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只剩下的東西還在活著
1. 活著人物形象賞析
《活著》這部小說,是余華再次返回寫實之路的鄉土著作,其針對福貴這一人物的命運展開了詳細的描寫。福貴本出身於地主家庭,但他喜愛揮霍,最後敗光了家產。之後他經歷了許多苦難,直到最後孤單地死去。而作者通過對這一人物形象的描寫,闡述了自己對死亡和生命的看法,值得讀者細細品味。
一、與人物相關的死亡意象分析
在這部作品中,許多人物都在不經意間「遭遇」了死亡,與死亡相關的意象在這部小說中表現得十分明顯。作者經由這樣的描述,表達了自己對死亡的獨特見解。在這里,死亡似乎只是作者為了體現創作效果而構建的一級階梯或是一種工具,其不再屬於生命的另一種形態,而是被還原成了生命的本真。作者將其描寫為每一個人都將要經歷的生存方式,並把死亡意象作為跳板,升華了小說的主題,並深入剖析了人生的目的。因此,死亡實際上就是生命的參照物,其能夠賦予生命鮮活的意義。
在小說中,福貴的親人一個個先後去世,只剩下他一個人孤獨地活著。面對這樣的生命,讀者更多地感受到的是一種尖銳的疼痛。從表面看來,福貴是一個敗家子,這似乎也是他苦難開始的根源。而死亡卻是自然生命所具有的普遍特性,任何人都無法逃脫死亡的命運。小說中死亡一次又一次地重演,象徵著人對於命運的艱難抗爭。換句話說,人生即是一種苦難,人只要活在世上就難免會受苦。作者採用這樣的方式對死亡進行描述後,又再次返回了生命的原點,為「活著」而歌唱。從生命的過程進行分析,可以發現死亡和生命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生命的延續本就需要將消耗生命作為代價,而隨著生命持續的時間越來越長,其和死亡的距離也就越來越近。[1]有學者曾說,面對這一個宣判死亡的世界,如同面對黑暗一般,若要反抗就要堅持不懈地高喊出自己對生命的追求,以求得徹底的透明。但這樣的反抗會在不知不覺中衍生出關於神聖和道德的東西,雖然這樣的行為是盲目的,但同時也是一種苦行。因而,作者的描寫也逐漸產生了變化,開始體現出對於世界的包容,以及人物對於自己的尊重。此外還表現出對道德和真理的追求,以及看透世間萬物之後所產生的釋然心理。
說到底,在面對死亡的時候,活著便是一種爭斗。作者十分關注底層人民對於人生的追求,並且展示了生命的本質,那就是和死亡抗爭,並努力活著。人活著是為了自己本身,而不是為了除活著之外的其他任何事物。余華對死亡的見解實際上也是對人類生命的關注。他經由對死亡意象的描寫體現了人們生活的苦難,並將人內心深處的疼痛深刻地揭示了出來。[2]
二、與人物相關的生命隱喻分析
首先,小說中寫到的生命隱喻,表現了在無奈中承受的生命之重。人的生活狀態是很難改變的,尤其是對於農民來說,他們世世代代都生活在社會底層,很多人的遭遇都和福貴相似。小說中,福貴被拉去作了壯丁,他只能無奈地待在部隊中,向現實妥協。熱愛生命的人,敢於把生活的苦難當成烈酒一飲而盡。從這一點看,福貴也算是熱愛生命之人。他一個人孤伶伶地度過晚年,而只有一頭老水牛和他相依為命。這便是作者的描述方式,其採用這種近乎於殘忍的方法,剝奪並打碎了人們習以為常的苦難,並表達了領悟生活的方式。
其次,《活著》中的生命隱喻還包含了以堅忍來書寫的生命哲學。作者認為,痛苦是與生俱來的,並且也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3]對於福貴這一人物而言,痛苦是無處不在的,隨時隨地都圍繞著他。但即使所有的痛苦都匯集在他身上,他卻依然堅持生存著,這便能夠體現出該人物堅忍的特性,並充分反映出了生命之偉大。小說主要講述的是福貴與他的命運,並且以作者的角度詮釋了人應當怎樣承受巨大的痛苦。就像卡夫卡所說:「不要放棄希望,因為即使山窮水盡,也會萌生出新的力量,告訴你還活著。」而這一股力量就叫做堅忍。
最後,小說中還通過「活著」來闡述生命的本真。在福貴生命將要終止時,他並不孤單。他有一頭老水牛陪著他,而這正是一種平和思念的表現方式。對於福貴而言,親人的去世並不算是真正的離開,他們依舊彷彿活在自己身邊。而他自己的活著,就是對於苦難最好的回擊。所謂生命,就是不妥協,不屈服,勇敢面對一切痛苦,並接受挫折,擁抱樂觀,直到生命的盡頭依舊擁有寬容的平靜。
2. 人終究要死,為什麼還要活著
人終究要死,為什麼還要活著
人生有很多的精彩,只是你沒發現如:漫畫、美食、游戲等。讓人生活的更精彩,讓以後沒有遺憾。死有重於泰山,輕於鴻毛。
如果終究會死,為何還要活著?
