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尋物指南 » 幼兒為什麼會偷東西

幼兒為什麼會偷東西

發布時間: 2023-04-02 13:04:54

A. 孩子為什麼會偷拿東西

孩子為什麼會偷拿東西

孩子為什麼會偷拿東西,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離不開家人的呵護,寶寶的智力發展是非常重要的孩子喜歡拿別人東西,別再說他是「偷」,睿智的父母這樣做,教育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為了避免孩子為什麼會偷拿東西下面的方法可以試試。

孩子為什麼會偷拿東西1

有一些媽媽發現自己的孩子愛偷別人東西,去幼兒園或者是小朋友家的時候,把自己喜歡的玩具帶回來。還有一種就是在家偷拿爸媽的錢,當然偷錢的性質會比拿玩具的稍微嚴重一些.

孩子偷拿別人的東西,家長們不必過於緊張,驚慌失控。這種孩童時期「偷東西」的行為,相信有不少人都經歷過。其實這重要行為並不能完全將成人世界的盜竊與小孩世界的偷拿完全等同。孩子年幼,物權意識模糊,常常分不清什麼是自己的東西,什麼是別人的東西,還會誤以為只要自己喜歡就可拿走。這是年齡和心智發育給他們帶來的認知局限,或許在孩子的眼裡就沒有理解什麼是偷。

當家長發現孩子有偷拿的行為時,千萬不要反應過度,責罵訓斥,而是要心境平和。如果孩子偷拿東西,可以先問一下孩子為什麼要把這個拿回家,聽孩子的傾訴,弄明白其中的緣由才好對症下葯。如果孩子是因為喜歡這個東西才帶回家的,就應該教育他:這不是我們自己的東西,是別人的東西,很喜歡想要拿回家的話,能否借給你玩,而且還要講信用記得還,如果他們沒有同意就不能拿回家。在外面逛超市,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也不可以偷拿,超盯畝市的東西是要用錢買的,可以和爸爸媽媽說,他們會根據實際情況考慮買不買。

不由分說的謾罵只會讓孩子心靈受傷,甚至不再相信父母。哪則指即使長大懂事能夠理解父母,知道自己做錯了,父母教育是應該的,但是還是會透露著失望。有一些父母反應過激,甚至會讓孩子恨上他們。還有重要的一點是,千萬不能給孩子貼上小偷的標簽,說他是小偷。這只會加固孩子的心理認知,當他知道小偷是壞人時,心裡產生自卑,唯唯諾諾。

孩子都是純粹沒有惡意的,犯錯誤就需要父母正確引導,教懂孩子一些概念和分清界線,同時還要教他會換位思考。大家對孩子偷拿東西還有什麼妙招嗎,

孩子為什麼會偷拿東西2

經常和「撒謊」一起出現的是「偷東西」。

小孩子的道德觀和智力一樣,也是逐漸發展的。兒童道德觀的發展還是兒童心理學研究的重要部分呢!也就是說,是個很艱深的'課題。

在幼兒早期,孩子們是沒有什麼道德觀的。比如在嬰兒看來,「意外」是最可笑的——也就是某人跌倒、撞傷之類的,因此動畫片《貓和老鼠》受到廣大兒童的歡迎。

「偷」的行為,往往發生在孩子們有了主動意識,有了明確的想法,但又沒有形成完整的道德觀的時候。大多數孩子都有過「偷」的行為。例如,有的男孩子拿「偷」當游戲,或者像京京那樣偷偷摸摸地拿走小夥伴重復的東西——你可以發現,孩子們眼中的「正常的偷」體現了孩子們單薄的道德觀:從有很多東西的對象那裡拿一點東西不算什麼。

「偷」的行為最早發生在孩子上幼兒園時——嗯,從幼兒園拿東西不算什麼,幼兒園里有那麼多好玩的東西——孩子們這樣覺得的。

可以說,這個時期發生的「偷」都不是真正的「偷」,不是惡意的,沒有強烈目的性。或者說,孩子們根本認識不到自己做的事情有什麼錯,他們感覺不到哪兒不對。何況,很多兒童故事中都有主人公偷偷拿走怪物寶藏的情節。

