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尋物指南 » 三歲小孩為什麼喜歡摳東西

三歲小孩為什麼喜歡摳東西

發布時間: 2023-02-05 21:32:29

⑴ 小孩總喜歡捏或者扣一個東西,原因是什麼

引言:如果家長發現孩子總是喜歡捏一個東西的時候,就要適當地對孩子的狀態進行調整,不要讓孩子總是出現這種行為。孩子如果總是喜歡摳東西捏東西,父母一樣引起重視,可能是因為還是發生了不好的情況,父母要及時的看一看孩子的注意力有沒有受到影響。如果孩子的注意力受到影響,父母要及時帶孩子去醫院檢查。

⑵ 孩子為什麼喜歡用手摳鼻子應該怎樣糾正他的這個壞習慣

我們知道,鼻腔是呼吸系統的第一道防線,在鼻腔裡面,有著一層薄薄的粘膜,上面長有黑毛,可以阻擋空氣中的灰塵和雜質進入呼吸道;它還可以分泌鼻涕,讓我們吸進去的空氣變得濕潤。不過,如果孩子經常用手指摳鼻孔,它很容易會破損,對身體造成傷害的。

例如,孩子經常摳鼻孔,不但很容易會破壞鼻粘膜,還可能會把鼻腔內的小血管弄破,導致出血;另外,如果孩子的手指不幹凈,細菌等臟東西,還會隨著手指進入鼻腔的。

結語:

卡卡媽覺得,想要讓孩子糾正摳鼻孔的不良行為,父母自己也要以身作則,不能在孩子面前做同樣的行為。

另外,父母可以給孩子准備一包紙巾,告訴孩子,如果有鼻涕,或者覺得鼻子不舒服,不能用手去摳,而是用紙巾去擦或揉,讓孩子逐漸改掉摳鼻子的壞習慣。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⑶ 小孩為什麼愛摳小面積的東西,如商標

您好,這是由於天性。

0-3歲期間,寶寶會呈現出很多愛摳洞洞的慾望,有的寶寶會把手放到玩具的圓孔里,有的寶寶是想把東西插到電源插座里,還有的寶寶可能會去摳牆上或地面的縫隙,但是這樣很容易產生安全隱患,所以很多家長會嚴厲地制止或者斥責孩子。

這其實是寶寶發育過程中的一個手口敏感時期,建議爸爸媽媽們不妨順應孩子的發展,巧妙地利用一些小玩具來幫助TA緩解和實現這些需求,這樣不僅可以豐富孩子的探索、從探索中豐富孩子的認知,還能更好地鍛煉孩子的精細動作。

⑷ 孩子喜歡拆家裡的電器,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孩子喜歡拆家裡的電器,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3.當孩子在拆解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或玩具時,其實是在學習和探索,所以這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破壞」。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們會發現小火車會跑,小白兔的娃娃會唱歌等等。對於這樣的現象,孩子會本能地產生強烈的好奇心,也會受到這種心態的影響,決定通過親身實踐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家長需要明白,當孩子有撕東西的習慣時,也是孩子學習和提升自己的重要階段。對於那些年紀小的男孩子來說,他們自然沒有足夠的能力去駕馭真正的車輛,所以只能把注意力轉向那些他們可以輕松駕馭的玩具。

⑸ 孩子喜歡看螞蟻、摳洞洞進入「細小事物敏感期」該阻止嗎

在我們一樓有位大爺在陽台旁搭建了一個鴿子棚,有些鴿子的糞便落在樓前的花池裡,正好做了肥料。

住在2樓的朵朵經常去看鴿子,有一次她蹲在花池旁看了快一個小時還沒有回家,媽媽喊朵朵回家,她就是不肯,還指著屎殼郎說:“我要看它滾球球!”

媽媽仔細一看,花池的泥土中竟然有一隻屎殼郎,正在不遺餘力地滾糞球。媽媽拉著朵朵就走,邊走邊說:“看什麼不好,非要看屎殼郎滾糞球!這么臟的蟲子你也看,以後不要看這個!”

