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都沒吃東西感覺寶寶
① 肚子老不餓,總是不想吃飯,感覺寶寶的是怎麼回事怎麼辦
胃不好,建議到醫院檢查一下
② 寶寶一天都沒怎麼吃東西是什麼原因
是不是換奶粉了?
③ 寶寶從出生10個小時都沒吃東西
剛出生10小時嬰兒不吃奶怎麼回事?
1、在滾橘這個時候嬰兒的腸胃裡面,還有一些殘留的養分,如果沒有排出胎便的話,是不會出現飢餓的感覺,所以要通過適量的溫開水,來合理的進行喂養,並不要急於的給喝奶粉,這樣只會讓嬰兒的情緒變得不穩定。
2、嬰兒會排出深綠色的胎便,看上去顏色比較亮,在這之後肚子就會出現飢餓的感覺,可以抓住好的時機,馬上的進行母乳的喂養,可以提前的給媽媽熬吃各種魚,豬蹄做成的湯汁,幫助養分合理的增加,方便乳汁快速的進行分泌。
3、同時還要注意給嬰兒穿上薄的純棉內衣,不要讓身體出現著大悉團涼的現象,對於室內的溫度靈活動進行掌控,如果是冬季的話,要通過爐子,暖氣等各種陸猜方法,保持溫度的恆定不變,定期的打開室內的加濕器,讓濕度保持在60%左右,不然的話空氣質量會變得很差,不利於嬰兒的肺部呼吸。
④ 快兩歲寶寶為什麼晚上不吃東西,早晨還是不餓不吃不喝
首先應確定是否為厭食症。許多家長自認為孩子吃的少,而實際進食的熱量完全能滿足孩子的生理需要,這不能算厭食症。 真正的厭食是指較長時間的食慾減退或消失,進食量低於其生理需要的熱量並出現消瘦及體重偏低等。厭食症可由多種因素引起,一些消化道疾病可直接影響消化功能引起厭食,如胃炎、腸炎、肝膽疾病等。 其次長期感染或慢性疾病如克汀病也可引起厭食。這兩種情況均應在治療原發病的基礎上,再調整消化功能。長期服用某些葯物對消化道會產生某些副作用亦可引起厭食,必須停用這類葯物。微量元素缺乏如低鋅症亦可引起味蕾萎縮,代謝失常而致厭食。 對此必須補充鋅制劑。但最常見的為習慣性或精神性厭食。現在獨生子女較多,兩代12隻眼睛在精心照看著一個孩子,唯恐孩子「吃的」不好。於是哄誘,勉強甚至強迫孩子進食,結果導致孩子產生逆反心理,越強迫進食越不吃,終致厭食。對這種厭食,家長必須改正強迫進食的習慣。 仔細觀察,但要讓孩子感到你並不注意他進食的多少。利用其越不給越想吃,別人吃他也想吃的小兒心理改變其進食習慣。對幼兒期以上的孩子,在吃飯時,在孩子和家人面前各擺一份食品,對孩子吃不吃,吃多少一概不理睬,進餐畢一律拿走,此時反而激起小兒想吃東西的願望。此外,可適當應用一些能改善腸道功能的中、西葯物,並嚴格控製糖等零食的攝入,會逐漸形成良好的進食習慣。 -------------------------------------------- 何謂厭食須弄清 厭食,其實是指由於不良的飲食習慣或各種急、慢性疾病引起的食慾不振,食量顯著減少。嚴重的厭食,可影響生長發育,造成營養不良。 厭食還要與畏食區別開來。雖然這兩者都是食量減少,但畏食者的食慾正常,飢腸轆轆。只是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譬如口咽潰瘍、牙痛、吞咽困難或腹痛等原因,進食時覺不適,畏懼和拒絕進食而致食量減少。這些患者在消除了上述病因後,食量便可恢復正常。 此外,有些家長總喜歡將自己的小孩與鄰居、同事的小孩相比,自己兒女的食量稍少,便懷疑小孩「厭食」;或喜歡人為地給小孩定個食量標准,達不到標准,就認為是「厭食」。 殊不知,每個小孩的消化吸收能力、熱量的消耗有個體差異,所需營養素的量也就略有不同,是不能一概而論的。只要小孩的體重增長合乎標准,精神、反應佳,所進食的量,就已合乎他自己的需要。如果強迫進食,結果只能是適得其反,會真的弄出個厭食症來呢! 尋根究底查病因 大多數的厭食症與不良的飲食習慣有關。因此,對厭食的兒童,首先要檢查一下,該患兒平素有無零食過多?餐前有無飲用大量的飲料?進食時有無注意力不集中,例如邊聽故事、邊看電視邊吃飯等等。這種不良的習慣,可以擾亂或抑制胃酸及消化酶的分泌,從而使患兒食慾減退。 其次,部分患兒的厭食,是家長長期強迫進食的惡果。這些家長往往不了解小兒個體之間食量及體重增長的差異性,不了解小兒的增長速度及食量的增加等,均隨年齡的增長而減慢;不了解某些小孩體格瘦小是家族遺傳的正常現象;更不了解小孩也需要經常換換胃口,不願意長期進食一種固定的食物。因此,他們常常過分擔心小兒營養不足,體重增長不快,進食量過小等等,因而採用「高壓政策」,甚至竹鞭在握,動輒責罵,強迫小兒進食。這種做法,大大影響了小兒的情緒,產生了「進食等於受罪」的錯覺,並逐漸形成了條件反射性拒食,最終發展成厭食。 另外,多種急、慢性疾病常常伴有厭食,這可能與發熱、病原體毒素的作用有關。