大部分孩子會有「偷」的行為都是因為搞不清「所有權」李配的概念,同時又有主動佔有某樣東西的慾望。很多孩子都天生就有「收藏癖」「收集癖」,看到自己喜歡的或覺得好的東西就要收集起來,放到自己的「領地」里。

因此,當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 「偷」東西,千萬不要大驚失色,絕對不要跟孩子提起「偷」這個字眼。只要平時一直對孩子進行正確的道德觀教育,慢慢孩子就不會有這種行為了。

教育孩子永遠都要遵從中國的中庸之道,既不要像《小時偷針》那個故事中的母親那樣贊揚孩子,也不要直接粗暴地斥責打罵孩子,而是要引導,要循循善誘。

孩子不懂得「偷」的概念時,處理不能過激,用順水推舟打太極的方法給孩子台階下,不要對孩子說消極的話,也不要給孩子貼負面的標簽。

總有一天,你的孩子會離開你,獨自一人在這個充滿危險的精彩世界闖盪。作為父母,你能給他的最好禮物,不是財富,不是美貌,甚至不是智慧——再智慧的人,也有思慮不及的時候——而是好的習慣。

B. 孩子總喜歡偷盜,家裡沒人有這種習慣,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其實小孩子算不上「偷」東西,更多的是出於好奇,特別是自己不曾擁有的,就想把別人的拿來滿足一下自己。比如說小女孩喜歡拿自己媽媽沒有的但是別人有的口紅,眼影,來滿足自己的幻想。小孩子好奇心比較重,對於別人的東西總是覺得比自己的好,又不好意思開口就拿走,也有僥幸心理,覺得你那麼多,拿走點又如何。

對於小孩子這種行為,家長不應該過多斥責,而是講道理,加以正確的指引,慢慢地引導孩子的心理趨於更合理,這需要家長細心關注自己的孩子的行為,教導孩子用什麼正確方法來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孩子有了錯誤的想法和做法就要堅決制止。還有就是去別人家亂開別人家抽屜也要當場及時教育。要讓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還需要家長給予正確的價值觀的引導,想要的東西都要通過一定的付出才能換來等值的物品。

C. 寶寶居然會偷東西,是哪些因素引起的

偷東西就是一種非常錯誤的行為,如果說孩子偷東西成為了一種習慣的話,以後就很難改正了,最終也會導致孩子走上犯罪的道路。那麼在他現在孩子偷東西之後,該如何進行改變?

三、總結。

反正大家都聽說過小時候偷針長大就會偷金,這句話吧。如果說我們不想讓孩子變成一個以後會走上犯罪道路的人,就一定要拒絕孩子偷東西的這種行為。對於孩子,一些合理的要求,我們不要總是選擇拒絕,有的時候適當的給孩子一些零花錢,也能夠讓孩子養成一個合理理財的好習慣。

D. 孩子居然會偷東西,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教育孩子是一件大事,一旦發現孩子存在不道德的行為,比如說偷竊等,父母一定要重視。尤其是在孩子第一次發生偷東西的現象時,父母應該正確指導孩子,讓孩子往正的方向上走,這樣才不至於在以後發現孩子已經習慣偷盜了,最終整日頭疼孩子的教育問題。那麼,你知道孩子為什麼會出現偷東西的行為嗎?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做個簡單的分析吧。

三、利用“偷”的行為來發泄自己。

有的孩子可能是因為學習壓力過大,或是父母對他的期望值過高,結果給孩子帶來了巨大的壓力。這個時候孩子可能就會通過一些不良的行為來發泄自己的情緒,比如說“偷盜”等。當他們在偷的過程中獲得一定的緊張感和刺激感時,他們的內心或許感受到了一定的愉悅。所以他們才會繼續這樣的行為。父母在了解孩子為何偷盜之後,才能夠更好地展開相應的對策。畢竟孩子都是需要一步步仔細教導,最終才能夠成才的。所以,希望父母在發現孩子有偷東西的行為時,能夠先找出具體的原因,然後再制定相關的對策,不要對事情進行一刀切,否則很難起到真正的教育效果。

