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尋物指南 » 所有記號對稱為什麼找不到原路

所有記號對稱為什麼找不到原路

發布時間: 2023-03-07 10:03:51

㈠ 八年級上冊語文書文言文注釋

1. 八年級上冊語文文言文注釋

我的這個是人教版的,不知道你的是什麼版本,不過將就用吧:(其實解釋和通假字在你的課本或將要發的課本上有,可以不用看我寫的,就當是歸納,但文言文的譯文一定要掌握,那對背課文或者解釋很重要,往往知道了譯文,在看文言文,背起來很快,相信我沒錯的。

) 壹.譯文 21.桃花源記——陶淵明 東晉太元年間,武陵郡有個人以打魚為生。

有一天他沿著小溪劃船,忘記了路程的遠近。他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長在溪水的兩岸,長達幾百步,中間沒有別的樹木,花草遍地,鮮嫩美麗,落花繁多。

漁人對此感到非常詫異。他又繼續往前劃去,走到林子的盡頭。

桃林在溪水發源的地方就到頭了,就出現了一座山,山上有個小洞口,洞里好像隱隱約約有些光亮。漁人就下了船,從洞口進去。

起初洞口很狹窄,僅能容一個人通過。他又往前走了幾十步,眼前由狹窄幽暗突然變得開闊明亮了。

呈現在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寬廣的土地,房屋整整齊齊,有肥沃的土地,美麗的池塘,桑樹竹子之類。田間小路交錯相通,(村落間)能互相聽到雞鳴狗叫的聲音。

男女的穿著全都跟外面的人一樣。老人和孩子,都安閑快樂。

(桃花源中人)看見了漁人,於是非常驚訝,問他是從哪裡來的。漁人詳細地回答村人。

有人便把他邀請到自己家裡去,擺酒殺雞做飯。村裡的人聽說來了這么一個客人,都來打聽消息。

他們自己說祖先為了躲避秦時的戰亂,帶領妻子兒女和同鄉人來到這個與外世隔絕的地方,再也沒有出去過,便和外面的人斷絕了來往。他們又問現在是什麼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漢朝,更不必說魏朝和晉朝了。

漁人把自己聽到的事一一詳細地告訴了他們,他們聽了都十分感嘆。其他的人又各自邀請漁人到他們家中做客,都拿出酒菜飯食來招待他。

漁人停留了幾天後,告辭離去。村裡人告訴他道:「(我們這里的情況)不值得對外面的人說啊!」 (漁人)出來以後,找到了他的船,就順著原路回去,一路上處處標上記號。

到了武陵郡,拜見了太守,說了這些情況。太守就派人跟隨他前往尋找先前所做的記號,居然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原來通向桃花源的路了。

南陽人劉子驥,是位高尚的名士,聽說這個消息,高興的計劃前往。沒有實現,不久,他因病去世。

從此以後,再也沒有探訪桃花源的人了。 22.短文兩篇 (1)陋室銘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成為名山了;水不一定要深,有蛟龍就成為靈異的水了。

這是簡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簡陋了。苔痕碧綠,長到台階上;草色青蔥,映入竹簾里。

談笑、來往都是學識淵博的人,沒有知識淺薄的人。這里可以彈奏不加裝飾的琴,瀏覽佛經。

沒有奏樂的聲音擾亂耳朵,沒有官府的公文使身體勞累。南陽有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有揚子雲的雲亭。

孔子說:「(只要住的人品德高尚)這有什麼簡陋的呢?」 (2)愛蓮說 水上、地上各種草木的花,可愛的很多。晉朝的陶淵明唯獨喜歡菊花。

自唐朝以來,世人很喜歡牡丹。我則惟獨喜愛蓮——蓮從淤泥里生長出來,卻不受泥的沾染;它經過清水洗滌,卻不顯得妖艷;(它的莖)內空外直,沒有(纏繞的)蔓,(也)沒有(旁逸的)枝;香氣遠播,更顯得清芬;它筆直地潔凈地立在水中,(只)可以從遠處觀賞,卻不能貼近去玩弄啊。

我認為,菊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貴者,蓮是花中的君子。唉!對於菊花的愛好,陶淵明以後很少聽到了。

