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半夜時分 » 日出時間為什麼比天亮時間晚

日出時間為什麼比天亮時間晚

發布時間: 2022-07-13 14:08:18

Ⅰ 日出日落時間與什麼有關

日出日落時間與該地的經緯度和季節有關。

日出時間隨季節和緯度而變化。傳統上,在北半球,冬至的日出時間是最晚的,但事實上,日出時間應該在一月初。同樣的,最早的日出不是在夏至,而是在六月初。即使在赤道地區,日出和日落的時間全年也略有變化。

日落時間隨季節和緯度而變化。傳統上,在北半球,最早的日落發生在冬至,最新的日落發生在夏至。但事實上,最早的日落應該在12月初,最晚的日落應該在6月底。即使在赤道地區,日出和日落的時間全年也略有變化。這些變化可以用每天的軌跡來表示。


(1)日出時間為什麼比天亮時間晚擴展閱讀:

日出原理:

由於陽光受地球大氣的影響而折射,人們在太陽升到地平線之前就已經看到了日出,這就是每天日出的錯覺。中國古代天文學家記錄了一種罕見的天文現象,稱為「天再旦」,意思是同一天連續出現兩次日出。

通常由於天文奇觀所造成的日全食從早上5點到7點,當第一次日出時,天空逐漸變暗,然後迎接第二次日出。

Ⅱ 日出和日落時間存在差異的原因

由於地球在公轉過程中產生了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導致了南北半球晝夜長短的變化,白晝越長,日出時間越早,日落時間越晚,這就是日出和日落時間存在差異的原因。

Ⅲ 為什麼一地會出現天亮時間比日出時間早。 天黑時間比日落時間晚的情況

大氣對太陽輻射的散射作用。
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後的黃昏,樹蔭下,房間里,凡是不能被太陽直接照射的地方確實明亮的,都是大氣對太陽輻射的散射作用。

Ⅳ 天亮一般比日出早多少

天亮一般比日出早40分鍾左右,天亮的含義:太陽快要露出地平線時天空發出光亮。由於大氣層對陽光的折射,天亮時間和日出時間並不完全一致。天氣晴好時,太陽在地平線以下6°時就天亮了。
日出,指太陽初升出地平線或最初看到的太陽的出現。一般是指太陽由東方的地平線徐徐升起的時間,而確實的定義為日面剛從地平線出現的一剎那,而非整個日面離開地平線。

Ⅳ 為什麼冬至過後比冬至前早上天亮的晚了

因為冬至過後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太陽向南移動,而太陽光線取決於太陽位置移動變化。冬季,隨著太陽越向北移動,太陽直射點就會越往北,因而我國處於北半球,所以冬季日短夜長。

由於地軸是傾斜的,所以地球上不同地區的晝夜長短是不同的。在地球的南北兩極地區,太陽終年斜射,晝夜長短變化最大。

南北半球的高緯度地區還會出現太陽終日不落或終日不出的現象,即一天24小時都是白天或者都是黑夜,這就是極地地區的「極晝」和「極夜」現象。在南北極點,有長達半年的極晝和極夜。

(5)日出時間為什麼比天亮時間晚擴展閱讀:

氣候特徵:

冬冬至節氣的到來,標志著即將進入寒冬。這天北半球雖得到的太陽輻射最少,比南半球少了約50%;但是,這並不是最冷的時候,所謂「冷在三九、四九」。這是因為地球表面有大氣和水分,能夠儲存熱量,並不是「即存即失」,而有「積熱」。

因而,冬至之前天氣通常不會很冷。冬至之後,雖然太陽高度角漸漸高起來了,但這是一個緩慢的恢復過程,每天散失的熱量仍舊大於接收的熱量,呈現「入不敷出」的狀況。

到了「三九、四九天」,積熱最少,溫度最低,天氣也就越來越冷了。此時如果有冷空氣的影響,天氣就更為寒冷。待到過了這個「冷鋒」之後,天氣就會漸漸變暖。

Ⅵ 日出日落時間與什麼有關

當然有關。
太陽直射點在赤度上時,就是春分或者秋分。這天白天黑夜都一樣長,理論上都是上午下午的6點正。
春分之後太陽直射點一直向北移動。理論上比上午6點更早日出,比下午6點更晚日落。白天的時間1天比1天長。到了它能到達的最北端(在北回歸線上)時,就是夏至,這天北回歸線及其以北的地方是一年內白天時間最長的。也就是說日出時間最早,日落時間最晚。
隨後太陽直射點就調頭向南移動,白天的時間又慢慢縮短,又回到赤度上,就是秋分。又變回上面說的日出日落都是上午下午的6點。
接著太陽直射點繼續向南移動,白天的時間繼續縮短,比上午6點更遲日出,比下午6點更早日落。到了它能到達的最南端(在南回歸線上)時,就是冬至,這天北回歸線及其以北的地方是一年內白天時間最短的。也就是說日出時間最遲,日落時間最早。
再後來又調頭向北走,又回到赤度,這天就是春分了,和上面說的秋分一樣。

