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咬東西牙就抽筋
⑴ 孩子突然抽搐,眼睛上翻,熱性驚厥你會處理嗎
*本文所涉及專業部分,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最近家裡親戚給我哭著打電話,說她們家孩子:「突然向後倒,眼睛上翻,意識喪失、牙關緊閉、四肢一陣一陣抖動又變得僵硬。」現在在醫院,醫生給孩子戴上了氧氣,他們現在很害怕,不知道應該怎麼辦。
我追問了一下孩子的病史,孩子之前一直在發燒,一開始以為就是普通的感冒,所以也就物理降溫,沒想到孩子晚上突然抽搐了,趕緊帶著孩子去了醫院。
我大致判斷了一下孩子可能是熱性驚厥,已送醫,那麼應該不會有大問題,所以孩子怎麼會突然抽搐?這個熱性驚厥到底是什麼病?
熱性驚厥到底是什麼?
熱性驚厥發生時,最明顯的症狀就是孩子突然抽筋。抽筋時孩子多會失去知覺、翻白眼、牙關緊閉、嘴唇發紫和四肢不自主地抽搐,甚至有失禁的現象。家長若是第一次看到孩子抽筋,必然會覺得十分害怕。
兒童熱性驚厥的發生常與體溫驟然升高有關,發生驚厥時兒童的體溫大多會超過38 ,這種高熱都由各種感染性疾病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最為多見。
常有因為飲用未經消毒的新鮮羊奶導致孩子被布氏桿菌感染發病的事件,甚至有孩子因為被感染後高燒導致驚厥。
布氏桿菌病是一種由布魯氏菌屬細菌引起的疾病,主要感染牛、豬、山羊、綿羊和狗。人類通常通過直接接觸被感染動物、食用或飲用被污染的動物產品或吸入空氣中病原體而感染。大多數病例都是由食用來自感染山羊或綿羊的未經高溫消毒的羊奶或乳酪引起,所以我們還是應該去正規銷售渠道去購買進過消毒殺菌的牛奶,這樣可以避免很對不必要的麻煩。
孩子在發生高熱後,中樞神經系統過度興奮,導致丘腦強烈脈沖放電,產生強大的電壓並波及邊緣系統和大腦半球,導致孩子出現抽搐等一系列症狀,我們將這一系列症狀統稱為驚厥。在6個月~ 5 歲的兒童中約有 2% ~ 5% 會發生高熱驚厥,但驚厥最常見的是12個月~18個月齡之間的兒童 [1] 。
為什麼孩子越小越容易發生驚厥?
之所以孩子越小越容易發生驚厥,這可能是和孩子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有關,孩子的大腦皮層的抑制功能差,神經髓鞘未完全形成,一旦受到外界刺激(如發熱),容易泛化而引起抽搐。
熱性驚厥有一定的家族遺傳傾向,所以如果家族中有人在年幼時出現過驚厥,那麼孩子出現驚厥的幾率就要高過普通兒童。
熱性驚厥對孩子有什麼危害?
我們很多家長一看到孩子抽搐就開始害怕,擔心會對孩子今後產生什麼影響,其實患過熱性驚厥兒童預後通常相當良好,且在學業表現與死亡率上,亦與其他兒童無異。但有一些研究顯,有發生過熱性驚厥的兒童,今後患有癲癇症的風險略增高,約為2%。
一旦孩子發生驚厥我們應該怎麼做?
在開始說解決方案前,我們先來簡單了解下熱驚厥的分型,這有助於我們之後可以根據不同類型的熱性驚厥做出不同的處理方法。
熱性驚厥可以分為,單純型熱性驚厥和復雜型熱性驚厥:
單純型熱性驚厥的直接成因多數源於上呼吸道感染、胃腸炎、肺炎、中耳炎等或預防注射後引起的發燒導致。我們生活中遇見的大多也是這一型的熱驚厥,這一類型的熱驚厥預後基本沒有後遺症,只要做到在發病時:
1. 將小朋友放置在地板或床上,遠離任何堅硬或尖銳的物品;
2. 將小朋友的頭部輕輕地轉向左邊或右邊,讓口中的唾液和嘔吐物可以引流出來;
3. 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在熱驚厥發病時,小朋友幾乎不會咬到自己的舌頭,所以不要將任何東西進入嘴巴中或用自己的手讓他咬,這樣反而容易讓小朋友受傷或是堵住呼吸道;
4. 保持冷靜,留在小朋友身邊保護使不受意外傷害。但千萬不要強行約束小朋友的抽搐;
5.觀察並記錄抽搐情形,包括眼睛是否上吊或轉向一側、嘴唇是否發紫、是否失去知覺及其時間長短、對外來刺激或言語呼叫有沒有反應、全身抽動或是單一側的抽動 、發作的次數以及兩次以上的發作之間是否有恢復意識;
6. 若是熱驚厥症狀沒有在十分鍾內自行停止,或孩子在驚厥發作時無法呼吸,請立即叫救護車轉送至醫院。
而如果孩子在24小時內反復出現驚厥,那麼我們就要注意了,這可能是復雜性型熱性驚厥,除了做好以上這些,一定要盡快就醫。一旦發生復雜型熱性驚厥,今後轉化成癲癇病的概率會明顯增加。
除了熱性驚厥,
無熱性驚厥也值得我們注意
比起熱性驚厥,無熱驚厥對孩子來說風險更大。無熱驚厥的誘因可以包括腦部疾病(顱內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及其後遺症、腦水腫腦腫瘤、腦積水、顱腦損傷)、癲癇、腦發育不全、小頭畸形、核黃症後遺症、營養障礙及代謝紊亂(低鈣驚厥,水及電解質紊亂)、遺傳性代謝性疾病中毒(葯物中毒、食物中毒等)、過敏性休克心腎血管疾病及癔病等。
無熱性驚厥可以發生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任何時期,根據不同的病因好發的年紀不同,所以一旦孩子在沒有發熱的情況下出現驚厥一定要經快就醫治療。
我們應該如何預防孩子再次在此出現驚厥?
已經發生過驚厥的孩子,一定要預防驚厥的再次發生,研究統計熱性驚厥的整體復發率為35%。若首次發作患兒年齡<1歲或直系親屬有熱驚,則再發生的風險較高。在發生 1次簡單發熱性發作後發生無熱性癲癇的風險約2%至5% - 略高於發生癲癇的基線風險(約2%)。
如果孩子曾出現熱性驚厥,父母一定要警惕高熱,一旦出現高熱立刻進行治療,避免由於高熱再次引發驚厥。
其次就是讓孩子提高免疫力,這樣可以減少感染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Graves, RC with Oehler, K and Tingle, LE. Febrile seizures: risks, evaluation, and prognosis. American family physician. Jan 15, 2012, 85 (2): 149–53. PMID 22335215.
2. Patterson, JL; Carapetian, SA; Hageman, JR; Kelley, KR. Febrile seizures.. Pediatric annals. Dec 2013, 42 (12): 249–54. PMID 24295158. doi:10.3928/00904481-20131122-09
本文首發:醫學界兒科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