊、北齊」了,而且北周也不叫「後周」。
到了往後,這種冠名現象就有章可循了。之前東漢被稱為後漢,但劉秀乃漢孝景皇帝之後已被史家公認,就改稱東漢;劉知遠這個胡人也想沾沾「大漢」的威名,原被稱為「東漢」,只可惜國小力弱,又與漢家無血緣關系,其漢國被人稱為「後漢」。要是當年匈奴「劉氏」在中原站穩腳跟且不改國號(趙),估計「後漢」稱謂就要提前一千多年跟「東漢」稱謂互換了。
還有就是後唐、南唐,由於前者占據中原,有正統之勢,而這李家人與李唐更是非親非故,因而不適合冠於「東南西北」此類有亡國後重建政權且「偏居一隅」意味的字眼。後來的南唐,「後」字被用過了,因其在南方,就稱為「南唐」了,跟五胡亂華時期差不多。
以前學歷史,看到南北朝對峙圖,其中西魏在江陵地區扶植的梁皇室傀儡政權(與陳朝對著干)寫著「後梁」,我覺得不合適,稱為「西梁」合理,畢竟是蕭氏皇族為主,是梁王朝的延續。
黨項人建立的西夏,我覺得稱為「後夏」更好些。不過好像是這樣的:不是正統的王朝,如果其國號與以前的正統朝代重名且雙方無直接繼承關系或宗族關系的話,後出現的非正統朝一般以方位詞冠名,此類的有南唐、南漢、西夏(北齊算嗎?)等。如果後出現的是正統朝代,一般用「後」字冠名,五代就是這樣。有人把武則天的周代稱為「南周」,我不敢苟同。如果李家人復辟失敗、武家人成功篡位,那麼武周就是正統,其都城又與西東周以致,不能用「南」字冠名。後來出現的後周再用國姓冠名即可(郭周、柴周)。因為李唐復辟,武周未能傳之子孫,所以以上所假設之情況未出現,故稱其為武周最合適)。還有,如果宋太祖沒有「杯酒釋兵權」,也許會步五代之後塵,那麼唐之後很可能就是「六代」而非「五代」,就是加上個「後宋」。不過,北宋若非靖康之恥多了「南宋」,一直堅持到滅亡,也許會只被稱為「宋」了。

② 為何中國古代的朝代都是西,北在前,東,南在後,比如東西晉,東西漢

中國歷史上確實存在過這樣一個有趣的事。大部分都是西、北在前,東、南在後。我們最為熟知的一些朝代莫不如此。一、從西到東


凡事總有個例外,比如說南北朝時期的東西魏,一般意義上來說還是認為高歡立魏孝靜帝元善見時(公元534年)東魏便開始了,而西魏的開始則是在宇文泰毒死魏孝武帝元修後,擁立魏文昭帝元寶炬時(公元535年)開始。可見,東魏總還是要比西魏早一些的。

再配上曾經強大一時的北魏(386年—534年),再加上北海王元顥於孝基元年(529年)叛魏所建立的南魏,倒是北南東西都算是湊齊了。水言水語在中國古代雖然有東夷、西戎、南蠻、北狄的說法,相對於中原來說,未開發的地區自然都是落後的地區。

隨著華夏文明的不斷開發,東夷、南蠻漸漸地融入到了華夏族內,並沒有真正意義上動搖過中原王朝的根基,而北狄、西戎等為代表的北部、西部的勢力,雖然也有一定程度的融入,但是卻屢屢進犯中原,甚至後來更有遼金、蒙元、滿清等長期佔領中原土地的政權,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中國的很多朝代是西、北在前,而東、南在後了。只不過,東、南以後的政權倒確實往往比原來的西、北要弱上許多。

③ 為什麼中國歷朝都是先西後東

其實中國古代的王朝不會為了自己劃分東西南北,這些劃分都是後世人為了方便而進行區分的結果。東漢皇帝不會說自己的王朝是東漢,只會說是漢。西漢統治者更不會稱自己為西漢,他們也不知道自己滅亡之後會有另一個漢出現。東晉和南宋也不會在自己的國號前加上方位,強化自己的半壁江山特點。