發表於2015-12-14 10:32:42 【源自網路】
死亡永遠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
昨天晚上看了一遍悼念的文章,作者寫得是一位極好的朋友突然出車禍去世後的心路歷程。有一句話是這么說的:我以為可以陪伴我一輩子的小夥伴,突然就掛了,這實在太可怕了。細細想來,這的確是非常可怕的,昨天還把酒言歡,相互嬉鬧,今天卻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呼之不言,問之不語,從此陰陽兩隔,從此一個活生生的生命歸於塵土,再不相見。
這是一種發喪失的恐懼。關系越親密,喪失感越強烈,那個陪伴者,那個呵護者,那個在意我的人,那個每天出現在生命的里的人,突然不見了,而且再也不會回來,這種消失映照出我的孤獨,我們經歷著一種分離,或者,更嚴重一點說,我們被拋棄了。從此,這蒼茫的人世間,再也沒有這樣一個人,見證我的悲歡欣喜,了解我的喜怒哀樂,嘲笑我的呆笨愚痴,對我的生活指手畫腳,同樣的生命,這輩子,再也不見。
這樣的喪失,足以在剎那,掏空我們的生活,越是在乎的人,越是融入進你生命的人,這一刻,就越可以掏空你的生命,甚至,掏空到你無法悲傷——那是一種更為極端的悲傷,因為悲傷太強烈,我們承受不了,不得不隔離掉。我們要花些時間不斷的去哀傷,或者哭泣,或者言說,或者寫作,或者祭拜,不斷承認一個事實,那個一路陪伴的人,已經不在。
這也是一種對人生意義的沖擊。通過另一個生命的突然消失,而想到自己,想到一個現實,其實生命何時終結是不受控制的,無法預知的,你不知道什麼時候發生,不知道哪一刻自己會以什麼樣的方式死去,那我所有奮斗意義何在?所有追求的意義何在?
每一天,我都不由自主的想著,我今天的付出,明天、明年甚至十年後我會有什麼樣的積累,什麼樣的收獲,然而,我能活到明天、明年或者十年後嗎?我本以為我可以,但是活生生的事實告訴我,也許不知道哪一天,我就沒了。我們自以為是的幻想,對明天的幻想,如同一把乾枯的青苔,被時間之手一握,瞬間碎成粉末,歸入塵土,只留下錚錚的事實:我不知道死亡這個東西何時會來拜訪,也許很久,也許就是下一刻。
如果我死了,會有人記得我嗎?就算是有人記得,會一直記下嗎,最終的最終,還是會湮沒在時間的長河裡,直到,一點痕跡都不剩下。
你看到或者沒看到,死亡就在那裡,我們要如何向死而生?
既然是死亡是不能控制的,既然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死,既然這人生,本也沒什麼意義,那麼,我是不是更要思考,我應如何活著。我既然存在於這世上了,不能就這么辜負了吧,那怕是一根火柴,也能發出撕破黑暗的光華,那怕只能照亮一方斗室。既然生命這么無常,既然生命本無意義,有些得失,還會那麼重要嗎。或者,如果有一直存於心間的夢想,再不去行動,也許就沒機會了呢。
這路上,每個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這路上,大部分東西都會被時間毀滅,那麼,即使失敗,這世界也不會記著,我們是否可以盡量不給自己留有遺憾呢,把蜷縮的生命舒展開去,不委屈,不討好,寧願掙扎,也不辜負。
也許明天會死,但今天,仍可以努力綻放。
人終究要死,為什麼還要活著呢?