E. 細究兒童偷竊的各種原因

細究兒童偷竊的各種原因

細究兒童偷竊的各種原因,四五歲的孩子之所以歸為己有,是因為他們已經意識到了這樣做是不對的,但還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慾望。來詳細了解細究兒童偷竊的各種原因。

細究兒童偷竊的各種原因1

幾乎每個孩子都發生過這孫旦樣的事情:拿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媽媽放在梳妝台上的耳環、朋友房間里的玩具或者商店裡的糖果。

當這一切發生的時候,父母們都會非常緊張,其實對於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來講,這一切都是他們發展階段的正常現象。這和成年人以及大孩子的偷竊行為是完全不同的。

認識孩子們「偷竊」的真實想法

四五歲的孩子之所以願意把不屬於自己的東西歸為己有,是因為即使他們已經意識到了這樣做是不對的,但還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慾望。

或許是他因為太喜歡這樣東西了,比如喜歡它會動、喜歡它的顏色等。這或許是他想通過這樣做來體驗一下自己究竟自己具備多少能力和自主性。

他可能會這樣想:我想要這樣東西,我知道它是不屬於我的,我拿走它是不可以的,但為什麼就不可以呢?我就是拿了又會怎樣呢?

這個時候,父母的工作就是,坐在一邊問問我們自己:他這樣做的原因是什麼?他的行為在向我們傳達什麼?

如果別的夥伴經常能成為成人關注的中心,有些孩子就很可能用伸手拿別人東西的辦法引起你的注意。

或者如果他們感到不順心,還不知道怎樣掌控這種生氣的情緒,他們可能用這種方式來釋放自己。如果你的女兒拿了朋友房間里的玩具,可能有兩種目的,或者是真的要歸為己有,還有一種可能是她只是想為朋友保存一段時間而已。

讓孩子清楚了解所有權的原則

如果孩子偷了別人的東西,不要有過度的液胡反應,也不要過分責備孩子。而是要抓住時機,教會孩子什麼是價值。

這個時候盡管你可能已經明顯地表現出你的態度---他拿了別人東西是不對的,但你可能沒有真正地向他解釋過關於所有權的原則。

如果你四歲的女兒拿了你的口紅,藏在自己的卧室里,她可能沒有意識到這是在偷竊。在她看來,家裡所有的東西都是共享的,就如同她的玩具,媽媽爸爸也可以和她一起玩。

你可以試著了解他偷東西的真正原因,讓他明白為什麼這樣做是不好的,然後才能幫助他改正。

如果他在糖果店裡偷了糖果,要讓他把糖果還給店主,如果已經吃了一半,就要讓他去付錢了。

在孩子去糖果店之前,你可以給糖果店老闆打個電話,說明這件事情,或者親自去和他們聊一會兒天,讓他們了解這鬧凱攔是你在非常積極地教育孩子。

如果你讓孩子留下糖果,之後無論你對這件事情做多麼嚴肅的批評,留下的糖果依然意味著拿是他偷竊的勝利果實,事實上你是在獎勵他的偷竊行為。

這里告訴你一些有幫助孩子的方法:

和孩子談論他想要什麼,怎樣能得到它。

你可以把他一直渴望得到的東西列進他的生日禮物嚮往清單中,攢下每月的零用錢,或者做些額外的家務掙些零用錢。

比如,4歲的豆豆在商店裡看到了他一直喜歡的火車俠,就偷偷放進了自己的小書包。爸爸媽媽發現以後,讓他把東西送回去。

然後,爸爸提醒豆豆他還有春節時得到的100元壓歲錢,這筆錢足夠買會這個火車俠了。於是,他們一起買回了這個他渴望已久的玩具。

在家裡找到類似的東西

如果你發現你的女兒想拿商店裡或者朋友的'娃娃,你要及時提醒她,她已經有了好幾個娃娃了。如果她想拿商店裡的餅干,你要告訴她,你兩天前剛剛買了小熊餅乾和曲奇,家裡的餅干盒是滿滿的。

