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要給月亮吃東西
發布時間: 2023-03-05 22:46:12
A. 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啊
中秋節吃月餅是我國的傳統習俗。傳說月餅的名字還和楊貴妃有關。有一年中秋,月亮升起的時候,唐玄宗和楊貴妃在月光下一起賞月吃胡餅。吃著吃著,李隆基突然說:「這胡餅的名字太難聽。」一旁的楊貴妃為了討皇上歡心,看著天上的明月,靈機一動說:「要不叫月餅吧?」李隆基龍心大悅,覺得這名字雅緻。從此胡餅就改叫月餅。當然這也就是個傳說,具體月餅這個名字怎麼來的,已經不可靠了。
最早月餅一詞是出現在南宋吳自牧《夢梁錄》中,那時的月餅是菱花形的,和菊花餅、梅花餅、五仁餅等同時存在,並且是「四時皆有,任便索喚,不誤主顧」。可見這時的月餅,還不只是在中秋節吃。後來演變成圓形,寓意團圓美好。
北宋之時,在宮廷內流行中秋節吃一種「宮餅」。慢慢流傳到民間,百姓們稱這種餅為「小餅」、「月團」。蘇東坡有詩雲:「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
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餅才在民間逐漸盛行。當時心靈手巧的餅師,把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作為食品藝術圖案印在月餅上,使月餅成為更受人民青睞的中秋佳節的必備食品。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