有本書叫 【活著的意義】【人為什麼活著】希望你能找到新自我 找到你所要的答案
人活著,不是為了自己活著,而是為了父母,朋友,親人,愛人。 人活著不易啊,現在死也死不起啊! 吼吼! 人要好好活著,努力的實線自己的人生價值。 你覺得對嗎? 父母養育我們不容易,以後還要好好的報答他們!
人終究會死為什麼還要活著
就因為人終究要死才要在活著的的日子裡活的更精彩,那樣才不會白活一回,不會留下遺憾呀
人終究要死,為什麼活著
活著是為了更好的活著,人世間有太多痛苦m大多數人不快樂,佛陀的話就是為了幫我們開悟,從這些痛苦中解脫,這也是為了更好的活著,否則連開悟都沒有必要,反正一切都是空,行善和作惡也都是空的話我們應該怎麼辦。不管遇到什麼都能看透其本質,不要過分悲傷,讓你自己心理的負擔和掙扎更少,遇事平靜,就算是活得更好了點。
人終究是要死去的,為什麼還要活著500字哲理作文
援人以魚(名詞)不如援人以漁(動詞),所以作文我是不會幫你寫,但可以給你一個寫作大綱,自己擴充套件發揮。
哲理一:活著不是為了去死。
論據:雖然死亡是生命的終點,但人生不是奔著死亡去的,人生是一個生老病死,悲歡離合的過程。正如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這個世界也沒有相同的兩個人,每個人的人命都是一段傳奇。
哲理二:死亡不人生的終結,而是新的開始
論據:太史公曰,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松於鴻毛。引用毛·[真]·太祖悼念張思德的文章,論述死亡也是一種新的開始,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生命的消逝並不會讓老師你消失了,而是活在別人的心裡,永遠活在學生們的心裡(你的老師會氣死直接火化)。
哲理三:活著是希望,死亡是輪回
論據:寫人的化學成份,而不是因為被稱為「佛系」少年,就在這里BB佛法。死了以後,火化的會在火花中新生,各種化學元素如何回歸自然,剩下一把骨灰還可以肥田等。
既然人終究會死亡,那我為什麼還要活著?
別問為什麼,好好的活著吧,當你遇到快樂的時候,當你遇到愛,你就會明白為什麼了。
既然終究會死,為什麼還要活著
那你為什麼現在還活著 其實只是希望可以看見一些死後不能看到的
3. 生命,沒了靈魂,只剩軀殼, 行屍走肉,怎麼活
如果一個人的生命失去了靈魂,只剩下了軀殼,可能會感到非常沮喪和失落。然而,這並不意味著生活已經失去了意義。以下是一些建議,幫助你在這種情況下找到生活的意義和價值:
1. 尋求支持:與親朋好友、專業心理醫生或治療師交流,分享你的感受和困境。他們可以提供情感支持和建議,幫助你重新找到生活的意義。
2. 尋找新的意義:嘗試尋找新的興趣愛好、志願活動或職業機會,這些可以讓你重新找到生活的意義和目標。通過探索新的領域,你可能會發現自己的熱情和價值所在。
3. 關注身體健康:身體健康對於整體幸福感非常重要。確保你的身體得到足夠的營養、休息和運動。良好的身體健康狀態可以幫助你更好地應對困難和挑戰。
4. 培養自我關愛:學會關注自己的內心需求。給自己一些時間和空間來尋找自我價值、滿足感和內心平靜。通過閱讀、冥想、瑜伽等方式,探索自我成長的途徑。
5. 參與社區活動:參與社區活動或志願者工作,可以幫助你與他人建立聯系,並為社會作出貢獻。這些活動可以讓你感到更有意義和價值。
最重要的是,不要放棄對生活的希望和信心。即使在困難時期,也要努力尋找積極的方面,保持樂觀的心態。生活總會有起起伏伏,關鍵在於我們如何面對和應對這些挑戰。
4. 感覺沒有任何值得留下的,為什麼還要活著
我心情不好的時候,也經常困惑,世界很大,所以有這種困惑的人佔一大部分。又或者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小煩惱。所以,這是正常的,沒關系,我想你一定遇到了一些問題才會這樣的,其實,這個世界上還是有很多有意義、值得的事情的,你並不是什麼都沒有留下,好好的活著也算是給世界留下的印記!