對於蓮的愛好,像我一樣的還有誰呢?對於牡丹的愛,那當然是有很多的人了! 23.核舟記——魏學洢 明朝有個技藝奇妙精巧的人叫王叔遠,(他)能夠將直徑一寸的木頭,雕刻成宮殿、器具、人物,甚至飛鳥、走獸、樹木、石頭,都能按照這木頭原來的樣子刻成各種事物的形狀。(他)曾經送給我一個桃核雕成的小船,(刻的)是蘇軾游赤壁。

船從頭到尾長大約八分多一點,約有兩個黃米粒那麼高。中間高起而開敞的部分是船艙,(刻著)用箬竹葉做成的船篷覆蓋著它。

(船艙)旁邊有小窗,左右各四扇,一共八扇。開啟窗戶觀賞,雕刻著花紋的欄桿左右相對。

關上它,就見右邊刻著「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句子,左邊刻著「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用石青塗在刻字的凹處。 船頭坐著三個人:中間(戴著)高高的帽子、(長著)濃密鬍子的人是蘇東坡,佛印在右邊,魯直在左邊。

蘇東坡、黃魯直共同看著一軸字畫手卷。東坡的右手拿著手卷的右端,左手按著魯直的背脊。

魯直左手拿著手卷的左端,右手指著手卷,好像在說些什麼。東坡露出右腳,魯直露出左腳,各自略微側著身子,他們互相靠近的兩膝,都隱蔽在手卷下邊的衣褶里。

佛印極像彌勒佛,敞胸露乳,抬頭仰望,神情跟蘇、黃不相類似。(他)卧倒右膝,彎著右臂支撐在船上,而豎起他的左膝,左臂掛著(一串)念珠挨著左膝——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數出來。

船尾橫擺著一個船槳。船槳的左右兩旁各有一個撐船的人。

在右邊的人梳著椎形發髻,仰著臉,左手倚靠著一根橫木,右手扳著右腳趾,好像在大聲喊叫的樣子。在左邊的人右手拿著蒲葵扇,左手撫摸著爐子,爐上有個壺,那個人的眼睛正視著茶壺,神色平靜,好像在聽茶水的聲音似的。

船的底部稍。

2. 八年級上冊文言文原文和翻譯

陶淵明《桃花源記》●原文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

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

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

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

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

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

此中人語雲:「不足為外說酪病!?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

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

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背景簡介陶淵明(365~427),晉宋時期詩人、辭賦家、散文家。一名潛,字元亮,私謚靖節。

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陶詩沿襲魏晉詩歌的古樸作風而進入更純熟的境地,像一座里程碑標志著古樸的歌詩所能達到的高度。

陶淵明又是一位創新的先鋒。他成功地將「自然」提升為一種美的至境;將玄言詩註疏老莊所表達的玄理,改為日常生活中的哲理;使詩歌與日常生活相結合,並開創了田園詩這種新的題材。

《桃花源記》的故事和其他仙境故事有相似之處,描寫了一個美好的世外仙界。不過應當強調的是,陶淵明所提供的理想模式有其特殊之處:在那裡生活著的其實是普普通通的人,一群避難的人,而不是神仙,只是比世人多保留了天性的真淳而已;他們的和平、寧靜、幸福,都是通過自己的勞動取得的。

古代的許多仙話,描繪的是長生和財寶,桃花源里既沒有長生也沒有財寶,只有一片農耕的景象。陶淵明歸隱之初想到的還只是個人的進退清濁,寫《桃花源記》時已經不限於個人,而想到整個社會的出路和廣大人民的幸福。

陶淵明邁出這一步與多年的躬耕和貧困的生活體驗有關。雖然桃花源只是空想,但能提出這個空想是十分可貴的。

《陋室銘》劉禹錫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 孔子雲:「何陋之有?」愛蓮記(宋)周敦頤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注釋]:(1)愛蓮說:選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頤著名的唯心主義哲學家。

「說」,是古代論說文的一種體裁,可以說明事物,也可以論述道理。(2)蕃:多。

(3)晉陶淵明獨愛菊:陶淵明(365-427),一名潛,字元亮,東晉潯陽(現在江西省九江縣)人,著名的詩人。他很愛菊花,常在詩里寫到,如《飲酒》詩里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向來稱為名句。