我國古代王朝基本上都是先有「西」和「北」,然後再有「東」和「南」。中國古代被「腰斬」的朝代主要有以下幾個。周朝分為西周和東周,漢朝分為西漢和東漢,晉朝分為西晉和東晉,宋朝分為北宋和南宋。這些朝代中,東漢和西漢都是統一的王朝,兩個朝代其實並沒有直接的承繼關系。東周承繼於西周,東晉承繼於西晉,南宋承繼於北宋。

我國的地勢是從西北向東南方傾斜,西北高而東南相對較低,所以我國的大部分河流都是自西向東而流。如果從西北往東南進攻的話則是俯視,從東南往西北進攻的話則是仰視。從南(東)方向北(西)方進攻的話,相對比較困難;北(西)方進攻南(北)方的話,則相對比較容易。

所以統一的政權大多由北(西)部政權完成,這些政權完成統一之後的統治中心自然也就是北(西)方。這些政權滅亡之後,核心統治區域自然就天下大亂。這些政權的宗室,只能在相對穩定的東部和南部延續政權。所以就出現了先有西和北,再有東和南的情況。

晉朝、周朝、宋朝的政權都是被來自於西北的政權所攻滅,周被西部的犬戎攻滅,西晉被北方的匈奴所滅,北宋被殺北方的女真所滅。這些政權被滅亡之後,西部和北方的政權實力依然非常強,宗室們若想延續政權只能逃到東部和南方地區。所以才會有東部和南方的偏安政權。

④ 為什麼朝代要按方位劃分,什麼東南西北,南宋北宋,東周西周的

這些朝代在當時不叫什麼東南西北的,這都是後代史學家加的,主要以建都的地點來區別。如西周建都鎬京(今西安附近)相對遷都到洛邑(今洛陽附近)的東周在地理上要西面,故前為西周後為東周。同理,西漢建都長安,後劉秀的東漢建於洛陽,故為東西兩漢。還有北宋先建都汴梁(開封),後偏安臨安(杭州),就是南宋了。不是一定先西後東的。

基本是按照首都或國家所處地域來命名的
西、東周和西、東漢是因為前後兩代分別定都長安和洛陽,一在西一在東而得名。
南北宋是因為北宋都開封在北,南宋都臨安(杭州)在南,同時也因為北宋的統治區包括北方,南宋只有南方。
南唐是一個小國,首都金陵(南京),按照當時五代十國正統朝代的地域觀南唐在南,所以叫南唐,同時南京相對於唐朝首都長安也在南面。

⑤ 古代朝代為什麼有南北東西之分(比如西漢東漢,南唐北唐,南宋北宋)

其實在古代,是沒有西,東,南北之分的,都是後世為了加以區分,所以才在它們的國號前面加的東南西北.
例如西漢是劉邦所建定都長安,長安在黃河以西,故稱西漢。東漢是因為西漢權臣王莽自立為帝,後被劉秀起兵所滅,劉秀恢復大漢皇朝後定都洛陽,洛陽在黃河以東,故稱東漢。
南北宋也是一樣的.不同的是,都城的位子從西東關系變成了南北而已.

⑥ 中國朝代的名字為什麼分「東南西北」

是現代人加上去用於區分歷史時期的。

以東晉西晉為例,本來司馬氏建立了晉朝,但後來晉遭到北方的少數民族進攻,在原來的地方呆不下去了,於是晉的皇帝就逃到了江南,在那裡重建了首都(具體建在哪裡我忘了^_^,好像是在建康),重組了政府,依據長江天險與少數民族建立的北方政權隔江而治。後人為了區別這兩個晉朝的政權,就叫前面那個為西晉,後面那個為東晉,因為在古代東晉的首都所在的那片地盤也叫江東。不過在當時,皇帝是不會說自己是東晉或西晉政權的,都說自己是「晉」。

南北朝的情況比較復雜,東晉被宋 (這個宋不是楊家將包公所在的那個宋,一般我們叫它南朝危?取代之後直到隋朝統一全國之間的時期我們一般叫它為南北朝。 南北朝是我國歷史上一個大分裂的時期。所謂的南朝是在江南原來東晉的疆域上先後建立的宋齊梁陳四個朝代的總稱,而北朝的情況更加復雜,因為經常有N個北方少數民族政權並列存在,而不象東晉和宋齊梁陳是先後取代的關系,不象東晉西晉那樣是具體朝代的名稱。之所以叫南北朝是因為在北方基本上是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而在江南是漢族的政權,此外南方和北方雖有戰爭但漢族與少數民族隔長江而治的格局基本保持不變。

後來北朝統一於隋,隋文帝統一了中國,結束了自東晉以來中國的長期分裂局面,但隋朝葬送在了隋煬帝這個史上有名的暴君手裡(其實這也是一個滿有趣的暴君),經過隋末農民起義的短暫動亂之後,我國封建王朝的高峰——唐朝建立了!