承認每個人看見自己喜歡的東西都想要,但這是不可以的。

你可以告訴孩子那種跑鞋或者隨身聽錄音機你也在櫥窗里看到過,你也覺得很好看,但你可以向孩子解釋這東西太貴了,

而且對他這個年齡的孩子也並不合適,他們更適合大一點的孩子。或者你可以乾脆告訴孩子你們已經有了足夠的玩具和糖果,用不著那麼多了。

要有創造性

如果你的孩子是因為要留下朋友的東西做紀念,而從朋友的家裡拿了玩具,你要向她講清楚:「我知道你特別喜歡恬恬,

但這東西必須放回去,你不能不問人家就拿東西。」然後你們可以一起探討記住別人的方式,或許把兩個好朋友的照片擺在卧室里就是不錯的辦法。

告訴孩子偷竊行為給你的感覺是什麼

孩子很快會意識到他「偷東西」不僅僅是他自己的一個錯誤行為,造成的連鎖反應還有父母、其他人了解了他的所作所為,大家如何看待他的問題。

你一定很生氣,但一旦你稍稍表現得柔和一些,他就不會關心你的感受,他更重視的是別人怎麼看他。

你應該這樣告訴他:「你未經我允許就從我的錢包里拿錢,我不知道錢已經沒有了,所以當我買牛奶的時候才發現錢不夠了。那是我的錢,隨便拿是不對的。」

幸運的事,對於大多數孩子來說,經過一兩次的教訓,他們就完全學會了生活里的這一課。就像很多育兒專家說的那樣:孩子們是在不斷犯錯、改進和被原諒中進步和成長的。

培養誠實的行為

如果你的孩子沒有經過允許或者沒付錢就拿了東西,記住並不是你自己的行為不出錯,孩子就不出錯。重要的是你要善於抓住時機告訴孩子什麼樣的行為是對的。

當收銀員找你零錢的時候,和她交談,讓孩子知道無論什麼時候,要得到你想要的東西都是要付費的。

藏在購物車的某個角落裡的東西很容易忘記付錢,發現後要馬上回去,讓孩子看到你付錢。

和孩子一起察看每個小商品的價錢,一個錢包、一個小鈴鐺、一個只有兩元錢的圓珠筆。

如果你剛剛買比薩剩下的零錢,被貪心的小傢伙放進了自己的腰包里,要讓他把錢還給你。除非這是你和他講好的,這是你送給他的買某種東西的錢,或者是幫你拎包的獎勵。

細究兒童偷竊的各種原因2

孩子「偷竊行為」的原因是什麼

很多家長偶爾會發現,在幫孩子整理物品時,出現了一些不屬於自己家孩子的物品。

而當自己向孩子詢問物品來源時,孩子要麼支支吾吾答不出來,要麼編造一些被一眼識破的小謊言(例如「撿到的」「xxx送給我的」「某個長輩給我買的」「老師獎勵給我的」……)。

這時候家長內心往往警鍾大震,因為一個念頭在腦海中油然而生——這個東西,可能是孩子「偷」來的。

為什麼孩子從小就「偷東西」?

其實給孩子貼上「從小就會偷東西」這個標簽是不對的。

在教育心理學中,在學齡期之前的孩子是沒有「偷東西」這個概念的。(PS:幼兒期:指1-3歲的孩子;學齡前期指3-6歲;學齡期:一般是6-12歲)

而學齡期之前(即處在幼兒期和學齡前期)的孩子,正處於自我中心時期,他們對物品所有權的意識較為模糊。所以會出現看到新奇或喜歡的東西,就順便收起來歸自己所有。

因為他們不知道這是不對的,並構成了「偷竊」的行為,所以並不是主觀意義上的偷竊,所以家長不要覺得孩子從小就會偷東西,更不要給孩子貼上這樣的標簽。

那麼孩子為什麼會有「偷竊」的行為?