大家比較熟悉的病毒性肝炎、結核、腸道寄生蟲、貧血等疾病,都可有厭食表現。身體各系統、器官有病,尤其是消化系統受累時,均可使消化機能降低。所以小兒厭食,要及時找醫生診治,不應胡亂用葯,以免耽誤病情。缺鋅也可導致厭食。這是因為缺鋅影響了核酸和蛋白的合成,從而影響了味覺素的合成。還可使唾液中磷酸酶減少及粘膜增生,阻塞產生味覺的神經———味蕾,使味蕾的功能減退。 所以,若厭食的小兒找不到其它可以解釋的原因時,可做血鋅或發鋅的濃度測定。 對因治療除病根 在弄清了厭食症的病因後,對此症的防治就比較容易了,對各種急、慢性疾病引起的厭食,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遵醫囑接受治療,根據原因對鋅缺乏的小兒,合理使用鋅劑,可使食慾很快得到改善,平素亦可在改善食譜上多下功夫,盡可能使食譜多樣化,做些美味可口、容易消化的食品,以刺激小兒的食慾。這里著重談談由不良飲食習慣和精神因素所致厭食症的防治。 如上所述,不良的飲食習慣,是引起厭食的主要原因之一,故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非常重要。在餐前,不應該給小兒進食零食,以免影響食慾;餐前飲用過多的飲料,可使胃酸和消化酶稀釋,胃腸肌張力下降,故要避免;進餐時,要使小孩注意力集中,不要用講故事、看電視或其它哄勸、引誘手段作為進食的交換條件。否則,將分散小兒的注意力,影響消化機能,並容易形成要吃飯就得講故事、就得看電視,這樣一來,吃飯時注意力不集中又影響食慾,食慾減退就更不願進食的惡性循環就產生了。 不要強迫小孩進食,目前心理及臨床醫生趨向於採用「飢餓」療法。首先,肯定而又鄭重地告訴小孩,如果他吃飯時無理由地不吃或不好好吃,則到一定的時間(頂多一個鍾頭)父母就會把飯菜收起來,而他只能等到下一頓飯時才有東西吃,且在兩餐之間,不準自取任何食物。在開始時,孩子不會相信父母,往往會對父母胡鬧,強迫父母投降,但經過一兩次餓肚皮的經驗後,他自然會學乖了,會自覺地好好吃飯的。因為,一個聰明的孩子,是不會讓自己活活餓死的。這種飢餓療法,乍一聽似乎很殘酷,實施起來,卻比任何葯物都有效,對孩子的正常心理發育極有幫助。 ----------------------------------- 中成葯巧治小兒厭食 現在,很多家長生怕自己的寶寶長得不快,怕寶寶不吃東西,常常硬塞給他們吃,結果造成寶寶厭食。其實,適當服用一些中成葯有助於加強寶寶的進食量。以下是常用治療小兒厭食症的一些中成葯——— 健兒消食口服液:具有健脾益氣,理氣消食的功效,適用於小兒厭食。3歲以內每服5~10ml,3~6歲每服10~20ml,日服2次。 小兒消積丸:具有消食導滯、理氣和胃止痛的功效。適用於小兒厭食有停食積滯者。3~6個月每服10丸,6個月~1歲每服20丸,1~3歲每服30丸,3~6歲每服50丸,日服2次。 小兒喜食片:具有健脾益胃、消食化積的功效。適於小兒各種原因引起的食慾不振。1~3歲每服2~3片,3~5歲每服3~5片,5歲以上者酌量增加,日服3次。 大山楂沖劑:具有開胃消食的功效。用於各種原因引起的食慾不振。1~3歲每服3g,3~6歲每服6g,6~9歲每服9g,日服2~3次。 健兒散:具有開胃健脾、生津消食的功效。用於小兒厭食脾虛津虧者。3~6歲每服2~3g,6~9歲每服3~5g,日服2次,需連續服葯1~2個月。
⑤ 寶寶 不吃東西
可能是受涼了,最好帶到醫院看看,我女兒那時候也是不吃飯,都急死人了,然後過了幾天就開始發燒咳嗽,感冒了,所以趁他還沒有發燒什麼的,最好還是及時去醫院吧,哦先給寶寶吃點幫助消化的葯物看看有沒有改善的效果
⑥ 寶寶老是感覺不到餓不吃飯怎麼辦
(1)增加飯食的花樣,不要依賴書中或老人的觀念給孩子吃沒滋沒味的東西,只要好消化、好吸收,大人吃著香小孩才會感覺好吃。 (2)大人一個人吃飯也是沒有胃口,何況小孩。和小孩一起分享美食,增加進餐的快樂感。比如:你真吃一口,然後很抒情的贊美食物好吃,然後問小孩要不要來一口。 (3)進餐的時候減少外界的吸引力,防止轉移進食的興趣,既增加專心度。 (4)和大人一起進餐,是對小孩很好的感官刺激。不要嫌小孩飯桌上攪局,只要沒有外人在場就讓小孩上桌,慢慢帶動小孩的進餐熱情。
⑦ 一歲多寶寶突然沒胃口什麼東西都不吃是什麼原因
寶寶不愛吃飯原因比較多,可能是缺鋅,也可能使腸道菌群失調,平時若不養成按時吃飯的習慣寶寶也會出現這種情況。如果寶寶胃口不好的話,一般情況補充益生菌效果是比較明顯的,寶寶吃過益彤益生菌效果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