(4)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唐朝以來,人們很愛牡丹。李唐,指唐朝。

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稱為「李唐」。世人,社會上的一般人。

唐人愛牡丹,古書里有不少記載,如唐朝李肇的《唐國史補》里說:「京城貴游,尚牡丹……每春暮,車馬若狂……種以求利,一本(一株)有直(同「值」)數萬(指錢)者。」(5)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我單單喜歡蓮花,喜歡它從污泥里生出卻不被沾染。

淤泥,池塘里積存的污泥。(6)濯(zhuó)清漣而不妖:在清水裡洗過卻不妖艷。

濯,洗滌。清漣,水清而有微波的樣子,這里指清水。

妖,美麗而不端莊。(7)不蔓不枝:不牽牽連連的,不枝枝節節的。

(8)香遠益清:香氣越遠越清。益,更,越。

(9)亭亭:聳立的樣子。(10)褻(xiè)玩:玩弄。

褻,親近而不莊重。(11)隱逸者:隱居的人。

封建社會里,有些人不願意跟統治者同流合污,便隱居避世。(12)牡丹,花之富貴者也:牡丹是花中的「富人」。

(13)君子:道德高尚的人。(14)噫(yī):嘆詞,相當於「唉」。

(15)菊之愛:對於菊花的愛好。(16)鮮(xiǎn)有聞:很少聽到。

鮮,少。(17)宜乎:宜,當,這里和「乎」連用,有「當然」的意思。

[譯文]:水上地上各種草和木的花,可愛的是很多的。晉朝陶淵明唯獨喜愛菊花。

從唐朝以來,世上的人們非常喜愛牡丹。我唯獨喜愛蓮花,它從污泥中長出來,卻不受到污染,在清水裡洗滌過但是不顯得妖媚,它的莖中間貫通,外形挺直,不牽牽連連,不枝枝節節的,香氣遠播,更加清香,筆直地潔凈地立在那裡,可以遠遠地觀賞但是不能貼近去輕慢地玩弄啊。

我認為,菊花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貴者;蓮花,是花中的君子。唉!愛菊花的人。

3. 語文八年級上冊全部古文,詩詞及翻譯,解詞

1.桃花源記(陶淵明) 晉太原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灑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

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灑食。

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雲:"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此。

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譯文:東晉太元年間,有個武陵人依靠打魚為生。有一天他順著小河行船,忘了路程的遠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樹夾著小河兩岸生長,在幾百步的范圍內,中間沒有別的樹木。地上芳草鮮艷美麗,落花紛紛。

漁人非常詫異。再往前走,他想走道林子的盡頭看看究竟。

桃林在小河的發源處就到頭了,緊挨著的就是一座小山,山上有個小洞口,裡面彷彿有些光亮。漁人丟下了船,從洞口進去。

初進時,洞里很窄小,僅容一個人通過。又走了幾十步,前面突然開闊敞亮了。

這里的土地平坦開闊,房舍整整齊齊,有肥沃的田地,美好的池塘和桑樹竹子之類。田間的小路,交錯相通,能聽見村落間雞鳴狗叫的聲音。

在那裡,人們來來往往,耕田勞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外面的人。老人和小孩都充滿著喜悅之情,顯得心滿意足。

那裡的人見了漁人,竟然大吃一驚,問漁人從哪裡來。漁人詳細地回答了他。

那人就邀請漁人到自己家裡去。他們說祖先為了躲避秦時的禍亂,帶領妻子兒女以及鄉鄰來到這個與人世隔絕的地方,不再從這里出去,於是就與外面的人斷絕的往來。

他們問起現在是什麼朝代,竟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必說魏晉了。這個人給他們詳細地介紹了自己所聽到的事,他們聽罷都感嘆惋惜。

其餘的人也各自請漁人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飯來款待他。漁人在這里住了幾天,就告辭離去。

這里的人告訴他說:「這里的情況不值得對外人說啊!」漁人出來後,找到他的船,就沿著舊路回去,一路上處處做了記號。回到郡里,去拜見太守,報告了這些情況。

太守立即派人跟他前往,尋找上次做的標記,竟迷失了方向,再也沒有找到路。南陽劉子驥,是高尚的名士,聽到這件事,高興地計劃前往,沒有實現,不久便病死了。

此後就再也沒有問路求訪的人了。2.短文兩篇 一、陋室銘(劉禹錫)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廉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孔子雲:「何陋之有?」譯文: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就著名了。

