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尋物指南 » 為什麼浪費錢買新東西

為什麼浪費錢買新東西

發布時間: 2023-03-07 17:55:00

『壹』 為什麼網購買東西浪費了很多錢

因為網購不需要花紙幣,會讓人產生錯覺,而且網購可能買很多自己根本不需要的東西。

網上購物,就是通過互聯網檢索商品信息,並通過電子訂購單發出購物請求,然後填上私人支票帳號或信用卡的號碼,廠商通過郵購的方式發貨,或是通過快遞公司送貨上門。中國國內的網上購物,一般付款方式是款到發貨(直接銀行轉賬,在線匯款)和擔保交易則是貨到付款等。

SARS開辟了中國網上購物的新紀元。面對非典的襲擊,多數人被困在屋內,而要想不出門就買到自己所需的東西只能依賴網路,許多防範意識很強的人也試著網上購物。至此,有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網上訂貨、送貨上門」的方便,也有越來越多的人也開始接受網上購物。

網路安全得到政府重視:網路安全影響著網民個人信息安全、在線交易安全和網站運營安全,直接影響了電子商務的穩定和網民對電子商務的信任。而工信部發表有關言論指出:信息安全是國家重要戰略。將互聯網信息安全上升到了國家戰略高度,政府對於網路安全的重視由此可見。

在線支付形式便捷多樣:在線支付是實現電子商務在線交易的重要工具,也是保證電子商務交易環節通暢、保證供求雙方利益的有力保障。第三方支付平台因其服務功能的完善越來越受到人們的信賴,大量的網上交易通過第三方支付平台完成。

『貳』 為什麼要用錢買東西

在「錢」出現之前,人們才用以物換物的方式來進行交易,以此獲得生活用品,但是以物換物的缺點很多,諸如:無法恆定雙方交換物品的市場價值、無法快速准確找到願意交易的對象、交易物品攜帶不便等。。於是國家政權推出了一些大家都能願意接受且保質期長不易損毀的物品來恆定其他物品的市場價值,隨著社會的發展,黃金以其穩定且美觀的金屬性質成為了最容易被大眾接受的物品,於是國家通過信譽和權力將黃金製成統一樣式的貨幣進行推廣,從此交易變得方便多了,貨幣的歷史延續到今天經歷了很多種樣式,但最人類創造貨幣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使交易變得簡單、更加簡單。

『叄』 我買了東西不捨得用,但是又繼續買新的,我是不是有潔癖,或者心理疾病

您好!衣服上的圖案清洗後被沾掉,無法用一般的方法把圖案恢復,需要重新燙印,建議您咨詢專業的燙印店進行處理。衣物清洗前需要查詢衣物內部的洗滌標簽,按照洗滌標簽的注意事項和清洗方式進行衣物清洗,避免衣物由於錯誤清洗被損壞。
日常生活中您是否會遇到頑固污漬很難清洗呢,如油漬等,若衣物局部有頑固污漬可以使用以下清洗方式:1、衣服乾的時候,用手洗專用洗衣液原液塗抹在污漬處,完全覆蓋污漬,靜置5分鍾後(可輕輕搓洗),加入洗衣液常規洗滌;
2、如經過上述方法污漬仍無法去除,則
(1)純白色的棉、麻、滌綸材質的衣物:每半盆水(約2升)加入白色衣物色漬凈(600g規格)1瓶蓋(40克),攪勻,放入衣物浸泡30min,漂洗干凈。
*視需要可適當延長浸泡時間,若2小時後色漬未去除,將衣物取出,往盆中添加白色衣物色漬凈(每半盆水加1瓶蓋),攪勻,放入衣物繼續浸泡,累計浸泡時長不超過6小時。
(2)彩色或其他材質的白色衣物:將衣物放入盆中,污漬部位貼盆底,用彩色衣物色漬凈(600g規格)瓶蓋量取1/4瓶蓋(10克)彩色衣物色漬凈和1/4瓶蓋(10克)衣領凈,倒在污漬處,用衣物其他無污漬部位蓋住污漬,防止風干,靜置2小時,漂洗干凈。若2小時後仍有污漬未去除,可延長靜置時間至過夜。aqui te amo。

『肆』 我們為什麼會不停地買東西無節制消費的背後是

從雙十一開始到春節這個時間段,是每年的購物高峰期。

一方面,是商家的大肆宣傳和營銷手段,吸引了大量的消費者去購買各種各樣的商品。

另一方面的原因是,這個時間段的節日最多,雙十一,聖誕節,元旦,春節。

一遇到節日,每個人都在積極地收禮物或者送禮物或者參加聚會。

出現了這么多的消費機會,即便我們再理性,也難免控制不住的買、買、買。

近期看到BBC出品的一個非常好的系列紀錄片,主題就是關於消費的。

《無節制消費的元兇》(The Men Who Made Us Spend)

在主流的視頻網站都可以搜索到,一共8集。

這個系列BBC想要探尋是:究竟是誰在誘導我們消費?