朵朵十分不情願,硬是被媽媽拉回家之後,就哭鬧起來。


抓住“細小事物敏感期”,鍛煉孩子協調能力

既然在幼兒的細小事物敏感期內,會有助於孩子行動力的提高,強化協作能力那麼家長們就應該注意,別錯過了這個機會。

在生活里,父母多給孩子一些信心和信任感,相信孩子可以做好,當他對細節不放的時候,家長們和孩子一起解決問題,從而幫助孩子提高行動能力。

孩子喜歡看螞蟻、摳洞洞?這是孩子進入“細小事物敏感期”,家長不用緊張,也不要阻止,這將是孩子認識世界,成長的一次好機會。

⑹ 0-2歲孩子喜歡扔東西、看見小洞就要摳別急著阻止,這是好現象

二寶19個月了,從16個月的時候開始,她就 迷上了下水井蓋上的小洞洞 。每次出門只要在小區見了下水井蓋,她都會蹲在那裡玩上半天,樂此不疲地往裡塞小顆粒的東西。

只要二寶蹲在井蓋邊玩,不一會兒准能吸引一幫年紀差不多的小孩子圍著井蓋玩得興高采烈。

為什麼一歲多的孩子會對下水井蓋上的小洞洞如此著迷呢?這就涉及到孩子一個非常重要的發展概念—— 空間敏感期。

孫瑞雪老師的著作 《捕捉兒童敏感期》 詳細闡述了這個概念。

空間、時間的敏感期是孩子發展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 這個時段從孩子出生就開始了,一直持續到孩子6歲,跨度長達6年,是孩子人生前六年中非常重要的發展概念。

透過時間和空間,我們被界定在一個位置上,這個位置對孩子來說,一開始並沒有特別明確的感知,它只是孩子一個很懵懂的感覺,在孩子慢慢的發展過程中, 位置就會逐漸逐漸轉換為秩序。

如果沒有對時間和空間的感知,孩子就很難發展出更為抽象的秩序感,那麼要幫助孩子建立規則就會變得很困難。

孩子出生時,是從子宮中一個狹仄的空間突然來到這個空曠的世界, 她需要在這個空間中體驗到自己的存在與位置 ,然後通過超越自己的身體, 探索 這個物質世界,只有遮掩個,她才能夠把自己本身的存在和這個世界很好的結合起來。

孩子的空間敏感期分為 五個階段

孩子剛出生時,以為自己和這個世界是一體的,和媽媽也是一體的。對於周圍發生的事情,他都以為和自己有關。

直到孩子能夠感受到自己「手」的存在,他才會發現,原來自己和媽媽不是一個「整體」,他不用完全依賴媽媽, 他可以用手來滿足自己的一些 探索 需求。

當孩子發現自己的手具有如此大的作用後,他就開始喜歡扔東西, 尤其喜歡把一些東西從高處扒拉到地上,聽東西落地的聲音,然後尋找,拿上來,再扔,再尋找。

我家二寶從可以坐在餐桌上吃輔食開始,就喜歡把餐桌上的東西往下扔。等她能夠拿起勺子自己吃飯後,我都得准備好幾個勺子。因為她通常喜歡吃著吃著就把勺子扔在地上,看我不停地撿勺子,她樂得咯咯直笑。

好在這段時間持續得不是太長,等她得到了 探索 高低的心滿足以後,她就不扔了。

在這樣一個循環往復的過程中,孩子開始逐漸建立一種「高-低」的概念,他會逐漸形成一種感覺—— 世界是立體的。

這階段孩子見了小洞洞就非常感興趣,目前我家二寶就處於這樣一個階段。不 僅是下水道井蓋,家裡的暖氣片縫隙處也是她的玩耍寶地。

她喜歡把小的積木或者拼圖片從暖氣片挨牆的那一邊扔下去,然後從地上撿起來,再扔。

我們大人看起來很無聊的事情,她玩起來卻能持續好長時間。

這是最典型的感知空間發展的一種能力 是對空間感受的過程。

這個感受是孩子智能發展的關鍵所在。

一方面,孩子對三維立體空間的感知進一步加強,另一方面來說孩子在建構、推倒的過程中體會自己的創造能力 ,對孩子最初的自信心建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這個階段大概在孩子兩歲左右的時候出現,如果這時候孩子喜歡搭積木,又推倒。爸爸媽媽們千萬不要阻止,這是孩子在構建和感知空間的好時機,如果我們不了解這個階段,可能會覺得孩子是故意搗亂,從而導致和孩子的沖突。