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龍就靈異了。這雖是簡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美好(就不感到簡陋了)。

青苔碧綠,長到台階上,草色青蔥,映入簾子中。與我談笑的是博學的人,往來的沒有不懂學問的人。

可以彈奏樸素的古琴,閱讀珍貴的佛經。沒有嘈雜的音樂擾亂兩耳,沒有官府公文勞累身心。

它好比南陽諸葛亮的茅廬,西蜀揚子雲的玄亭。孔子說:「有什麼簡陋的呢?」二、愛蓮說(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

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靜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譯文:水上,陸上各種草和木和花,可愛的非常多。

晉朝陶淵明唯獨喜愛菊花。從唐朝以來世人的人們非常喜愛牡丹。

我唯獨喜愛蓮花,它從污泥中長出來,卻不受到污染,在清水裡洗滌過但是不顯得妖媚,它的莖中間貫通,外形挺直,不牽牽連連,不枝枝節節的,香氣遠播,更加清香,筆直地潔凈地立在那裡,可以遠遠地觀賞但是不能貼近去輕慢地玩弄啊。我認為,菊花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的寶貴者;蓮花,是花中的君子。

唉!對於菊花的愛好,陶淵明以後很少聽到了。對於蓮花的愛好,像我一樣的人還有什麼人呢?對於牡丹的愛好,人數當然就很多了。

3.核舟記(魏學洢)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以至鳥獸木石,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嘗貽余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雲。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中軒敞者為艙,篛篷覆之。

旁開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啟窗而觀,雕欄相望焉。

閉之,則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石青糝之。

船頭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佛印居右,魯直居左。蘇黃共閱一手卷,東坡右手持卷端,左手撫魯直背;魯直左手執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語。

東坡現右足,魯直現左足。

4. 八年級上冊古文翻譯解詞~

我們是語文出版社的,不知與你們相不相同 《小石潭記》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

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岩。

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譯文 從小丘向西行走一百來步,隔著竹林,聽到水聲,好像玉佩玉環相碰擊發出的聲音,我的心裡對此感到高興。砍倒竹子,開辟道路,向下走看見一個小潭,水格外清涼。

小潭以整塊石頭為底,靠近岸邊,石底向上彎曲,露出水面,成為水中高地,成為小島嶼,成為不平的岩石,成為小石壘,各種不同的形狀。青蔥的樹木,翠綠的藤蔓,遮掩纏繞,搖動下垂,參差不齊,隨風飄拂。

潭中有一百來條魚,都好像在空中游動,什麼依靠也沒有。 陽光照到水底,魚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有時獃獃地一動也不動;有時卻忽然向遠處游去。

往來輕快敏捷的樣子,好像在與遊人相互嬉戲。 向水潭的西南方向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像蛇前行那樣蜿蜒,時隱時現。

兩岸的地勢像狗牙那樣參差不齊,不能知道它的源頭。 我們坐在水潭旁邊,四面有竹子和樹木圍繞,寂靜空寥,沒有一人,感到心情凄涼,寒氣透骨,幽靜深遠,彌漫著憂傷氣息。

因為這里的環境過於凄清,不能長久地停留,於是我記下當時的情景就離開了。 同游的人,吳武陵,龔古,我的弟弟宗玄。

一起去的有姓崔的兩兄弟,一個恕己,另一個奉壹。 《記承天寺夜遊》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

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譯文 元豐六年(不可解釋為1083年)十月十二日夜裡,(我)解開衣服准備睡覺,皎潔的月光照進了窗(門戶)戶,(我)高興地起來走動。