一、是非觀念沒有成型

學齡期前的孩子正處於「他律道德階段」,是非觀和規則這些概念在他們的意識中還沒有完全成型。所以孩子往往看到喜歡的東西就會把它收起來。這屬於無意識的侵佔,並不是孩子主觀意識的偷竊行為。

二、幻想型「贈與」

學齡期前的孩子因為年齡較小,不能很好地區分想像和現實(這一點在前幾天有關孩子說謊的文章中舉例說明過),所以有時候會幻想這個東西是「好朋友」送給自己的。

可能比較難理解,我們再舉個簡單的例子:西西在公園和小朋友玩的時候,另一個小女孩頭上的蝴蝶結掉了,但是沒有注意到。

游戲結束後,大家都回家了。西西在草坪上撿到了這枚好看的蝴蝶結,並戴在了自己的頭上。媽媽看到了不屬於西西的蝴蝶結,問西西是哪裡來的。

西西回答媽媽:「這是白雪公主的蝴蝶結哦!是白雪公主送給我的。」媽媽大概聽明白了,讓西西把蝴蝶結還給那個小女孩,但是西西拒絕,並堅持一定是白雪公主送給她的。

西西的蝴蝶結算偷竊的么?我們只能說這個行為確實是不正確的。但是西西在意識中就是認定蝴蝶結是白雪公主送給她的。所以也不算主觀意義上的撒謊和偷竊。

三、模仿從眾

因為孩子年齡較小,所以不能像成年人一樣對信息有高度的甄別能力。再加上現在的碎片式信息轟炸,很容易讓孩子接收到不正確的信息。加上孩子正處於模仿階段,所以很容易做出一些錯誤的行為。

並且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又有了很強的從眾心理,偶爾會有無意識的攀比(例如誰的衣服更好看,或者大家都聽說過的「我哥敢吃 屎」這個笑話)行為,所以有時候會做出一些「順手牽羊」的行為滿足自己小小的虛榮心。

四、人際關系的缺失

或許家長也會發現,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好像孩子和自己不如以往親密,並有了自己的小秘密。

其實這是孩子人際親密關系的轉移,他們有了自己的小夥伴,朋友關系可以在某種程度上彌補親子關系。

但總有些孩子的這個過程銜接不是很緊密,那麼這種情感可能就會轉移到其他事物上(如物品/寵物/游戲)。

對於孩子出現這種情況,家長一定不要過早地給孩子下定義,更不能通過暴力的手段去懲罰和鎮壓,避免孩子出現逆反心理。同時應該使用合理的引導和教育方式,來幫助孩子改正這個不好的習慣。

F. 孩子為什麼老是還偷東西

發現孩子偷東西怎麼辦?

當孩子偷東西時,家長應該怎麼辦?——這是我們作為家長經常遇到卻不願進行探討的問題之一。兒童偷東西的原因各異,而我們可以採取多種方法來糾正這種行為。

幼兒是不會故意偷竊的。4歲或5歲以下的幼兒對於「物品所有權」沒有任何概念。他們並不知道拿走屬於他人的東西是不對的。

當孩子上小學時,他們就應該明白偷竊是一種錯誤行為了。這一年齡段的兒童拿走他人物品通常是因為他們缺乏自控能力。

對於接近青春期的孩子或者13-19歲的青少年來說,他們偷竊通常是為了尋求刺激或是盲目模仿周圍的朋友。青少年試圖藉此獲得主宰人生的良好感覺,或是填補自己內心深處的感情空虛。

無論孩子在何種原因的驅使下發生了偷竊行為,父母都需要運用智慧來解決這一問題。假如家長僅僅由著性子來對待偷竊事件,他們勃然大怒的過激反應肯定是完全錯誤並且極具破壞性的。

(一)兒童偷竊行為的諸多原因

第一,兒童無法控制自身行為。
較為年幼的兒童在自控方面存在一定困難。哪怕他知道偷竊是不對的,他也有可能拿走某樣東西,這僅僅是因為他無法控制自己。家長必須培養孩子通過誠實方式獲得所需之物的能力。與此同時,父母也必須將物質誘惑最小化。