Ⅶ 為什麼日出最晚日落最早不在冬至,日出最早日落最晚不在夏至

日落的時間會隨著季節及各地方緯度的不同而改變。傳統上認為在北半球,冬至時日落的時間最早,日落最晚的時間在夏至時。

但是實際上,由於黃赤交角與地球橢圓軌道的影響,日落最早的時間不會落在冬至,而是在12月初;日落最晚的時間也不會落在夏至,而是在6月底。

即使在赤道地區,日出及日落的時間在全年裡亦會有少量的變更,而這些變化可以用日行跡表達,日出及日落的時間可以跟蹤太陽的軌跡而計算得到。此外,太陽光會因為地球大氣層的影響而產生折射,所以在太陽降至低於地平線後仍可看到太陽,這是每天日落時產生的錯覺。



(7)日出時間為什麼比天亮時間晚擴展閱讀

冬至,即將進入寒冷時節,民間由此開始「數九」計算寒天。數九,是中國民間一種計算寒暖日期的方法。民諺雲:「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數九」。

數九是從冬至逢壬日開始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依此類推。一般「三九、四九」時段最冷,是一年中最冷的時段。當數到九個「九天」(九九八十一天),便春深日暖、萬物生機盎然,是春耕的時候了。

數九方法在我國民間口口相傳,有歷史,乏記載,至於起源何時,沒有確切的資料。數九是古人世世代代在生產、生活實踐基礎上,利用自然界的一些生態反映和天氣徵兆的經驗總結。

在歷史發展中,各地的人們也根據各地不同的氣候條件、景象特徵、農事物候及風俗習慣,編排出了各種數九九的諺語、歌謠和順口溜。「數九歌」在南北各地都有,不過歌詞版本略有不同。

Ⅷ 為什麼天亮時間早於曰出時間

日出前和日沒後的一段時間內,天空呈現出微弱的光亮的現象。又稱曙暮光。日出前和日沒後太陽光雖然不能直接射到地面,但可以射到地球的大氣層,由於高空大氣層里的質點和塵埃對太陽起散射作用而引起這一現象。其持續時間隨季節、當地緯度和海拔高度以及氣象條件而改變,赤道上最短。在高緯度的地方,每年有一段時間當天的晨蒙影與上一天的昏蒙影相接,出現白夜現象。緯度越高,白夜持續的時間越長。在天文學上定義太陽在地平以下18°為天文晨昏蒙影的開始或終結。

晨昏蒙影是由大氣反射和折射引起的,是晨光始和昏影終的總稱,按不同的需要,晨昏蒙影分為三級,它們是民用晨昏蒙影、航海晨昏蒙影和天文晨昏蒙影,其晨光始(發生在早晨就是晨光始)和昏影終(發生在晚上就是昏影終)的太陽中心分別在地平以下6°、12°、18°。

Ⅸ 天亮時間和日出時間是同一個概念嗎

不是一個概念!日出日落是眾所周知的概念,但不同學科的定義卻有微小的差別。氣象上以日面中心正好在地平線的時間作為日出日落時間,天文上以地面上所見的日面上邊緣與地平線相切的時刻作為日出日落時間。

日出時間指太陽每天從東方地平線升起的時間。天亮是由於大氣層對陽光的折射,天亮時間和日出時間並不完全一致。天氣晴好時,太陽在地平線以下 6°時就天亮了。

(9)日出時間為什麼比天亮時間晚擴展閱讀:

日出時間的不同:

日出的時間會隨季節及各地方緯度的不同而改變。傳統上認為在北半球,冬至時日出的時間最晚,然而事實上日出最晚的時間該是1月初。同一道理,日出最早的時間並非在夏至時,而是在6月初。即使在赤道地區,日出及日落的時間在全年裡亦會有少量的變更。

而這些變化可以用日行跡表達。日出及日落的時間可以藉由跟蹤太陽的軌跡而計算得到,但所計算出來的時間會比真實感覺的有些微不同,所計算出來的日照時間會比真實感覺到的長,而所計算出來的黑夜的時間則比真實感覺到的短。

因為太陽光會受到地球大氣層的影響而產生折射,所以當太陽仍未升上地平線時,人們已看到日出的景色,這是每天日出時產生的錯覺。

中國古代天文學家曾記錄名為「天再旦」的罕見天文現象,意思是同一天接連出現兩次日出的情況。通常是由於清晨五點到七點的日全食所引起的天文奇觀,第一次日出時,天色又逐漸暗去,接著又迎接第二次日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日出時間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天亮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日出

熱點內容
蘋果八屏幕為什麼那麼小 發布:2025-05-15 09:40:42 瀏覽:943
為什麼眼睛裡有異物感癢 發布:2025-05-15 09:40:41 瀏覽:361
手機長時間不用為什麼會掉電 發布:2025-05-15 09:16:20 瀏覽:422
男生為什麼要互相掏 發布:2025-05-15 09:16:10 瀏覽:831
換多了頭像為什麼不好 發布:2025-05-15 08:59:20 瀏覽:969
為什麼手機打不開鏈接 發布:2025-05-15 08:48:55 瀏覽:323
微信聊天記錄為什麼會莫名消失 發布:2025-05-15 08:26:14 瀏覽:953
為什麼喝黃芪水晚上睡不著 發布:2025-05-15 08:26:11 瀏覽:72
新手機號碼為什麼不能綁定銀行卡 發布:2025-05-15 08:20:28 瀏覽:614
為什麼手機左上角信號有個禁止標 發布:2025-05-15 08:20:22 瀏覽:351