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為什麼比戰國時間長
『壹』 戰國時期早於漢朝嗎
戰國時期早於漢朝。歷史順序是這樣:戰國,然後秦朝,然後是漢朝。戰國時代(
公元前475年
--
公元前221年
)是東周的後半期,但東周在前256年即已被秦國所滅,所以戰國時代在時間上並不全部包含在東周王朝裡面。漢朝(前202—8年,25—220年),分為西漢和東漢。
『貳』 戰國末年和漢朝開國相隔19年 為何給人相差久遠的感覺
首先這是一個非常值得我們討論的話題。戰國末年到漢朝這間僅僅相隔19年,要不是這個話題,我也感覺到這是兩個相隔甚遠的時代呢!它們給我們很大的時空的差距,你們有沒有同樣的感覺呢?
在這里我們大概都知道,秦國統一其他國家之後,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戰國時代就結束了。借使而生的就是秦朝了,不過秦朝這個王朝的統治時間比較短。它的建立時間到結束時間只有短短的15年。
而平時我們所說的戰國,大多會提到那些諸侯王們的土地兼並戰爭。所以戰國時期,給人的第一感覺是戰爭的紛擾。不過當秦國結束了那個戰國時代之後,很大程度上並不能給當時的百姓帶來安定。所以在短短的時間內就又引起了動亂。
和楚漢之爭到時間也僅僅是短短的三年,在楚漢相互爭奪天下的戰爭中。最終是以項羽的失敗而告終的,隨後漢朝在就建立了。
在這里我認為在這短短的19年之內,朝代的更替太大了。每一個朝代的統治給人們的感覺也是不一樣的,再說了,清朝在歷史上的知名度也是非常大的,不過它的存活時間也是個問題,因此當時人們在思維和觀念的轉變上也是太快了。
所以現在的我們很容易在時代的更替問題上,誤認為戰國到漢朝的19年的是兩個相差很遠的時空。
『叄』 為什麼漢朝跟戰國末年只相差了十幾年,卻給人不是一個時代的感覺
公元前221年,雄才偉略的秦始皇用遠交近攻的政治手段強勢的兼並了東方六國,一統了天下,事隔八百年後再次肅清了宇內,定鼎了乾坤,華夏再次歸一,可是卻沒有出現想像中的和平場景,短短15年,號稱虎狼之師且一度雄視天下的秦軍,黑色的旋風不再是歷史的主角,它在浩浩盪盪的起義中走向了滅亡,隨之而起的是四年的楚漢爭霸,最終楚霸王惜敗於劉邦之手,成為千古絕唱,而西漢王朝也於公元前202年開國,正式拉開了400年兩漢的序幕。
跨越這19年的時間,真猶如兩個時空的流轉,讓你分不清誰是誰,好像走了好長好長的路,又好像是近在咫尺!
『肆』 戰國時期和東漢末年哪個更早
戰國更早,秦統一六國結束了戰國亂世,但是好景不長,秦2世而亡,在隨後的楚漢爭霸中,劉邦擊敗了項羽建立了漢朝,史稱西漢。王莽篡漢建立了「新」政權,被劉秀擊敗,劉秀在洛陽重建漢朝,史稱東漢,東漢末年一般是從十常侍之亂和黃巾起義為起點,到曹丕逼漢獻帝禪讓建立魏國止。
『伍』 漢朝比秦朝昌盛久遠原因
1.秦法嚴苛、刑法過於殘忍。亂世戰時,可以令行禁止,但是數百年戰亂的人們需要休養生息,嚴刑酷法不得人心,老百姓怨聲載道。
秦國一統天下後,繼續奉行法家思想,以法治國,秦帝國制定的法律十分細密、太過嚴苛,秦法對於秦王朝雷厲風行的推行各種鞏固中央集權的措施發揮過重要作用,但同時也給人民帶來了極大的苦難。秦朝沿襲了商周時代的很多酷刑。據文獻記載,刑罰有臏(剜去膝蓋),刖(鋸腳),宮,榜掠,腰斬,梟首,棄市,戳屍,坑死,鑿顛,抽脅,鑊烹,車裂,夷三族等。當時的中原地區古人多儒雅仁義,社會是宗族形式結構,不具備法治統治的基礎。秦尊韓非的以法治國,這就造成了作姦犯科的人大增,面對條條酷刑,人們怨聲載道,這也是加劇秦朝滅亡的另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原因。
2.秦朝大興土木,勞民傷財。阿房宮、兵馬俑驪山陵墓,大量征調民夫,百姓妻離子散,辛勞不已,因此,盡失民心。
3.繼承人方面,胡亥荒淫驕奢,比起秦始皇有過之而無不及,進一步加速秦朝滅亡。
4.漢朝劉邦奉行黃老無為政策,並延續幾十年。而後,漢高祖子孫漢文帝、漢景帝,都是顯明的君主,「文景之治」是國家在休養生息中,國力進一步恢復。經過兩代的積累,漢武帝雄才偉略,才開始征伐匈奴,開疆拓土,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5.法治上,漢高祖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法律簡明、嚴格,管理迅速落實,社會穩定,民心大定。