(我)想到沒有可以交談取樂的人,於是到承天寺尋找我的好友,張懷民。(張)懷民也沒有睡覺,我們便一起在院子里漫步。

月光照在院子里,庭院中宛如充滿了水一樣清澈透明。水中水草交錯縱橫,原來是竹子和柏樹的影子。

哪一個晚上沒有月亮?哪一個地方沒有竹子和柏樹?只是缺少像我們倆一樣清閑的人罷了。 《游恆山記》 十一日,風翳(yì)凈盡[風平雲散。

翳,雲霧],澄碧如洗。策杖登岳[拄著手杖攀登恆山]。

[策,拄著,扶著。岳,這里指恆山],面東而上,土岡淺阜(fù)[低矮的土山],無攀躋(jī)勞[沒有爬山的勞累。

躋,升,登]。 一里,轉北,山皆煤炭,不深鑿即可得。

又一里,則土石皆赤。有虯(qiú)松[盤曲的松樹]離立[並立]道旁,亭曰望仙。

又三里,則崖石漸起,松影篩(shaī)陰,是名虎風口。於是[從此。

是,代虎風口]石路縈(yíng)回,始循崖乘峭而上[順著山崖,借著峭壁,向上攀登。循,順著,沿著。

乘,憑借]。三里,有傑坊(fǎng)[高大的牌坊。

傑,高大的樣子]曰「朔方[郡名。這里泛指北方]第一山」,內則官廨(xiè) [官署]廚井俱備。

坊右東向拾(shè)級[一步一步踩上台階。拾,放輕腳步往上走]上,崖半為寢宮,宮北為飛石窟,再上則北嶽殿也。

上負絕壁,下臨官廨,殿下雲級[很高的台階]插天,廡[wǔ,堂四面的廊屋]門上下,穹碑森立[高大的石碑密集地豎立著。穹,高。

森立,聳立,豎立]。從殿右上,有石窟,倚而室之[就著改成一間屋子],曰會仙台。

台中像[塑造]群仙,環列無隙。余時欲躋(jī)危[高]崖、登絕頂。

還[huán,轉,繞]過岳殿東,望兩崖斷處,中垂草莽者千尺,為登頂間(jiàn)道[偏僻的小路],遂解衣攀躡[niè,踩]而登。二里,出危崖上,仰眺絕頂,猶傑然天半[抬頭遠看山頂,還突出地懸在半空里。

絕頂,極頂,最高點],而滿山短樹蒙密[茂密],槎枒[chá yā,參差不齊的樣子]枯竹,但能鉤衣刺領,攀踐輒斷折,用力雖勤,若墮洪濤,汩汩[gǔ,水流急的樣子]不能出。余[我]益鼓勇上,久之棘[jí,酸棗樹。

這里指有刺的灌木]盡,始登其頂。 時日色澄(chéng)麗[明麗],俯瞰(kàn)山北,崩崖亂墜,雜樹密翳(yì)[濃陰遮蔽]。

是山土山無樹,石山則有。北向俱石,故樹皆在北。

渾源州[地名]城一方[一座城],即在山麓。北瞰隔山一重,蒼茫無際。

南惟龍泉[山名],西惟五台[山名],青青與此作伍[呈現出一派青色,跟恆山作伴。此,指恆山]。

近則龍山西亘(gèn),支峰東連,若比肩連袂(mèi)[肩並肩,衣袖連衣袖。形容靠得很緊的樣子。

比,並。袂,衣袖]下扼(è)沙漠者。

既而下西峰,尋前入峽危崖,俯瞰茫茫,不敢下。忽回首東顧,有一人飄搖於上,因復上其處問之,指東南松柏間,望而趨,乃上時寢宮後危崖頂。

未幾,果得徑。南經松柏林,先[先前]從頂上望松柏蔥青,如蒜葉草莖,至此則合抱參天,虎風口之。

熱點內容
老公手機解鎖密碼為什麼是我生日 發布:2025-07-20 04:21:52 瀏覽:859
手機充電的時候為什麼自動斷開 發布:2025-07-20 04:20:16 瀏覽:127
在微信搜索裡面為什麼找不到群聊 發布:2025-07-20 04:14:35 瀏覽:89
唐三為什麼可以改變魂環顏色 發布:2025-07-20 04:12:06 瀏覽:135
為什麼打造世界找不到鐵礦石 發布:2025-07-20 04:06:26 瀏覽:810
晚上電爐子為什麼要放一盆水 發布:2025-07-20 03:46:02 瀏覽:170
微信為什麼未識別身份證 發布:2025-07-20 03:38:02 瀏覽:932
小米手機為什麼賣那麼少 發布:2025-07-20 03:35:59 瀏覽:354
蘋果手機更新為什麼顯示沒有聯網 發布:2025-07-20 03:35:59 瀏覽:501
軟體為什麼老是gps搜索 發布:2025-07-20 03:35:52 瀏覽: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