這些人運用了哪些方式改變了人們的消費習慣?

在第一集和第二集中,給出了我們如下幾個答案~~~

第一招:「計劃報廢」

涉及的產品例如:電燈泡、洗衣機中極易損壞的加熱元件、列印機墨盒等。

在20世紀20年代,製造商提出一種理念,並成為了當今消費經濟的基礎。

那就是:人為地縮短產品的使用壽命,也被稱作「計劃報廢」。

即故意設計容易損壞的產品。

最早應用這種淘汰式消費策略的模板,就是電燈泡。

為此還簽署了一個「福玻斯協議」。

福玻斯協議簽署前,燈泡可以使用2500個小時。

協議簽署之後,燈泡的壽命縮短到了1000個小時。

而且呢,協議簽署之後,任何違約的公司都會受到處罰。

當今社會,「計劃報廢」是行業內公開的秘密。

比如:

列印機中的墨盒內置計數器,倒數5萬張紙,然後提示你,用完了,就要換新的墨盒。

如果把計數器清零,重置,還可以繼續使用。

如此反復,可以重置三次。

第二招:改變人們的消費心理,

       有序製造不滿情緒

最早利用人們的消費心理,製造不滿情緒的商品是:

56版雪佛蘭貝爾艾爾跑車。

一年一次改變汽車的顏色和外觀,每年都更換金屬板材。

為了讓消費者可以用車的顏色和外觀,來搭配自己的鞋子或者包包,從而體現時尚感。

人們買車不再考慮自己原來的車是不是要淘汰,不關注發動機和引擎,而是車的顏色和外觀。

就好像這幾年的蘋果手機一樣,技術上沒有太大的突破,但在顏色和外觀上,更新迭代的越來越快。

第三招:電視媒體引導消費,信用卡透支輔助消費

電視劇也好,媒體也好,植入了大量的商品廣告,從而影響了大眾的購買清單。

一個有趣的調查顯示:

經常看電視的人,更容易相信一般的美國人都擁有私人飛機,私人游泳池或者女僕。

但我們都知道,現實與此差距甚遠。

信用卡的普及,也讓人立刻能夠買到自己想要的,原本擔負不起的商品。

放寬信貸是刺激消費的第一步。

計算機輔助軟體CAD的產生,更加刺激了這種一次性消費的盛行。

CAD沒有出現之前,所有商品都裝在相似的容器里,人們的選擇很少。

製作不同形狀和規格的產品成本很高。

但是CAD軟體出現後,可以在電腦上完成設計,從香水瓶,行李箱,再到廚房用具都可以有不同的形狀,尺寸,大小來滿足更多人的需求。

比如:耐克公司利用CAD來設計鞋子,他們可以設計40種不同樣式的鞋子來滿足需求。

商品種類選擇過多,人們就開始習慣購物和淘汰,最突出的表現就是:

從90年代到21世紀,每個美國人購買的衣物數量,從平均每年34件上升到67件,增長了一倍。

即平均每5.4天就購買一件新衣服。

也就是說,每5.4天就有一件新衣服進入了美國人的衣櫥,這個數字非常得驚人,說明國際經濟的運行,出現了嚴重問題。

因為這些衣服會馬上會被淘汰丟棄,或者流入國際舊貨市場。

在商品損壞前,一直以非常快的速度,在購買和丟棄,而商品本身的使用率大大降低。

第四招:一次性消費文化的品牌改變了人們的消費習慣

比如最知名的品牌商「宜家」。

宜家最初進入英國市場,由於英國的家居市場是一個巨大的空白。

所以宜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提價,也沒有競爭對手。

所以英國宜家的產品價格是最高的,從而,在英國市場上獲得了巨大的收益。

即便是高價格,宜家還是改變了英國人購買傢具的方式。

它改變了人們對傢具的看法,把以前被看作大件的商品,可以終身使用的商品,比如沙發,變成了可以被輕易的扔掉換新的物品。

不管商品的大小,所有的商品最終都會被淘汰。

對此宜家的高管給出的解釋:

無論沙發還是馬克杯,都有著潮流的設計,而潮流的周期都是短暫的。

同樣的把「一次性消費文化」植入消費者心理的品牌還有蘋果。

蘋果公司將20世紀50年代的淘汰概念,發揮到了極致。

讓我們想快速的得到更新,得到最新的產品。

即便手上已有的手機並沒有壞,還是刺激消費者購買最新一代的手機。

蘋果播放器在2004年是蘋果的明星產品,但是最初ipod的電池不可更換。

而ipod的電池只有18個月的使用壽命。

這些商品內置淘汰屬性,加速了產品的淘汰。

第五招 利用消費者的恐懼營銷

案例一:血漿療法

抽一小瓶血液,只需要550英鎊,使用設備,分離出血漿,然後注射到面部。

血清中的生長因子會讓皮膚看起來,摸起來更年輕,一般兩到三個星期見效。

人們都想青春永駐,一直保持年輕的皮膚狀態,而這種血漿療法,可以在短期內滿足他們的需求,

減輕他們的恐懼和焦慮。

這項療法的美容效果,尚未得到證實,但是西斯特醫生已經靠它賺了一筆錢。

像采訪的記者,在接受治療之前,根本不在乎皮膚鬆弛變老,直到接受治療,才開始擔心這件事。

西斯特醫生聰明之處,就在於,他把這種恐懼植入消費者心中,然後找到了解決辦法。

案例二:suv最初的設計靈感就是來源於恐懼

悍馬汽車在戰後迅速佔領了市場。

它傳遞的信息就是:別惹我,如果你撞上我,我就壓扁你。

汽車就是信息:

「我希望自己的車,被別人從後視鏡里看到後覺得,這輛車好大,這輛車更強勁,讓它過去吧。由此帶來優越感。」

營銷顧問很了解人們的消費心理,所以在21世紀初,suv占據了美國汽車銷量的20%以上。

然而suv的設計,使他們的安全更低,而不是更高。

suv側翻率是普通車的2倍,60%suv事故都和側翻有關。

案例三:漱口水市場的產生

生活在一百多年前的史坦利雷梭,是現代廣告業的先驅,1916年,

發明了恐懼式的營銷。

通過李施德林漱口水可以消除口臭的廣告,創造了一個原本沒有的漱口水市場。

在此之前,人們並不覺得口臭是一種病,直到看到了廣告才產生了焦慮。

這種模式也成為幾十年後廣告業的模板。

案例四:抗菌產品

衛生清潔類的產品,很容易就標榜有「抗菌功效「。

到底抗菌類香皂和普通香皂有沒有區別?

通過實驗室的實驗觀察:

兩者效果是一樣的,標明抗菌香皂的和普通香皂洗出來的效果並沒有什麼不同。

普通香皂也一樣能除掉手上的細菌。

在過去的20年裡,英國衛生行業的領導者卡森公司,為普通香皂到抗菌香皂的轉變,掃清了道路。

卡森公司在商業上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依靠香皂和水。

卡森公司及其他競爭對手,也在不斷推動抗菌產品,迅速佔領市場。

現在,普通香皂到底有沒有效,其實消費者已經不太關心,但是對細菌的恐懼已經深入人心,用「抗菌」類的產品來安撫這種恐懼,是順應了消費者的心理營銷。

通過這兩集的人物采訪,歷史材料的解釋以及各種實驗,我想之前沒有了解的人會更加理性的看待這些商品。

消費不是浪費的開始,消費是為了提升生活品質。

理性消費不但節省了我們的時間,金錢和精力,還會讓我們在無節制消費的社會文化中學會掌控自己的生活。

熱點內容
在微信搜索裡面為什麼找不到群聊 發布:2025-07-20 04:14:35 瀏覽:89
唐三為什麼可以改變魂環顏色 發布:2025-07-20 04:12:06 瀏覽:135
為什麼打造世界找不到鐵礦石 發布:2025-07-20 04:06:26 瀏覽:810
晚上電爐子為什麼要放一盆水 發布:2025-07-20 03:46:02 瀏覽:170
微信為什麼未識別身份證 發布:2025-07-20 03:38:02 瀏覽:932
小米手機為什麼賣那麼少 發布:2025-07-20 03:35:59 瀏覽:354
蘋果手機更新為什麼顯示沒有聯網 發布:2025-07-20 03:35:59 瀏覽:501
軟體為什麼老是gps搜索 發布:2025-07-20 03:35:52 瀏覽:462
郎咸平說房價為什麼這么便宜 發布:2025-07-20 03:29:37 瀏覽:926
為什麼手機官網上沒有差評 發布:2025-07-20 03:29:01 瀏覽: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