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為什麼喜歡拿東西砸人
發布時間: 2025-09-10 19:08:45
① 兒童自我傷害行為的常見表現
子出現「自虐」行為的表現
1. 撞頭行為
孩子出現的撞頭行為,不僅僅是我表姐的孩子出現過,許多家長都曾經見過自己的孩子出現過這樣的情形。
(1)孩子會不自覺地將自己的頭來回晃動。
(2)孩子會將自己的後腦勺,朝著床旁邊的牆壁碰去。
(3)孩子會將自己的前額頂到床頭位置。
(4)孩子會用自己稚嫩的雙手去不停地拍打著自己的腦袋。
總之,各種各樣用頭自虐的行為花樣倍出。
美國兒科學會就曾經對此做過統計,統計結果顯示有20%的嬰幼兒都出現過這種使用頭部去撞擊堅硬物品的行為。從性別上來分析,男孩發生撞擊頻率大約是女孩子撞擊頻率的3-4倍。
這些孩子出現的這種撞頭行為,常常會發生在年齡處於18個月至24個月的嬰兒身上,時長會持續幾個月甚至幾年的時間。不過家長們也不要太過擔心,一般孩子出現的這種撞頭的「自虐」行為,大多數孩子都會在3歲以後自然而然的就不存在了。
2. 咬的行為
不少孩子也會出現咬自己的自虐行為,家長通常會發現孩子的身上存在有啃咬的痕跡。
(1)家長會發現孩子的手臂上面存在有非常明顯的牙印。
(2)家長會發現孩子的嘴唇處有咬破的痕跡。
(3)家長會發現孩子的手指頭留有血跡。
這些都是孩子啃咬才會出現的現象,不少家長都不能理解,孩子好好的為什麼要去啃咬和傷害自己,難道不疼嗎?也許只有孩子自己清楚為什麼要這么做。
為什麼孩子會出現這樣的「自虐」行為
1. 缺乏相應的安全感
安全感是最重要的生命質量的標准,也是衡量一個人是否幸福的主要依據。美國心理學家卡倫•霍妮曾經提出過孩子早期的兩種基本需要:安全的需要和滿足的需要,這兩種需要的滿足完全依賴於父母的身上;當父母不能滿足孩子這兩種需要時,孩子就會產生焦慮感。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