這個階段的孩子很喜歡鑽到大衣櫃、桌子下面玩耍。

我家大寶那時候很喜歡把衣櫃里的衣服拿出來,然後自己爬到衣櫃里去,或者吃飯的時候在桌子底下鑽來鑽去。

這個階段大概在孩子 兩歲多到三歲多 ,爸爸媽媽們平常可以利用一些大紙箱子讓孩子鑽進鑽出,或者攀爬一些類似隧道的游樂設施,既能 幫助孩子 探索 空間,還能有利於孩子的感統發展。

一旦孩子對樓梯的興趣減少, 他就會開始喜歡從高處往下跳 。這是孩子心理空間拓展的一個重要階段。

當孩子從高處往下跳時,說明他已經能夠掌握這個高度,從心理上克服了「視崖」帶來的壓力。 這是孩子對自我能力發展自信的表現。

但是空間敏感期的發展往往伴生著一定的風險,所以一些家長就會很緊張:不許孩子一個人走樓梯,不許孩子鑽到桌子底下,不許從台階上往下跳……

實際上,從心理學的著名「視崖實驗」我們就可以知道, 孩子天生對環境就有自我防衛的意識,他們可以感知危險的存在。

我們可以跟在孩子身後保護他,但不要總是阻止孩子,也不要不停地說這個不行,那個不能幹。不要給孩子設置太多的限制,不要在孩子剛有點不平衡的時候就伸手去扶。

如果我們總是把危機「說給」孩子,就會給孩子帶來不必要的緊張焦慮感, 破壞孩子的自我保護能力,同時使孩子喪失了 探索 世界的熱情與興趣。

感受空間、發展承受更大空間的能力,這其實也是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不斷拓展的過程。孩子需要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斷探尋各種各樣的不同空間,發展他對這個世界豐富的認知。

孩子喜歡扔東西,對井蓋上的小洞充滿好奇,都是孩子對這個世界的 探索 方式。

我們做家長的需要明白的是,孩子在這個年齡階段都會有這樣的發展需求。空間敏感期對空間的 探索 ,是孩子一個自我創造的過程,是孩子突破自我的重要契機、

所以 我們需要有足夠的耐心,在孩子「搗蛋」的表象下,把握他的發展規律,幫助並促進孩子的成長。

⑺ 3歲男童難以融入集體,專搞破壞摳壞牆壁,是否與家庭教育有直接關系

在重慶有一家幼兒園裡面,當時一個三歲的孩子,直接將幼兒園的牆體摳壞了。面對這種情況,這個家長就想要進行賠償,於是就轉了300塊錢給這個幼兒園進行賠償。但是幼兒園的園長卻直接退了回來,而且還撥打了這個家長的電話。他們雙方也進行了溝通,但是在多方溝通之下,無效就直接地將這個孩子開除了。

出現這樣的情況之後,大家都覺得這個學校的幼兒園的園長實在是有一點過分了。雖然孩子將牆體扣掉了,但是也沒有必要直接地將孩子開除。這會對一個孩子產生很大的影響,畢竟是將一個孩子勸退孩子去另外一個幼兒園上學的時候,就會對孩子產生不好的影響。

家長在發生這樣的事情,如果態度不好的話,也會產生很大的問題,所以園長將孩子開除。其實他們雙方所做的事情我們都不了解,我們也不能夠站在哪一方去進行評論?如果真的是這個孩子的家長說話太惡劣的話,園長是有權利進行開除的。如果是園長所做的行為太過分的話,其實也根本就沒有必要。