有本書叫做《細說兩晉南北朝》,作者我忘了,感興趣的話可以看看。

象西晉東晉這樣的朝代還有西周東周,西漢東漢,北宋南宋,等等。這些朝代的東南西北都是描述他們首都的地理位置的。

⑦ 為什麼朝代名稱的東西南北是怎麼定的,比如說西晉東晉,北宋南宋,而且為什麼在前的朝代都是北或者西

有的是根據地理位置,比如北宋滅亡後遷到南方

⑧ 中國古代像東西漢、南北宋等皇朝為什麼都是先西、北,後東、南

所謂南北東西之分是根據國都相對的方位來區分的。比如漢代,西漢時都城在長安,東漢時都城東遷到洛陽。長安偏西,洛陽偏東,故有東西之分。又比如宋代,北宋都城在開封,南宋都城南遷到臨安,故有南北之分。上述朝代之所以都城先北後南,原因主要是北方游牧民族入侵,引起的中原王朝南遷。至於先西後東的原因。就西周東周、西漢東漢而言,是因為洛陽有作為第二都城的條件,便自然成為了都城。而像西晉東晉則不然,引起遷都的原因還是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當然,也不是所有朝代都是先西、北,後東、南的。比如遼,後期西遷有西遼。比如元,後北遷有北元。綜上所述,中原王朝建朝初是習慣將都城選在黃河流域的。王朝衰落而中興時,都城位置不會有多大變化,還是位於黃河流域。而當受到北方游牧民族入侵時遷都則習慣性南遷至長江流域。而少數民族在中原建立的王朝,習慣性將都城選在中原地區而又離民族發源地不遠的地方,如北京。當在中原的統治結束後便習慣北遷或西遷至自己的大本營。

⑨ 為何中國古代的朝代都是西、北在前,東、南在後

這道題是一個歷史知識點,也是常識,題中所說的東西南北是從地理方位的角度來給朝代命名的,並不是代表朝代的先後順序。下文以兩漢、兩晉、兩宋以及明朝的情況加以說明這個問題。

明朝的情況相對有些不一樣。漢朝,晉朝,宋朝在經歷變故後都有皇族後人另立大一統的朝代,而明朝崇禎帝死後,皇族後人並沒有在其他地方建立大一統的朝代。

不過,明朝滅亡後,明朝宗室先後在南方建立過幾股政權,這些政權雖不是大一統的朝代,但也是被歷史承認的政權,被稱為南明。這里的南明也是因為其政權所在地相對於定都北京的明朝來說處於南方的緣故。

所以,無論是兩漢,兩晉還是兩宋甚至明朝,它們的命名根據的是各自都城的相對地理方位,而不是以時間先後來命名。至於西和北剛好都在東和南之前,那是巧合而已。

熱點內容
為什麼手機微博無法關注 發布:2025-07-20 06:27:33 瀏覽:677
為什麼這段時間老睡不夠全身無力 發布:2025-07-20 06:24:39 瀏覽:221
男人為什麼會容忍一個人 發布:2025-07-20 06:23:17 瀏覽:193
為什麼溫差大東西就甜 發布:2025-07-20 06:23:11 瀏覽:831
為什麼淘寶善存便宜 發布:2025-07-20 06:20:59 瀏覽:693
人在臨終前為什麼要吃東西 發布:2025-07-20 06:12:22 瀏覽:150
華為為什麼不上新手機了 發布:2025-07-20 06:10:47 瀏覽:174
文件夾為什麼不能用拼音命名 發布:2025-07-20 05:40:48 瀏覽:577
為什麼手機不能強制縮小 發布:2025-07-20 05:26:10 瀏覽:830
為什麼手機上的微信登不上去 發布:2025-07-20 05:14:39 瀏覽: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