第二,兒童的基本需求沒有獲得滿足。
對於沒有經濟能力的兒童來說,他的衣食住行都要完全依賴自己的父母。倘若孩子感覺自身需求沒有得到滿足,他最終會選擇自己動手。最為簡單的解決之道莫過於 「自取所需」。

人的需求源自主觀思想。盡管父母可能覺得小孩子不會追求物質方面的東西,但這不代表孩子真的沒有要求。譬如,如果他學校的朋友都有零花錢,他自己肯定也會想要。如果孩子沒有零花錢,即使其他方面應有盡有,他也會覺得若有所失。如果禁不住誘惑,這種類型的孩子很可能會偷錢,只有這樣,他才能和大家一樣都有零花錢。

第三,兒童需要更多關愛。
孩子覺得生活里缺乏情感和關愛——這可能是兒童偷竊行為更加普遍的誘因。如果小朋友的情感需求無人問津,他們內心深處會覺得空虛,就有可能通過偷竊來填補這份空白。有偷竊習慣的兒童通常比較孤獨,在學校人緣一般,與朋友相處也會有問題。他們缺乏表現自身感受的渠道和機會。

許多孩子沒有得到他們想要那種關愛。他們覺得沒有人愛自己,或者認為父母不關心自己。這可能是真實情況,也可能是孩子的臆想。筆者在《如何改善兒童行為》里曾經提到,相對於家長關愛的多與少,孩子如何感知這份關愛更為重要。無法感知家長關愛的孩子有可能將情感需求轉化為物質慾望。偷竊成為他們表達不滿以及需求滿足的方式。

第四,兒童希望主宰自己的生活。
兒童對於自身弱點有著非常強烈的意識。他們缺乏對主宰自己生活的能力。部分孩子在這方面確實有困難。如果孩子的依賴感覺出現了問題,他們可能會進行偷竊,只有這樣才能獲得控制感或者反叛感。

第五,來自同齡人的壓力。
年齡較大的青少年喜歡模仿朋友們的行為。如果他和一群通過行竊來尋求刺激的孩子混在一起,為了成為團體的一員,他也會加入偷竊行列。有的時候,孩子偷東西可能是為了向夥伴們展示自己所謂的勇敢。如果孩子和一群不良少年糾纏不清,家長需要採取很多具體措施。這方面可以參考《青少年交友不慎應該如何應對》這篇文章。

(二)如果懷疑自己的孩子有偷竊行為,家長應該怎辦?

第一,保持冷靜。
不要反應過度。雖然孩子發生了偷竊行為,這不意味著他變成了小偷或是朝著犯罪生涯一路狂奔。偷竊行為和孩子的其他錯誤實際上沒有任何區別。

第二,不要認為孩子在故意作對。
獲得關愛是兒童偷竊行為的動機之一。如果家長認為孩子從自己那裡偷東西是故意跟自己對著干,孩子進行偷竊的動機會就進一步強化。

第三,不要責罵孩子或者與其當面對峙。
這點需要特別強調——家長必須當場捉住孩子的偷竊行為,只有這樣,其中的道理才能不言自明。

絕對不要通過間接證據與兒童進行對質。這樣做只有兩種結局:第一種,孩子欺騙家長或被迫撒謊,第二種,他們承認自己的偷竊行為。倘若孩子承認錯誤但家長卻懲罰了他,家長就向孩子灌輸了「撒謊也值得」這種觀念。兩種情況都會令家長在解決問題時陷入僵局,因此,間接證據是毫無用處的。

從他人那裡聽說孩子有偷竊行為對於解決問題也是沒有幫助的。假若孩子對此表示否認,家長也不得不相信他的說法。如果家長提出質疑,就等於向孩子表明自己不信任他。

沒有什麼事情比知道父母不相信自己更能慫恿一個孩子變得不誠實。如若孩子承認了錯誤,家長就不能懲罰他。

即使家長完全確定自己的孩子存在偷竊行為,責罵孩子也不是明智之舉。比方說,家長查看自己的錢包,發現昨天剛從銀行取的50塊錢不見了,結果卻在收拾孩子的換洗衣物時找到了藏匿其中的嶄新鈔票。但是,家長並沒有當場捉住孩子的偷竊行為。有很可能是別人丟了一張嶄新的50塊錢,而孩子碰巧撿到了。也有可能是家長不小心把錢弄丟了,正好被孩子拾起來了。除非家長目睹小孩子從錢包里翻出並拿走了50塊錢,否則就不能算發現偷竊行為。