正如保爾·柯察金所說:「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每當他回首往事時,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悔恨,也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羞恥。」最後,我想說,沒關系,每個人都會有這種困惑的時候,過去了就好了,只要不放棄,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5. 《活著》讀書心得
《活著》讀書心得
《活著》讀書心得,相信這本書不少人看過,很多人都把這本書當中自己心目中的白月光,這本書教會了我們很多道理,他彷彿親歷了我們的人生,以下是有關於《活著》讀書心得,讓我們再一次回味《活著》。
《活著》讀書心得1
【第1篇】
活著——心中永存希望
《活著》這本書對我的觸動是非常大的,主要講述的是一個普通人平凡而曲折的一生,主人公福貴生活在那個紛亂特殊的年代,經歷了戰爭,殺伐以及一系列動盪的生活,經歷了家庭的興富到衰落,身邊人陸續的死去,在他們一生中,不知失去的多少東西,失去金錢,失去親人,最後只剩下一頭瘦骨嶙峋又險些被人宰割的老牛與他為伴盡管這樣,福貴還是活了下來,活著——心中永存希望,只要心中有希望,那麼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都可以克服。作者在書中說了這樣一句話:生活是屬於每個人自己的感受,不屬於任何別人的看法,活著自己去感受生活,不可以看別人是怎麼說的。希望在心中是不會破滅的。
書中的福貴小時候家裡非常的有錢,他經常出去賭博,把所有的錢都都賭光了,那時的福貴還不知道掙錢的不易,當賭完所有的錢財時,福貴的爹死了,娘病了,福貴才真正體會到活著的意義。福貴變了,在國軍遭到攻擊的時候,福貴活了下來,為了活下來福貴也是遇到很多的不幸,家珍生下了鳳霞,當福貴回來的時候,鳳霞已經會說話了。後來家珍又生下有慶,有慶給別人輸血時,生生的被輸死了,有慶的死對福貴的打擊很大,但是福貴依然選擇活下去。家珍病了,病的越來越嚴重,可後來又漸漸的好起來,福貴的日子也慢慢的好起來了,但是鳳霞又因生孩子大出血死去了,家中只剩下二喜、苦根、福貴,但好景不長,二喜又被壓死了,苦根吃豆子太多撐死了,最後只剩下福貴一人了,但是還是沒有放棄生活,堅持活了下去。
福貴這一生應該說是幸運的。因為經歷了中國多次的大變動、土地改革、人民公社、文革,他都活了下來,同樣,他也是悲慘的,親人們一個個的離他而去,但是他心中依然選擇活著,沒有放棄希望。《活著》結束時說:活著的意志是福貴身上唯一不能被剝奪的東西。福貴可以說就是一個英雄,在二十世紀的中國,當時的社會局勢動盪,可福貴的一直堅信活著、樂觀的活著,這就是活著的意義。
《活著》告訴人們的就是福貴的那種精神吧。《活著》給我最大的感受是:堅強的活下去吧,並且樂觀的活著,快樂的活著,沒有什麼坎是過不去的,只要快樂的活著就是最大的幸福!