⑻ 孩子總喜歡捏或者扣一個東西,這是怎麼回事

孩子總喜歡捏或者扣一個東西的原因:每一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里都會經過好多個敏感期。敏感期就是指在某一時長環節,因為孩子智力、秩序感、節奏性、走動、洞察力等領域的生長發育特點,而發生的一段對自然環境、紀律、感觀、姿勢、社會認知等層面分外比較敏感的狀況。在敏感期環節,孩子接納某類刺激性的需要和能力是出人意表的,ta對某種事物的愛好和獨特體會會一直維持到這類體會要求徹底獲得達到才行。敏感期是孩子特殊能力和手段發展趨勢的最佳時機,這種探索個人行為能進一步推動腦部和智力的開發設計和提高。

因此,無論這種方式在父母來看多麼的孩子氣、無趣、好像調皮不聽話,也不需要太多干預。父母要做的,便是給孩子隨意並確保周邊環境的安全性,讓他的身體和手臂獲得充足的活動和感受,協助他進行探索,成功渡過這一敏感期。假如一味勸阻乃至指責孩子,不但危害ta的常規發展趨勢,還會繼續損害孩子的自尊,乃至會造成孩子心理狀態和手段上產生問題。最先是精神實質適用,發覺孩子又犯的情況下,不必有心態,溫婉提示一下就可以,而且搞好提示千百次上萬次的提前准備,不必寄希望於孩子一夕之間就能改,他又不是機器人。

⑼ 為什麼小孩吃玉米的時候喜歡一粒一粒的摳下來吃

這是孩子天性,在吃東西的時候找到玩的樂趣。另外孩子對於手的使用認知的相對早,習慣並喜歡動手去探索。 另外,小時候吃東西時把東西變小了吃也是一個影響方面。

⑽ 為什麼小孩子喜歡用小手摳東西、戳洞洞,原因是什麼

身為父母,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總是喜憂參半、悲喜交加的。

一方面,盼著寶寶快快學會坐立、學會爬、學會走;另一方面,又擔心一不留神ta爬到危險的地方、碰到不該碰的東西。尤其是那雙小手,在懷里抱著的時候摳爸爸媽媽的鼻子、眼睛、嘴巴,獨立活動的時候摳地板的縫隙、玩具的洞洞、抽屜的夾縫,甚至是牆上的插座……

其實,孩子不光是熱衷於“摳洞洞”、把手指頭塞到細小的縫隙里,會爬以後的孩子,還常常撕紙、吃任何能拿起來的東西。這是因為,0~3歲的寶寶正處在觸覺、前庭運動和本體感覺發育的黃金時期,6個月以後,他們逐步掌握了抓握的技巧,就為之後手的敏感期打下了基礎。

“摳洞洞”的注意事項

  • 安全是第一考慮,要避免寶寶手受傷,並及時給ta洗手;
  • 家裡全部更換為安全插座,或者插上安全插,防止寶寶觸電;
  • 如果寶寶的手指被卡住,千萬不能強行拔出,應想辦法撐大孔洞或夾縫,必要時尋求專業人士幫助;
  • 從小反復教育寶寶不要做危險的動作,比如把手放到抽屜、衣櫃、門的夾縫里,用手或金屬物品等觸摸插座,觸摸飲水機的出水口等危險的“洞洞”,並告訴ta做這些事情的嚴重後果。
熱點內容
男生為什麼討厭第一杯奶茶 發布:2025-07-28 15:28:56 瀏覽:980
b超檢查為什麼不能吃東西 發布:2025-07-28 15:21:24 瀏覽:632
淘寶上的衣服為什麼變小 發布:2025-07-28 15:03:26 瀏覽:541
為什麼微信安裝後系統特別慢 發布:2025-07-28 14:57:00 瀏覽:501
為什麼蘋果在低電量的時候很卡 發布:2025-07-28 14:53:39 瀏覽:719
衛星電話為什麼這么便宜 發布:2025-07-28 14:51:21 瀏覽:733
為什麼小孩子眼皮長麥粒腫 發布:2025-07-28 14:51:19 瀏覽:834
掃描的文件為什麼自動存桌面 發布:2025-07-28 14:42:02 瀏覽:54
新手機為什麼有時候一閃一閃的 發布:2025-07-28 14:39:34 瀏覽:935
為什麼更新完系統手機不穩定 發布:2025-07-28 14:38:07 瀏覽: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