第四,確保孩子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為是錯誤的。對於較為年幼的兒童來說,這點尤其重要。

(三)當捉住孩子的偷竊行為時,家長應該做些什麼?

不必要求孩子進行解釋,只需告訴他不可以隨便拿走別人的東西。令人厭煩的陳腐說教要不得,舉些簡單例子就足夠了。

例如,「偷東西是不對的。你肯定不希望別人拿走你的玩具。所以你拿走別人的玩具就是做錯了事情。」

絕對不要在言辭里暗示孩子的品行不端。偷竊是不良行為,但孩子本身是可愛的。千萬不要用「做賊」、「撒謊」、「騙子」之類的詞語來形容自己的小孩,你絕對不會希望他成為這種人的。當你給孩子貼上某種類型的標簽時,他也會逐漸向著這方面發展。

(四)如何糾正偷竊這種錯誤行為?

第一,假若孩子在家庭以外的地方行竊:孩子必須向別人歸還所物品。
如果孩子在商店或者鄰居家裡偷竊,在事發之後家長必須監督他歸還物品。要求孩子進行道歉並表明再也不會犯這樣的錯誤。在道歉時,家長應陪同孩子前往,這樣他更容易改正錯誤。

第二,如果孩子從家長那裡偷錢:估計一下他到底拿走了多少錢,並向他說清楚這些錢必須償還。
孩子可以通過幫忙做家務來還錢。家長給孩子的「工資」應足夠讓他在一個月內還清這筆錢。告訴孩子家長知道他需要更多的零花錢,並給他一些錢或者增加零花錢的數目。

第三,隱藏物質方面的誘惑:不要把錢放到孩子能夠輕易找到的地方。
告訴孩子的兄弟姐妹,你要暫時看管他們的零花錢,但不要向他們說明具體原因。不要讓孩子拿著大面額鈔票去商店替你買東西,因為這樣營業員會找他一大堆零錢。

第四,已經發生的事情就讓它過去:找出孩子偷竊行為的根本原因。
如果孩子需要更多關注,家長就要更加關心他。如果孩子渴望控制自己的生活,家長需要給他更多零花錢以及更大的支配自由。如果孩子需要藉助某件東西來融入自己周圍的同齡人,那麼就買給他吧。

第五,一如既往地信任孩子:偷竊事件不能表明孩子品質不好或行為不端。
家長不會希望自己對事情的過激反應令孩子走向極端。小朋友們在成長過程中會滿足家人對他們的期望。倘使家長把孩子看成喜歡小偷小摸、行為不端或經常撒謊的人,孩子極有可能如其所願,變成這樣家長所形容的這種人。

第六,家長要擔當誠實楷模:兒童是通過觀察家長的一舉一動來學習做人的。
家長應該注意保護他人的財產所有權。假使家長總是把辦公室的辦公用品拿回家私用,或者經常因為超市收銀台算錯了帳而沾沾自喜,孩子也會覺得誠實與否是無所謂的。

(五)結論
兒童偷竊屬於常見問題。和孩子犯下的其他錯誤一樣,家長要用平常心來對待這一問題。這種錯誤行為必須給予糾正,但千萬不要矯枉過正。倘若家長能夠恰如其分地採取措施,迅速解決兒童偷竊問題可以說是易如反掌。