【第2篇】
平凡之美
活著,是轉瞬即逝的美麗,是永恆不變的悲涼。活著,絲毫不華麗,它走在平凡之路上,呈現著它獨有的魅力。活著,簡短而普通的詞語;活著,宇宙中渺小生物的真理。平凡之路,永遠延續。
在《活著》這本書中,主人公福貴生在中國革命的艱難時期,在他的一生中,親人接連逝去,生活困苦難熬,但在最後,在那一抹斜陽里,福貴牽著自己的老牛,在夕陽下留下了簡短而又深刻的背影,來詮釋活著的治理與真諦。
在福貴的一生中,美好的時刻很少。年少的輕狂與餘生的悲涼似乎並無兩樣。曾思索:人活著究竟有何意義?這樣的人生有什麼可期?隨著時代的演進,億萬人相繼死去,福貴的一生又能代表什麼?但這就是活著,這就是活著的哲理。活著,彷彿就是那麼平凡,那麼微不足道。
那麼福貴為什麼在只剩下他一人的情況下仍選擇活著?為什麼世界上還有那麼多人選擇堅持?我想:是因為世間的美麗,是為了不白白來這世上走一回,是為了不負自己,不負自己的生命。
然而,由於時間的朦朧,給活著蒙上了一層美麗的色彩,讓人們期待活著,期待七情六慾,期待時間的演進,這也許就是活著的魅力。活著的美麗,是因為那一顆顆沸騰的心,是因為,平凡中的美麗。
窮極一生,但厚你驀然回首時,就會發現,活著不過是一場黃粱夢,最後剩下的,只是一抔黃土,但是我們永遠不會後悔走這一遭,就像福貴,到了最後當他牽著老牛時,懷著怎樣的心情呢?我想他經歷了人世間的悲歡離合以後,心中應該多了一份淡然,多了一份嫻熟。是啊,無論是多麼偉大的人物,當他走到了人生的盡頭時,應該也會有同樣的心情吧。但在這心情里,又該有一份不舍,對生命的不舍,對平凡之美的不舍。
所以,無論人生何其悲涼,我們也要堅強的活著,不要對自己的一生後悔,我們要以最美的態度,去全力以赴的面對,小小的人,在小小的宇宙里,因此綻放著無與倫比的美麗,讓人留戀,讓人痴迷。
活著,看似只是生物繁衍生息的產物,看似只是渺小宇宙中的一小份子,但它卻是宇宙孕育的奇跡,散發著它獨有的魅力。沒有了活著,就沒有了一切,沒有所有美麗的瞬間,所以,請允許我再次強調:讓我們努力活著吧,用奮發的精神,去面對這場奇跡!
「少年游盪去,中年想崛起,老年做和尚。炊煙在農舍的屋頂裊裊升起,在霞光四射的空中分散後消隱。我知道黃昏正在轉稍瞬即逝,黑夜從天而降了。我看到廣闊的土地袒露堅實的胸膛,那是召喚的姿態,就像女人召喚著兒女,黑夜召喚著晝的來臨。」
走在平凡之路上,一樣美麗。
《活著》讀書心得2
《活著》讀書心得體會篇1
為什麼會選擇讀余華的《活著》呢?原因之一是一位好友的推薦,另一個原因則是書名「活著」帶給我的思考,是啊,人為什麼而活著呢,生命的意義又是什麼呢,這也許是一個很難去回答的問題,是為了能夠做出一番事業,得到一場轟轟烈烈的死?那更多的平凡的人他們活著的意義又是什麼?在《活著》中我看到了余華完成了一次對生命意義的哲學追問。
名為《活著》,講述的卻是關於一個個關於死亡的事情。主人公福貴青年時是一個闊少爺,嗜賭成性的`他將家中祖輩積攢下來的龐大家業全部輸光,省悟後的他和母親、女兒過起了窮困潦倒的日子。然而,上天似乎註定要他為青年時的過錯付出沉重的代價:他去為母親求醫,半途上卻被國民黨殘兵抓了壯丁;縣長的老婆生孩子需要輸血,結果兒子被不負責任的大夫抽血過量致死,後來發現縣長竟是福貴在國民黨軍隊時同生共死的小戰友春生——春生在席捲全國的「」中經不住迫害,懸梁自盡;鳳霞嫁了個好女婿,可沒想不久就死於產後大出血;兩個孩子去後,妻子家珍也撒手人寰;幾年後,二喜在一次工地事故中慘死,福貴便把外孫接到了鄉下和他相依為命;可是好日子沒幾年,小苦根因貧,吃豆子時被撐死,失去了幼小的生命《活著》讀書筆記2篇《活著》讀書筆記2篇。最終,孤苦伶仃的福貴買了一頭待宰的老牛做伴,每天朝出暮歸奔波於田間……
