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漢朝用東西劃分
① 為什麼要分東漢與西漢
因為都城變了,一個在長安,一個在洛陽,但都是劉姓建立的政權,中間隔了王莽的新朝。
楚漢之爭後,劉邦奪取天下,定都長安,史稱「西漢」(從公元前202年開始,到公元8年王莽篡漢結束)。王莽奪取政權後,採取了一系列穩定經濟的措施,但效果卻適得其反,引發了綠林和赤眉大起義。其中西漢皇族的遠親劉秀通過數年努力,剿滅了其他勢力,統一了全國,史稱「東漢」。
「西漢」和「東漢」存在前後相繼的關系,也稱「前漢」和「後漢」,劉秀也不認為自己建立了一個新朝代,而是光復了漢朝。他自認為是漢宣帝的繼承人,繼位後,追尊漢宣帝為中宗,由於當時長安在戰亂中破壞嚴重,所以定都洛陽。從地理位置上,洛陽位於長安以東,所以人們稱劉秀建立的朝代為「東漢」。
(1)為什麼漢朝用東西劃分擴展閱讀
東西漢的共同規律可以概括為四句話:一代建國,二三發家,四代打架,後代敗家。所不同的是,兩漢具體敗家的模式不完全一樣,而且西漢在敗家階段開始前,還經歷了昭宣中興的階段,這是東漢沒有的。
西漢是漢高祖劉邦,東漢是光武帝劉秀。對於劉邦,大家應該都很熟悉,所以不用介紹太多;而對於劉秀,有些人會感到陌生。簡單的來說,劉秀的功績不比劉邦更小,劉秀統一天下的難度一點不比劉邦簡單,而劉秀的為人大多歷史學者都認為遠超劉邦。
可以這樣來設想,如果劉秀只是一個一般優秀的君主的話,那麼他頂多做到類似昭宣中興一樣的一次小幅度的劉家歷史重振,然而實際上光武中興之後延續的東漢王朝的持續時間是和西漢基本接近的,自然,光武帝的的歷史高度也應該和高祖劉邦大體相當。
② 漢因王莽的新朝分前後漢,唐為什麼不因武周而分前後唐呢
“漢朝為什麼是東西漢?”其實還可以再加三個:周朝為什麼是東西周?晉朝為什麼是東西晉?宋朝為什麼是南北宋?
而武周革命盡管對李唐王室有所打擊,但是其政治格局卻基本沿用唐制,首都也是兩京並存。而且武則天在她還活著的時候就把政權又過渡到她親手廢掉的兒子手裡了,國家的領土不但沒有減少,反而有所增加。甚至連武則天死後的兩個皇帝,之前都是做過皇帝的(中宗和睿宗)。這樣的武周,自然也就不存在把李唐分為前後唐的可能了。
③ 弱弱的問一下,漢朝為什麼分西漢、東漢說成「東」「西」有什麼含義么
雖然東漢王朝也是劉邦的子孫(劉秀)建立的,但嚴格的說東漢和西漢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王朝,東漢建立者劉秀雖然系皇室宗親,但屬於遠支,而且也不是通過繼承來獲得政權,整個東漢王朝的建立和一個嶄新的王朝的建立過程沒有任何區別,東漢王朝在一些重大政策的繼承上也和西漢王朝聯系不大。不過劉秀畢竟是藉助皇室宗親的身份起家的,所以在宗社、國號等方面還是延續者西漢的稱呼,需要說明西漢和東漢都是後人為了稱呼方便加上去的,他們當時都是自稱大漢的,後人為了區別,根據其建都地點的不同,把都城位置偏西(長安)的劉邦漢朝稱為西漢,都城相對偏東(洛陽)的劉秀漢朝稱為東漢。兩漢在時間上並不相接,西漢在公元8年,王莽建立新朝時就滅亡了,而東漢是在公元25年劉秀稱帝時才建立,中間相隔了王莽的新朝政權,和綠林軍的劉玄更始政權以及赤眉軍的劉盆子建世政權
④ 現代人劃分古代朝代,明明是前後順序為什麼要用東西劃分
這是因為現代人所採取的劃分標准並非是朝代的出現時間,而是根據朝代都城所處的位置。在漫長的歷史中,雖屬於同個朝代政權卻被劃分為東西兩個時期的朝代有周朝、漢朝以及晉朝。
其中由姬發建立的周朝,其在建立之初定都於陝西鎬京。在後續的發展過程中西周的都城雖然一度被遷移至河南成周,但是最後又因戰亂遷回到了陝西犬丘。待周幽王被殺之後,之後即位的周平王再次將都城遷移至河南洛邑。此次遷都便就是東周開始的標志。
其實除了周朝、漢朝以及晉朝這三個以東西進行劃分命名的朝代之外,也有一些朝代因前後兩部分政權的都城存在明顯的南北差異而採用南北進行劃分,比如說北宋與南宋。當然在歷史朝代中也有以出現時間的先後順序進行劃分的,比如說前趙與後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