G. 孩子的偷竊行為是如何產生的家長的正確做法應該是什麼

孩子的偷竊行為源自自己的需求沒有被滿足,家長在面對這種情況的時候一定要及時叫停,千萬不要認知發展下去。爸爸媽媽如果發現孩子有偷竊行為的話,要讓孩子知道這種行為是錯誤的,並且也不要用過激的方式來對待自己的孩子。有很多爸爸媽媽覺得孩子偷東西非常的惡劣,因此就直接會打罵孩子,其實這樣的做法很容易就會傷害到自己的孩子。

但是爸爸媽媽也需要讓孩子明白偷東西的嚴重性,爸爸媽媽可以給孩子講一些關於小偷的故事,也可以讓孩子看一看小偷的紀錄片。當小孩子知道偷東西會有怎樣的後果之後小孩子就會改變自己的行為了,所以爸爸媽媽一定要找准方向教育孩子,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改變偷東西的想法。

H. 為什麼孩子會偷東西什麼原因導致的

朋友和我說,她家寶寶現在三歲了,最近發現帶她去超市的時候,孩子總喜歡“順手牽羊”,把自己喜歡的物品放進口袋悄悄帶回家。朋友嚴厲的批評過孩子幾次,但孩子的這種偷竊行為卻並沒有任何改善,這幾天又把幼兒園的玩具帶回家了,這讓朋友特別惱火,不知道該如何糾正孩子的壞毛病。

孩子偷東西是故意的嗎?背後的原因父母一定要知道。

01.為什麼孩子喜歡偷東西?


在生活中父母要尊重孩子,尤其要尊重孩子的維權。孩子的東西不要給孩子收拾,讓孩子自己做主。有朋友來家裡做客時,能不能和別人一起分享玩具,要徵求孩子的同意。父母要讓孩子明白,物品對一個人的所有權,這樣才不會偷偷拿別人的東西。

若父母強行要求孩子分享物品給別人,就會讓孩子覺得物品的歸屬權是可以隨意侵犯的,這樣不僅不利於孩子維護自己的權益,也能讓孩子學會尊重他人物品的所有權。

I. 孩子為什麼要偷東西家長除了「打」,還有什麼方法管教呢

孩子為什麼要偷東西?家長除了「打」,還有什麼方法管教呢?生活中,孩子會有很多自己想要的東西,如果不能控制自己的佔有欲,很可能會偷東西。另外,如果父母平時對孩子「有求必應」,很可能會過度滋生孩子內心的佔有欲。別說孩子,就連大人都有很強的佔有欲,所以為了防止孩子因為佔有欲而偷竊,家長一定要教會孩子分享。

父母應該讓孩子明白偷東西是不對的。當父母發現孩子偷東西時,一定要及時指出這種行為的錯誤,讓孩子認識到偷東西是非常錯誤的。在把錯誤說清楚的時候,家長一定要注意場合,盡量不要在公開場合給孩子指責,私下裡給孩子解釋道理,澄清利弊,讓孩子更容易接受。當兒童為錯誤付出的代價太少時,他們很可能認為這種錯誤的成本很低。那麼同樣的情況下,孩子很可能還會再做,所以家長有必要讓孩子承擔錯誤行為的後果,引導孩子去彌補。

熱點內容
大牌護膚品小樣為什麼便宜 發布:2024-04-27 02:44:45 瀏覽:135
為什麼晚上老是口乾 發布:2024-04-27 02:33:50 瀏覽:394
為什麼生完孩子2年還有奶水 發布:2024-04-27 02:28:56 瀏覽:656
小貓顏色為什麼不一樣 發布:2024-04-27 02:13:58 瀏覽:983
為什麼買貴的東西反而會更省錢 發布:2024-04-27 02:05:55 瀏覽:253
電腦版我的世界模組為什麼打不開 發布:2024-04-27 02:03:29 瀏覽:375
支付寶為什麼找不到朋友了 發布:2024-04-27 01:30:14 瀏覽:792
女生對你笑為什麼要捂嘴 發布:2024-04-27 01:19:06 瀏覽:523
特雷索手機殼為什麼貴 發布:2024-04-27 00:39:08 瀏覽:841
剛出生的小烏龜過了幾天後為什麼不吃東西 發布:2024-04-27 00:39:06 瀏覽: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