在閱讀《活著》的過程中,我會對年少時的無知和為所欲為的富貴感到憎惡,也會為親人一個一個離開的富貴感到同情和悲傷。也讓我認識到有時候活著比死亡更需要勇氣,正如作者在小說前言中所說,「人是為或者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親人一個個逝去卻仍舊堅韌的活著的富貴本身就閃耀著生命的尊嚴。
「我知道黃昏正在轉瞬即逝,黑夜從天而降了。我看到廣闊的土地袒露著結實的胸膛,那是召喚的姿態,就像女人召喚著她們的兒女,土地召喚著黑夜來臨。」這是小說的最後一句。生命中其實是沒有幸福或者不幸福的,生命僅僅只是一種存在,它和其他萬物一樣並無任何意義《活著》讀書筆記2篇心得體會。對命運最有力的反抗,是對生命的召喚。不管是為了崇高轟轟烈烈地死,還是不為任何卑微堅韌地活著,都是一種生命的尊嚴。
這就是一個在中國從抗戰時期到「」之後的這段時間里,中國典型的農民一生的縮影,他們經歷了戰爭、飢荒、天災、人禍,無數我們這代人看來無法承受的痛苦。直到親人一個個都離開福貴而去,他還堅強的活著,不為什麼,只為活著。福貴的一生,起初一切安然,後來卻陷入墨水一般濃稠的黑暗裡,每次都像是有了希望,卻又會轉瞬即逝。兒子的死、女兒的難產、妻子的疾病、女婿的意外、外孫的離世,他一一經歷了最親近的人的離去,最後老人便只能獨自生活了十幾年,直到他與遊客訴說了他的故事,沒有抱怨,沒有憤恨,卻只是娓娓道來,淡然,平和。他接受了上天的給予他的一切,痛苦和快樂。依然平靜的活著。
不能不說讀這部小說實在是一個歷練,作者冷酷的文字卻勾畫出一幅史詩般的畫面,我的腦海里一直在放電影,好像是無聲的,卻又好像是直接將字幕打在你的心裡。可以說,福貴這一生經歷的任何一次小小的苦難要是放在我身上我都會覺得天塌下來一般,簡直是無法承受。但是人家依然活著,最終成為了一個飽經風霜卻安靜平和的老者,要問他為什麼能這么堅強,我估計他也不會知道,也從來沒有想過《活著》讀書筆記2篇《活著》讀書筆記2篇。中國幾千年來千千萬萬的窮苦大眾就是這么活的,只要有飯吃,全家人天天在一起,皇帝不徵兵,地主不敲詐,對於他們來說就是天大的幸福,自己眼中老婆總是最好的老婆,兒女總是最好的兒女,簡簡單單的就這么一輩子。
這使我想起了人類生存的目的,從本質上講,20世紀之前的中國農民生存狀態就幾乎是生命本質的狀態,和其他動物一樣,生存和繁衍,可以說是處於和大自然和諧共存的一種狀態下。但是後來我們改造自然越來越多,創造出巨大的財富,豐富了我們的生活,卻打破了人類和自然的平衡。其實我在想:我們犧牲自然創造這么多的物質財富真正有意義嗎?我們變得比以前更快樂了嗎?我們的道德水準,思想水平,文明程度提高了嗎?其實自然如果要毀滅人類很簡單很簡單,人類能存在於地球上繁衍進化十幾萬年就是一個各方面的一個巧合,只要當時生命創造時的任何一個條件改變一點點,我們就不會存在。也許在我們之前,世界上存在過很多文明,只是最後都毀滅了,所以我們不知道《活著》。
也許別人早就進化出了更高的文明,有著更先進的科學技術,我們也不知道。在宇宙的時間軸上,我們的公元紀年就是一個點,沒有時間上的意義。也許多少年後,大自然只要動用一根寒毛就能將整個人類文明徹底顛覆,而我們將無能為力,甚至事先不能得到任何警告,後來也不會有人知道我們曾經來過這片土地,也創造過如此的繁華。我不禁又想起了克拉克《與拉瑪相會》那本書,說真的,大家不知道拉瑪是什麼,從哪兒來,來太陽系干什麼,又將要去哪裡。她有著自己的規律,只是我們不知道。人類可以登錄她,可以研究她,窺探她,她是她始終按照自己的路線在走。而人類就是完全的一個客觀存在,對她毫無影響,只要你不以卵擊石,她不會傷害你,但是如果你擋在了她的路上,她也會毫無顧忌冷漠為什麼,因為她根本看不到你。自然也是這樣,我相信宇宙也是這樣,也許宇宙的終極奧義就是沒有規律,現在所有的規律都是巧合罷了。
《活著》讀書心得體會篇2