『陸』 為什麼漢朝400多年 秦朝只有15年 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秦漢王朝依靠武力建立,它們的建立給被征服地區的人民帶來毀滅性的災難,破壞了各民族獨立發展的歷史過程,但在某一方面卻使各地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聯系進一步加強,加速了人類歷史從分散走向整體的進程。然而,各種矛盾的激化,秦漢帝國最終又走向解體和滅亡。
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以皇權為軸心的中央集權制國家。
在春秋以後,進入戰國時代,諸侯爭霸愈演愈烈,公元前221年,秦國吞並六國,統一天下。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建立中央集權,實行郡縣制,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開馳道、築長城,建立了一個空前龐大的秦朝帝國。但由於統治者的驕奢殘暴,秦帝國很快被推翻。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揭竿而起,登高一呼,大澤鄉農民起義爆發,推翻了秦朝的統治。後又經四年的楚漢戰爭,公元前206年前,混亂局面才得以結束,漢高祖劉邦稱帝,建立西漢,定都洛陽。
漢朝與秦國一脈相承,在政治體制上沿襲秦朝,但統治方針上卻盡量讓人民休養生息,從而使西漢帝國成為世界著名帝國之一。
西漢帝國的集大成者是漢武帝劉徹,他將西漢推向了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的鼎盛時期。在「文治」上,漢武帝確立了儒學的統治地位,採取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將儒學立為國學。從此儒學成為後來中國兩千多年的正統思想。在「武功」方面,漢武帝主要是大規模拓寬疆域,基本上完成了中華多民族統一國家的疆域工程。「絲綢之路」的開辟也是漢武帝的一大歷史功績,張騫出使西域有力地推動了中西文化交流。
西漢後期,經歷了王莽篡位,漢光武帝劉秀復國後,東漢王朝建立。東漢雖然堅持西漢休養生息的國策,但是各種矛盾已經加劇激化,東漢王朝危機四伏。公元184年,張角發動黃巾大起義,東漢王朝分裂成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整個魏晉南北朝時期,戰亂頻仍,社會動盪,人民生活痛苦不堪,由此,也進入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時期。公元581年,隋朝建立,長達400年的分裂局面結束。
『柒』 漢朝和戰國究竟離多久
戰國時代: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秦朝:公元前221年~前207年
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
秦統一六國的戰爭過程中,東方六國最後一個國家齊國於公元前221年投降,標志戰國時代結束,大一統的秦朝建立。但是秦朝二世而亡,秦朝滅亡後劉邦被項羽封為漢中王,很快,不甘心做一個漢中王的劉邦發起了反攻,迅速攻佔關中,並和項羽進行了四年的楚漢戰爭,劉邦贏得了楚漢戰爭後,於公元前202年建立西漢。所以從戰國結束算起,漢朝和戰國相隔十九年而已。
『捌』 從秦滅六國到漢朝才十幾年,從感覺上戰國要比漢朝要久遠的多
有這樣的感覺不奇怪。
秦以前的戰國時代無論是國家結構還是生產力都比較簡單,給人一種原始的感覺,所以會覺得離我們很久遠;而秦始皇以後,統一的國家體制建立,之後都是皇帝統治,一直延續到近代,在感覺上不是那麼久遠。
你有那樣的感覺是因為秦代太短命,漢代實際上等於是兩種國家體系的分界朝代,戰國是蠻荒混亂的諸侯時代,漢以後是以統一國家的形態為主的,這種形式延續到清朝,所以給人彷彿不很久遠的感覺。
『玖』 漢朝為什麼比秦朝時間長知乎
有很多原因:
一、在秦朝統一之前,我國經歷了三百多年的春秋戰國時期,老百姓心中沒有大一統的思想。秦朝雖然統一了各國,但是每個國家的人還是渴望能夠復興自己的國家。
二、秦朝統一了各國之後實行殘酷的政策,老百姓怨聲載道,激化了矛盾,「伐無道、誅暴秦」,人們對統治階級的意見越來越大,最終爆發了農民起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