當人類興奮的發現規律以為自己能改造世界時,其實只是自己臆想出來的。劉慈欣也在《三體》中感嘆過:也許物理學原本就沒有存在過。
扯遠了,回到地球,回到我們自身,既然你不知道宇宙的規律是什麼,人類為什麼存在,世界上為何有了自己,就不用想那麼多,只要活下去就好,過完自己的一生,你首先是為自己活著,為活著而活著。只要生命里有那麼幾個令你幸福感動的瞬間,我想也就不虛度此身了。就像福貴從軍隊中逃出來第一次見到親人,就像全家在喝的快死的時候吃上一碗小米粥,就像兒子跑步跑了第一名,就像女兒出嫁,就像女兒女婿回家來和老兩口其樂融融的吃飯喝酒,我想正是有了這些瞬間,老福貴在老的時候才能那麼安靜平和,因為他知道,自己的一生已經足夠了。
「活著」在我們中國的語言里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喊叫,也不是來自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活著》講述了一個人和他的命運之間的友情,這是最為感人的友情,因為他們互相感激,同時也互相仇恨;他們誰也無法拋棄對方,同時誰也沒有理由埋怨對方。他們活著時一起走在塵土飛揚的道路上,死去時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
《活著》一書是從徐家的敗落寫起的。「我們徐家的老祖宗不過是養了一隻小雞,雞樣大後變成了鵝,鵝養大了變成了羊,再把羊養大,羊就變成了牛,我們徐家就是這樣發起來的。到了我手裡,徐家的牛變成了羊,羊又變成了鵝。傳到你這里,鵝變成了雞,現在雞也沒了。」這樣一段形象生動的發家史和敗家史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成了福貴貧困生活和「活著」意義的源頭。
暫且不說福貴年輕時如何賭博、泡妓 院、氣丈人,福貴也算得上相當幸運了。福貴為生病的娘到城裡請大夫的路上,被硬生生地拉去當壯丁拉大炮,結識當了六年兵的老全和十六七樣子的娃娃兵春生,並與他們在戰場上成了患難與共的朋友,一起抬大米、搶大餅。槍林彈雨的戰場上,士兵死傷無數。福貴和春生幸運地揀回一條性命,老全卻永遠離他們遠去。帶著對妻兒的牽掛,福貴回到了家。
土地改革懲罰地主,龍二作了福貴的替死鬼,福貴又悻悻地逃過一劫。福貴的兒子有慶為救生孩子大出血的校長——劉縣長春生的女人,被荒.唐的醫生抽幹了血,死了,死在醫院一間磚砌的小屋裡。女兒鳳霞自己生孩子時大出血,沒有保住性命,也死在那間房裡。偏頭女婿二喜在工地上被兩塊水泥板夾死,又死在醫院的同一間房裡。成了孤家寡人,這是何等的凄涼。福貴的女人家珍,這是一個堅強賢惠的女人,軟骨病並沒有停止她辛勤勞作的步伐,直到雙腳不能站立。她為福貴活著,為鳳霞活著。待有慶、鳳霞相繼離開後,她也毫無牽掛的走了,走的那樣安詳,那樣坦然。後來,能說會道的外孫——唯一為福貴的生活增添色彩的苦根也被豆子噎死了。不禁感嘆,這徐家的人難道就沒一個命好的嗎?家珍、有慶、鳳霞、二喜、苦根,都是經福貴的手埋的。
故事結尾聽著老人凄涼地唱道:「少年去游盪,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心想,這不正是福貴的人生寫照嗎?孤孤單單一個人和棄世的和尚有什麽分別?反正都是經歷世事滄桑後寧靜的人了。
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麽?福貴的人生告訴我們:活著,不僅僅為了自己,那些你愛的人和愛你的人同樣值得你為他么而活。現實也許殘酷,但不總是殘酷;往事不堪回首,就不要去回首。生活再糟糕也沒到絕望的地步,想想福貴。你或許會得到些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